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长期以来,一提到转基因,不少人都会报以警惕的目光,这使得转基因食品一直难以端上餐桌。而近日农业部批准发放了三个转基因大豆进口安全证书的消息,使得转基因食品再度引发广泛关注。对待转基因食品,人们的态度俨然分成了两派,双方争执不下,互不相让。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利弊,现在科学家似乎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这使得围绕转基因食品的争论也一直持续不断。有食品专家认为,消费者应理性对待转基因食品,不必谈转基因色变。 相似文献
3.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绿色食品)》2009,(9):4-5
自转基因技术出现以来,有关它的争论就一直不断,有赞成的,也有质疑的。基于转基因生物安全的不确定性,世界各国政府都加强对转基因产品进行管理。我国在转基因产品的管理上,积极应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科学发展,社会各界对转基因食品安全不确定性的认识日渐清晰。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方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我国农业管理部门提出研究上积极支持自主创新,占领农业生物科技的制高点;推广上慎重,做到确保安全;管理上依法的要求。执行国家政策部署,落实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作用,相关企业应终止转基因大豆进口,转向采购进口天然大豆。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西安讯:2015年3月23日~27日,第47届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CCFA)会议在西安举行。此次会议是中国担任CCFA主持国以来主办的第九次会议,会议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承办。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CCFA主席陈君石院士全程主持会议。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金小桃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51个成员国和1个成员组织(欧盟)及31个国际组织的26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金小桃副主任介绍,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在视察调研和会议上做出指示,李克强总理在不久前召开的两会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明确要求,采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食品作为新型高科技的产物,从出现到现在仅二十余年,由于并未经过长期的安全性试验,必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与争议。目前我国对转基因食品无论是从立法、研究现状还是从食品安全的审查、专利的认定及法律的审核方面都存在许多缺陷,所以有必要对转基因食品形成统一且实时更新的检测标准,建立完善的追踪机制,同时构建多重保护模式强化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由于专利风险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并在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后对其进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7.
《食品指南》2009,(1):6-7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在中国的首个办事处日前在北京揭牌成立。据悉,FDA还将在中国的上海与广州设立两个这样的办事处,而这很可能只是中国政府已在近期广泛开展的食品安全监管联合行动的一部分。除与美国FDA的合作外,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政府目前正在积极筹建一系列专门的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估机构,包括成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国家食品法典委员会、食品安全监管部际协调联席会议、国家食品安全科学委员会、咨询委员会等。同时,中国政府还将加强食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建立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监测网和覆盖全国各省、延伸到市县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一系列的事实表明,中国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和控制方面,正在努力打破既往的垂直与条块分割的旧格局,展现一种迥异以往的全新思维。从相关人士近期发表的公开意见中,我们也很容易把握政府思路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8.
9.
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法典委员会及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静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18(3):286-288
食品添加剂与污染物法典委员会(Codex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CCFAC) 是食品法典委员会(CAC)9个横向委员会中的一个重要委员会。自1964年成立以来,一直与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JECFA)保持密切的联系,CCFAC根据JECFA的毒理学评价资料和人群的暴露水平,制定或批准各项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包括环境污染物)以及食物和动物饲料中天然存在的有毒物质的最大允许限量或推荐值。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国际上公认的食品安全管理理念,作为一种保障食品安全的科学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纳及广泛应用。农药残留标准是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组成,在农药残留标准的制定中以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为基础也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组织和发达国家的做法,指导我国农药残留标准的制定工作。 相似文献
11.
检测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隐患和食源性致病菌的危害是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方面。针对PCR基因扩增技术、核酸探针检测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张哲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5,27(3):341-342
<正>第42届食品标签法典委员会于2014年10月21~24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本届会议由加拿大食品监管局政策项目分局副主任Paul Mayers先生主持,来自74个成员国及2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会议。20号上午召开了关于修订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日期标注部分的实体工作组会议。中国派出了由食药总局、质检总局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组成的8名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大会议题详见附件1。 相似文献
13.
14.
2012年9月15日~16日,由上海市科协、市食安办、闵行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上海科普开放日活动在闵行区体育公园举行。本次科普开放日活动主题是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结合了当下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以及市民对健康生活品质的追求,延续了去年开放、互动、体验的风格,汇集全市各类优质科普资源,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活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西安讯:2016年3月14日至18日,第48届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CCFA)会议在西安举行。来自55个成员国和1个成员组织(欧盟)及33个国际组织的26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建立,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确保食品贸易公平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2)
<正>在过去的30年里,科学家已经成功培育出多种转基因动植物。近年来,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产品品种及产量也成倍增长,有关转基因食品的问题日渐凸显,其致敏性、安全性、抗药性等问题引起了科学家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我国于2001年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科学监管,之后又发布了一系列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4):1123
在过去的30年里,科学家已经成功培育出多种转基因动植物。近年来,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产品品种及产量也成倍增长,有关转基因食品的问题日渐凸显,其致敏性、安全性、抗药性等问题引起了科学家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我国于2001年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科学监管,之后又发布了一系列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1)
<正>在过去的30年里,科学家已经成功培育出多种转基因动植物。近年来,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产品品种及产量也成倍增长,有关转基因食品的问题日渐凸显,其致敏性、安全性、抗药性等问题引起了科学家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我国于2001年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科学监管,之后又发布了一系列管理办法。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转基因食品安全"专题,由上海交通大学张大兵教授担任专题主编,张大兵教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4)
<正>在过去的30年里,科学家已经成功培育出多种转基因动植物。近年来,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产品品种及产量也成倍增长,有关转基因食品的问题日渐凸显,其致敏性、安全性、抗药性等问题引起了科学家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我国于2001年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科学监管,之后又发布了一系列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