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士和 《建筑》2003,(12):30-33
建筑业是江苏的传统产业,历史悠久。自1990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国内首先以省政府的名义命名了海门、泰兴等苏中地区的6个“建筑之乡”至今,江苏省已有17个“建筑之乡”。十余年来,江苏省建管局、江苏省建筑业协会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建筑之乡”研究会,力促各级政府扶持、培植和推动“建筑之乡”建筑业的发展。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以后,要不要开展“建筑之乡”研究,要不要继续扶持加快“建筑之乡”建筑业的改革和发展,这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已有定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是今后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指导方针。本文结合江苏“建筑之乡”现状,分析了现在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谋求可持续发展,推进大建筑业战略。  相似文献   

2.
“建筑之乡”建筑业的发展战略研究吴耀忠●陈鹏自1990年江苏省政府命名泰兴等六县(市)为首批“建筑之乡”以来,全省“建筑之乡”已发展为21家。“建筑之乡”的诞生是建筑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建筑业综合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建筑之乡”的蓬勃发展带动并...  相似文献   

3.
培育建筑企业集团和“建筑之乡”基地县是确立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的两大支撑点。“建筑之乡”如何调整建筑业产业结构、壮大企业规模、完善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素质、增强经济效益,实现上规模、上等级、上水平,我们再次深入“建筑之乡”——福建省永泰县,开展调研,感到世纪之交“建筑之乡”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挑战:“建筑之乡”的忧患所在建筑业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建筑市场环境出现的几种新情况,切不可忽视。一是“建筑之乡”要增强规范建筑市场行为的意识。《建筑法》…  相似文献   

4.
自1985年彭真同志在山东桓台挥笔写下“建筑之乡”,至今已有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6 个省的政府向43个县(市)授予这一称号。建筑之乡是建筑业发达的标志,为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带动人民脱贫致富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建筑之乡必须而且必将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一、做强全省建筑业,要求建筑之乡率先建成“建筑强县(市)”众所周知,江苏建筑之乡已成为江苏建筑业的“半壁江山”,在江苏保持“全国第一建筑大省”的位置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最近,江苏省建管局根据宏观经济发展对建筑业的要求,借鉴一些建筑业发达国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很高兴来绍兴参加“99建筑之乡”的联谊会。我这两年已很少考虑建筑业的事,更很少思考建筑之乡的事。我主要是来看会、听会,没什么话要说。要说,也是随想而已。第一,我认为,应当充分肯定建筑之乡对推动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功绩。前些年我来绍兴,我问抓建筑业的副市长,“你们为什么对建筑业这么关心?”他回答说:“建筑业是个大财源,大信息库,是培养干部的大学校”。这几点,在建筑之乡是实实在在的,建筑之乡确实是建筑业改革的尖兵。建筑之乡抓住了机遇,使建筑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至现在,仍然是生气勃勃的。第二,这两年,国务院加大了国家机构改…  相似文献   

6.
江苏是在全国较早开展“建筑之乡”评选、注重“建筑之乡”研究的省份之一 ,目前全省共有“建筑之乡”1 7个 ,约占全国 46个建筑之乡的四成 ,数量上也属最多。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建筑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苏中地区部分县 (市 )建筑业的异军突起 ,有力推动了全省建筑业的加快发展 ,为表彰先进 ,树立典型 ,加强排头兵的建设 ,从 1 990年起 ,江苏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建筑之乡”6家 ,后经两次三批发展 ,共达 2 1家。 2 0 0 0年 ,江苏省政府为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建筑之乡”的质量 ,重新在建筑业发达的县 (市 )进行认真筛选和评比 ,最后根据条件…  相似文献   

7.
路凯 《建筑》2009,(1):30-31
山东省高度重视县域建筑业的发展,坚持走建筑富县、建筑兴县、建筑强县的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建筑之乡”和“十强县”的品牌效应、区域优势和专业特色,有力地推动了县域建筑业发展,为繁荣县域经济,实现全省建筑业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自199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永泰等四县“建筑之乡”以后,“建筑之乡”的建筑业,在时代列车的快车道上飞速行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建筑业已经成为永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可以说,没有建筑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永泰整个社会和经济的稳步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永泰的建筑业同样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推动“建筑之乡”新  相似文献   

9.
羊维元 《建筑》2001,(11):7-8
近年来,“建筑之乡” 江苏省建湖县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适时调整市场理念和经营理念,积极实施建筑业结构调整,努力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经济增长点,建筑业取得长足发展。2000年全县完成建安产值28.4亿元,比“八五”末增长32.3倍,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扩大到28.3%,并连续8年超农业,成为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2000年再度被江苏省政府命名为“建筑之乡”。结合建湖县近年的探索与实践,就如何加快建筑业结构调整步伐,规避建筑市场恶性竞争的负面影响,推动建筑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环江县自1991年被江苏省政府命名为“建筑之乡”以来,建筑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对世纪即将到来之时,如何培植新优势,保持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是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经过认真分析和冷静思考,我们认为,只有坚持“五个必须”,实行目标同向、上下同心、全局同力,才能实现“建筑之乡”的持续发展,才能使郊江县这个建筑规模小县发展成为建筑大县、建筑经济强县。._一是必须重新认识建筑业一选幻梦X孽——ry/多年来,和江建筑业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反哺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  相似文献   

11.
自从江苏省政府命名“建筑之乡”至今已有十个年头。十年来 ,“建筑之乡”的建筑业长盛不衰 ,始终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1999年 ,全省 2 1个“建筑之乡”完成企业总产值 699 85亿元 ,施工产值 651 14亿元 ,增加值 160 84亿元 ,比上年分别增长11 2 8%、12 56 %和 19 8;占全省建筑业的比重均接近一半 ;实现利税 2 3 5亿元 ,占全省建筑业利税总额 47 97% ;全员劳动生产率 72 656元 /人 ,高出全省建筑业 12个百分点。绝大多数“建筑之乡”的建筑业已发展成为仅次于工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建筑之乡”成为全省建筑业名副…  相似文献   

12.
自1990年江苏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江都等六县(市)“建筑之乡’以后,‘建筑之乡”的建筑业,在时代列率的快车道上飞速行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不仅建筑业已经成为该地区经济名副真实的支柱产业,而且“建筑之乡”已经成为全省建筑业率定轻重的‘排头兵’和“半壁河山’。发挥优势,创造辉煌的7年过去了,主客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建筑业比较发达的优势,已推肉和遍及鲁边地区和省份。‘建筑乡’率先运用的横向联合的组织体制,机动灵活的经营策昭、以及劳力无活、弹世用工春机制,乌币场经严的要求已不相适巨,特别是随…  相似文献   

13.
勇立潮头顺风扬帆再创“建筑之乡”新优势文/严洪山李家骥“建筑之乡”发展的新成就与作用江苏建筑业以集体建筑企业为主,以中小型建筑企业为主,以外向开拓为主。这一在80年代形成的建筑企业发展模式,以其特有的优势和生命力,成功地实现了江苏建筑企业由“起步——...  相似文献   

14.
林庆福 《建筑》2024,(1):66-68
<正>建筑业是富民产业,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与地方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改善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把建筑业这一绵延千年的传统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和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抓好抓实,制定出台培育扶持壮大建筑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福建省建筑之乡”“福建省优秀建筑之乡”“中国建筑之乡”……一项项荣誉见证了惠安县建筑业发展的铿锵步履。  相似文献   

15.
陈美华 《建筑》1999,(5):20-21
对“建筑之乡”,人们并不陌生。“建筑之乡”一说,在我国民间已有悠久的历史,如同“教育之乡”、“百工之乡”、“鱼米之乡”,等等。而这里所说的“建筑之乡”,在本行业有着明确的概念,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由各省命名的七个县(市)。这些“建筑之乡”都基本具备4个条件:1.具有较长的建筑业发展历史;2.建筑业已成为本县(市)的重要支柱产业;3.建筑业从业人数较多;4.施工能力形成较大规模。“建筑之乡”的蓬勃发展是行业内所共知的。然而,当人们走近许多“建筑之乡”,就会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建筑之乡”的建筑有何特色?这是…  相似文献   

16.
《建筑》2023,(10):110-111
福州市永泰县是福建省1997年11月首批命名的“建筑之乡”之一,2006年3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永泰县“优秀建筑之乡”称号,2023年,永泰县再次入围福建省“建筑之乡”名单。近年来,永泰县建筑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增强为企业靠前服务意识,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建筑业已成为永泰县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7.
蒋德良 《建筑》1998,(12):24-25
作为建筑业相对发达的“建筑之乡”,建筑业拥有大批的城乡集体建筑施工企业,其现状如何,寻求再发展的路在哪里?目前尚缺乏较成功的典型经验。本文试以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以浙江东阳建筑业为例对“建筑之乡”建筑业的现状、发展方向作一些粗浅的分析、探讨,以引起对这一问题的广泛思考,从而寻求出全国各“建筑之乡”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之路。一、四大转变,构注了“大任统”框架近十多年来,全国“建筑之乡”的建筑业依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积极探索和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业发展道路和模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成就…  相似文献   

18.
发挥“建筑之乡”优势提高建筑劳务整体素质●佘峰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江都市建筑业焕发了生机,迅猛发展,成为全市仅次于工业的第二支柱产业。1989年起,先后列为国家和北京市建筑劳务基地;1990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为“建筑之乡”。在国家和北京市以...  相似文献   

19.
作用与启示──“建筑之乡”在江苏的成功实践李家骥1990年和199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先后两批命名了泰兴等11个县级"建筑之乡",这是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一项创举,是对封闭建筑经济的重大突破。"建筑之乡"的成功实践,推动了全省建筑经济的腾飞,走出了一条...  相似文献   

20.
陈勇 《建筑》1999,(7):28-29
江都,闻名通过的“建筑之乡”。近年来,建筑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建筑业在经济全局中的地位愈益显现。10万建筑大军,43亿元的建筑企业总产值,1/3的农民靠建筑业致富,建筑业实实在在地撑起了江都经济的一方夭地。当前,建筑市场低速,业务不足,竞争加剧,如何使支柱产业更强,如何把握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使“建筑之乡”长盛不衰,已成为江都上上下下共同关注的问题。随着国家投资方向的调整和市场格局的变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江都以土建为主的产业结构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市场空间越来越小,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差。这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