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酸性介质中与6-甲氧基鸟嘌呤发生重氮化反应,反应产物在沸水浴中水解,氨基被羟基取代,产生弱荧光的2-羟基-6-甲氧基嘌呤.此反应导致荧光强度降低,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亚硝酸根离子的新方法.亚硝酸根离子的检出限为6.9×10-3μg·L-3,线性范围为0.01~0.8μg·L-3,测定回收率...  相似文献   

2.
催化荧光光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在稀硫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催化溴酸钾氧化罗丹明B,建立了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2.47×101004-6g.L1004-1,线性范围为6~130 μg.  相似文献   

3.
在pH 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阿魏酸与痕量亚硝酸根反应,使得阿魏酸在激发波长358.0nm,发射波长为450.0nm条件下的荧光强度明显下降,其相对荧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亚硝酸根的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荧光熄灭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0×10(-6)~8.00×10~(-3)mol/L,检出限为3.47×10~(-7)mol/L.方法已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测定,回收率在96.7%~104.5%.  相似文献   

4.
溴酸钾氧化邻苯二酚紫催化光度法测定微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在磷酸溶液中 ,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邻苯二酚紫的褪色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建立了催化光度法测定微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反应的最佳条件为 :磷酸 4 5mL ;溴酸钾 3 5mL ;邻苯二酚紫 2 5mL ;反应时间为 5min ;反应温度为 10 0℃。在选定的条件下 ,方法的灵敏度为 2 54× 10 - 10 g/mL亚硝酸态氮 ,线性范围为 0~ 8μg/2 6mL .用于水样、食品中亚硝酸根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基于在稀硫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催化溴酸钾氧化罗丹明B,建立了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2.47×101004-6g.L1004-1,线性范围为6~130 μg.L1004-1,用于直接测定水样中亚硝酸根.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种共轭的咔唑二聚体荧光载体9-乙基-3-咔唑亚甲基-咔唑腙(ECCH),用PVC包埋的方法可以将它固定在光纤传感器的表面,在溶液pH值为2.0时,亚硝酸根(NO2-)与过量的碘离子(I-)反应生成的碘三离子(I3-)能猝灭此ECCH光极膜的荧光.得到了可以检测NO2-的传感器,并讨论了此传感器的传感机理.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选择性,使用寿命长等优点.NO2-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0×10-6~1.0×10-4mol.L-1;检出限为4.0×10-7mol.L-1.将传感器用于水样中NO-2的直接测定,回收率在96.0%~103.6%.  相似文献   

7.
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亚硝酸根是利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品红而褪色的反应具有较明显的催化作用这一原理.在亚硝酸根浓度为0.1~0.5μg/10mL范围内,吸光度差值与亚硝酸根浓度成较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1.1%,最低检出限为5.822×10-10g/mL,在波长为550nm左右测定其吸光度.根据颜色深浅变化进行比色定量,用于地面水及自来水测定,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基于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靛蓝二磺酸钠退色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一种在室温条件下(25℃)测定水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方法.在608nm处,亚硝酸根含量在0.2~1.6 μg/10mL范围内与靛蓝二磺酸钠吸光度的减小值(△A)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2μg/mL.大多数常见离子无干扰.由Arrhenius方程求得表现活化能为39.7 kJ/mol.本方法简便快速,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2,3-二氨基吩嗪(DAP)在中性环境中具有强荧光.发现其在酸性介质中能与亚硝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产物在中性环境下荧光很弱,据此建立了一种以DAP为探针,荧光猝灭测定水样中亚硝酸根离子的方法.在最佳测定条件下(0.03 mol/L的硫酸,2.0×10~(-3)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0 min,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35 nm和557 nm),体系荧光强度变化与亚硝酸根浓度在0.1 mol/L~2.1×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9.8×10~(-8)mol/L.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长波长下检测及斯托克位移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用8-羟基喹啉作偶合试剂测定亚硝酸根的重氮偶合反应.线性范围 0-1.4×10-3 g/l, 检测限2.8×10-6 g/l,表观摩尔系数ε为3.4×104L/mol·cm.该方法用于测试实际水样,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缺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对城市生活晚期垃圾渗滤液进行了深度处理.运行模式如下:首先在一级UASB(UASB1)中反硝化,UASBI出水中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利用残余COD在二级UASB(UASB2)中被进一步去除,在A/O反应器中利用残余COD进行反硝化以及将NH4+-N硝化,在SBR中去除硝化产生的亚硝态氮、硝态氮.试验中首先采用原渗滤液进入处理系统(20d),然后采用原渗滤液与生活污水1∶1混合进入系统实现和维持稳定的短程硝化(60d),最后采用原渗滤液与A/O反应器出水1:1混合进入系统实现和维持稳定的短程硝化(60d).140d的试验结果表明:原渗滤液的总氮浓度为2 300 mg·L-1,氨氮浓度在2 000mg·L-1左右时,通过将原渗滤液与生活污水或A/O反应器出水1:1混合,可以在A/O反应器中实现稳定的短程硝化,其中亚硝态氮积累率为70%~88%.后续的SBR工艺,可彻底去除产生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最终出水的氨氮浓度不到2 mg·L-1,总氮浓度为18~20mg·L-1,系统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99.7%和98%.  相似文献   

12.
采用HPLC方法测定氟伐他汀钠分散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测定氟伐他汀钠分散片中氟伐他汀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THERMO C18(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305 nm,流量:1.2 mL.min-1,进样量:20μL,流动相:0.01 mol.L-1磷酸氢二钠(pH=3.0)-乙腈为40∶60.结果:氟伐他汀钠在0~100μ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Y=3.453 11×104X-5 107.918 4((R=0.999 9),含量测定的RSD(相对标准偏差)为1.008%.平均回收率100.34%,RSD=0.41%.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以用作氟伐他汀钠分散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m(沸石)/V(硝酸铜溶液)(g.mL-1)、硝酸铜溶液浓度(mol.L-1)、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h)对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因素趋势图分析,确定了沸石负载氧化铜的最佳工艺条件:m(沸石)/V(硝酸铜溶液)=1∶4 g.mL-1,硝酸铜溶液浓度为1.0 mol.L-1,焙烧温度为400℃,焙烧时间为5 h。用上述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样品处理酸性大红GR废水,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9.97%和88.27%,相应的出水色度和COD指标分别为6稀释倍数和76 mg.L-1,达到GB 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以影响荸荠茎尖组织培养增殖的三要素6-BA、糖和pH值进行实验研究,分别对处理间和对照的芽苗增殖数进行统计和方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MS液体培养基中,添加6-BA质量浓度为1.0 mg.L-1、NAA质量浓度为0.1 mg.L-1、糖质量浓度为65 g.L-1,pH值4.7~5.2,培养30 d荸荠茎尖增殖的芽苗数最多,叶状茎健壮。  相似文献   

15.
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出高产抗生素(Zwittermicin A)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A164,对此菌种的发酵条件进行了探讨。以A164合成高含量抗生素为目标对发酵培养的碳源、氮源、时间等条件进行了单因素优化;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确定发酵条件的重要影响因子,根据爬坡路径法,确定了各个因子的最适范围,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因子再次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佳发酵条件。最佳发酵条件为:蛋白胨含量17.56g.L-1,葡萄糖20.0g.L-1,MgSO40.18g.L-1,CaCl20.08g.L-1,ZnSO40.20g.L-1,K2HPO41.3g.L-1,培养温度28.31℃,发酵时间36h。  相似文献   

16.
研究林茜草的茎段培养分化技术,探索林茜草快速繁殖适合培养条件;摸索出诱导林茜草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方法,为林茜草人工栽培用以提取其所含代谢药用成分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原材料.根据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将林茜草茎段用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培养基配方培养,使其诱导林茜草的茎、叶、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MS+2.4-D 2mg.L-1+KT 0.1mg.L-1培养基适于诱导愈伤组织发生;MS+6-BA 1.5mg.L-1培养基可诱导林茜草茎段能迅速分化为幼苗;MS+2.4-D 2mg.L-1+KT 0.1mg.L-1培养基与MS+6-BA 1.5mg.L-1培养基先后使用,可诱导林茜草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邻甲氧基苯酚分光光度法测定4-氨基偶氮苯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对显色过程中重氮化反应的酸度、时间及氨基磺酸铵用量,偶合反应的介质pH值、温度、稳定时间等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了测定的最佳条件为:在室温下,4-氨基偶氮苯和亚硝酸钠在pH值为2.56时,反应生成重氮盐;在pH值为10.25时,重氮盐与邻甲氧基苯酚偶联显色,重氮化反应时间为30min,显色效果最佳。在优化条件下,在1~50mg.L-1范围内,偶合产物在最大吸收波长505.5nm处吸光值的增加与4-氨基偶氮苯浓度的增加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σ)3mg.L-1。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可有效地应用于4-氨基偶氮苯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8.
硫酸铝浸渍活性氧化铝球(AIAA)是饮水除氟领域常用的吸附剂,它对氟的吸附性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静态吸附通过改变AIAA质量与氟溶液体积比(m(AIAA):V)(2~40 g.L-1)、氟的质量浓度(ρ(F))(2~100 mg.L-1)、pH值(4~10)、温度(11~33℃)和时间等实验参数,研究这些因素对AIAA吸附除氟的影响。在11~33℃的温度范围内、pH值变化为4~10之间时,当m(AIAA):V为20 g.L-1,3 h内处理ρ(F)为10 mg.L-1水溶液其氟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足以保证其满足饮用水的含氟标准。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数据进行了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在ρ(F)为2~100 mg.L-1、pH=5~10、温度11~33℃范围内,Langmuir线性拟合模型是最优拟合方式;而当溶液氟质量浓度为2~1 000 mg.L-1或2~100 mg.L-1且pH为4时,Freundlich非线性拟合模型是最优拟合方式。AIAA吸附容量随溶液氟质量浓度升高、pH降低及温度升高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声辅助反向共沉淀法制备了高活性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Fe3O4MNPs).采用XRD,FT-IR和Raman等仪器对Fe3O4MNPs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研究.以Fe3O4MNPs为类酶催化剂,Na2S2O8为氧化剂,在室温25℃的条件下,降解对硝基酚的优化条件为:10 mg.L-1对硝基酚溶液,在pH=3.8,Fe3O4MNPs用量为0.9 g.L-1,Na2S2O8用量为6.3 mmol.L-1时,无需超声、紫外光照和Gamma辐射的条件下,30 min后其降解率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