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汪曙 《中国新通信》2004,6(10):58-60
本文针对目前Internet上广泛存在的垃圾邮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介绍了垃圾邮件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及来源,分析了垃圾邮件的危害,并重点论述了反垃圾邮件的一般技术。  相似文献   

2.
随着垃圾邮件的危害日益严重,反垃圾邮件技术和反垃圾邮件测试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本文介绍了反垃圾邮件网关测试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反垃圾邮件网关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传统垃圾邮件过滤技术基础上实现垃圾邮件个性化过滤是垃圾邮件过滤领域的重要课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反馈的个性化垃圾邮件过滤方法,一方面将用户反馈应用于邮件分类特征的更新,提取用户个性化邮件分类标准;另一方面,将全局邮件分类标准和用户个性化分类标准综合应用于朴素贝叶斯分类过程,实现用户邮件个性化分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用户邮件分类标准存在差异的环境下,基于用户反馈的个性化垃圾邮件过滤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传统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的邮件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垃圾邮件泛滥的趋势,作者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垃圾邮件控制方法-"首次验证法".通过使用邮件策略文件来阻止邮件来源伪造;通过使用首次验证以及信任指数和联系人列表来保证对合法邮件的干扰性降低到最小,同时也对垃圾邮件发送者产生致命打击.鉴于篇幅,全文只是对"首次验证法"的简单介绍,最后给出了作者对于此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韩群 《通信世界》2006,(17A):38-39
长期以来,中国电信一直致力于保持网络安全方面的各项工作。近年来中国电信更是加大了反垃圾邮件工作的力度,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反垃圾邮件工作体系。一是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垃圾邮件处理办法和流程;二是采用技术手段减少垃圾邮件的发送数量,三是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反垃圾邮件组织、运营商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通过对垃圾邮件的综合治理,中国电信的垃圾邮件投诉量较前两年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对付垃圾邮件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邮件是在因特网中广泛存在的一个问题。文中分析了垃圾邮件的危害及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对付垃圾邮件的有效途径 :禁止邮件转发 ,追踪所有邮件的网络来源 ,确定电子邮件的发送者 ,处理用户投诉 ,公布对发送垃圾邮件的用户所采取的措施及对用户进行培训等。  相似文献   

7.
垃圾邮件及反垃圾邮件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垃圾邮件日益泛滥,严重损害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论文介绍了垃圾邮件的危害,并探讨了分别在邮件系统服务器端及客户端部署实施的各种反垃圾邮件技术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陈凯 《电信网技术》2009,(11):36-40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反垃圾邮件网关已经成为阻止垃圾邮件日益泛滥的有力武器。本文介绍了反垃圾邮件网关的技术现状及其标准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针对目前Internet上广泛存在的垃圾邮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介绍了垃圾邮件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及来源,分析了垃圾邮件的危害,并重点论述了反垃圾邮件的一般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一种透明邮件过滤模型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垃圾邮件的猖獗对反垃圾邮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反垃圾邮件网关模型单一,可扩展性和跨平台性都比较差。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透明的反垃圾邮件网关模型。这种模型与企业网络的邮件服务器相互独立。而且它能够有效的利用目前以及将来出现的反垃圾邮件技术,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文章首先介绍了邮件以及反垃圾邮件技术,然后介绍了这种透明模型的实现,并分析了其性能上的优势与弱点,最后提出了在将来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反垃圾邮件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垃圾邮件已成为互联网上巨大的危害之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人员的深入研究。实时黑名单(RBL)查询、内容过滤技术、连接数量控制等技术是广泛应用的反垃圾邮件技术,但垃圾邮件却并未因此而绝迹,企业消耗在垃圾邮件上的成本逐日攀升。综述了目前反垃圾邮件所通常应用的技术,分析了各项技术的优劣,并介绍了一种新的反垃圾邮件技术思路——MX查询验证,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04年2月1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北京举办了“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立法建议研讨会”,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垃圾邮件问题,加快推动反垃圾邮件立法进程,通过法律手段有效治理垃圾邮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讨论Qmail环境下如何建立安全邮件服务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防止“中继利用”和“垃圾邮件”攻击邮件服务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朴素贝叶斯贝努利模型在垃圾邮件过滤时存在的不能体现待分类邮件中文本特征词重要性而导致合法邮件误判为垃圾邮件等问题,引入特征词加权的思想,提出一种低损失的贝叶斯垃圾邮件过滤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降低合法邮件被误判而带给用户的损失,提高过滤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张启峰 《通信技术》2010,43(5):109-110,11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通信和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垃圾邮件和病毒邮件问题也日益严峻,每天收到的垃圾邮件和病毒邮件数量已经超过了正常邮件,严重影响了用户对电子邮件的正常使用。文中从长尾理论的概念入手,简单介绍了长尾理论的应用,通过对过滤的垃圾邮件和病毒邮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了垃圾邮件和病毒邮件也具有长尾现象,从中得出了防止和控制垃圾邮件和病毒邮件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于大量垃圾邮件问题尚没有十分有效的解决办法。垃圾邮件的传播者总会以不同的方式绕过邮件过滤器而到达用户的邮箱。研究本题目就是为了建立一套类似于网络防火墙的设备,以高效、准确地过滤垃圾邮件,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7.
《电子科技导报》2007,(4):79-79
日前,由中国互联网协会组织、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中心承担的2006年第四次中国反垃圾邮件状况调查正式结束。本次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垃圾邮件现状,中国电子邮箱企业用户、个人用户反垃圾邮件分析,垃圾邮件每年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陆青梅  尹四清 《信息技术》2008,32(2):118-120
邮件过滤技术是反垃圾邮件的重要手段,目前对垃圾邮件的过滤主要有基于内容、基于IP地址和基于信头、信封等方法,这些方法对垃圾邮件的过滤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信体是垃圾邮件的最终载体,而仅依据IP地址、信头、信封中的特征容易造成错误判断.在贝叶斯分类器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贝叶斯分类器的反垃圾邮件模型的原理与实现方法,将反映垃圾邮件的特征综合在一起统称为"属性",避免了单纯基于IP、信头、信封过滤的规则性太强的缺点,降低将正常邮件判断为垃圾邮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当今网络安全问题在电子邮件系统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垃圾邮件的发展给社会、经济及技术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首先对垃圾邮件的的产生和垃圾邮件的现状做了分析;阐述了垃圾邮件的技术根源及其影响;对现阶段反垃圾邮件处理技术及方法做了归纳总结.同时给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电子邮件的广泛使用,垃圾邮件泛滥成灾,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本文通过对垃圾邮件的分析与处理,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客户端邮件过滤系统。实验证明贝叶斯方法能够有效的过滤垃圾邮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