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矩器闭锁离合器充油特性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对变矩器闭锁离合器结合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 ,以获得良好的结合品质为目标 ,提出了变矩器闭锁离合器充油特性的设计方法 ,编制了计算机程序 ,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  相似文献   

2.
美国克瑞斯勒公司发展了一种在高档时闭锁的变矩器,它依靠装在元件前壳体中的摩擦离合器在高档时实现闭锁。而离合器又通过改变元件各腔的液体压力来实现动作。在2档換到3档以后,控制器使变矩器立即闭锁,並且在任何換低档过程发生之前,就立即按时分离。变矩器闭锁改善了燃料经济性,在公路上约为6%,在城市驾驶中约为2%。由于日益强调能量保持与总体平均燃料经济性的要求,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同样致力于研究改善扭矩转換性能的工作。但是,克瑞斯勒公司能以最好的成本—效应把闭锁离合器装进标准的变矩器內。  相似文献   

3.
过学迅  郑慕侨 《兵工学报》1997,18(4):289-293
对闭锁式液力变矩器的闭锁、解锁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计算。研究分析了闭锁离合器操纵油压、充放油时间等对闭、解锁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较理想的充放油特性。  相似文献   

4.
液力变矩器闭锁过程转速调节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诺  胡宇辉  陈慧岩  陶刚 《兵工学报》2008,29(5):513-517
考虑到液力变矩器闭锁过程对动力性及闭锁品质的双重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发动机转速调节的闭锁控制策略。通过分析闭锁过程中闭锁离合器摩擦力矩和发动机惯性能量释放对闭锁冲击的影响,以闭锁离合器摩滑速度代替油门踏板位置作为柴油机调速系统输入激励,实现了闭锁过程控制。在某履带车辆上对该策略进行了实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发动机转速调节的闭锁控制策略在不损失车辆动力性的前提下能够实现更加平稳、快捷的闭锁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闭锁式液力变矩器的闭锁过程作了理论分析。从理论上和用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最佳匹配电算程序对实例计算来分析研究闭锁式液力变矩器的直径和闭锁点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液力机械传动系统中闭锁式变矩器闭锁点的含义、控制方式及确定方法。特别提出了闭锁点的校验方法和修正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某型液力传动车辆为研究对象,为提升液力工况向机械工况过渡过程中闭锁品质,尤其是减小车辆闭锁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对闭锁离合器的动态缓冲特性开展理论和试验研究。建立具有闭锁功能的液力变矩器及其主、被动端动力学系统仿真模型,分析闭锁过程的快速充油、缓冲升压及阶跃升压各阶段对闭锁品质的影响,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对缓冲升压阶段的缓冲斜率进行优化,通过所构造的闭锁品质评价函数比较优化前后冲击度、滑摩时间及滑摩功等品质评价参数,并搭建闭锁特性试验验证台架对优化前后闭锁品质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动力学系统仿真模型能够对动态闭锁过程进行准确预测,优化后闭锁品质较优化前有明显改善,冲击度显著降低,基于闭锁品质评价函数的品质优化方法能够为液力传动车辆的闭锁特性的设计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基于部件的物理原理或试验结果,建立了某轻型履带车辆动力 传动系的模块化动态仿真模型,包括柴油机、液力变矩器、齿轮箱、换档离合器、换档控制器和车体等部件模型.使用该仿真系统可模拟不同油门开度下的车辆性能,及不同换档离合器结合压力条件下的换档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一种使换档平稳进行的变矩器闭锁滞后机构进行了研究,推导出了满足滞后时间指标要求的节流孔计算公式,解决了其结构尺寸不易计算的问题,在某车辆的传动操纵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0.
车用大功率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动态匹配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装甲车辆液力传动系统的动态匹配问题,对车用大功率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动态匹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柴油机和液力变矩器所组成系统动态匹配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进行了合理定义。将基于有限试验数据的柴油机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混合流道法的变矩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模型相结合,构建了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动态匹配性能计算程序。依据该计算程序对影响匹配性能的结构性因素进行试验设计分析,找出了变矩器有效直径和中间传动比对匹配性能影响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分析了油门开度和变矩器闭锁速比等使用性因素对最优动态匹配区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结构性因素是影响动态匹配性能的主要因素,使用性因素是相对次要因素,但使用性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最优匹配区域的位置和最优指标数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李春明  简洪超  李娟  罗小梅  闫清东 《兵工学报》2020,41(11):2155-2169
随着液力自动变速器挡位数不断增加,出现了换挡过程中需要多个离合器协同操纵的多切换式换挡方式,使得换挡品质控制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为同时满足自动变速器在传统单切换以及多切换式换挡中的换挡品质需求,建立了包含发动机动态模型、液力变矩器动态模型、行星变速器、离合器和车辆负载的车辆换挡过程动力学模型,并通过非道路车辆的实车试验结果对所建动力传动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结合换挡品质客观评价指标,利用hp自适应Legendre-Gauss-Radau正交配点法,对车辆换挡过程中的离合器/制动器油压轨迹进行了优化。建立换挡品质控制硬件在环实验平台,开展了变速器在多切换以及单切换式换挡过程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换挡品质优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车辆在各换挡过程中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12.
基于Matlab的自行火炮闭锁离合器的优化将参数优化归结为数学规划问题.确定离合器的内摩擦片外径D、内径d、数目i、厚度a、系数μ、间距6等参数后,以D、i、a和6为优化参数,建立其参数优化模型.将离合器主参数、传递转矩等约束条件规范化,定义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编写其M文件,在命令窗口调用函数constr,用Matlab优化工具箱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微机电系统(MEMS)安全与解除隔离(S&A)装置在离心环境下工作时可能存在锁头回弹剧烈、锁梁应力较高引起塑性变形的问题,提出一种有良好离心响应适应性的MEMS闭锁机构。该闭锁机构通过结构设计减弱了锁头在闭锁时的回弹现象,并提高了锁梁的结构强度,使其能够承载更高的离心载荷,同时扩展了闭锁机构稳定闭锁的阈值范围。该闭锁机构在外弹道离心力作用下可以稳定闭锁并准确定位,从而保证传爆序列可靠对正。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有限元仿真与样机实验研究了该闭锁机构的性能与工作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闭锁机构可以在3 500~24 000 r/min的离心转速范围内稳定闭锁,闭锁时锁梁不发生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14.
大功率液力变矩器叶轮强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履带车辆大功率液力变矩器在高转速工况下的叶轮强度问题,基于单向流固耦合(FSI)理论,建立了液力变矩器叶轮强度分析模型.采用全局守恒插值算法,实现了流场网格节点上的流体压力载荷到结构网格节点的插值传递.结合惯性离心载荷,采用静力学分析的方法,对某型液力变矩器叶轮,进行了2种载荷共同作用下的有限元强度分析,得到了其...  相似文献   

15.
该文针对军用车辆、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向心涡轮式液力变矩器,以一元束流理论、投影于多圆柱面的等角射影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液力变矩器循环圆和叶片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数学模型;并在SUN工作站上,利用CAD软件的二次开发语言,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实现了液力变矩器循环圆和叶片的人一机交互式图形设计,提高了设计的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16.
用M atlab/S imu link模拟仿真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匹配,该文首先用m atlab/smu link中插值的方法模拟发动机调速特性和负荷特性并建立发动机模块,用m atlab/smu link、m atlab/stateflow混合建模,模拟液力变矩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并建立液力变矩器模块.然后结合仿真,判断设计的结构参数对匹配性能的影响以及能否达到设计的要求.从仿真结果看,仿真车型变矩器的效率,变矩系数,以及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出的扭矩、转速能达到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湿式离合器摩擦副平均温升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湿式换挡离合器结合过程温升特性,基于集总参数法将离合器液压系统各元件简化为节点,建立了系统热阻网络模型与试验系统,研究获得了冷却润滑流量和转速差对离合器温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中低摩擦热负荷下,离合器温升对冷却流量的改变不敏感;在中高摩擦热负荷下,冷却流量变化对离合器温升影响显著,但当冷却流量增大到超过某一临界值时,流量增加对离合器温升影响微弱;转速差与离合器结合油压影响摩擦热负荷强度;离合器温升表现为转速差的线性增长关系,在相同冷却润滑状态下,转速差每增加100 r/min,离合器温升增加8.05%. 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能较好反映离合器正常工况的温升特性。  相似文献   

18.
车辆起步和换挡过程中液力变矩器涡轮扭矩变化对其舒适性有较大影响.为了在控制模型中精确地计算液力变矩器涡轮的扭矩,以搭载W305型液力变矩器的某轻型越野车为例,根据液力变矩器动态特性方程,搭建了液力变矩器仿真模型,并将液力变矩器的外特性仿真曲线与试验获取的外特性曲线进行了对比,误差小于3%,表明建立的液力变矩器的仿真模型满足滑模观测器的要求.采集试验车发动机转速(即泵轮转速)和输入轴转速(即涡轮转速),建立滑模观测器,观测涡轮扭矩和液力变矩器流量.结果表明,使用滑模观测器能准确地计算液力变矩器涡轮扭矩和流量.该滑模观测器已应用于车辆起步和换挡过程中液力变矩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车辆自动换档离合器缓冲控制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子技术在车辆上的广泛应用,使得换档操纵技术和操纵方法不断变革,已经和正在产生许多换档性能优越的电液自动换档和动力传动总成自动控制系统.换档离合器结合时的油压特性,直接影响着换档品质的好坏,本文分析和讨论了目前在车辆上为提高换档品质所采用的换档离合器缓冲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根据GW系列齿轮箱试验情况和GWC5259型齿轮箱试验报告,分析了离合器工作油压的变化规律,计算了离合器接合过程的摩擦力矩,讨论了在空车接排和换向时离合器的滑摩时间,可为船舶操纵系统和轴系设计提供参考,并为离合器热负荷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