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跟踪3条传统工艺山西老陈醋生产线,测定其醋化过程中的醋醅温度、酸度及生物活性物质的变化,探讨生物活性物质的生成机制,为传统山西老陈醋实现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传统工艺山西老陈醋醋化过程中,醋醅温度在醋化第9天时达到最高(37.5℃)。随着总酸和不挥发酸增长,醋醅中川芎嗪和总黄酮含量逐渐升高。醋化结束时,醋醅酸度达5.94 g/100 g,川芎嗪含量达25.6μg/m L,总黄酮含量达328.5 mg/100 g;黄酮类物质大量形成,是醋化前的3倍。  相似文献   

2.
跟踪山西老陈醋生产线,采集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熏醅、淋醋、陈酿等各酿造阶段样品,对其总黄酮含量、酒精含量、总酸含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各指标在山西老陈醋酿造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总黄酮在酒精发酵初期即有,但其含量相对较低,随后从醋酸发酵开始,其含量急剧上升,醋酸发酵结束时增加至233.30mg/100g,较酒精发酵初期的36.39mg/100g增加近7倍,陈酿9个月后其含量增加至874.12mg/100g;酒精在酒精发酵第2天即大量生成,酒精发酵结束时含量达到7.0%;总黄酮、总酸在山西老陈醋整个酿造过程中上升趋势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市售山西老陈醋(SAV)的品质差异,对不同陈酿年份山西老陈醋样品(陈酿1年(SAV1-1~SAV1-3)、陈酿3年(SAV3-1~SAV3-3)、陈酿5年(SAV5-1~SAV5-3)、陈酿6年(SAV6-1~SAV6-3)、陈酿8年(SAV8-1~SAV8-3)、陈酿10年(SAV10-1~SAV10-3))的理化指标、风味及功能物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陈酿年份越高,山西老陈醋中的pH、总酸、总酯、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氨基酸态氮、有机酸、大部分氨基酸及总多酚、总黄酮、川芎嗪和乙偶姻等功能物质含量越高,陈酿10年SAV的总酸、总酯、还原糖及氨基酸态氮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8.40 g/100 mL、3.64 g/100 mL、3.91 g/100 mL、0.54 g/100 mL,其中有12种氨基酸的平均含量>0.5 mg/mL,SAV10-2样品中有机酸总量最高,为7.02 g/100 mL。总多酚、总黄酮、川芎嗪均在陈酿8年的醋样中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197.96 mg/100 mL、172.04 mg/100 g、96.89 mg/L。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山西老陈醋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不确定度。方法以芦丁作为对照品,对GB/T19777-2013法中山西老陈醋总黄酮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按照此标准测定总黄酮含量为283.4mg/100 g的山西老陈醋,取包含因子k=2(包含概率为95%),扩展不确定度为11.3 mg/100 g,其计算结果可表示为(283.4±11.3)mg/100 g。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绘制标准曲线的过程中的移取、定容过程。结论在实际检测工作中,要确保绘制标准曲线过程中容量瓶、移液管的容量准确和移取、定容操作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丹凤牡丹花的功能性成分组成,并研究其急性毒性。方法对丹凤牡丹花的主要功能性成分(蛋白质、抗坏血酸、总黄酮、花色苷、氨基酸及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按小鼠20 g/kg·bw给予干丹凤牡丹花提取液,灌胃1次,连续观察14 d,主要观察动物体重及器官变化,记录其死亡情况。结果丹凤干牡丹花的蛋白质、总黄酮(以芦丁计)、总抗坏血酸的含量分别为14.4 g/100 g、36.6 mg/g、117.9 mg/100 g;共检出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达到了1.348%,赖氨酸的含量为0.585%;无机元素钾、钠、镁、钙、铁、磷的含量丰富,K/Na比较高;小鼠经口最大耐受剂量大于20 g/kg·bw,按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判定为无毒。结论丹凤牡丹花中蛋白质、总黄酮、总抗坏血酸、花色苷、矿物元素钾、钠、镁、钙、铁、磷含量均较高,氨基酸组成优良合理,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较高,且急性经口毒性属无毒,是一种很好的天然保健食品资源。  相似文献   

6.
巴西蕉花蕾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主裁品种巴西蕉为研究对象,为充分利用香蕉花的药理活性和香蕉花蕾植物资源,分析香蕉花蕾不同部位主要营养成分与功能性物质。结果表明:香蕉花蕾3 个部位的营养成分和化学组成存在明显差异(P < 0.05);香蕉花和生长点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较低的水分含量,花中总膳食纤维的含量最高(5.74g/100g);3 个部位均含有大量的矿质元素,其中以钾含量最高,达42.07~57.13mg/kg;氨基酸组成分析得出3 部位均含有18 种氨基酸且组成比例相似,以谷氨酸 、天门冬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居多,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结果得出亮氨酸为限制性氨基酸;脂肪酸分析中,以生长点的脂肪酸总量为最高(0.47g/100g),不饱和脂肪酸达到总脂肪酸的70.2%;化学成分分析中,生长点中总皂苷含量最高(14.77mg/100g),花中总黄酮含量最高(5.9mg/100g)。香蕉花营养价值较高,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程庭峰 《中国油脂》2020,45(6):106-109
对麻花艽种子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麻花艽种子中水分、总黄酮、总糖、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含量分别为6. 95%、0. 22%、2. 57%、17. 50%、20. 53%、23. 57%,为高蛋白、高纤维植物种子; 16种氨基酸总量为21. 84 g/100 g,其中谷氨酸(5. 46 g/100 g)含量最高;常量元素中钾(4 300 mg/kg)含量最高,钙(803 mg/kg)含量最低,微量元素中铁(227 mg/kg)含量最高,铜(12. 7mg/kg)含量最低;共检出17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的84. 54%。研究表明,麻花艽种子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全面,矿质元素丰富,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因此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山西老陈醋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法在510nm处测定山西老陈醋中的总黄酮,结果显示,该方法在20min内测定稳定,在中性条件下山西老陈醋中总黄酮的提取量最大,其含量为1525.30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5%(n=6),加标回收率在93.60%~97.65%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良好、准确度较高,可作为山西老陈醋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9.
芝麻叶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多种分析方法测定芝麻叶中的营养成分。用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氨基酸质量。结果显示,芝麻叶(DW)中水分、灰分、粗脂肪、总蛋白、总糖、还原糖、总黄酮、总多酚、Vc分别为3.06%、9.24%、7.54%、31.32%、252.61、18.62mg/g、122.80、44.75 mg/g、113.30 mg/g;5种脂肪酸中,亚麻酸的含量最高,其占总脂肪酸的45.20%;11种矿质元素中,钾的含量最高(24754.40μg/g),钙次之(24142.30μg/g),硒含量最低(0.20μg/g);芝麻叶含17种氨基酸,总量为21.44%,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1.46%,9种药效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63.81%。AAS和CS均显示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EAA I为81.26。芝麻叶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新资源食品,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华南特产蔬菜菜心的营养成分及营养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经测定结果表明,每100g菜心食用部分,其能量为89kJ、水分93.5g、灰分1.10g、粗纤维0.91g、粗蛋白2.15g、粗脂肪0.69g、碳水化合物1.65g、VC52.16mg、总黄酮达1.73mg/g,芦丁含量为0.14mg/g。菜心含14种矿质营养元素,以N、Ca最高,Cd最低,特别是P、Fe、Zn、Mn等营养元素含量较丰富,分别比苹果高2~21倍、比番茄高2.5~14倍。菜心除胱氨酸未检出外,含有其它17种氨基酸,以谷氨酸最高、色氨酸最低;总氨基酸含量达275mg/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15.01mg/g,鲜味氨基酸含量(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为66.08mg/g。菜心共检出9种饱和脂肪酸和4种不饱和脂肪酸,未检到亚油酸、二十二酸、二十四酸及生物碱。饱和脂肪酸总量达26.44%,以软脂酸为主,占17.81%;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达73.58%,以亚麻酸为主,占61.35%。  相似文献   

11.
刘兰涛  杨小兰 《食品科学》2015,36(9):141-145
醋泥是老陈醋在陈酿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本研究测定山西老陈醋醋泥冻干粉的化学成分,评价醋泥冻干粉作为膳食补充剂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用醋泥冻干粉以1%或5%的剂量饲喂高脂或正常饮食的小鼠35 d,测定小鼠的各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补充醋泥冻干粉的高脂饮食组小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同时小鼠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显著减少,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血清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显著升高。补充醋泥冻干粉的正常饮食组小鼠血清脂质水平没有显著变化,但脂质过氧化作用明显减少。山西老陈醋醋泥冻干粉对高脂饮食小鼠具有显著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这种有益作用可能归功于老陈醋醋泥冻干粉中含有的多糖、类黑精、多肽、膳食纤维、总多酚、总黄酮和川芎嗪等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2.
郑平  吴幼茹  杨继伟  邹毅  王在谦  李楠 《食品科学》2016,37(11):242-247
甘蔗中含有丰富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本研究以总酚含量、黄酮含量、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总还原能力为指标,探讨由甘蔗汁发酵而成的甘蔗酒、甘蔗醋在体外及模拟人体消化环境整个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酒精发酵阶段酒精对多酚和黄酮具有一定的提取作用;在醋酸发酵阶段多酚和黄酮含量呈现波动状态,这可能和发酵过程中的氧化、水解作用有关。甘蔗醋发酵产物在体外具有极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同时甘蔗酒还具有较强清除·OH的能力。多酚和黄酮经过模拟人体肠胃消化环境后发生了一系列反应:多酚和黄酮在胃液环境中的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而在肠液环境中含量略有上升。通过对不同发酵产物在体外及模拟人体肠胃消化环境下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OH能力、总还原能力的比较,表明人体肠胃环境中的抗氧化活性不仅受食物中抗氧化物质的影响,而且受消化液中pH值、蛋白酶、磷酸盐等多种生理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兰溪大红柿为原料,采用液态静置和固态静置两种发酵方式酿制果醋,探讨其对柿果醋感官品质、营养成分、挥发性成分及体外抗氧化功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态发酵柿果醋醋香浓郁,酸味柔和、醇厚,感官品质更好;总酸含量高达6.551 g/100 mL,黄酮、多酚、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液态发酵柿果醋,甚至显著高于原浆(P<0.05);固态发酵柿果醋氨基酸总量为0.778%,必需氨基酸占44.47%,除精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液态发酵产品;其挥发性成分也较多,酯类化合物含量升高,尤其是乙酸乙酯(升高10%左右),新增一些香气特征较明显的γ-壬内酯、苯甲酸苯乙酯、β-大马酮、丁香酚等,这些成分共同赋予其独特的香气和风味;固态发酵柿果醋体外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液态发酵产品,与原浆相比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从感官与营养角度出发,固态静置方式更适于传统食醋酿制企业生产水果醋。  相似文献   

14.
对山西老陈醋样品的理化指标、挥发性香气物质及功能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并探讨其在不同陈酿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陈酿时间在0.5~10年增加,总酸、总酯、氨基酸态氮、氯化钠、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无盐固形物的含量均呈增长趋势,陈酿10年分别达到11.45 g/100 mL、6.29 g/100 mL、1.17 g/100 mL、1.63 g/100 mL、4.31 g/100 mL、62.00 g/100 mL、53.37 g/100 mL。陈酿样品共检出57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酯类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酸类含量呈减少趋势,其他类呈增加趋势。陈酿过程中功能物质均呈增长趋势,在陈酿10年最高,总酚、总黄酮、川芎嗪含量分别达到298.62 mg/100 mL、503.62 mg/100 mL、121.79μg/mL。从理化指标、总酚和总黄酮变化来看,陈酿10年最好;从挥发性香气物质、川芎嗪及乙偶姻变化来看,则陈酿5年为宜。  相似文献   

15.
采用液态深层快速发酵法发酵红树莓果醋,分析红树莓酿造过程中总多酚、总黄酮、花色苷的含量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总多酚、总黄酮、花色苷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3 种自由基清除率随着醋酸发酵明显升高,醋酸发酵10 d后,总多酚、总黄酮、花色苷含量分别保留了68%、85%、38%,DPPH自由基、O2-·、·OH清除率分别为98.63%、83.82%、78.36%。相关性分析显示总多酚、总黄酮、花色苷含量互为极显著正相关,且与主成分1成很高的负相关;·OH清除率、O2-·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互为极显著正相关,且与主成分1成很高的正相关。聚类分析将酿造过程分为3 个集群,代表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性能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对连翘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和三萜酸类主要活性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河南、山西连翘叶中总黄酮、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总三萜酸、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结果表明:河南连翘叶中总黄酮、芦丁、金丝桃苷含量和槲皮素含量高于山西连翘叶中的含量,而山西连翘叶中总三萜酸、齐墩果酸含量和熊果酸含量高于河南连翘叶中的含量。连翘叶中黄酮类和三萜酸类的含量较高,结果为综合利用连翘叶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产地野生长柄扁桃仁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主产区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1 个地区的长柄扁桃仁为实验材料,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氨基酸组成,并进行了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长柄扁桃仁总氨基酸含量在21.74~32.35 mg/g之间,平均为26.78 mg/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范围在24.86%~28.22%之间,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平均值为69.13;以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等指标,将11 个产地长柄扁桃仁氨基酸聚类分为4 类,其中呼和浩特市小井沟生态园长柄扁桃仁蛋白含量最高,品质最好;长柄扁桃仁中味觉氨基酸和药用氨基酸含量丰富,开发利用潜质较大。  相似文献   

18.
选取新疆特色植物药桑与黑桑的桑葚、桑叶和桑树皮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常规方法测定氨基酸、矿物质、黄酮、多糖和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药桑和黑桑不同部位中蛋白氨基酸种类丰富,均含有17 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均在0.60以上;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含量也较丰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也较为丰富,其中药桑葚中生物碱含量最高,可达1.393 mg/g(干基),药桑皮中黄酮含量最高,可达11.999 mg/g(干基),黑桑葚中多糖含量最高,可达337.491 mg/g(干基)。利用主成分分析对29 个指标提取了4 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7.000%。综合评分结果表明药桑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9.
郑义  赵节昌  李勇  张格言  冯佳男 《食品科学》2016,37(10):139-143
采用国标及各种常规方法对东方栓孔菌子实体中的营养与生物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测试的东方栓孔菌子实体样品的水分、蛋白质、总糖、脂肪、灰分、水溶性多糖、三萜含量分别为(11.25±0.34)%、(18.01±0.25)%、(62.21±1.3)%、(1.58±0.042)%、(4.20±0.15)%、(7.29±0.17)%和(3.52±0.11)%;含有8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18 种氨基酸总量的39.7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0.66;矿质元素Ca、Mg、Fe、Zn、Mn和Cu含量分别为(816.9±8.5)、(456.0±11)、(187.0±3.7)、(6.0±0.14)、(24.5±0.83)μg/g和(3.9±0.091)μg/g;水溶性多糖和三萜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并呈现出一定的质量浓度依赖性。东方栓孔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组成合理,富含Ca、Mg、Fe等矿质元素的食用菌,其营养价值丰富,并含有水溶性多糖、三萜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