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今国际国内社会的巨大变化,带来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再一次碰撞,新时期的中国正孕育着中华文明的再次崛起,中国古典建筑史教学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中国古典建筑史作为史学知识的重要课程,对学生建立中国建筑史学观念、价值观念有着重要作用。从传统建筑教学到营造传统的传承,文章以思维观念的转变为起点,结合国际工程教育的先进手段和方法,在原有模型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探讨新时期中国古典建筑史教学优化的途径与方法,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建筑国学素养,培养真正具有中国性的建筑师。  相似文献   

2.
文章回顾了2010年建筑教育奖获得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侯幼彬教授的研究经历,对其在中国建筑史学领域的成就、"阐释性"史学的课程教学及学生培养方式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1)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高效地完成《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中制定课程研究性教学目标,以问题入手,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有效整合,并精心选取具有典型性、趣味性的问题展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研究性教学活动中来,课程考核方式必须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强调采取课堂内外结合的方法,分别从课外阅读量、课堂发言、课堂讨论参与情况、研究项目完成情况、研究小组合作情况,期末考试等方面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4):158-160
口述历史在部分高校教学中得到应用,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史学修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存在若干问题。尤其是在隐私权、受访对象、访谈提纲以及程序性问题上,学生普遍存在问题。转换访谈对象、确保隐私权和著作权、灵活处理程序性问题,可能就是比较好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5.
建筑(建成环境)更新、再利用已经成为当代建筑行业十分重要和普遍的工作。从新建到再利用、从保护到活化的转变对当下建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建筑教育中建筑史和建筑设计相关课程所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学院通过改革史学课程、将遗产价值导向置入建筑设计选修课等方式进行探索,一方面以设计教育为史学课程教学目的;另一方面以遗产价值评估作为设计决策的指导和评判标准,实现史学理论教育与设计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在宏观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中完成设计/规划的能力。这一探索和所取得的经验,为中国建筑教育改革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2)
以牡丹江师范学院中国抗联研究中心为平台,构建面向东北抗联英文文献翻译的"史学研究+对口翻译"翻译实践模式。在翻译实践教学中,组织学生翻译东北抗联英文文献,将课堂下沉到实践应用,不仅可以增强翻译专业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使学生了解东北抗联史及抗联精神,同时可以丰富东北抗联史料研究,实现红色文化育人功能,以此来充分挖掘翻译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课程思政"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任务是反思建筑史学研究活动的性质及其方法论,在深层次上梳理建筑史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通过对中国建筑史学的学术史回顾总结,归纳提炼其中有关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各类特征,并探寻各种基础理论问题出现的根源,这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建筑史学的学科自明性及其应有的基础知识价值和建筑文化批判功能,这也为构建中国建筑理论所需的建筑史学基础理论,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过于强调类型、形式、空间的园林史学教学模式,割裂了中国园林显性物质空间与隐性价值观的关联,导致中国园林丰富的文化内涵无法被理解的现象普遍存在,因而探寻适宜于理解中国园林价值观的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结合重庆大学中国园林史"原型认知"的课程改革,提出园林文化原型的文本解读、经典考察和实践重构3个教学阶段,对学生系统理解、掌握中国园林的情理融合具有积极作用,以期为中国园林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学术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崔勇 《华中建筑》2004,22(6):138-141
通过回顾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所走过的70周年的历程,并反思其得失,从而阐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之我见一一完整的中国建筑史学观在于用史观、史料、史评、史法相结合的观念与方法对建筑史予以整体观照,从而得出亦史亦论的真知灼见。此乃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本质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1940-1970年代,中国第二代建筑师黄宝瑜师从刘敦桢,以复兴中国建筑为目标,基于中国营造学社学术思想,融合中西,在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民族主义思潮及西方现代建筑理论的影响下,于台湾地区首开中国建筑史学教育,进行了《中国建筑史》等史学书写及系列理论、实践探索,继承、创新发展了中国营造学社思想,呈现了1950-1970年代中国建筑史学家对复兴中国建筑路径的深度思考.本文基于民国以来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和建筑史学发展历史脉络,对黄宝瑜及其中国建筑史学书写和理论探索的相关历史进行深入剖析,将有助于完善中国营造学社学术思想后续传播与发展的研究,探索1950-1970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理论发展的多元图景,补充这一时期中国建筑史学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相似文献   

11.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以暖通学科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室内空气环境为例,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重构,智慧教学平台的交流互动设计,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方面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资源,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CFD模拟案例教学中,重塑教学内容。课程论文过程管理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针对建筑材料内容复杂且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进行比较,多媒体教学有明显的优越性。具体阐述了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传统教学方法为辅的新教学方法及加强互动,为促进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证,也为国内相关院校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把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具备应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文章从目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出发,结合当前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实践,对该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并把生产实习实践、具体工程专题技术讲座、视频图片案例教学等手段贯穿于课堂教学,这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为该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特点,论述了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的改革探索,提出在教学改革中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教学、科研一体化,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互动、启发的教学方法,建立长效考核机制的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PBL方法的房地产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方法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它是基于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思想,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来组织教学全过程。因此,在房地产专业教育中,从PBL教学方法的实践出发,就其教学过程的开展、教学方法适用原则两个方面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关探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件的形式与内容。文章从课件制作入手,结合教学团队成功的教学经验总结,针对课堂教学的使用,对课件制作的组织、对表达的结合以及技术细节问题等进行分析,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给出建议。在多媒体已经广泛普及的今天,研究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件的形式与内容.文章从课件制作入手,结合教学团队成功的教学经验总结,针对课堂教学的使用,对课件制作的组织、对表达的结合以及技术细节问题等进行分析,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给出建议.在多媒体已经广泛普及的今天,研究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工程实践性是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特色之一,该专业课程教学也一直秉承理论与工程实际并重的优良传统。文章从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入手,以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课程为例,探索构建针对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多维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多维度教学过程的规范化教学手段,以推动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基处理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课堂讲授为例,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探索,以期提高地基处理的课堂教学质量。根据河南科技大学地基处理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大纲要求,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增强师生互动等方式,对其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文章提出的改革措施对促使教学效果提升成效显著,达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高校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特点,文章阐述了课堂教学中的多样性教学方法,重点强调了90分钟课堂教学的步骤。以"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性能与计算"章节教学内容为例,详细叙述通过制定课堂教学计划,保证课堂不同时段的教学效能,并明确指出,制定缜密、细致、科学的课堂教学计划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