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促进废旧军服面料的高值化回收利用,总结了国内07式军服的种类及其面料特征,系统分析了目前开纤纺纱法、再生聚酯切片法、涤棉分离技术等废旧军服面料的回收利用方法,并对废旧军服面料回收再利用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分析表明:目前废旧军服面料的回收利用主要聚焦于简单再利用或回收涤纶组分制备高值再生聚酯切片,较少关注军服面料中其余组分的高值回收利用。针对废旧军服面料中含量相对较高的涤棉混纺面料,采用有效的涤棉分离技术高效分离涤纶和棉纤维,并以此作为原料分别制备再生聚酯切片和再生溶解浆,进一步以再生棉浆粕为原料制备再生纤维素产品将非常有前景。因而,开发高效的涤棉分离、废旧涤纶和棉纤维的高值化利用技术是实现废旧军服面料综合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国内废旧纺织品资源受技术、市场接受度等影响,大量被当作垃圾掩埋或焚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提高我国废旧纺织品资源高值化循环利用水平,总结了废旧纺织品循环再生方法和技术难点,介绍了国内外废旧纺织品回收现状,重点分析了国内近年来废旧纺织品回收技术进展,并对比了不同回收技术路线特点。认为化学法回收是废旧纺织品回收高值化利用的较优方案,尤其是乙二醇醇解法再生路线;随着国内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和相关政策引导,废旧纺织品回收高值化再生市场将逐渐扩大,国内相关企业应尽早开展战略布局,着眼于相关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针对废旧服装的再生设计,从废旧服装回收再利用趋势着手,通过对废旧服装的回收及利用现状,及服装再生设计概念及特点的分析,明确了再生设计是纺织服装生产技术的革新与突破,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重点研究了废旧服装再生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废旧材料及服装再生设计2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拓展了废旧服装回收及再利用的设计思路,有助于我国纺织产业链绿色可循环生态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废旧纺织品作为可回收物具有可循环利用、再生利用的价值。废旧纺织品回收后再利用途径大致分为:再使用、再生利用、能源化利用三种。"十三五"以来,我国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出台,再生资源行业转型升级指导意见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制度建设,加快了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体系建设和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废旧纺织品回收再生技术已实现由技术向产业转化,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当前,低碳、环保、绿色是全球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在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再生技术已实现由技术向产业转化,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但目前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产业还面临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聚酯纤维的优良特性,通过回收废旧聚酯再生循环利用,详述了再生聚酯纤维的发展状况和生产体系,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技术改进。  相似文献   

7.
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全球环境和资源问题的一种方法,机械法回收再利用使得废旧纺织品回收和再生变为现实。现概述机械法回收再利用的可操作性的工序及其技术前沿。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回收废旧聚酰胺材料并制造再生锦纶,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总结废旧锦纶6材料的回收并再生为锦纶6的方法,重点阐述再生锦纶原料的化学回收方法,着重分析化学法再生锦纶生产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目前废旧锦纶6材料回收率低,再生锦纶原料来源不足,设备要求高且回收过程存在污染,而离子液体解聚技术凭借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或将成为废旧锦纶6材料化学回收的发展方向。化学再生锦纶6或将成为未来聚酰胺废料处理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天然纤维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综述了天然纤维废旧纺织品的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能量法等4种回收利用方法,阐述了各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其适合回收的纺织品类型和等级。研究认为:废旧纺织品材料组分复杂,再生产品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不明确、回收成本高、附加值低、接受程度差;指出未来应从废旧纺织品分拣识别技术、再生产品的构效关系、低成本回收技术、高值化策略和推广使用政策法规方面进行重点突破,以期推动天然纤维废旧纺织品的产业化步伐。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废旧纺织品中棉和涤纶制品产量高、循环利用率低、高品质产品少等问题,介绍了化学法循环再生利用废旧棉、涤纶纺织品的方法,分析了废旧棉再生浆粕及其纤维制备技术和废旧涤纶纺织品解聚单体及其再聚合技术的现状。相关研究表明:目前已能采用低比例废旧棉再生浆粕与原生木浆混合的方式实现废旧棉再生Lyocell纤维的小规模生产;采用乙二醇醇解-甲醇酯交换技术可实现废旧涤纶纺织品化学法再生聚酯的万吨级规模生产,但仍存在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回收利用率低、产品品质差,且面临“治废产废”程度有待进一步降低等难题;开发废旧棉、涤纶纺织品清洁再生与高值化利用技术是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废旧聚酯服装的化学法回收再生是纺织资源再利用的重要途径,但通过常规工艺得到的最终产品仍为普通聚酯纤维。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聚酯纤维,兼具多项功能特性和节能、减排、降耗优势。基于对纺织行业绿色发展趋势的分析,文章提出应将废旧聚酯的化学法再生技术与新型多功能涤纶加工技术结合,开发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新型再生多功能涤纶新产品,推动废旧聚酯的高值化再利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服装为代表的纺织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并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废旧服装。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来说,回收再利用废旧纺织品服装意义重大。文章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当前居民废旧服装回收再利用的情况并分析其背后原因。调查结果显示:中青年人比较关注此类问题,废旧服装回收利用并未在大众中普及,消费者对二手或再生服装的接受度较差,目前国内的废旧服装回收再利用情况仍不容乐观。在数据分析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当前国内废旧服装回收再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日益庞大的废旧纺织品数量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其中,蚕丝作为极富价值的天然蛋白质纤维,不仅在纺织服装领域应用广泛,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故而蚕丝废弃物仍具有相当大的再生利用价值有待发掘,因此许多学者针对回收利用废旧蚕丝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文章对废旧蚕丝的热能回收及丝蛋白降解利用、物理法、化学法回收和再利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阐述了废旧蚕丝在回收后的应用领域,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废旧蚕丝的回收利用方法及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介绍了北京市旧衣物回收利用的现状,包括北京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垃圾智慧分类模式、废旧衣物回收渠道、废旧衣物再生利用等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京垃圾智慧分类回收模式可有效增加北京市废旧衣物回收渠道,有利于社区旧衣物回收活动的持续开展。相关分析结果可为其它城市的旧衣物回收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废旧聚酯回收再利用是资源再利用的重要课题。文章介绍了废旧聚酯回收再利用的几种途径,包括物理法、化学-物理法和化学法,重点对化学法回收做了分析。相较于物理法,化学法生产工艺繁复,成本较高,但具有更突出的优点,如可以有效脱除废旧聚酯服装中含有的染料和杂质,实现废旧聚酯服装的回收再利用,并可得到与原生聚酯纤维性能相当的再生聚酯纤维。  相似文献   

16.
陈嘉勋  曾莉 《针织工业》2020,(12):44-49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标志我国开始进入强制垃圾分类回收时代。聚酯纤维占纺织品原料的70%,对废旧聚酯纤维进行分离再生是实现废旧纺织品分类回收的关键,也是我国实现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技术之一。文中从我国的废旧聚酯纤维回收现状及政策法规出发,结合现有回收技术特点和国外技术应用情况,着重阐述了我国科研工作者在乙二醇醇解、水解、溶剂溶解、离子液体溶解等回收废旧聚酯纤维技术上的研究成果。旨在推动我国废旧聚酯纤维回收,为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城市环境,有效控制固体废物的排放和处理至关重要,废旧实木家具是城市木质固体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废旧实木家具进行回收再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提高木材的循环资源利用率。针对不同类型、废旧程度不一的家具,提出直接或间接重新利用的方法,对废旧家具二次销售市场进行细分。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运用在废旧家具的回收利用当中,实现废旧家具的循环再生,以期为家具的全生命周期研究和家具产业绿色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行业方兴未艾的现状,探索该行业的发展与机遇。讨论了废旧纺织品回收体系的组成,总结了国内以企业回收主导模式为主的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体系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目前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体系的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大力发展区块链技术、推进区域化试点、打造全链条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废旧纺织品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但也存在回收清洁困难、再利用附加值较低等问题。文章重点介绍了废旧含棉纺织品回收利用过程中的脱色/溶解机理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为废旧纺织品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提出,需进一步加强废旧纺织品回收方法的调研与技术创新,加大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再利用技术的开发力度,减少环境污染,最终实现废旧纺织品系统化、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废旧牛仔布的现状、来源及其材料,从供求关系、技术手段、艺术设计等方面对废旧牛仔布的回收利用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概述了存在的技术问题,为废旧牛仔布的回收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提出牛仔布将朝着"绿色"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