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上海市典型污水厂不同周期污泥焚烧残渣的理化性能进行测试,采用机械球磨、化学激发剂对污泥焚烧残渣进行活性激发。结果表明,污泥焚烧残渣化学组分以SiO_(2)、Al_(2)O_(3)、P_(2)O_(5)、CaO和Fe_(2)O_(3)为主,需水量大,活性较低。机械球磨使污泥焚烧残渣比表面积增大,水化反应面积增加,水化活性提升,最佳球磨时间为10min。采用Ca(OH)_(2)和CaSO_(4)·2H_(2)O能促使更多污泥焚烧残渣参与水化反应,有助于C-S-H、C-A-H和钙矾石等水化产物的生成。当Ca(OH)_(2)的掺量为1.0%时,其7d和28d强度活性指数最高,分别为71.9%、75.2%;当CaSO_(4)·2H_(2)O掺量为1.5%时,其7d和28d强度活性指数最高,分别为71.6%、72.9%。  相似文献   

2.
热水解法处理污泥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水解法处理城市脱水污泥,同时采用BCR连续提取法提取污泥中的重金属元素,研究了污泥水解前后Zn、Cu、Cd和Pb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水解前Pb在污泥中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相对比较稳定;Cu和Cd主要以残渣态和可氧化态形式存在;而Zn主要以酸溶态和可还原态形式存在,具有较强的潜在迁移性。经热水解后,污泥中的重金属主要存在于固相中,且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迁移性较水解前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污水处理系统耦合水蚯蚓后的重金属迁移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处理系统添加水蚯蚓后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研究其对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水蚯蚓能促进污泥对重金属As、Cd、Cr、Cu、Ni、Pb、Zn的富集,水蚯蚓自身也吸收一部分重金属,此外还有助于污泥中的重金属由不稳定态向稳定态转化,从而高效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同时,污泥减量达53.8%,且污泥中重金属的浓度增大,稳定态所占比例增加,系统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调查研究新区灰土地基的膨胀机理,通过在新区舟曲中学素土中加入石灰、Ca(OH)_2、Mg(OH)_2试剂进行易溶盐含量分析。研究发现石灰的加入使土体中的可溶性硫酸盐含量明显增大,使土体具有膨胀性;加入Ca(OH)_2和Mg(OH)_2试剂后土样硫酸盐含量明显增加,说明灰土硫酸盐的增加和石灰杂质关系不大,主要是Ca(OH)_2和Mg(OH)_2引起;灰土中可溶性硫酸盐的增加与Ca~(2+)、Mg~(2+)对土体中难溶性和中溶性的硫酸盐中SO_4~(2-)的置换有关。此外,对新区灰土添加一定量的吸附、治理试剂后可以看出,生物盐碱改良剂和沸石粉对灰土中硫酸盐的治理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磷酸盐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MSMI)飞灰中重金属在常温下的稳定作用以及高温挥发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经水洗磷酸盐预处理后,常温下,飞灰中重金属Pb,Cd,Zn,Cr在毒性浸出程序(TCLP)中的浸出浓度低于美国EPA标准限值;高温下,飞灰中重金属Cd,Pb,Zn的挥发率分别由未处理参比样的97.2%,94.3%和79.3%降低至10.2%,23.5%,13.5%,均小于25%.  相似文献   

6.
添加石灰对污泥干化和重金属钝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自主研发的高效混合器,在含水率为86.0%的脱水污泥中分别添加5%、7%、10%、12%、15%的石灰,测定搅拌5 m in并晾晒24~120 h后污泥含水率和重金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比例的石灰后,自然晾晒24~120 h的污泥含水率均呈线性下降,实现了快速干化的目的。添加5%、7%、10%、12%、15%的石灰后,残渣态的Pb含量变化不大,有机结合态的含量则略有增加;酸可提取态的Cd、Cu、Zn含量均显著降低,而铁锰氧化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的含量增加;添加不同比例的石灰对污泥含水率及重金属钝化效果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5%=15%)(7%=10%=12%)。因此,为达到快速干化和钝化重金属活性的目的,以添加7%的石灰最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7.
对超细粉煤灰掺量为0~30%之间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硬化浆体水化产物中化学结合水和Ca(OH)_2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细粉煤灰掺入后能够充分发挥填充效应和火山灰活性,消耗水泥水化产物中的Ca(OH)_2,降低水化产物中Ca(OH)_2含量,且随水化龄期的延长,参与水化程度提高,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污泥-煤矸石-页岩三元体系制备烧结砖,分析了污泥粒径、掺量对烧结砖坯体混合料塑性指数的影响,研究了污泥掺量和烧成制度对烧结砖抗压强度、体积密度、干燥收缩、吸水率和泛霜的影响;选取Cu、Cr、Pb三种代表性重金属,超量掺入污泥页岩混合料中,研究烧结过程中的重金属挥发和对重金属的固化能力。结果表明:掺加污泥能够改善泥料的可塑性,可以降低烧结砖的体积密度,但会增加烧结砖的干燥收缩;掺入污泥会使烧成试样出现泛霜,掺量越多泛霜程度越严重;当污泥掺量为18%时,烧结温度为1050℃,保温时间为6h,烧结砖的性能最佳,且污泥中的重金属可有效固溶于材料内部,其总Cu、总Cr、总Pb浸出浓度远低于安全标准控制值。  相似文献   

9.
在搅拌干化实验中发现,污泥添加CaO或Ca(OH)2预处理均可提升污泥的干化速率,且两种试剂均能使污泥的粘滞区的低含水率临界值向高含水率方向偏移,使粘滞区范围缩小。CaO提升污泥干化速率的主要原因是CaO与水反应生成了Ca(OH)2,Ca(OH)2呈强碱性,破坏污泥细胞结构,释放了大量的结合水,加快了污泥的干化速率,与此同时,CaO与水的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污泥的干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以钠水玻璃为激发剂,用Ca(OH)_2等量取代矿渣,研究了不同水胶比下Ca(OH)_2对碱矿渣混凝土早期性能的影响.使用水化动力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碱矿渣混凝土的水化过程.结果表明:掺入Ca(OH)_2后,碱矿渣混凝土的凝结速率增大并造成快速坍落度损失;当Ca(OH)_2掺量(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10%时,碱矿渣混凝土中水泥加速期的水化反应速率常数(K)由4.76×10~(-5)分别增长至5.60×10~(-3)和1.56×10~(-2),水泥水化诱导期显著缩短,Ca(OH)_2主要作用于水化加速期,同时水化加速期反应级数(N)由2.89分别减小至1.26和0.98,意味着加速期反应由反应物通过致密层生成物扩散控制逐渐转变成反应物沉积控制;Ca(OH)_2加快了24h内碱矿渣水泥的水化,并生成了C_2ASH_8及C_4AH_(13)等水化产物.  相似文献   

11.
依托临沂市费县自由路洪沟河大桥[1](独塔中间双索面斜拉桥[2]),利用Midas有限元软件[3]进行整体建模分析,分析斜拉索破损时其余斜拉索索力值的变化,为以后的斜拉桥拉索破损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论墙材革新及墙材装备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墙材革新与技术改进的关系;墙材革新现状及市场经济形势;墙材及装备发展思路;加入WTO后对墙材生产及墙材装备行业的影响及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我市建筑市场状况的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提高建设工程质量进行一些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解读--试论城市意象的模糊性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  许铁铖 《华中建筑》2000,18(3):67-70
文章就现代城市特色缺乏、意象衰微而提出城市意象模糊性问题,追溯了其理论与3两方面的原因。作者探讨了相关的对策理论及其非决策 之后,就所截取的城市的四个片断进行了对策性的研究,以期对提高城市意象力作出有益的探索与尝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合同文件前期准备工作对建设工程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性,通过招标文件对施工项目的造价、质量、工期、安全等管理目标控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方法,为建设单位实现工程管理目标工作明确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祁彦青  郝晓忠 《山西建筑》2003,29(12):122-123
压煮器是氧化铝生产的重要设备,通过对现场存在的焊接缺陷类型的总结、分析,介绍了压煮器管排发生缺陷的原因,并提出在焊接时改进质量控制的方法,经实践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瑞 《广州建筑》2008,36(1):40-43
随着中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开发商对建筑项目的品质、成本、进度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项目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设计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项目管理中设计管理的概念和任务,分阶段论述了设计管理在工程项目中所起的作用,指出了设计管理的核心,并指出了一种研究设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的途径。本文最后列举了两个工程实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从科学方法论的视角对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工程技术领域以及经济、社会领域中的互动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建立了互动、互动效应、互动发生规律等概念,对互动效应、互动方式和互动发生律进行了初步分类.并对互动原理在科学史和科学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子系统界面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了如何科学、合理地做好子系统界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