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华东  王慧倩  郑聪  王静  郑永华 《食品科学》2014,35(16):227-231
研究热空气处理对枇杷果实腐烂和抗病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枇杷果实先用43 ℃热空气处理3 h,然后接种炭疽病菌,接种后的果实置于20 ℃条件下贮藏8 d。结果表明,热空气处理有效降低了枇杷果实的自然发病率,显著抑制了接种枇杷果实病斑直径的扩展,诱导了果实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等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增强。热空气处理还可显著诱导接种枇杷果实PAL、PPO、过氧化物酶和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同时,热空气处理对枇杷果实的硬度、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但促进了类胡萝卜素的积累。以上结果表明,热空气处理可通过诱导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和抗病相关酶活性的上升,提高枇杷果实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2.
周丹丹  李婷婷  吴彩娥  屠康 《食品科学》2022,43(17):208-220
桃果实采后低温贮藏易发生冷害,为研究热空气(hot air,HA)处理对桃果实冷藏过程中调控代谢途径的作用,本实验采用HA处理(40 ℃、4 h)桃果实,于(1±1)℃下贮藏35 d,每隔7 d取样并对可溶性糖、柠檬酸、苹果酸、总酚、总黄酮含量和花色苷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同时选取样品进行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HA处理可以有效抑制桃果实冷藏期间蔗糖、柠檬酸、苹果酸、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下降,并抑制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上升,同时HA显著提高了桃果实花色苷的含量(P<0.05)。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HA处理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主要集中于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次级代谢物代谢途径;桃果实糖酸代谢变化主要与转化酶、蔗糖合酶、蔗糖磷酸合酶、苹果酸脱氢酶和柠檬酸合酶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有关;HA通过上调苯丙氨酸解氨酶、香豆酸CoA连接酶、查耳酮合酶、二氢黄酮醇还原酶、花青素合成酶和类黄酮葡萄糖基转移酶的表达量,促进酚类、黄酮类和花青素的合成。综上所述,HA处理可以有效延缓桃果实采后糖酸和酚类物质含量的下降,并提高果实花色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UV-C处理对杨梅采后品质及苯丙烷类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譞  姜璐璐  王焕宇  金鹏  郑永华 《食品科学》2015,36(12):255-259
以“东魁”杨梅果实为材料,研究不同剂量的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处理对杨梅果实采后品质、抗氧化活性、苯丙烷类代谢产物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杨梅果实先用0、1.5、3.0、4.5、6.0 kJ/m2剂量的UV-C照射处理,然后转入5 ℃贮藏12 d。结果表明,3.0 kJ/m2 UV-C处理显著地抑制了杨梅果实贮藏期间腐烂的发生,延缓了果实硬度和VC含量的下降,保持了果实品质;UV-C处理还显著提高了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查尔酮异构酶和肉桂醛羟化酶等苯丙烷类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增加了总酚、花色苷、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的积累,保持了果实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热处理对黄花梨冷藏品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热处理对黄花梨冷藏品质及其氧化还原水平的作用,黄花梨果实采后先经40℃热空气处理12h,再在1℃贮藏120d,随后20℃存放7d,监测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生成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热处理可显著抑制果实可溶性蛋白分解,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降低O2-·生成速率和MDA含量,同时可以保持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延缓电导率上升。研究表明,贮前热空气处理(40℃,12h)可延缓黄花梨果实的衰老变质,其作用与较高的抗氧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1-MCP处理对采后机械损伤青圆椒果实生理生化的影响,本实验采用10 μL/L 1-MCP处理机械损伤的青圆椒果实。在贮藏期间分析了1-MCP处理对机械损伤青圆椒果实的品质、细胞膜损伤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活性氧清除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20 ℃的贮藏条件下,用1-MCP处理机械损伤青圆椒果实,可以有效保持其贮藏期品质。与对照组相比,10 μL/L 1-MCP处理有效减缓了青圆椒果实中叶绿素的降解和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抑制了青圆椒果实MDA含量的积累,维持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用1-MCP处理的机械损伤青圆椒的抗氧化酶类POD、CAT、APX的活性和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以有效延缓采后机械伤的青圆椒的衰老进程,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延长青圆椒果实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6.
高氧处理对草莓果实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60%和100%O2处理对草莓在5℃15d冷藏及后续20℃空气中1d货架存放期间果实Vc、总酚和花青素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60%和100%O2处理能有效抑制草莓果实Vc含量的下降,促进总酚和花青素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上升,从而提高了草莓果实的抗氧化活性。统计分析表明,总酚和花青素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间具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454和0.8997。因此,高氧处理提高草莓果实的抗氧化活性与果实总酚和花青素含量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7.
鲜枣贮藏易发生霉变、软化、失水萎蔫,鲜食期极短。为探究热空气处理对鲜枣衰老软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临泽小枣为实验材料,采用45℃热空气处理2 h,用0.01 mm厚的聚乙烯袋折叠包装,于(0±0.5)℃下贮藏,每隔10 d测定鲜枣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维生素C、可滴定酸(TA)、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脂氧合酶(LO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结果表明,临泽小枣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与CK相比,45℃、2 h热空气处理能有效地抑制鲜枣呼吸强度(p0.05),诱导LOX和APX活性降低,保持较高的维生素C和TA含量,果肉组织的相对电导率和MDA的含量减少,且差异显著(p0.05);同时诱导鲜枣CAT活性下降速度的延缓,推迟SOD活性高峰的出现,保持了酶的活性。综上所述,45℃、2 h热空气处理可有效地延缓采后鲜枣果实衰老软化,保持鲜枣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臭氧气体浓度(2.14,4.28,6.42,8.56 mg/m~3)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及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蓝莓采后保鲜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0℃贮藏条件下,臭氧气体处理能够延缓蓝莓果实腐烂,保持较高的好果率,同时抑制了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值的下降,并保持较高的花色苷含量;臭氧处理还能较好地保持蓝莓果实中的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4.28 mg/m~3浓度处理有利于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探明壳聚糖复合乙氧基喹啉处理对梨贮藏期间抗氧化性和品质的影响。以‘早红考密斯’梨为试材,研究了壳聚糖复合乙氧基喹啉处理对梨贮藏期间自由基清除能力、抗氧化酶、抗氧化物质、品质和黑皮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复合乙氧基喹啉处理抑制了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使黑皮病发生率降低了69.9%。该处理提高了果实的抗氧化能力,贮藏120d时,处理果的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分别比对照高8.4%和2.2%。壳聚糖复合乙氧基喹啉处理也诱导了果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保持了较高的总酚、花青素、抗坏血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综上所述,壳聚糖复合乙氧基喹啉处理明显保持了‘早红考密斯’梨的抗氧化能力和采后品质,并显著抑制了果实病害。  相似文献   

10.
孔繁渊  段杨峰  吴新  赵静  申杰  金鹏  郑永华 《食品科学》2011,32(18):323-328
探索热空气和茉莉酸甲酯(MeJA)复合处理对草莓果实保鲜的效果及其最优条件。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不同复合处理条件对草莓果实在(5±1)℃、12d冷藏加20℃模拟货架1d后果实腐烂和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果实热空气和MeJA复合处理的最优条件为处理温度45.18℃、时间2.86h、MeJA浓度10.74μmol/L,验证实验说明该复合处理能有效抑制草莓果实腐烂,保持果实品质,且效果要显著优于两者单独处理。  相似文献   

11.
以‘红艳’草莓为材料,研究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处理对草莓果实在5℃、12 d贮藏期间腐烂、苯丙烷类代谢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 k J/m2 UV-C处理能显著抑制草莓果实贮藏期间腐烂指数的上升。同时,UV-C处理能有效诱导果实贮藏期间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羧化酶、对香豆酰-Co A连接酶、查尔酮异构酶和二氢黄酮醇还原酶活性的增加,维持较高的总酚、总花色苷、总黄酮以及主要酚类和花色苷类单体的含量,促进果实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的上升,抑制羟自由基清除率的下降,从而保持了果实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4 种不同贮藏条件(-1~0 ℃条件下5×10-6 m3/m3(以空气计)臭氧处理和5~6 ℃条件下2×10-6、4×10-6 m3/m3臭氧及2%~5% O2结合2%~4% CO2处理)对新疆厚皮甜瓜贮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贮藏过程中每15 d测定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pH值、果肉硬度、还原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贮藏68 d统计所有处理组甜瓜的腐烂和冷害情况。结果表明:低温冷藏(-1~0 ℃)条件下的甜瓜呼吸强度最低,但是出现了冷害现象,68 d时冷害指数为39%;贮藏于5~6 ℃条件下每日通入30 min2×10-6 m3/m3臭氧气体的甜瓜贮藏效果好于对照组,贮藏于5~6 ℃条件下每日通入30 min 4×10-6 m3/m3臭氧气体的甜瓜贮藏效果最好,其中呼吸高峰延迟出现,且呼吸强度降低,同时乙烯释放速率最小,还原糖含量、果肉硬度和POD活性较高,68 d时的腐烂指数仅为0.318;5~6 ℃环境下的气调(2%~5% O2)甜瓜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与其他处理组的差异性极显著(P<0.01);对照果实贮藏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3.
及华  关军锋  冯云霄  孙玉龙 《食品科学》2014,35(14):247-250
为保持深州蜜桃冷藏期间良好的品质, 延长贮藏时间, 采用1 . 0 μ L / L 1 - 甲基环丙烯
(1-methylcyclopropene,1-MCP)熏蒸和预贮(8 ℃、5 d转入0 ℃)的方法对采后深州蜜桃进行处理,测定0 ℃冷
藏期间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够明显抑制桃果实冷藏期间的呼吸速
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推迟呼吸高峰期的出现;同时延缓了果实软化,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降低了果实的褐
变指数和腐烂指数;预贮促进了果实后熟,但预贮和1-MCP处理均明显降低了贮藏期果实褐变度和酚类物质含量,
二者结合处理对抑制果实褐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程玉娇  李云云  张敏 《食品科学》2016,37(6):254-260
以‘塔罗科’血橙为试材,采用48、52、56℃的热水分别短时处理1 min和2 min,研究其在贮藏期(3℃、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90%~95%条件下21 d)、模拟运输期(10℃、RH 60%~70%条件下7 d)和货架期(20℃、RH 60%~70%条件下7 d)3个物流变温阶段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适宜的热水处理能明显减缓物流过程温度变化引起的不利影响,提高血橙果皮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使其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也能够保持很好的色泽(柑橘色泽指数、色相)、硬度和营养品质(花色苷含量、总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然而处理温度超过56℃造成血橙产生不可逆的热损伤,物流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促进了其腐烂。综合分析,52℃、2 min条件下血橙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周鑫  董玲  纪淑娟 《食品科学》2015,36(14):206-211
以南果梨为试材,研究间歇升温(intermittent warming,IW)对南果梨冷藏后常温货架期间酯类香气的影响,以及对酯类香气代谢途径关键酶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醇脱氢酶(alcoholdehydrogenase,ADH)、醇酰基转移酶(alcohol acyltransferase,AAT)活性及其相应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IW对南果梨香气代谢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IW处理显著提高了南果梨果实冷藏后出库当天和最佳食用期时的酯类香气含量,提高了常温货架前期果实LOX活性、常温货架第6天时果实ADH活性和冷藏期间及常温货架期间果实AAT活性,显著诱导了冷藏期间及常温货架期间PuLOX1、PuADH3和PuAAT1的表达。IW处理可能通过对酯类香气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及其相应基因表达的调控,促进果实酯类香气的生成,从而一定程度提高南果梨冷藏后的香气品质。  相似文献   

16.
无核白葡萄热风干燥过程中总酚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评价褐变的发生对葡萄营养与功能活性的影响,跟踪考察无核白葡萄在30℃热风干燥过程中的色度、总酚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等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无核白葡萄在干燥的第8天开始出现明显的褐变,之后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褐变程度不断加深,表现为红值(a*)上升,亮度值(L*)、黄值(b*)和色彩饱和度(c*)下降;干燥过程中,葡萄果实中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呈总体下降趋势,但在第8天时有突然增大,之后又迅速下降;第8天时总酚含量的突然增大与葡萄开始褐变和红值(a*)峰值的出现时间相吻合;整个干燥过程中的总酚含量与3种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这些现象说明,无核白葡萄中总酚是赋予其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褐变程度的加深会导致葡萄中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申婷婷  马娜  黄杰  花尔并  薛文琛  王浩 《食品科学》2014,35(13):199-202
以果蝇为动物模型,研究给予不同剂量山楂提取物(0、0.8、4 mg/mL)对果蝇寿命、抗氧化酶活力及抗氧化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山楂提取物可以延长果蝇寿命;体内抗氧化酶活力测定结果显示,添加0.8 mg/mL山楂提取物可以显著升高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uperoxide dismutase,CuZn-SOD)酶活力(P<0.05),给予4 mg/mL山楂提取物可以极显著升高CuZn-SOD酶活力(P<0.01)和显著升高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酶活力(P<0.05),且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实时定量PCR(real time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eal time-PCR),结果显示,给予4 mg/mL山楂提取物显著上调CuZn-SOD、CAT mRNA表达水平(P<0.05);给予0.8 mg/mL山楂提取物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ospholipid hydroperoxideglutathione peroxidase,PHGSH-Px)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4 mg/mL组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综上,山楂在机体内抗氧化活性可能是通过上调内源性抗氧化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SO2-ClO2处理对木纳格葡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新媛  高晶  王刚霞  彭秧  吴斌 《食品科学》2014,35(18):178-184
降低果实SO2残留量和抑制采后病害发生是减少鲜食葡萄果实在贮藏过程中损失的关键因素。以新疆木纳格葡萄为试材,研究0 ℃条件下双组分SO2-ClO2和单组分SO2两种处理对葡萄采后果实SO2残留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组分SO2处理相比,双组分SO2-ClO2可显著降低葡萄果实中SO2残留量,60 d时,SO2-ClO2处理SO2残留量低于SO2处理10.24%;双组分SO2-ClO2延缓了葡萄营养物质VC、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抑制了果实丙二醛和活性氧代谢产物(O2-·和H2O2)含量的积累;保持了较高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有效减少了果实外观品质质量损失率、腐烂率、落粒率和褐变指数的增加,60 d时,SO2-ClO2处理质量损失率、腐烂率、落粒率和褐变指数的增加分别低于SO2处理1.4%、9.36%、7.28%、3.41%;SO2-ClO2处理还减缓了果实硬度的降低。因此,双组分SO2-ClO2处理有利于提高葡萄采后贮藏品质和果实抗性,延缓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