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龙眼品种资源中酚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性差异,选取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龙眼资源圃的24个龙眼品种,分析其果肉中游离态和结合态总酚、总黄酮物质的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总抗氧化能力、FRAP抗氧化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四种不同方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不同龙眼品种果肉总酚、总黄酮含量与DPPH、ABTS、FRAP、ORAC四种不同方法测定的抗氧化能力的变幅和变异系数较大,呈现出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不同品种龙眼果肉的多酚和黄酮的含量分别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和ORAC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而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EC50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采用快速聚类法将24个不同品种的龙眼聚成多酚及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的三大群类。不同品种龙眼果肉游离态和结合态酚类物质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提示酚类物质是龙眼果肉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酚类物质和黄酮类物质在龙眼果肉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其中结合态平均占总酚含量的17.45%。  相似文献   

2.
不同粒色青稞酚类化合物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不同粒色青稞中游离态及结合态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差异。选用52份不同粒色青稞种质资源,采用化学法分析其青稞全籽粒中游离态及结合态总酚、总黄酮含量,通过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客观评价其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品种排名。结果表明:结合酚是有色青稞酚酸的主要存在形式,游离黄酮是青稞中黄酮类物质的主要存在形式,组间含量差异显著,黑色组青稞的总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不同形态酚类物质对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强弱具有选择性,游离态酚类化合物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受青稞中游离态及结合态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共同影响;不同粒色组青稞的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存在品种间差异,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紫色、蓝色、黑色、黄色组青稞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最高的品种分别为云青2号、循化亮蓝、947和短白青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铁皮石斛茎、叶、花主要功能性成分的差异性、抗氧化能力大小及抗氧化活性的主要贡献成分。方法:以铁皮石斛茎、叶、花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NaNO2-Al3+NaOH法、福林酚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对其多糖、总黄酮、总多酚和总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研究茎、叶、花的抗氧化能力,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其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结果:铁皮石斛茎、叶、花中均含有多糖、黄酮、多酚和生物碱类成分,但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多糖含量为茎(31.00%)>叶(15.04%)>花(8.11%);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均以花中最高,分别为2.133%和15.71%,叶中次之;总生物碱含量以花中最高,达0.022 3%,为茎中的近4倍;铁皮石斛茎、叶、花均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且随着浓度的增大,其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逐渐增强,其中花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50均最小,说明其氧化活性最大,较接近于维生素C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铁皮石斛茎、叶、花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总多酚和总生物碱含量呈正相关,与多糖含量无明显相关性,说明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对铁皮石斛茎、叶、花的抗氧化活性贡献最大,总生物碱含量的贡献显著。结论:铁皮石斛叶和花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桂花资源及其综合利用价值,以采摘和市售金桂和丹桂为研究对象,采用DPPH、ABTS及FRAP法评价桂花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同时测定桂花中总黄酮、总酚含量,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法分析桂花中绿原酸、毛蕊花糖苷、阿魏酸、槲皮素4种酚类物质。结果表明,金桂的DPPH自由基清除力、ABTS自由基清除力及FRAP总还原力均较强,且总黄酮与总酚含量均高于丹桂;采摘金桂和丹桂总黄酮、总酚及4种酚类物质含量均高于市售同品种桂花,其中,毛蕊花糖苷和绿原酸含量较高;总黄酮、总酚及4种酚类物质,尤其是毛蕊花糖苷、槲皮素含量均与其抗氧化活性呈较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桂花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是多种酚类物质共同参与的结果,为金桂和丹桂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及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别用水、乙醇(体积分数分别为25%、50%、75%)和无水乙醇,对苦菜的根、茎、叶、花4 个部位进行冷浸提取。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提取率,并用DPPH 自由基清除法检测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提取物的总黄酮和总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其EC50。结果表明:用50% 乙醇提取的苦菜各部位提取率最高,不同部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均呈明显的剂量关系;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中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有关;不同部位的抗氧化能力大小为:花>叶>茎>根。  相似文献   

6.
研究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根、茎、叶、花4个部位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红海榄茎部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6.91±0.23)、(38.99±1.86)mg/g;红海榄植物各部位中茎的提取物清除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ABTS[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能力最强,IC50值分别为(0.351±0.02)、(0.348±0.01)mg/mL。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黄酮与抗氧化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与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相关系数R达到0.957,与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相关系数R为0.772,表明黄酮类物质是其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白芦笋茎、白芦笋尖、绿芦笋茎和绿芦笋尖中的酚类物质,通过比色法及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各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总单宁、缩合单宁和芦丁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力),并探究芦笋酚类物质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种芦笋中均不含单宁类物质;绿芦笋尖中总酚、总黄酮、芦丁含量最高,3种抗氧化活性均最强,其后依次为绿芦笋茎、白芦笋尖和白芦笋茎。HPLC指纹图谱显示,绿芦笋尖中酚类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均最高,白芦笋茎中则最少。以上结果说明绿芦笋比白芦笋中酚类物质更多,抗氧化性更强,且芦笋尖中酚类含量及抗氧化性优于芦笋茎。相关性分析发现,芦笋中总酚、总黄酮、芦丁、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两两之间均显著正相关,表明芦笋中酚类物质与自由基清除能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以6种酿酒高粱籽粒为研究对象,分别比较其游离态与结合态总酚、总黄酮、酚酸物质种类及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 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酿酒高粱品种游离态总酚、总黄酮;结合态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在135.47~274.38 mgGAE/100 g、94.60~ 148.31 mg/100 g;618.27~1 383.17 mgGAE/100 g、123.06~434.84 mg/100 g。 酿酒高粱籽粒中游离态酚酸以阿魏酸、丁香酸与没食 子酸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611.19 μg/g、380.66 μg/g、359.34 μg/g;结合态酚酸以阿魏酸、丁香酸为主,平均含量为1 608.33 μg/g、 376.78 μg/g。 酿酒高粱籽粒中游离态与结合态总酚ABTS抗氧化能力值分别占总ABTS能力值14.6%与85.4%;酿酒高粱籽粒中游离 态与结合态总酚FRAP抗氧化能力值占总FRAP能力值14.3%与85.7%。 酿酒高粱籽粒具有丰富的酚类物质,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且品 种间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成熟期对冬枣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全绿、绿白、半红和全红四个成熟期冬枣果实的果皮和果肉中游离态、酯化态和结合态的酚含量以及其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和铁还原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冬枣果实酚类物质主要以游离态和酯化态形式存在于果皮当中,全红期果皮以结合态为主.冬枣果皮中游离态和酯化态酚类物质对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和铁还原能力起主要作用.半红期冬枣果实酚含量最多以及其抗氧化活性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苦荞纳豆酱总黄酮和总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清除率、·OH清除率、O2-·清除率和Fe3+还原能力,并且与黄豆酱、甜面酱进行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苦荞纳豆酱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清除率、·OH清除率、O2 - ·清除率均高于黄豆酱和甜面酱;Fe3+还原能力略低于甜面酱。被测样品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总酚的含量有显著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11.
新疆产大叶白麻不同部位黄酮类成分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卿龄  张勇  魏原杰  石秋梅 《食品科学》2014,35(22):211-21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疆产大叶白麻不同部位金丝桃苷、异槲皮苷、芦丁及总槲皮素的含量;以NaAc-A1C13体系为显色剂,用分光光度法于波长420 nm处测定大叶白麻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大叶白麻叶、花、根和茎中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39%、0.89%、0.30%和0.13%。在所检测的3 个主要黄酮类成分中,异槲皮苷含量最高,除根外,在叶、花和茎中均可检测,含量分别为0.4%、0.15%和0.07%;芦丁和金丝桃苷含量较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叶片和花中酸水解后总槲皮素含量,结果表明,叶和花中槲皮素含量分别为0.63%和0.34%。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大叶白麻叶、花、根和茎四个部位的金丝桃苷含量;以NaAc-A1C13体系为显色剂,用分光光度法于400nm处测定了大叶白麻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本研究采用的色谱条件可用来检测大叶白麻体内金丝桃苷。叶中的金丝桃苷含量较高,约为0.24%,花、茎和根中几乎检测不出;叶中的总黄酮含量亦较高,约为3.54%,花、茎和根中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低温真空膨化和自然干制对红枣抗氧化成分及活性的影响,为生产加工优质枣产品和低温真空膨化技术在红枣加工方面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矮化密植枣树所得枣果为材料,采用Folin-Ciocalteu与NaNO2-Al(NO3)3法测定总酚、总黄酮含量;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清除能力、总还原力和抗亚油酸过氧化能力等指标表征枣果抗氧化能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酚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红枣经膨化后总酚含量显著增加,而总黄酮未发生明显变化,自然干制使总酚、总黄酮含量显著降低。膨化枣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显著优于鲜枣和自然干制枣,自然干制处理使红枣ABTS+•清除能力和β-胡萝卜-亚油酸抗氧化活性显著低于膨化枣与鲜枣。膨化枣中总酚、总黄酮和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自然干制枣。干制处理使枣果中酚类化合物组成发生明显变化,膨化枣中没食子酸、对羟基苯甲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芦丁、肉桂酸和槲皮素的含量最高。相关性研究表明鲜枣与干制枣中抗氧化活性与总酚、总黄酮显著相关。结论:低温真空膨化枣含有丰富的酚类化合物与最高抗氧化能力,且加工时间短,口感酥脆香甜。综上所述,低温真空膨化技术可作为一种可用于规模化干制枣的现代化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4.
辣木中功能性成分提取及产品开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辣木是一种营养极其丰富、功能神奇的植物资源,其根、茎、叶、花、种子、枝和树皮等均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综述近几年来辣木中主要功能性成分:辣木籽油、辣木黄酮及多酚、多糖及苷类、辣木蛋白等的提取及辣木系列产品开发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辣木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s of phenolic compound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in different tissues including leaves, stems, and roots from baekseohyang (Daphne kiusiana). The highest contents of total phenolics (43.59 mg gallic acid equivalent, GAE/g) and flavonoids (15.73 mg rutin equivalents, RE/g) were observed in the 75% methanol extract of leaves. Moreover, this extract had the predominant antioxidant capacity, DPPH (85.91%) and ABTS (92.57%)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as well as reducing power (7.20%) at a concentration of 5 mg/mL. The highest content of phenolic compounds was also exhibited in this extract with an increasing order in leaves, roots, and stems and their major components were vanillic acid (6.37 mg/g), tannic acid (1.91 mg/g), and p-hydroxybenzoic acid (3.96 mg/g). Thus, the strong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the 75% methanol extract are correlated with high phenolic compound content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baekseohyang leaves may potentially be used as an accessible source of natural antioxidants.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抗氧化活性较高的薯尖品种、为薯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比较了四种不同品种薯尖(福薯7-6、福薯18、宁菜、7001)的叶、茎尖、柄、茎4个部位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并且以DPPH·清除率、总还原力、·OH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抗氧化活性衡量指标,分析了4个品种各个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及其与酚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实验表明:4种薯尖的总多酚含量介于4.42~98.15 mg GAE/g DW,总黄酮含量介于0.97~36.17mg RE/g DW,DPPH·清除率介于5.13~53.1 mg trolox/g,总还原力介于5.65~115.00 mg Vc/g,·OH清除能力介于0.04~0.06(Vc mg/g),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介于27.11%~54.50%;在4个部位间,叶、茎尖的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抗氧化活性总体上显著高于其他部位;4种薯尖中只有福薯7-6和福薯18在叶部位的总黄酮含量无显著差异,且各个品种在茎尖和柄部位的·OH清除能力均无显著差异;总酚、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均呈正相关。总而言之,不同品种、不同部位薯尖的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其抗氧化活性均存在一定差异。经过筛选认为7001品种薯尖的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最高,可作为优质抗氧化剂的资源。  相似文献   

17.
选用新疆尉犁野生白麻叶,通过感官比较和方差分析,探讨粉碎处理对原料粒径分布、罗布麻叶茶汤感官指标、总黄酮溶出、游离氨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碎时筛网孔径对原料粒径分布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了罗布麻叶茶汤的感官指标、总黄酮和游离氨基酸的溶出。原料粒径小于80目则茶汤口感变差,澄清度降低;原料粒径对茶汤中总黄酮和游离氨基酸的溶出具有极显著影响,原料粒径在40目(0.38mm)到80目(0.18mm)间更有利于二者的溶出。  相似文献   

18.
对豇豆、红小豆、绿豆和蚕豆4种豆类中游离态和结合态的多酚及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了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数据表明,4种不同豆类的游离态多酚和结合态多酚含量范围分别为1.35~1.75 mg/g和8.63~10.11 mg/g;游离态类黄酮和结合态类黄酮含量范围分别为1.58~2.07 mg/g和3.92~5.08 mg/g;其中结合态多酚含量是游离态多酚的5倍以上,结合态类黄酮含量是游离态的2倍以上。4种豆类游离态和结合态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游离态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明显高于结合态,而结合态对FRAP、ABTS、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明显高于游离态。豆类中含有丰富的酚类、类黄酮等物质,并且主要以结合态形式存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以新疆尉犁地区微波杀青的罗布白麻茶和红麻茶为样品,从感官、无机与有机成分含量、体外抗氧化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并检测了2种罗布麻茶的强心苷含量。结果显示:罗布白麻茶在香气、有益矿质元素含量上不及罗布红麻茶,但其主要有机物质含量,包括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以及总黄酮含量等多个方面均高于罗布红麻茶,其体外清除.OH和DPPH的能力也显著强于罗布红麻茶;2种罗布麻茶中的强心苷含量均微弱。但由于罗布白麻叶片表面角质层较厚,阻碍了有效物质泡出,从而使条形茶茶汤的总黄酮含量远低于同样条件下冲泡的罗布红麻。由此可见,罗布白麻可以代替罗布红麻生产保健茶,但加工工艺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20.
青钱柳叶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及UPLC-QTOF-MS/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96孔板法测定青钱柳叶不同溶剂(水、70%乙醇、乙酸乙酯和正己烷)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考察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trometry,UPLC-QTOF-MS/MS)分析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且70%乙醇溶液提取物表现出最高的总酚(219.01 mg GAE/g)、总黄酮含量(7.23 mg CE/g)及最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35.46 mg TE/g)和还原能力(1.89 mmol Fe SO_4/g);总酚、总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之间呈正相关,与总抗氧化能力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多酚类物质是青钱柳中主要的抗氧化剂。UPLC-QTOF-MS/MS分析70%乙醇溶液提取物并初步鉴定出22种化合物,包括2种有机酸、4种酚酸、5种黄酮、8种三萜皂苷类和3种酯类,其中酚酸和黄酮类化合物是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有机酸、三萜皂苷及酯类化合物可能是潜在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