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提取北五味子藤茎中挥发油成分,测得其挥发油得率为0.43%,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的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经计算机NIST02谱库检索及人工解析质谱,共鉴定出1S-α-蒎烯、莰烯、衣兰烯、五味子素等41种成分,并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测定它们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提取北五味子藤茎中挥发油成分,测得其挥发油得率为0.43%,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的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经计算机NIST02谱库检索及人工解析质谱,共鉴定出1S-α-蒎烯、莰烯、衣兰烯、五味子素等41种成分,并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测定它们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3.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北五味子中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同时蒸馏浸提的方法提取北五味子中挥发油成分,测得其挥发油的含量为6.30%。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从北五味子挥发油中分离并确认出39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G1710BA化学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衣兰烯、2,6-二甲基-双环[3.1.1]庚-2-烯、3-甲醇,1-甲基-8(1-甲撑)-三环[4.4.0.02,7]脱氢-3-烯。  相似文献   

4.
采用传统水蒸气蒸馏(steam distillation,SD)和超声微波协同水蒸气蒸馏(ultrasonic-microwave assisted steam distillation,UMASD)两种方法分别提取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 定,比较两种方法对挥发油收率和成分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五味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两种方法SD、UMASD 提取的南五味子的挥发油收率分别为1.2%、1.4%;北五味子的挥发油收率分别为1.3%、1.8%。根据保留指数和 NIST库检索匹配等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南五味子共鉴定出化合物种类分别为50、54 种;北五味子共鉴定出化合物 种类分别为54、55 种。结果表明:挥发油中主要含有醇、酯和烃类化合物,且由于产地和前处理方法不同,各种 挥发油的含量和成分有一定的差异。两种方法均使用水作为溶剂,具有绿色环保无污染的优点;UMASD法较SD法 挥发油收率略有提高;SD法萃取时间需要6 h,UMASD法将萃取时间缩短至1 h。UMASD是一个高效、快速、简 单、节能和绿色环保的新型挥发油提取技术。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海南产益智(Alpinpaoxyphylla Miq)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质谱图库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中鉴定出43种化学成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研究表明,海南产益智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等,主要有5-苯基-2-庚烯-6-酮(15.62%)、1,2,3,5,6,7,8,8a-八氢-1,8a-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萘(11.02%)、2,2,7,7-四甲基三环[6,2,1,0(1,6)]十一-4-烯-3-酮(5.48%)、4,5-二氢异长叶烯(4.59%)、4-(2,5,5-三甲基-3-氧三环[5,1,0,0(2,4)]十-4-基)-3-丁烯-2-酮(4.12%)、1-羟基-6-(3-异丙基-环丙基-1-烯基)-6-甲基-庚烷-2-酮(3.52%).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萃取花椒挥发油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霍文兰 《食品科学》2005,26(8):153-155
本文对超监界CO2萃取花椒油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20MPa,萃取时间为2h,无水乙醇用量20%,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了萃取出的花椒油,鉴定出52种成分,主要有β-水芹烯、4-羟基-3,5-二甲氧基苯乙酮、4-(4-甲氧苯基)-2-丁酮、土青木香烯、β-月桂烯、缬草烯醇。  相似文献   

7.
虎玉森  杨继涛  杨鹏 《食品科学》2010,31(12):223-225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花菜中提取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 质谱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色谱分离了100 个组分,鉴定了其中36 个组分,占总含量的95.68%,其中含量最高的是3- 呋喃甲醇,为76.17%。  相似文献   

8.
以北五味子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北五味子挥发油,研究了超声功率、时间、温度、固液比对北五味子挥发油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北五味子挥发油得率主次因为为超声功率时间温度固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800 W、超声时间10 min、超声温度60℃、料液比(g/mL)为1∶14,在此工艺条件下北五味子挥发油得率可以达到3.09%。DPPH清除试验表明:北五味子挥发油的抗氧化性较VE要强好,但弱于VC。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旋覆花全草挥发油,出油率为0.32%。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其中鉴定出34个化学成分,鉴定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9.85%。旋覆花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分别为植酮(21.75%)、长叶烯(9.71%)、棕榈酸(7.98%)、邻苯二甲酸二丁酯(7.40%)、肉豆蔻酸(7.38%)、2,6-二甲基-4-甲氧基甲基苯酚(7.04%)、2-(对-茴香基)-4-甲基己烯(5.26%)、石竹素(5.03%)、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75%)等。鉴定出的34种成分中脂肪类占45.5%,芳香类成分占26.74%,萜类占26.43%,其他类占1.18%。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采集方法制备的北柴胡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顶空进样技术提取北柴胡的挥发性成分,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两种提取方法无论在成分还是相对含量方面均有一定差异,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可鉴定36种挥发性化学成分,顶空进样技术可鉴定31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共有成分为4种,且相对含量有差异。结论两种样品采集方法分别提供了不同沸点北柴胡挥发物的化学信息;运用这两种方法可建立更全面的北柴胡挥发性成分GC-MS表征体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提醇沉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青北五味子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immature 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PIS)的提取工艺,并以VC为参照物,考察脱蛋白前后PIS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从青北五味子中提取多糖的最适宜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h、提取3次。用Sevag法对PIS进行初步提纯,UV扫描检测表明去蛋白后PIS中基本不含有蛋白质与核酸。利用红外光谱法对纯化PIS进行表征,证明其具备一般多糖类物质的光谱特征。脱蛋白前后PIS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脱蛋白后的PIS清除自由基的效果更好,其抑制O2ˉ·和·OH的IC50分别为66.03、6.49mg/mL,说明纯化PIS具有优良的清除OH的能力。但它们的抗氧化活性都不如VC。  相似文献   

12.
利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响应面法,建立北五味子藤茎挥发油超临界CO2 萃取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 流速对萃取率的影响显著,萃取压力和CO2 流速以及萃取温度和CO2 流速的交互效应影响显著,解析矩阵可知,在萃取压力36.32MPa,萃取温度42.27℃、CO2 流速17.01L/h,预测最大萃取率为0.432%,验证实验证实该方程有很好的拟合度。该方法具有萃取率高、污染小、节约能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何华  李先宽  宋新  霍艳  王冰 《食品科技》2012,(5):248-251
通过对不同部位和不同方法提取的五味子挥发油抗氧化性研究,进一步探索五味子挥发油的药用价值。以水蒸气蒸馏法和超声波辅助萃取法提取五味子挥发油,Vc和VE作为阳性对照品,采用DPPH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挥发油的抗氧化性,以EC50为指标,比较不同方法和部位提取的挥发油抗氧化性。抗氧化性以EC50比较,由强到弱依次为:Vc(34.1140μg/mL)>超声波提取五味子藤茎挥发油(0.7319mg/mL)>超声波提取五味子种子挥发油(0.9983mg/mL)>VE(5.2049mg/mL)>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五味子种子挥发油(7.7334mg/mL)>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五味子藤茎挥发油(10.2814mg/mL)。不同部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五味子挥发油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提醇沉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北五味子叶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 leaves,PSL)的提取工艺,并考察PSL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SL最适宜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5(g/mL)、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h、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PSL的提取率为9.08%。用Sevag法对PSL进行初步提纯,用UV光谱检测脱蛋白效果,发现该法不能有效去除其所含的蛋白质,而且经Sevag法处理后的PSL色泽变黑。同时,利用红外光谱法对PSL进行表征,证明其具备一般多糖类物质及肽键的光谱特征,说明该多糖可能是以共价键与含肽键的蛋白质或多肽结合的糖复合物。抑菌实验结果表明,PSL对3种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16.
北五味子乙素体外抗氧化及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五味子乙素进行抗氧化及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北五味子乙素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明显,其中对.OH清除作用大于相同浓度的VC,其半数清除浓度为0.2mg.mL-1;对O2-.清除作用小于VC,其半数清除浓度为0.24mg.mL-1。北五味子乙素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最低抑菌浓度为0.25mg.mL-1,对根霉、黑曲霉、南阳酵母无明显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北五味子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水提醇沉以及除蛋白等方法,从北五味子果实中获得多糖;多糖经DEAE-cellu-lose52后得到SCP-BⅠ、SCP-BⅡ、SCP-BⅢ;经SephadexS-300柱层析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证明:3种多糖均为均一多糖。  相似文献   

18.
五味子叶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乙醇浓度对五味子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35,75%乙醇在85℃超声提取60min,为最佳条件;此条件下,7月份和8月份五味子叶的总黄酮平均含量分别为6.0285mg/g和8.0714mg/g。  相似文献   

19.
五味子为药食同源传统中药材,多以果实入药,具有很高的保健及药用价值。本文就五味子果实的药理及保健作用及其具有保健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的提取及组成分析进行了综述,并对五味子果实相关保健产品的开发及未来应用方向进行展望,为五味子果实相关保健产品的研制及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