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中古入声字在蒙自方言中的读音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发现蒙自方言入声字在演变过程中和普通话走的道路不同,普通话的演变规律是“平分阴阳,入派三声”,而蒙自方言则把大部分入声字归入阳平,归入另外三声的仅有少量鼻音韵尾的字。  相似文献   

2.
叙永方言属于西南官话下的灌赤片.叙永位于云、贵、川三省的交界处.叙永话共有20个声母,与四川方言没有多大区别,所以叙永话的语音特点并不体现在声母上面,而是体现在38个韵母以及5个声调上.叙永话在声调上的特点在四川方言中比较突出,入声韵尾丢失,保留了入声调,具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个声调,调值分别为55、31、42、13、33,这是与一般的四川方言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宁远平话保留了入声调类,但是入声的来源复杂,除了中古清声母入声字今读入声外,少数浊声母入声字和某些舒声字在平话中也读入声,通过历时来源和现时分布的考察,可以发现宁远平话的入声演变是从浊声母和送气声母开始的,主要元音是低元音和复元音的入声演变比较快。入声通过连读变调,官话的影响继续演变。  相似文献   

4.
针对声韵母相同但声调不同的近音字识别问题和声韵母及声调都相同的同音字识别问题,提出在语音模型和语言模型中分别引入声调和字转移概率,以提高近音字和同音字的识别率。首先将声调划分为5种表现形式添加到汉语音节的最后一个音素中构成新音素,使用高斯混合隐马尔科夫模型建模新音素。然后通过统计方法计算特定语境下的字间转移概率。最后使用HTK工具包实现了带声调的语音模型和有字转移概率的语言模型。实验结果证明添加声调可以提高近音字的识别率,使用特定语境下字间转移概率可以提高同音字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5.
写诗填词或品读诗词,都会涉及到入声字.入声字是诗词中的重点,更是难点.因此,如何识别入声字,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豫北方言区可大致划分为豫北方言入声区和豫北方言非入声区。中从语音的声,韵,调三方面,对豫北方言中存在的普遍且突出的语音规律进行探索和分析,同时结合普通话语音的系统的声,韵,调特点,进行方言辨正。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种常用的模式分类器———BP神经网络,分析了 BP网络的训练及识别过程,提取了能体现声调特性的特征数据组成分类特征向量,设计了具有一个隐含层的3层前馈网络作为分类器,对普通话声调样本库做了分类识别实验,分析了不同隐含层节点数的识别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的音频特征基本有效,分类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 最近,我们在全院进行了一次大学生汉语水平的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证明:我院学生的汉语水平亟待提高。 这次调查旨在了解学生掌握汉语基础的情况,因此,调查问卷的试题比较容易。 试题分以下三类: 一类是汉语基本常识,占14分。试题有普通话有多少声母,多少韵母,几个声调;标点符号有哪几种;常州属什么方言区等。 第二类是汉语基本技能,占50分。这类试题主要检查学生掌握汉字、拼音、语法知识的情况。试题有三:一是对十个字进行判断,哪些字是规范汉字;二是要求填写出十个常用汉  相似文献   

9.
分析福建顺昌人平翘舌声母使用现状,可发现顺昌方言由于受中古音系的直接影响,对应普通话翘舌音字的读音有一定的特性,没有翘舌音zh、ch、sh,没有r声母等。一旦离开顺昌这个方言环境,语言交际功能大打折扣。文章从顺昌方言特点及古今音演变规律着手,就顺昌方言中对普通话平翘舌音常用汉字的读音及规律加以调查和初步探讨,认为只要顺昌人说普通话时,能区分舌尖前音和舌叶音,把方言中读舌叶音汉字全部转换成翘舌音,就可以说出一口较为标准的普通话。  相似文献   

10.
越南学生对汉语普通话声调的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越南学生在越南和中国学习汉语普通话的效果差异,并从认知角度分析了越南学生对汉语普通话四声的掌握情况认为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和对母语及目的语声调差异的认知程度,是影响越南学生准确掌握普通话声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一种用隐马氏链模型识别汉语声调的新方案。由每一种声调的训练语音求出相应的概率模型参数作为识别模板。识别时,分别用每一种声调的模型参数计算出现输入语声周期序列的概率,概率最大者即为输入语声的声调模型。实验语音选用的是“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录音磁带”,一个男声和一个女声,对于其中的24个韵母和21组拼音音节,正确识别率为98%。  相似文献   

12.
北流白话归属粤语勾漏片。北流白话有22个声母、52个韵母、9个声调。北流白话与普通话的声韵配合关系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汉语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普及,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越来越多。在普通话的影响下,汉语方言正经历着许多变化。笔者在运用变异社会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社会语言学访谈法,对芜湖方言中"个"字进行多变量分析,旨在探讨在语言接触的背景下,普通话是如何影响芜湖方言"个"字的变化与变异的。  相似文献   

14.
北流白话归属粤语勾漏片。北流白话有22个声母、52个韵母、9个声调。北流白话与普通话的声韵配合关系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普通话是现代服务业人才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从四川方言区高职大专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现状入手,总结了学生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出现的声、韵、调及语流音变方面的问题,探索和总结了一些教学和培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说普通话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时尚,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魅力,演讲比赛获奖者的口才,令人羡慕倾倒,于是纷纷模仿学习,如此再谈兴趣,是否有些脱离实际。殊不知普通话一旦成为一门学问,在学习掌握运用中却使它具有了科学的属性,有其自身的理论和规律,要真正掌握它并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也有其枯燥、难驾驭的一面。如:重庆人说普通话需要牢记平舌音、翘舌音、鼻音、  相似文献   

17.
云南陆良方言单字调实验研究以往报道较少,且多采用"耳听手记"的传统方法。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更为客观和全面地验证和分析了陆良方言的单字调系统。实验结果表明:陆良方言共有五类声调:阴平(44|33)、阳平(53|51)、上声(42)、去声(312)、入声(213)。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普通话充满生机和活力,颇具美感。论述了普通话特有的潜在美,指出在普通话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现代汉语的外在形式美,更要流利挖掘普通话的内在关,使学生真正领悟到普通话这种文明用语自身所散发出来的民族魅力和艺术馨香。  相似文献   

19.
汉语是有调语言,声调主要表现在FO曲线的变化上,FO曲线特征在单字中变化简单,在连续语音中变化复杂,但连续语音主要由单字,二字组和少量多字组成组成的,因此对连续语音音调的研究可以分解为单字,二字组和多字组的声调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单字和二字组声调。对于辨认声调,我们并不关心FO曲线的具体取值,而是对它的变化趋势变化清楚明晰,也便于计算机处理,另外,本文总结了FO曲线中的一些特征点活动规律,这些规律对辨认真调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信度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我国为推广普及普通话而采取的一项测试,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检测。但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口语测试,不同于笔试中的选择题和是非题,评分难以客观、准确,有很大的主观性;并且由于在试题标准、试题内容和定级评分标准上的不成熟,影响了测试的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