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连泰山热电厂新建工程岩质边坡主要受两组优势结构面控制,其结构破坏方式主要为单滑面破坏与楔状破坏,根据现场结构面调查的结果采用概率优势组划分与结构面组合分析即赤平投影法评价了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迈达斯/岩土与隧道分析系统(Midas/geotechnical and tunnel analysis system,Midas/GTS)软件用有限元方法对某岩质边坡进行数值建模分析,讨论了边坡的破坏模式及变形发展趋势,对不同工况下边坡稳定性作出评价,并对格构锚杆的支护方案进行数值建模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边坡横向位移最大值分布在裂缝外侧坡体中上部位置,可能形成倾倒式崩塌;边坡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需要进行支护处理;采用格构锚杆的支护方案可使横向位移得到明显控制,支护效果良好。研究结果验证Mida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岩质陡边坡崩塌灾害评价及支护数值模拟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关系到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工程本身的安全和效益,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采用强度折减法对武安发电厂的人工岩质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列举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三种失稳判据,并计算了相应的安全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该人工岩质边坡基本稳定,与极限平衡方法比较,所得结果相差不大,说明强度折减法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可行的。此外,本文对该人工边坡的施工方案进行了重新设计。经验算,设计后的边坡依然处于稳定状态,但却大大减少了边坡的开挖量,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边坡稳定性预测方法,采用线性函数,多项式函数和径向基函数三种核函数,进行机器学习,经过反复计算和对比分析,建立精度较高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预测模型.以实例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和测试样本,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LS-SVM建模预测速度快,其预测精度与GA-BP神经网络算法和改进支持向量机算法(ν-SVR)基本相近,将其用于边坡稳定性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自适应有限元法进行边坡稳定分析,将改进的遗传算法和自适应有限元法相结合,建立基于应力场的边坡任意形状临界滑动面的全局搜索方法,该改进的遗传算法采用十进制编码,并根据个体适应度不同对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进行自适应调整,使群体中的优良个体不易被破坏,同时又保证种群个体的多样性,从而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通过典型算例分析,证明这种基于自适应有限元分析和改进遗传算法的边坡任意形状临界滑动面搜索方法可行、高效。  相似文献   

6.
工程打桩对电厂环境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力建设》1995,16(9):24-26,36
此文利用某电厂二期工程试桩机会,测试了打桩时地面振动的情况,结合对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地面振动的变化规律,对二期工程打工程桩时对环境的影响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利用斜条分和极限分析上限法求解土坡最小安全系数时,所涉及的优化变量个数较常规极限平衡法多一倍,给搜索算法提出了较高要求.针对基本差异进化算法对参数的敏感性且参数不易确定的问题,提出动态和声策略与改进的变异操作算子产生新的个体,形成改进的差异进化算法,在典型算例分析中证明新方法的有效性以及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输变电工程对电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网密度愈来愈大,运行电压愈来愈高,由此引起人们对电磁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关注。通过论述说明了工频电力在常态下不存在电磁辐射问题,且电磁场梯度都很低,不致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9.
以实际临坡基础输电杆塔边坡工程为依托,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了边坡的安全系数,分析了坡角、基础埋深、坡顶距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并根据灰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影响参数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对边坡安全系数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影响因素为坡顶距、坡角、基础埋深。  相似文献   

10.
风力发电具有公认的环保优势,但风力发电工程对局部生态环境及自然景观等影响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主要体现在风轮机的视觉污染(或自然景观问题)、噪音、鸟类安全及电磁干扰等方面.风电场对环境的影响比单台风轮机对环境更大.风电场建成后再来消除或减轻不良影响将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在风电场规划、设计阶段,就应该充分考虑风力发电工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并采取必要措施将其降至可接受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对引水隧洞岩土工程条件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和对比,试图说明初设阶段岩土工程勘察与施工开挖岩土工程条件仍有较大的不确定和随机性,特别是在建深埋构筑物的围岩类别划分和不良地质现象的判定。通过地质设代工作,既可以为设计人员及时提供新的地质信息,又可以指导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工作。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多变,人们对地质条件的认识也需要逐步深化。因此可以说,施工地质设代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环境自然风对直接空冷系统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直接空冷系统与间接空冷系统相比,具有系统简单,初投资较低,占地面积小,防冻手段灵活有效的优点。但系统性能对环境自然风的影响比较敏感。在夏季高气温、高负荷时,不乏因大风导致机组来不及调节而掉闸的现象。根据国电电力大同第二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直接空冷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实践,对大风影响直接空冷系统性能的机理作出分析,并介绍在工程实践中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典型线路、变电站无线电干扰电平的实际测量,分析了110kV输变电工程无线电干扰电平的产生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220kV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欣  张晓鹏 《电力学报》2009,24(3):259-260
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所产生的电磁辐射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结合山西省某220 kV输变电工程的工程实例,测量及分析了220 kV输变电工程在运行中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已运行的220 kV输变电工程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某台300MW机组直接空冷凝汽器冷凝单元的流场及散热情况,以无风和风速3、5m/s为例,研究环境背风对空冷凝汽器的影响。结果表明,流经冷凝单元两侧的气流温度较高,A型架内侧底部4个角区有强列的涡流,散热效果不明显;环境背风会导致较强的热风回流,极大地降低换热性能,并且换热性能的降低与高大建筑物所引起的绕流效应关系密切。无风和风速为3、5m/s时的总换热量分别为807、516、540MW,说明在环境背风风速不高的情况下,略提高风速,换热性能有较小提高。  相似文献   

16.
煤灰熔融过程中的矿物演变及其对灰熔点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煤的结渣特性是影响电厂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文利用热分析方法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对低灰熔点的神木煤(温家梁,TDT=1200℃)和高灰熔点的淮南煤(新庄,TDT>1500℃)煤灰在加热过程中矿物质的热行为及其演变进行了对比研究,2种煤灰的热分析曲线存在较大差异,它们的矿物质成分也随着温度升高发生了不同的转变,分别对其灰熔点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温家梁灰中大量存在的CaCO3、CaSO4为钙黄长石、钙长石的大量生成提供了条件,这2种矿物的低温共熔是温家梁煤灰熔点低的主要原因;新庄灰中大量生成的莫来石使得新庄灰的熔点很高。该文的对比研究为研究配煤解决锅炉结渣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电压技术》2006,32(2):36-36
2006年1月17日-18日,武高所输电技术研究中心电磁兼容室万保权、路遥、张广洲等同志不畏严寒,完成了对我国第一个750 kV输变电工程:兰州东—官亭线路电磁环境的首次全面测试工作。750 kV兰州东-官亭输变电工程是我国目前电压等级最高的超高压电力工程,担负黄河上游梯级电站电力  相似文献   

18.
心理素质是由文化沉淀而形成的,未成年人正处于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文化将直接影响未成年人心理素质的养成.中职生一般生活在社会阶层地位较低的家庭中,其家庭文化中的大众文化成分较多,文化环境较差,使其对消极文化的分辨力和抵御力不足,心理素质更显脆弱,更易在消极文化的迷雾中迷失方向,更易被网络中的消极文化所诱惑而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文化环境引发的问题也应通过改善文化环境的方法加以预防和解决.  相似文献   

19.
火电机组采用空冷凝汽器代替湿冷凝汽器是设计思想的变革,采用这类设计方案的机组,将在运行中产生很好的节水效果,但也会给机组的运行带来风险.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找出对应的高风险因素,并对风险进行了预测及评估,同时分析了对其它设备运行的影响因素,从技术层面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上游工程对宜昌来水来沙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1950年以来的水文资料研究了长江宜昌站在三峡工程修建前的水沙变化趋势,预测三峡水库运用后,在2003—2012年以及2013年金沙江上建成金安桥、溪洛渡和向家坝三个大型水电站后宜昌的水沙变化趋势。根据水文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在三峡工程修建以前,宜昌年水量有轻微减小的趋势;而年沙量在1950—1987年以后有大幅度减小,至2003—2004年宜昌站(用三峡水库的入库沙量替代),减沙幅度已达到61.4%。本文根据三峡水库运行后的实测资料对长江科学院三峡水库淤积计算的水库排沙比资料进行了修正。采用1961—1970年十年系列的年水量,分析计算预测2003—2012年宜昌平均年沙量为1.02亿t。在金沙江上三个水电站建成后2013—2022年平均年沙量将减为0.534亿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