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平顶山市受水区(以下简称"受水区")水资源日趋紧张,部分地下水超采,导致局部地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明显改善受水区水资源条件和配置格局,提高供水保障程度,为遏制地下水超采,逐步改善和修复受水区生态环境创造有利条件,现对受水区在南水北调通水后水资源配置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对受水区2006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供水区平顶山市城市水资源规划报告》,初步拟定受水区在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并通过一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使水资源能够支撑受水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会言  谢宝萍 《人民黄河》1999,21(2):29-31,37
根据黄河供水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水资源利用现状,依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和有关政策,结合流域内和下游沿黄地区的土地与矿产资源条件,对2010年和2030年水平黄河供水地区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受水区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预测,论述了黄河供水地区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受水区的水资源短缺程度,为国家决策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上马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文章以南水北调工程河南省受水区为研究区,根据分摊系数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定量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供水为河南省受水区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南水北调工程通过改变下垫面和调水给河南省受水区带来的经济效益约为229.40亿元,其中生活用水供水经济效益约为47.30亿元,工业用水供水经济效益约为182.10亿元;供水生态效益总价值约69.70亿元,其中生态保育约7.10亿元,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约44.50亿元,压采地下水形成生态效益约18.10亿元。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分析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工程.工程通水后,将形成受水区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工程水和南水北调工程外调水多种水源供水格局.通过建立受水区多水源水价模型,适当调整受水区综合水价,引导人们调整用水行为,可以实现南水北调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受水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5.
龚友良 《中国水利》2012,(4):39-40,44
南水北调工程充分发挥预期经济社会效益的关键在于受水区水价改革.分析受水区自来水厂取用当地水和南水北调工程水供水利润的形成,探讨调水工程公益性与市场化问题,提出受水区应逐步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到大于调水工程供水成本,以及调水工程水价应逐步市场化.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工程自建成运行以来,作为受水区重要水源,随着用水需求不断增加,供水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水质指标达到或优于地表饮用水Ⅱ类指标,受到沿线受水区用户的认可和欢迎,对南水北调水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应进一步保障受水区用户供水安全。为解决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利用率低,南水北调来水不均匀,与用水过程不匹配等问题,在沿线规划建设一定规模的调蓄工程是十分必要的。研究调蓄工程规模、布局、调度运行方式等对受水区供水安全影响,增加调蓄能力和城市之间的水量调配,对于提高南水北调水资源利用率和供水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汪易森 《中国水利》2022,(18):27-29
<正>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后续水源工程,可研阶段将工程补水范围划分为供水区、补水区和受益区三类。供水区即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补水区是汉江中下游,受益区是陕西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和引江补汉输水线路沿线的地区。受水区城镇节水工作和节水潜力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全区水资源需求预测和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布局,所以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节水评价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调蓄水库调度指标的分步逐次迭代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是受水区的补充水源,需与当地其它水源共同供水满足受水区的需水要求。受水区的调蓄水库分布在不同流域,各地水资源特性差别较大,因此,探索南水北调中线北调水和受水区当地水联合调度运用中调蓄水库的最优运行方式,对中线工程建成之后的合理调度水资源具有指导意义。借助已有的水资源联合调度模拟模型,结合分步逐次迭代优化法,对受水区的调蓄水库的调度指标进行优化,分别采用优化前后的调度指标,进行受水区供用水模拟计算,并对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由总干渠主体工程、分水口门以下至城市水厂供水配套工程、城市水厂及管网工程3部分组成,3部分工程应同步开展前期工作、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才能实现南水北调工程供水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受水区供水调蓄工程是供水配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受水区现状供水条件,对河南省沿线受水城市的供水调蓄工程确定做出了自己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两部制水价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的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对于促进我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南北优势互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模大。工程供水对受水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明显,水价机制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能否正常良性运行并可靠保障受水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郑州供水配套工程共设置分水口门7座,向4座受水城市、6个供水目标、10座水厂供水,同时向5座水库充库。河南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测监督站对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郑州供水配套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工作。省质监站根据该工程特点制订了质量监督工作计划、监督工作方式方法及主要内容。通过对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郑州供水配套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开展情况的浅析,以对同类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根据水利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部署要求,甘肃省对全省受水区进行了总体规划,论证了工程的必要性。提出了全省的供水对象,及对应的高线、中线、低线供水方案,并对配水方案的整体效益进行了分析。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将为甘肃受水区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水利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部署要求,甘肃省对全省受水区进行了总体规划,论证了工程的必要性。提出了全省的供水对象,及对应的高线、中线、低线供水方案,并对配水方案的整体效益进行了分析。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将为甘肃受水区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14.
引江济淮工程是继三峡、南水北调后我国又一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文章根据工程供水目标,对工程受水区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农业灌溉用水户水价承受能力进行分析,计算出受水区各行业用水户的水价承受能力,为引江济淮工程水价测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效益,提高城市供水保证率和整个受水区总体供水效益,通过对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城市污水与南水北调中线来水的优化配置研究,提出各种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以及不同水情、工情下的水资源调度原则,为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的管理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受水区的水资源调度与配置问题,以受水区总缺水量最小和泵站总能耗最小为目标,建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将南水北调工程调水与本地水资源进行联合配置,并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大为目标,构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水资源配置模型。采用基本方案和节水方案进行了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降水保证率分别为50%、75%和95% 3种情况下,受水区节水方案缺水率比基本方案分别下降了2.91%、3.61%和3.83%;受水区节水方案下各工程基本完成了受水区的供水任务,且优先利用了泵站单位能耗较小的运西线进行调水,说明优化调度配置方式在保障受水区用水的基础上,能够以更为经济节能的方式运行。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结合受水区供水需求结构变化和输水能力对沿线地区实施生态补水,是改善受水区生态环境和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中线工程生态补水实施以来,促进了沿线地区的水生态环境改善。文章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补水的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提高中线工程的生态补水效果,提出了顶层制度设计、规划编制、科学评估和监测、水价政策、优化调度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考虑地理气候和降水特点等,调研分析我国中、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共2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的雨水资源利用水平,分区测算城市雨水利用能够替代城市自来水的比例;基于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线受水区60个城市2018年供水量数据,估算高、中、低利用水平下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城市雨水利用的潜力分别为6.19亿、4.71亿和3.27亿m~3。考虑降水的不确定性,测算了平水年(P=50%)、枯水年(P=75%)、特枯年(P=95%)受水区城市的雨水资源利用量。以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太原等城市为典型,计算得到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典型城市雨水利用的平均保证率约为45.9%,远低于城市供水保证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农业资源性节水和农业资源性节水模式的概念,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海河流域开展农业资源性节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根据受水区农业供水水源和种植结构特点,将海河流域南水北调受水区划分为京津廊平原区、河北省山前平原区、黑龙港运东地区、豫北鲁北引黄灌溉区4个区。根据各分区特点,构建了分区的资源性节水模式。  相似文献   

20.
邹平市南水北调续建配套一期工程建成后,面临当地地表水、地下水、黄河水、长江水、非常规水等多水源联合供水的格局。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邹平市进行了开展区域综合水价改革的需求性分析,对促进南水北调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受水区水资源的优化配,保障区域供水安全以及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