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影视节目制作中,我们受到某些成规的限制,往往把不符合“正规”技术标准的画面和声音素材列为“技术废片”,但有些素材具有真正的艺术性,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进行艺术创作。确实已经拍摄的废品素材,如果我们合理利用也可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改变我们对这些素材的态度,进行大胆的实践,突破“正规”的标准,找到新的艺术方法和手段,有助于取得重要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2.
很多后期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画面质量尚可,但是中间存在一些明显瑕疵的素材。而这些素材的拍摄,已经在前期投入了不少精力,考虑成本不适宜重新拍摄,需要我们通过后期制作的一些清洁手段,再处理这些素材。  相似文献   

3.
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需要把三维软件生成的元素和实际拍摄的素材进行合成的问题。这个过程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例如两者色调的匹配、光线的匹配、画面运动的匹配等等。这里我们着重介绍摄像机运动拍摄时如何将三维元素和实际拍摄的素材进行完美的运动匹配。这就牵涉到如何让实际拍摄的摄像机和三维场景的虚拟摄像机的参数和运动轨迹完全一致。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用到摄像机反求软件,例如2D3BoujouRealVIZMatchmover,PixelFarmPFTrack等。我个人认为Boujou是其中比较好用的一个,它操作简单而且计算精度也相当好。在…  相似文献   

4.
2003年10月,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前往德国莱茵河畔的老工业基地采访拍摄了一定数量的素材。进入后期制作后,我们发现尽管只采用了25M的拍摄录制方式,但素材画面质量很好,而且莱茵河腹地的景色迷人,从主观感觉上来说具有参加“金帆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对于广大的电视摄像人员来说,几乎每天都要携带着自己的摄像机,在各个摄影地点拍摄不同的画面素材,供后期编辑使用。摄像机对于他们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摄像机成像的工作原理上来看,镜头是摄像机的第一重要部件。镜头之于机器,相当于眼睛之于人类。目前,几乎所有的摄像机都配备了电视变焦距镜头。  相似文献   

6.
肩冲 《移动信息》2010,(4):92-94
我们不论是在网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会接触到网友的摄影作品,或是一些摄影展。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大家是不是都非常想知道他们拍摄时的参数设置,以便我们从中学习到对方的拍摄技巧和拍摄方法呢?其实通过一些基本的学习,这个目标完全可以实现哦。要想知道何种参数能产生什么样的画面,我们首先要知道决定不同的参数的主要因素——IS0、光圈、快门,并了解它们的功能ISO是控制画面明度和噪点的;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的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由于题材的需要,我们经常要引用各种类型的素材,这些素材来自不同的媒体,通常我们会依据媒体的类型,采取相应的方式对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以便于我们能将素材引入到制作软件中。只要是节目制作的需要,几乎所有的相关信息,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制作素材,过去我们几乎只能靠摄像机拍摄(录像)这种单一方式来获取制作素材,素材的质量与摄像机或录像机的档次密切相关。伴随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制作的素材来源已呈现多元化趋势,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电子媒体,越来越多地依靠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电视制作也…  相似文献   

8.
在平常的节目制作中,我们除了要编辑记者拍摄回来的视频素材,很多时候会碰到要编辑各种格式的图片,即图像文件。图片相对于其它素材来说显得平面呆板,缺乏动感。如何让这些平面图像鲜活地动起来,编辑就得费一番脑子了。用After Effects来编辑图片,有时也能创造出类似三维的动画场景。下面就是我们用After Effects编辑图片的一些小经验,仅供朋友们参  相似文献   

9.
摄影分为前期的拍摄与后斯的加工处理,拍摄为加工处理提供素材,加工处理则是对拍摄的素材进行再创作。为了方便广大读者对所拍摄的数码影像的加工处理,进一步提高影像质量,本刊将陆续刊载蔡林教授编写的《Photoshop图像软件处理数码影像精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作为剪辑师,我们常常会拿到多台摄影机同时拍摄的素材以及与素材同期录制的声音片段。如何将多机位素材和分离的声轨快速准确地对位起来,整理到时间线上开始剪辑,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完成声画对位工序,我们最传统的方法,是按照场记表,找到每一场的视频素材以及这些素材相对应的声音文件,将它们一起拖入时间线,根据听每次打板的点,进行声画的对齐工作。这种方法的工作效率低下,让剪辑师将许多精力浪费在了纯劳力的工作上,浪费了思考和创作的时间。因此,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款软件,可以快速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潮电子》2003,(12):138-140
生长在南方城市的人们,对大海一点不陌生。同样成长在南方的我,与大海的接触也算亲密,海是一咱永远能震撼心灵的力量,也是永无止境的拍摄素材。这次,我跟随数百人的拍摄队伍,来到了南海上的一个小海湾——海陵岛。  相似文献   

12.
新奥特(CDV)旗开得胜成功中标四川广播电视台多通道非线性采编项目,为新奥特2015年开了一个好头!櫣櫣櫣櫣保证质量改革为先。随着广电行业技术的发展及产品的创新,图像质量已经不是各大电视台编导的执着与追求。如今櫣櫣他们更关注的重心是设备能否在拍摄节目的过程中更全方位地记录捕捉每一个瞬间,从而为节目提供更丰富的素材。虽然櫣櫣櫣目前有多机位拍摄的拍摄方式多角度拍摄记录节目,但记录节目的信号却非常有限,而且记录下来的PGM信号在质量精度上  相似文献   

13.
正本着更方便更多的来积累4K素材的初衷,我们经过多次调研,在原有SONY F65摄影机的基础上,添置了同样来自于索尼CineAlta 4K产品线上的SONY PMW-F55(以下简称F55)摄影机。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些在使用F55过程中的心得。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我们陆陆续续拍摄了一些4K素材,并在2013年底制作了一个4K试验片  相似文献   

14.
读完《极限摄录的终极体验》后,我想结合本人拍摄工作经验,谈谈关于延时和间隔拍摄:关于延时拍摄:1、电视摄像机延时拍摄的原理是:拍摄时摄像机先将带长5秒的素材记录在图像缓存板上,之后再一起转录到磁带上;所以要在拍摄中保持电池电量充足,防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大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随之提高,对纪录片的审美要求也逐步提高。拍摄工作是纪录片制作的重点,对于纪录片质量、播出效果等都有直接影响。人物纪录片需要具有真实性,能够将人物的情感和命运真实地反映出来。但是真实记录具有不可重演性,要想拍摄出动人的纪录片,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增强编辑意识,并将其渗透整个拍摄过程中,将人物面貌特征等要素全面地展示出来,有效增强纪录片人物拍摄效果,为纪录片后期制作提供良好的素材。本文主要阐述在纪录片人物拍摄中编辑意识的重要性,探析纪录片人物拍摄中编辑意识的应用原则,并探索在纪录片人物拍摄中体现编辑意识的策略,以期提高纪录片的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6.
张熙平  伍笑 《数码》2007,(5):76-77
虽然几乎目前所有的相机都提供了拍摄视频短片功能,而且有些相机在拍摄方面的表现还相当不错,但是对于一般的用户而言,他们看中的还是这款相机的照片拍摄功能,可能视频拍摄在很大程度上被大家忽略了,当想起要拍个什么东西时,他们首先想到的还是DV。既然需求是存在的,厂商也不会坐视不理,于是乎DC、DV一体机就面世了。  相似文献   

17.
2010年7月24日,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iYouTube携手两位奥斯卡金像级由著名导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Scott)、凯文·麦克唐纳(KevinMacdonald),以“爱”和“恐惧”为主题向全世界网民“约片”。他们邀请全世界网民用摄像机纪录下2010年7月24E]这一天自己的生活琐事,不限拍摄设备、拍摄时长、拍摄地点、拍摄内容。最终,YouTube共征集到来自192个国家,超过80000段,达4500小时的视频素材,制作成一部95分钟的纪录片--《浮生一日》。  相似文献   

18.
在影视节目制作中,我们受到某些成规的限制.往往把不符合“正规”技术标准的画面和声音素材列为“技术废片”.但有些素材具有真正的艺术性,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进行艺术创作。确实已经拍摄的废品素材.如果我们合理利用也可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改变我们对这些素材的态度.进行大胆的实践.突破“正规”的标准,找到新的艺术方法和手段,有助于取得重要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9.
《数码》2004,(11):218-220
山水,十一黄金周,相信不少读者会背起行囊去迎接风日山河的洗礼,去拍摄世界壮美的风景。晚光摄影的题材广泛,从名山大川到山间绿野,到处都有丰富的素材,很多摄影爱好者对摄影的热爱是从风光摄影开始的。对于风光摄影,摄友们各有各的理解和拍摄方法,但当我们看到一幅风光佳作时,还是会感叹自然的美和拍摄者的精湛技艺。为此,本期我们邀约了活跃在摄影网络的优秀风光  相似文献   

20.
TT 《新潮电子》2005,(5):178-179
一、会前准备——踩点 从真正意义上来说.会议的拍摄在会议之前就应该开始了,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拍摄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准备可不单单是指设备的准备,还包括对会议时间、地点、人物的把握一般说来,我们在会议之前就能了解会议的内容、召开时间、召开地点、参加人员等。作为专业人员.我们要根据这些信息制订一个周密的拍摄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