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小娟 《家庭电子》2001,(11):35-35
目前人们对于MP3和MD孰优孰劣,争论十分激烈,笔者有一些观点提出来参加讨论。对于MP3和MD之优劣,争论最多的是音质问题。如果MP3和MD指的是音乐格式,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数字音频的压缩格式。曾有一篇从软件角度  相似文献   

2.
MD大战MP3     
假如让最新的MD技术与最好的MP3来一场决斗是不是很发烧呢。遗憾的是很多人在并不了解真实情形之下就对MP3妄加评论,各种音响杂志发出责难的文章,其中许多都产生了误导作用。与此相反,电脑杂志齐声称赞MP3的声音与CD一样好,音质丝毫没有下降云云。 MP3与MD类似,也是一种有损压缩规格。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0年飞利浦公司在开发PASC时所进行的心理声学研究。PASC是数字盒式磁带DCC采用的压缩算法,当时(1992年)DCC的音质要比MD好得多。当然这都已经  相似文献   

3.
王文 《电子科技》2001,(7):40-40
MD、MP3、CD都是目前记录数字音频的几种形式。其中CD出现最早,它对原始资料没有任何压缩,因此音质最好,但占用的存储空间也最大,一张640M的光碟,最多只能记录约70分钟的音乐资料。MD的出现其实是在MP3之前,以前一直不受关注,反而是在MP3红火后,人们才又开始关注起颇具  相似文献   

4.
《新潮电子》2005,(23):157-157
一直以来,MD就以容量大和媲美CD的音质而著称。但是随着MP3随身听的不断进步,在存储容量上已经超越了MD,而在音质上,由于音频解码技术的提高,MD也优势不在,再加上存储,传输上的便利,更将MD抛在了身后。人老株黄嫣然已经成了MD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5.
MD、MP3、CD都是目前记录数字音频的几种形式.其中CD出现最早,它对原始资料没有任何压缩,因此音质最好,但占用的存储空间也最大,一张640M的光碟,最多只能记录约70分钟的音乐资料.MD的出现其实是在MP3之前,以前一直不受关注,反而是在MP3红火后,人们才又开始关注起颇具特色的MD来.要说"MD”就先谈谈"MO”,MO是一种采用磁光技术的存储设备,综合了"磁”和"光”记录的优点,可以在一张3寸大小的盘上记录640M的资料,与CDR相比MO可以随机擦写,而且速度也比CDR要快许多,直逼硬盘的速度.MD实质就是一种小型化了的、专门用来记录音频资料的特殊MO设备.MD和CD的区别很明了,主要在于CD音质要略好于MD,但CD无法进行录制和改写.二者播放设备的体积也相差较大,CD明显要大许多.下面是MD和MP3之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AV问答     
《实用影音技术》2008,(11):74-75
Q我是《电子报》和《实用影音技术》的忠实读者,也是音乐爱好者。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有一款索尼的台式音响出售.这种台式音响带有MD录播功能,且据介绍能够用MD碟片转录CD音乐,音质非常好,据称是“采用ATRAC3格式进行无损音质的压缩录制”。我感觉不太可能,这种索尼ATRAC3缩格式能够做到“无损”?ATRAC3压缩格式录制的音乐,音质会比MP3好吗?  相似文献   

7.
《新潮电子》2002,(2):83-87
1992年,世界上第一台MD随身听在日本索尼(SONY)公司诞生,整整10年过去了,MD随身听最初的设计者一定很难想象今天MD随身听世界的丰富多彩,它们令众多MD随身听FANS为之疯狂。虽然后来随着MP3随身听的兴起和迅速发展,MD随身听的地位面临挑战,受到冲击,然而由于拥有MP3随身听无可比拟的音质和DIY的无限魅力,所以MD随身听仍然俘虏了无数年青人的心、成为他们不可替代的伙伴。  相似文献   

8.
景遇 《电子世界》2004,(5):20-20
有很多朋友在初次接触数码音乐产品的时候,心里总是存在着疑问:到底是MP3好,还是MD好?多数MD玩家一说到MP3就是垃圾音质,但是我认为把MP3就这样一棍子打死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打个比方,普通杂牌的CD机和SONY的CD机,用同样的光碟,听起来的效果会一样吗?之前的磁带随身听,大家都在生产,国产的杂牌100元的随身听和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外观是MP3的衣服,那么音质就是MP3的灵魂。国产名牌MP3的外观工艺正在逐步向国际时尚靠拢,但音质一直是其最大的软助——比起世界名牌如创新、Iriver来说还有不小的差距,以至于成本相差无乃,但价格高于国货一倍以上的进口MP3长期旺销不衰。最近有不少从软件角度探讨如何提升MP3音质的文章,笔音认为均是治标不治本,节目源固然重要,播放机本身性能对音质的制约更大。下面就从硬件角度对国产MP3的音质来一次“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外观是MP3的衣服,那么音质就是MP3的灵魂.国产名牌MP3的外观工艺正在逐步向国际时尚靠拢,但音质一直是其最大的软肋--比起世界名牌如创新、Iriver来说还有不小的差距,以至于成本相差无几,但价格高于国货一倍以上的进口MP3长期旺销不衰.最近有不少从软件角度探讨如何提升MP3音质的文章,笔者认为均是治标不治本,节目源固然重要,播放机本身性能对音质的制约更大.下面就从硬件角度对国产MP3的音质来一次"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1.
viamd 《新潮电子》2002,(1):119-119
神奇的“0”和“1”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这世界增添了无穷乐趣,数字音频便深受其裨益。索尼(SONY)公司是数字音频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其MD随身听便是用户领略数字音频的上佳器材之一。如今,MD随身听作为随身听领域中两大主流之一,凭借其音质的优势与MP3随身听对弈沙场,若想获取最终胜利,音质自然是它的致胜法宝,因此它充分利用心理声学开发出了ATRAC编码技术。1999年底,索尼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地将ATRAC扩展到ATRAC3(MDLP),这可以说是MD随身听竞争MP3随身听所拥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一年前,国内的无数随身听爱好者曾对谁是随身听市场的霸主展开过激烈的争论,是体形较大,但音质最佳的CD随身听;还是音质仅次,便携性更好的MD随身听?最为激烈的争论则是集中在MD随身听和MP3随身听上。笔者也曾为作何选择而彷徨过,MD随身听可说是在音质和便携性上找到了最佳平衡点,但长时间的录音过程和对音源的较高要求对于性急、怕麻烦的笔者却是最大的阻碍。随着PC及互联网的普及,谁家里没有几十、上百兆的MP3音乐呢,而网络通畅、便捷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所以MP3随身听便成为我所“猎杀”的头号对象。经过长时间的对比选择,万城科技的新品DM-S64(以下简称S64)突出重围.经评委的一致认可最终成为我的随身伴侣。(注:评委包括父母、叔叔、阿姨、表哥、表姐等等一些门外汉,合适的价位是他们评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黄磊 《数字通信》2006,(6):51-57
这是一个连相机也能插上耳机播放音乐的时代,连洁具商TOTO都推出了一款能够播放MP3的马桶,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做什么,只要你愿意,音乐将始终伴随着你。但这又是一个音乐品质急剧下降的时代,老一辈的音频发烧友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对MP3嗤之以鼻,觉得压缩后的音乐简直就是垃圾,事实上,网上流传的RM、128Kbps MP3的确让对音质稍有要求的人难以入耳——可就是这些音乐,占据着大多数人的MP3随身听、手机甚至CD机……  相似文献   

14.
《视听技术》2005,(4):69
最近对随身听比较感兴趣,身边有很多朋友都在用MP3,但也有一些朋友说MP3的音质不好,推荐买SONY的Hi-MD。我大概了解了一下,似乎确实是Hi-MD的音质要好一些,但网上的MP3节目源很丰富,下载就行了。而SONY的Hi-MD则必须靠自己来制作,较麻烦。所以一直没有决定买哪种。最近突发奇想:能用Hi-MD来记录HP3的话,不就两全齐美了吗!想用高音质就自行录制Hi-MD,要求不高的话就直接下载MP3。不知是否有这样的MD机?  相似文献   

15.
测试音乐     
《数字通信》2005,(3):31-31
测试音乐用于主观听音测试.针对MP3本身的特点,我们测试的重点放在中低频上.所有的音乐均从原版CD通过EAC抓轨并由LAME经“——ait-preset extreme”转换成动态码率的高音质MP3,对于不支持192Kbps以上码率及动态码率的摩托罗拉E398,则使用了192Kbps的平均码率进行编码。  相似文献   

16.
MP3与MD     
老卡 《电子质量》2000,(4):15-16
1.MP3及MD音乐文件简介MP3是目前电脑界最流行的音乐格式,其全称是MPEG1LAYER3,可以做出超小“体积”的音乐文件。由于MP3采用的是1:10破坏性的压缩方式,完全不顾任何的听觉规则,大小只有原始音频数据的1/10或者1/12,加上网上资源多,对硬件要求相对较低而大受电脑爱好者的青睐。虽然MP3的音质介于卡带和CD之间,但人耳听起来,感受的效果却没有什么不同。MD也是一种便携音乐,其唱盘可以装入衬衫口袋。MD能维持令人难以置信的高于74分钟的清晰、全数字的高质量声音。它的功能很多,不仅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录制,而且还能增加和删除个别…  相似文献   

17.
日本RWC公司生产的THUMBSTICK型号MP3随身听体积仅有23×13.5×79mm,重量41g,堪称世界体积最小的MP3/WMA随身听产品。此款产品使用USB1.1接口,容量128MB,还集成了闪盘功能,方便好用。THUMBSTICK支持8~320Kbps采样率的MP3文件,并且支持VBR模式,拥有Nor-mal、Classis、Live、Rock、Pop五种声音模式,而且使用双路10mw耳机输出,相信能带来不错的音质效果。产品内置700mA镍氢充电电池,可以连续使用10小时。RWC:世界体积最小的MP3随身听…  相似文献   

18.
郭海毅 《数码》2003,(7):52-54
MD.CD和MP3这三种最流行的随身听代表着数码音频播放器的不同选择。对于玩家来说直希望在款产品能够提供像CD样完美音质同时像MP3样方便.以及具备ATAC3的高容量存储。年前PANASONIC曾坚推出让人充满希望的整台性产品CT系列获得了不少用户的支  相似文献   

19.
《数字通信》2004,(4):57-59
从索尼的随身听(walkman】时代开始,便携式音频设备就一直是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由CD随身听到MD的变迁以后,MP3随身听异军突起,在CD随身听和MD斗得难分难解之际.悄然成为便携式音额设备销量的龙头老大。作为便携式音频设备,便携是第一重要的元素,CD随身听在与MD的竞争中落了下风,就是因为体积的原因,而MD意为MINI CD,虽然体积小于普通CD光盘.但是仍然要受载体体积的限制,MP3随身听播放的音乐文件采用压缩的算法.在音质方面自然无法与两位前辈相比,但因为其基本不受载体限制的体积和外形受到了更多年轻用户的青睐。不过.无论MP3随身听的体积可以做到如何地小.需要多携带一个设备总是让人烦恼的,在手机上集成MP3功能无疑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虽然手机 MP3的模式已经并不罕见,但成功的案例寥寥无几.这次海尔彩智星Z8000又为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新鲜体验呢?  相似文献   

20.
《新潮电子》2003,(11):67-67
CD随身听固然拥有音质较好的优势.但其庞大的体积却始终无法改变。尤其是在MD随身听以及MP3随身听的强烈冲击下,CD随身听的市场表现每况愈下。于是,生产厂商纷纷在功能上作起了文章,支持MP3等其他音频格式几乎成为了新款CD随身听的必备功能。然而,CD随身听的优势音质并没有随着新产品的推出而得以长足提高.这也引得CD随身听爱好者怨声载道。此次,松下(Panasonic)推出的两款CD随身听正是为了改变这一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