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脑爱好者》2011,(8):33-33
当互联网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在网上的支付交易和账号注册也越来越多,不法分子利用病毒木马、钓鱼欺诈等手段铤而走险疯狂敛财。已经逐步发展成一个“行业”。并进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相似文献   

2.
彭琦 《电脑爱好者》2003,(14):19-19
现在SARS形势转好,许多被隔离的非典疑似病人经检查后也重新回到正常生活中来。联想到我们的爱机,是不是有许多病毒疑似程序也被你“隔离”了呢?也许这样做的确防住了病毒或木马,不过也可能让一些软件无法正常工作!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经常会成为病毒疑似程序的东东吧!也许每天和这种“病毒”作斗争已经让你忍无可忍。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与网络》2006,(1):61-61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从DOS时代走到了Windows时代,从引导区病毒走到了网络病毒时代,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是下面几方面的威胁:通过系统漏洞传播的病毒将会越来越多,“零天攻击”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间谍软件、网络钓鱼、玩笑程序、非法拨号等;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垃圾邮件、非法内容日益增多。大量的威胁都是来自于互联网,而企业连接互联网必然会有一个出口,如果需要根治这些问题,需要首先从网关防护开始。究竟从网关处怎样防护呢?  相似文献   

4.
吴敌 《个人电脑》2007,13(9):86-93
当互联网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当越来越多的交易在互联网上完成.当我们沉醉于即时通讯软件的便利……许多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周围可以用“危机四伏”来形容.当下的互联网可以说是一个到处充满陷阱和危险的庞大迷宫。互联网上每天都有上百种病毒,木马及其变种产生.而且木马和恶意程序现在风头正劲.已经超过了我们过去“谈虎色变”的计算机病毒,一跃成为互联网上的首席安全杀手。  相似文献   

5.
游戏玩多了,在网上“泡”久了,难免会中病毒的“招”。如今,病毒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破坏程度是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病毒的传播速度,传播面积更加广泛,比如去年大面积爆发的“冲击波”,病毒就是一个例子。为了能在“危机四伏”,“病毒横行”的互联网中立于不败之地,今天就向大家传授倚天九剑的第六剑——如何构筑一条抵御病毒的马奇诺防线。  相似文献   

6.
“爱”对于我们来说是个美好的名词,但是当她以网络病毒的名义向我们袭来时,我们不寒而栗。“爱虫”病毒是近年来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的电脑病毒之一,面对各种防不胜防的病毒,我们不会退缩,仍旧以“爱”的名义,发动……  相似文献   

7.
陈风 《微型计算机》2004,(20):108-108
随着病毒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一些计算机故障由于和病毒特征吻合,就成为“疑似”病毒故障。下面笔者就一些典型实例进行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8.
要问在过去的2008年中什么病毒最牛,那肯定非“下载者”系列病毒莫属。在经过短暂的冬歇期以后。各种“下载者”病毒又逐渐苏醒了过来。本期我们要向各位介绍的,正是一款正在互联网上“傲视群雄”的“下载者”病毒——疯狂的NS下载者(Win32.Troj.KillAV.nd.81920) .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正在改变,推动着社会快速的发展。同时伴随而来的计算机病毒问题也日渐突出,给计算机用户的信息安全带来严重危害。本文主要探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将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以达到防范计算机感染病毒。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与网络》2008,34(19):1-1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病毒也开始大量涌现,而当前杀毒技术已经很难适应互联网广泛应用时代的用户安全需求。据统计:在计算机技术已深入到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今天,全球每小时新出现的计算机病毒就高达1000多个,主要特征已由过去的“损人不利己”变为趋利性攻击,电脑的中毒率也由2001年的73%上升到去年的91.47%。专家们认为,这充分表明:趋利性病毒攻击已经成为当前计算机网络的最大危害。  相似文献   

11.
曾峰  程渊 《福建电脑》2011,27(9):73-74,99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和高效的同时,各种病毒的出现给网络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大危害,本文在列举了蠕虫病毒的特征和巨大危害基础上,详细讨论了蠕虫病毒的多种检测技术,并对其工作原理及特点做出了剖析。  相似文献   

12.
每年年初都是病毒发作和传播的活跃期。从去年歼始不断发作的“威金”病毒,进入2007年后愈演愈烈,近期,该病毒更是变身为“熊猫烧香”,众多电脑用户纷纷“中招”,很多企业的局域网因此瘫痪,严重干扰了企业业务的正常开展。病毒之祸加上海底光缆导致国外杀毒软件无法正常升级,一时我国互联网危机重重。  相似文献   

13.
吴敌 《个人电脑》2007,13(12):37-38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日益受到关注。以往令人头疼的病毒、蠕虫,现在已经“退居二线”,时下活跃在互联网世界中的第一安全杀手是以木马为主的各类安全隐患。与蠕虫和病毒不同的是,我们很难界定木马的特征,这样一来就给防御木马的进攻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这也足为什么“主动防御”这一概念在近期被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读览     
互联网思维一场为了生意的诈骗秀 2013年起,互联网突然掀起一股旋风,就是如雷贯耳的“互联网思维”。小米的雷军干脆直呼其为“互联网思想”。2014年,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企业,横扫一切,将成为最时尚的生意。作为中国人首创“互联网思维”,就像是一种新型生意病毒,最早病毒的基因来源于一些从事互联网工作的人,为了表述和传统行业不一样的想法,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生意,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其逐渐成为各种病毒滋生的“温床”,面对不计其数的针对系统和某些软件漏洞进行攻击的蠕虫病毒,仅仅依靠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事后处理与被动防守已经无法很好地保证系统的安全,“防患于未然”,从源头截断病毒传播的可能是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玩电脑》2005,(4):76-76
在目前的流行病毒中,木马与蠕虫的存在形式有别于普通病毒,它们多是以独立程序的形式存在。因而,我们往往可以不借助杀毒软件,就直接删除病毒载体。但若是试图在Windows环境中完全手动删除,也并非一件易事。如果病毒文件当前正被系统调用,在常规情况下用户是无法删除的,甚至有些“顽固”病毒在Windows安全模式下也无法铲除。此时,我们使用HijackThis与KillBox“双剑合壁”,也许就能轻而易举地将病毒文件彻底“踢”出硬盘。  相似文献   

17.
从红色代码,NIMDA到SLAMMER、冲击波,我们所认识的病毒似乎已经进化成带有蠕虫和黑客攻击性质的新新毒类,病毒厂商折腾了2年,以为好不容易可以擦擦头上的汗水坐下来休息休息,可以过几天安生日子,然而,病毒却跟我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农历新年里,MyDoom这个穿上复古外衣的病毒大摇大摆的从防毒软件的眼皮下走进互联网,掀起了喧然大波。  相似文献   

18.
《软件》2003,(3):54-54
情人节已经到来,互联网上各种针对情人节的病毒纷纷涌现并迅速蔓延。如“爱虫”、“情人节”、“罗米欧与朱丽叶”等,一时网络上谈“爱”色变。不过,这些都是早几年就出现的老病毒,对于拥有已经升级过的反病毒软件的电脑并不会产生多大的破坏作用。然而,日前一个破坏力空前强大、能够格式化硬盘的恶性病毒“超级格式化”(W32.HLLW.Maax@mm)已经出现,并在国际互联网上迅速传播,足以给全球计算机用户带来新的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19.
自从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电脑病毒诞生,它就从来没消停过。有了互联网就有了蠕虫、有了Word就有了宏病毒、有了QQ就有了QQ病毒,去年又惊闻手机都有“概念”病毒了。病毒变着法子骚扰,我们也只能穷于应付,虽然大部分病毒都算不上绝症,可是感染一下也绝不会像个小感冒那么轻松。黑客出来混都得有还的时候,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良民更经不起病毒的肆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创新,互联网正在全面普及,并得到全新的发展。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催生出了一个新的行业——互联网行业。今时今日,互联网已渗透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我们在享受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之时,互联网的安全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同样作为互联网安全的顽疾——计算机网络病毒,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目标。那么今天我们来详尽的了解计算机网络病毒与网络安全维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