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变矩器闭锁离合器充油特性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对变矩器闭锁离合器结合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 ,以获得良好的结合品质为目标 ,提出了变矩器闭锁离合器充油特性的设计方法 ,编制了计算机程序 ,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 相似文献
2.
对闭锁式液力变矩器的闭锁、解锁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计算。研究分析了闭锁离合器操纵油压、充放油时间等对闭、解锁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较理想的充放油特性。 相似文献
3.
4.
基于Matlab的自行火炮闭锁离合器的优化将参数优化归结为数学规划问题.确定离合器的内摩擦片外径D、内径d、数目i、厚度a、系数μ、间距6等参数后,以D、i、a和6为优化参数,建立其参数优化模型.将离合器主参数、传递转矩等约束条件规范化,定义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编写其M文件,在命令窗口调用函数constr,用Matlab优化工具箱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5.
以某型液力传动车辆为研究对象,为提升液力工况向机械工况过渡过程中闭锁品质,尤其是减小车辆闭锁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对闭锁离合器的动态缓冲特性开展理论和试验研究。建立具有闭锁功能的液力变矩器及其主、被动端动力学系统仿真模型,分析闭锁过程的快速充油、缓冲升压及阶跃升压各阶段对闭锁品质的影响,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对缓冲升压阶段的缓冲斜率进行优化,通过所构造的闭锁品质评价函数比较优化前后冲击度、滑摩时间及滑摩功等品质评价参数,并搭建闭锁特性试验验证台架对优化前后闭锁品质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动力学系统仿真模型能够对动态闭锁过程进行准确预测,优化后闭锁品质较优化前有明显改善,冲击度显著降低,基于闭锁品质评价函数的品质优化方法能够为液力传动车辆的闭锁特性的设计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7.
李国强 《兵工学报(坦克装甲车与发动机分册)》1999,(4):10-14
军用履带车辆采用液力传动后,需要解决车辆的辅助制动,车在一元束流理论基础上,利用液力变矩器无因次方程,研究了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反转工况的计算方法,并利用某军用履带车辆的液力变矩器进行了计算与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对利用液力变矩器反转工况制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传统设计及已发表于文献[1 ̄5]的优化设计中,都存在着没有能充分考虑各设计参数在制造、工作中所产生的各种变异,因而存在着再现性差的缺点。本文针对以往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应用三次设计方法对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进行设计,得到了各设计参数的公称值和容差,使设计目标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湿式多片离合器分离过程的持续时间、转矩变化和间隙分布会影响车辆换挡品质。考虑摩擦副间流体动压润滑、微凸体弹塑性接触、花键摩擦力以及活塞回位之后与离合器毂的碰撞,建立湿式多片离合器分离过程动力学数值模型,研究六摩擦副系统在不同初始控制油压和油压下降速率下的动态分离过程,提出了不均匀系数以表征分离间隙均匀度。研究结果表明:油压下降速率的减小显著延长了分离过程持续时间,恶化了分离间隙均匀度,减缓了粗糙接触转矩的下降,增大了分离过程中的黏性转矩;而初始控制油压对分离过程持续时间和分离间隙均匀度影响较小,但初始控制油压的增加增大了粗糙接触转矩的初始值和衰减速率,并减小了分离过程中的黏性转矩。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一些典型的前苏联设计方案的结构外形,对几种导弹设计方案的气动特性进行了考核。包括具有前控制面或后控制面的固定翼导弹、具有固定后稳定面的翼控制导弹。这些方案的任务包括空对空、地对地、空对地和地对空攻击。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选形、部件布局及当地流场的考察。这些方案通常能提供好的稳定性、高的控制效率和低的控制铰链力矩。此外,在一些巡航型任务的情况下,可利用受力面积准则作为一种提高气动力效率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飞行特性分析演示系统是针对首区测控系统的工作站特点而开发的任务辅助系统,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其具体开发。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一种新型涵道飞行器的设计与气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涵道飞行器可以悬停、垂直起降和前飞,且安全性高、结构紧凑、噪声低。针对涵道飞行器一般只能以直升机模式低速前飞,设计了一种能以飞机模式快速前飞的新型可倾转有翼微型涵道飞行器。该涵道飞行器设计固定机翼,且涵道外形设计综合考虑了低速飞行和快速飞行的性能要求。然后采用数值模拟和风洞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它在不同飞行模式下的气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微型涵道飞行器不仅可以悬停、垂直起降和以直升机模式低速前飞,而且能以飞机模式快速前飞涵道飞行器可以悬停、垂直起降和前飞,且安全性高、结构紧凑、噪声低。针对涵道飞行器一般只能以直升机模式低速前飞,设计了一种能以飞机模式快速前飞的新型可倾转有翼微型涵道飞行器。该涵道飞行器设计固定机翼,且涵道外形设计综合考虑了低速飞行和快速飞行的性能要求。然后采用数值模拟和风洞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它在不同飞行模式下的气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微型涵道飞行器不仅可以悬停、垂直起降和以直升机模式低速前飞,而且能以飞机模式快速前飞并在整个飞行包线中具有良好的气动特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