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沉默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ed factor -1α,HIF-1α)和生存素(Survivin)基因联合X射线照射对乏氧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体外抑瘤效应,利用双靶向HIF-1α和Survivin基因载体,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法转染SMMC-7721细胞,经乏氧培养36h后,分别以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和Survivin基因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分别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存活分数及细胞凋亡。结果表明,转染质粒pGenesil-Survivin-HIF的SMMC-7721细胞中,HIF-1α和Survivin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和阴性干扰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也未检测到HIF-1α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单、双干扰联合放疗组存活分数较照射组明显降低(p〈0.01),双干扰联合放疗组存活分数较其它组也明显降低(p〈0.01)。单、双干扰联合放疗组凋亡细胞百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双干扰联合放疗组凋亡细胞百分数较其它组也明显升高(p〈0.01)。结果提示,质粒pGenesil—Survivin—HIF可有效地干扰乏氧SMMC-7721细胞HIF-1α和Survivin基因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双干扰联合放疗组对乏氧SMMC-7721细胞的体外抑瘤效应明显优于单干扰联合放疗组。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ed factor1α,HIF-1α)和生存素(Survivin)基因联合X射线照射对裸鼠移植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抑瘤效应,肿瘤局部注射脂质体包裹的靶向HIF-1α和/或Survivin基因的RNA干扰质粒后,接受5Gy X射线照射。观察各组裸鼠治疗后不同时间肿瘤体积和平均存活时间,以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Survivin、HIF-1α、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和肿瘤间质微血管密度,以TUNEL法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结果表明,治疗开始后第9-21天,双干扰联合放疗组裸鼠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单干扰联合放疗组,且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治疗结束后1天,双干扰联合放疗组裸鼠肿瘤组织Survivin、HIF-1α、PCNA表达和肿瘤间质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放疗组,双干扰联合放疗组移植瘤凋亡细胞百分数较其它组明显升高。结果提示,双干扰联合放疗可有效地抑制裸鼠移植人肝癌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促进细胞凋亡,其抑瘤效应明显优于放疗和单干扰联合放疗。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miR-210表达下调对乏氧人肝癌SMMC-772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miR-210反义和随机寡核苷酸慢病毒载体,经慢病毒转染建立稳定转染miR-210反义和随机寡核苷酸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以实时定量RT-PCR检测乏氧SMMC-7721细胞HIF-1αmRNA表达和miR-210表达,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克隆存活实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变化。结果表明:SMMC-7721细胞乏氧培养后,HIF-1α和miR-210表达随时间逐渐增加,稳定转染miR-210反义寡核苷酸能明显下调miR-210在乏氧细胞的表达;下调miR-210表达明显抑制乏氧SMMC-7721细胞体外增殖活性(P<0.05;P<0.01),诱导G1期阻滞(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1),提高乏氧SMMC-7721细胞放射敏感性,放射增敏比约为1.21。结果提示,下调miR-210表达可抑制乏氧SMMC-7721细胞体外增殖,诱导凋亡,增强其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辐射聚合α-甲基丙烯酸的1H 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琴  赵新  孙万赋 《核技术》2006,29(10):742-745
用1H NMR谱和质子自旋弛豫时间研究了γ射线辐射引发的α-甲基丙烯酸的聚合反应、其聚合转化率和聚合物链运动与吸收剂量和剂量率的关系.对比了聚合物在不同溶剂中各质子化学位移的变化.结果表明α-甲基丙烯酸聚合转化率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吸收剂量率则反之.从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和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测定中得知,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几乎不随剂量变化而变化.当聚合转化率较大时,聚合物链运动呈多指数弛豫特征.在重水溶剂中加入少量的氘代NaOH,不仅提高了谱图的分辨率,也使各质子化学位移发生了移动.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辐射对于破骨细胞中Notch通路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辐射诱发骨损伤的机理,本研究采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B Ligand,RANKL)诱导RAW264.7细胞系生成的破骨细胞,经2 Gyl37Cs γ射线照射后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  相似文献   

6.
乏氧条件下X射线诱导神经胶质母细胞瘤T98G细胞的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条件培养基和共培养处理方式,应用微核形成试验研究人神经胶质母细胞瘤 T98G 细胞,在乏氧条件下经 X 射线诱导的旁效应及其发生机制.研究发现,乏氧条件下,X 射线诱导未照射组细胞的微核率与相应的照射剂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条件培养基方式下自由基抑制剂二甲基亚砜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核蛋白Ku70对经γ射线照射后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靶向升高或降低Ku70,观察了Ku70基因对BRCA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Ku70对照射后SGC7901、EC109、H460 3种肿瘤细胞BRCA1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经siKu70处理的3种肿瘤细胞BRCA1的蛋白和m...  相似文献   

8.
GM-CSF对受辐射KG-1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临床上常用的细胞因子GM-CSF刺激受辐射的人髓性白血病细胞株KG-1,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及周期变化。结果显示;GM-CSF刺激受辐射KG-1细胞的增殖,并且能促进细胞跳出G0/G1阻滞,对S期似有促进作用及增加G2/M期。对末受照射的KG-1细胞,GM-CSF刺激效应不如受照射细胞。  相似文献   

9.
以临床上常用的细胞因子GM-CSF刺激受辐射的人髓性白血病细胞株KG-1,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及周期变化。结果显示;GM-CSF刺激受辐射KG-1细胞的增殖;并且能促进细胞跳出GO/G1阻滞,对S期似有促进作用及增加G2/M期。对未受照射的KG-1细胞,GM-CSF刺激效应不如受照射细胞。  相似文献   

10.
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对在含氧条件下经过低温γ辐照的不饱和脂质亚油酸和亚麻酸产生的初级不稳定自由基,及其在程序升温过程中所产生的自由基变化进行了研究。由77K辐照并测定的ESR谱表明其初级不稳定产物为阴离子自由基和脂质长链上不饱和部分的抽氢自由基,在120 K附近所测得的ESR谱显示了脂质过氧自由基的波谱特征,随着温度继续上升,最后演变为戊二烯基自由基和α-碳抽氢自由基。亚油酸和亚麻酸与α-生育酚(摩尔比1:1)二元体系的ESR研究,揭示了α-生育酚对亚油酸和亚麻酸的辐射保护作用是基于氢原子转移机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OSL/RL光纤耦合监测装置,针对RL信号测量特点,进行了滤光片优化改进设计,对α-Αl_2O_3:C探测器的RL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并提出了一种解决RL灵敏度变化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其辐射发光在0.01 mGy/h~15 Gy/h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剂量响应。α-Αl_2O_3:C探测器的辐射发光灵敏度与吸收剂量有关,吸收剂量达到28 Gy时,发光灵敏度增加约35%。灵敏度最快增加速度为4.7%/Gy。α-Αl_2O_3:C探测器可以对辐射环境剂量率进行实时监测报警。  相似文献   

12.
采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Strept actividin-biotin complex,SABC),观察低剂量X射线照射后小鼠睾丸各类生精细胞中(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s,AIF)的表达变化;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fe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观察AIF的mRNA水平变化.研究低剂量X射线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中凋亡诱导因子AIF蛋白及mRNA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0~0.2Gy照射后,小鼠睾丸各类生精细胞不同程度表达AIF,以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表达为主,精子细胞和精子则表达相对较少.AIF表达量与吸收剂量有相关性,0.075Gy照射组表达量最大,且发现AIF蛋白的表达随时间推移而增强,12h达到峰值,然后下降,但仍高于0h组.RT-PCR结果显示,低剂量照射12h后,0.1Gy剂量组AIF mRNA表达量最大.而0.075Gy照射后0-24h,其mRNA表达量逐渐增大,在24h到达峰值.所以,低剂量X线照射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中AIF蛋白及mRNA表达与吸收剂量和表达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蒙特卡罗程序来模拟计算γ辐射积累因子,以找出不同条件下积累因子受各因素的影响,为屏蔽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就γ辐射积累因子的影响因素:γ光子能量,源的几何尺寸,辐射角和屏蔽层厚度,通过MCNP程序进行了模拟计算。初步结论为:轻元素和中等元素构成的介质在厚度一定的情况下,积累因子随着γ光子初始能量的减小而增大;相对于轻材料,重材料的积累因子较小;随着源的线度增大而增大;随着准直角进一步增大而增大,源的各向同性程度增高会导致积累因子增加;随着源与探测器之间介质厚度的增加,积累因子增大,对于高能辐射源和具有中偏低原子序数Z的元素,积累因子增长速率接近于线性。  相似文献   

14.
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研究对象,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并分析了低剂量γ射线(5cGy)预照射对高剂量照射(3Gy)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结果显示:(1)低剂量照射可引起hepG2细胞在G2/M期短暂累积(至照射后4h);(2)低剂量照射促进hepG2细胞的生长;(3)高剂量照射后,hepG2细胞的G2期发生阻滞,而S期只发生短暂延迟;(4)与单纯高剂量照射相比,低剂量照射预处理后4h给予高剂量照射可进一步促进hepG2细胞在G2/M期累积,但预处理后8h给予高剂量可促进细胞通过G2/M期。实验结果表明,低剂量照射预处理对高剂量照射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取决于两次照射的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15.
乙双吗啉(AT_(1727))是我国自行合成的派嗪二酮类抗肿瘤药物,它的放射增敏性近年来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本文以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1为材料,用体外细胞集落形成法研究了乙双吗啉在乏氧条件下的辐射增敏性,结果表明当药物浓度为0.15m mol/L时,增敏比为1.33。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提出乙双吗啉可能以某种方式作用于乏氧的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30 Gyγ射线局部照射大鼠股骨头部位,观察辐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的影响.辐照2周后取股骨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经细胞诱导液诱导后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油红O染色,CD31免疫荧光鉴定,同时RT-PCR检测Cbf-α1、PPAR-γ、VEGF-α和KDR的表达.大剂量辐射抑制BMSCs向相关细胞的分化,降低其Cbf-α1、PPAR-γ、VEGF-α和KDR的表达.诱导可促进体外培养BMSCs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化,照射组Cbf-αl、PPAR-γ、VEGF-α和KDR mRNA水平明显上调,其中PPAR-γ和VEGF-a表达水平接近对照组.体外大剂量辐射抑制BMSCs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内皮细胞分化,给予一定诱导,辐射损伤的BMSCs体外分化能力可以部分恢复,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恢复明显,但其向成熟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内皮细胞分化的数目依然较少.  相似文献   

17.
1,10-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癸二酮-[1,10](以下简称H_2A)是最近合成的一种β-双酮螯合剂,它比HPMBP多一倍螯合功能团,在适当的条件下能与钍(Ⅳ)生成比较稳定的螯合物,并能被氯仿萃取。为此,我们研究了H_2A与钍(Ⅳ)的萃取行为,也试验了Th(Ⅳ)与U(Ⅵ),La(Ⅲ),Ce(Ⅲ),Pr(Ⅲ),Nd(Ⅲ),Sm(Ⅲ),Eu(Ⅲ),Tb(Ⅲ),Er(Ⅲ)和Yb(Ⅲ)萃取分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1,9-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壬二酮-[1,9] (简称H_2A)为新近合成的一种双-β二酮螯合剂,它较HPMBP类试剂多一倍螯合功能团,不但能与钍(Ⅳ)形成较稳定的可萃络合物,而且还能与某些中性萃取剂产生协萃作用。本文以氯仿为溶剂研究了它对钍(Ⅳ)的单独萃取及它与三辛基氧膦(TOPO)协同萃取钍的作用,测得了萃合物的组成为ThA_2·TOPO。求得单独萃取和协同萃取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β_(20)=1.03×10~8和β_(21)=1.18×10~9。  相似文献   

19.
建立超重环境下微波辐射小鼠模型,观测小鼠血清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体重、肝、脾重量的改变,通过避暗实验和跳台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表明,超重环境下微波辐射组(即实验组)小鼠血清TNF-α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而IL-10I、FN-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5),超重环境下微波辐射对学习能力无明显影响。超重环境下微波辐射可导致小鼠损伤,可通过免疫因子的改变进行初步检测。  相似文献   

20.
一种属于哌嗪二酮类衍生物的抗癌新药—丙双吗啉(AT_(2153),MST_(-02))是由任云峰等合成的,它对多种肿瘤有显著作用,对小鼠肉瘤S_(37)也有辐射增强作用。本工作利用细胞集落形成技术,研究丙双吗啉对乏氧条件下离体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1)的辐射增敏效应,在药物浓度为0.1mmol dm~(-3)时,增敏比(SER)为1.22,C_(1.6)值为0.29m mol·dm~(-3)。丙双吗啉是一种具有潜在能力的辐射增敏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