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织物面料服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涤纶与锦纶复合丝这种新型的面料,以其良好的服用性能受到人们的青睐。涤纶与锦纶复合丝具有三度空间的立体卷曲,体积高度膨松,象羊毛或变形纱一样的弹性,手感柔和,抱合好,覆盖能力好等特点。复合纤维的卷曲具有可逆性,即纤维受外力作用时,卷曲减少;用沸水、蒸汽或干热处理时,卷曲又能恢复。如何对涤纶锦纶复合丝进行鉴别呢?  相似文献   

2.
选择竹炭纤维、锦纶半光丝、氨纶为原料,开发高档竹炭纤维经编内衣面料。阐述该面料的编织工艺以及在编织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以涤纶和锦纶经编平布作为对比样,测试各经编面料的紫外线屏蔽性能、负离子发射性能、润湿性能和顶破性能,结果表明,竹炭纤维经编面料各项性能优良,适合制作高档内衣面料。  相似文献   

3.
采用涤纶基防静电丝和锦纶基防静电丝分别织入同一种面料,经过染整工艺整理,然后测试面料的静电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棉型防静电面料,经过碱处理后锦纶基的防静电面料比涤纶基的静电性能要稳定,因此棉型防静电面料优选锦纶基静电丝;对于经、纬纱是长丝的防静电绸类的面料,由于不需要碱处理且定型温度很高,而锦纶基静电丝不耐高温,所以防静电绸选用涤纶基的防静电。  相似文献   

4.
PTT混纤针织物风格的主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级评定法对PTT短纤、长丝、PTT/PET的复合丝与常规纤维混纺交织研制的31种针织面料进行了主观评价打分,然后对这些试样的评价值的平均值及标准偏差分别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锦纶长丝与PTT长丝交织成的长丝针织物中使用0.11 tex的锦纶能够改善织物的手感;在PTT/PET并列复合丝与细旦涤纶交织制成的针织物中使用0.22~0.33 tex的并列复合丝虽然可提高弹性,但会降低手感,在产品设计时应考虑将其他手感优良的纤维覆盖在织物表面;加入适当细度及含量的涤纶纤维可降低织物成本,提高产品的尺寸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分级评定法对PTT短纤,PTT长丝,PTT、PET复合丝与常规纤维混纺交织研制的31种针织面料进行了主观评价打分.然后对这些试样评价值的平均值及标准偏差分别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锦纶长丝与PTT长丝交织成的长丝针织物中使用0.12tex的锦纶纤维能够改善织物的手感;在PTT、PET并列复合丝与细旦涤纶交织制成的针织物中使用2~3tex的并列复合丝虽然可以提高弹性,但会降低手感.产品设计时应考虑将其他手感优良的纤维覆盖在织物表面;加入适当细度及含量的涤纶纤维可以降低织物成本、提高产品的尺寸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涤纶具有突出的服用性能,丝胶蛋白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因此结合涤纶与丝胶蛋白可望得到服用性能和生物相容性都良好的高功能复合面料。本文研究了在涤纶表面层半镶嵌蔗糖脂肪酸酯赋予其可反应基团,并通过交联剂,制备了涤纶/丝胶蛋白复合面料。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半镶嵌后涤纶表面明显覆盖了一层化合物,接枝后表面覆盖层更厚;红外光谱显示,丝胶蛋白接枝在涤纶上;DSC分析表明复合面料热稳定性增加;X射线衍射表明镶嵌后涤纶结晶度有所下降,但用醋酸处理后结晶度略有上升。服用性能测试表明:丝胶蛋白牢固的接枝在涤纶表面;织物吸湿性、抗静电性明显改善,折皱弹性保持良好,并通过柔软剂处理保持良好的柔软度。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生物基锦纶的性能,试制了生物基锦纶针织面料并对其性能进行详细测试和分析,探讨了这类新型生物纤维在针织面料开发中的应用前景。首先采用红外分析方法确定了生物基锦纶的结构,从分子结构层面探讨其性能;通过将生物基锦纶针织面料与锦纶6、涤纶面料的性能进行对比,得出生物基锦纶具有较好的耐磨、悬垂、吸水等性能;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显示生物基锦纶在服用方面综合指标最高,从而证实其能够在内衣和外衣面料上得到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20 D/24 f细旦锦纶消光全牵伸丝与20 D/68 f超细旦锦纶消光全牵伸丝经纬交织,通过对织造与染整生产工艺的研究与优化,开发出超细旦棉感锦纶羽绒服面料,并通过与类似规格细旦涤纶羽绒面料的性能对比测试,进一步验证了超细旦锦纶在羽绒面料开发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利用棉纺织传统设备,研发生产牛奶蛋白纤维,羊绒,涤纶复合弹力面料的设计思路、原料选用、生产技术措施及产品测试结果.该产品是将牛奶蛋白纤维与羊绒纤维复合作为外包纤维,用莱卡弹力丝作芯丝,经织造开发出的五枚二飞经面缎纹面料,测试表明,该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悬垂、舒适等服用性能,是理想的高档服装面料.  相似文献   

10.
新型多组分纤维纺织品染整(十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3.6.2蚕丝/涤纶纺织品的染色(1)产品及其染色方法概述将涤纶长丝与蚕丝厂丝(长丝)交织或包芯复合,或将涤纶短纤维与绢丝混纺而制成的新面料,在保持蚕丝纤维吸湿性好、服用舒适、手感柔软及光泽柔和等优点的基础上,又因混纺或交织比例不同,能在不同程度上解决纯纺蚕丝织物尺寸稳定性及抗皱性差和难以护理等问题,而且这类面料价格适中。另外,涤纶和蚕丝的染色性能差别很大,很容易通过匹染的方法获得双色或闪色风格的产品。  相似文献   

11.
五、涤纶仿毛纤维的卷曲性能 1.卷曲性能对加工和服用性能的影响 纤维的卷曲特性是纺织加工性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合成纤维不同于天然纤维,棉纤维有天然卷曲,羊毛纤维不但有天然卷曲,而且表面还有鳞片,而合成纤维则不同,未经卷曲的涤纶纤维表面光滑,纤维间抱合力小,可纺性差,因而必须对其进行卷曲加工,使其获得与天然纤维相似的卷曲性。涤纶仿毛纤维若获得与羊毛相似的卷曲性能,可使最终制品具有与羊毛相似的蓬松、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手感和良好的抗皱、保形等服用性能。但卷曲数、卷曲度和卷曲弹性并非越高越好,太高了不利于开松,会使毛粒增多,造成纤维的损伤,同样也不利于牵伸,另外也会使制品的手感变硬。 2.卷曲加工工艺条件对涤纶仿毛纤维卷曲性能的影响 未经卷曲的纤维束在卷曲轮和填塞箱中在力和热的作用下,纤维产生弯曲形变(见图7),  相似文献   

12.
以锦纶和涤纶的共纺复合丝为原料,充分利用纤维的特性,通过组织设计,结合喷气织造技术、新型染整技术与复合加工技术,开发出起绒性好、立体感强、柔软丰满、耐洗耐磨的双层涤锦棉功能性面料。由于面料反面采用棉纱,赋予了织物吸湿性好、无静电、保暖性好、抗拉力高、抗腐耐热等优良性能,体现了极佳的多功能性,产品用途多样,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T/N布是涤纶与锦纶合纤长丝交织的简称。它是用涤纶有色牵伸复丝作经,锦纶大有光牵伸复丝作纬,在喷水织机上织制。在经过染色工序时,根据两种纤维的吸色性能不同,用分散染料对锦纶上色(涤纶保留底色而不吸色),加上特殊起皱整理,使成品外观光泽柔和,具有两种不同颜色的闪色效应和绸面起皱效应。产品颜色夺目艳丽,华丽典雅。该产品适应性极广,春秋两季可用于夹克衫面料;夏季可用于套裙;冬季是取代目前市场上防羽绒服外套的高级面料,属于“全天候”产品。从生产过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涤纶基防静电丝和尼龙基防静电丝分别织入同规格面料,经染整工艺整理后测试面料的静电性能,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涤纶基防静电面料经过碱处理后,防静电性能不稳定,甚至有明显下降,而锦纶基防静电面料经过同样工艺整理后,防静电性能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5.
正当下,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户外休闲活动日益受到推崇,而运动休闲风也成为面料产品开发的重要方向。凭借优越的耐磨性和优于涤纶的亲水性,加上其他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锦纶产品在该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锦纶产品的开发主要是在科技与时尚之间寻求平衡。纤维应用方面更加关注新技术带来的品质感的提升,比如多组分丝、复合丝、功能性纤维等;纱线通过结构的变化提  相似文献   

16.
针对涤纶/锦纶复合超细纤维织物在染色时不易染得深浓色以及深浓色牢度差的问题,分析比较了采用不同染料组合对其进行染色的优缺点。分别使用分散—活性染料、分散—直接染料、分散—酸性染料对涤纶/锦纶复合超细纤维织物进行染色。结果表明,对染色深度要求较高但是对染色牢度要求不高的涤纶/锦纶复合超细纤维可以选择使用分散/直接或分散/酸性染料染色。使用分散—活性染料染色可以使涤纶/锦纶复合超细纤维织物获得深浓色泽的同时还能有较好的染色牢度,染料用量12%(owf)时,主要色牢度(耐水洗,耐摩擦)仍能达到4级及以上。  相似文献   

17.
瞿永  张颖 《国外丝绸》2008,23(1):22-24,38
介绍了丝/棉、丝/麻、丝/毛、丝/氨纶、丝/大豆蛋白纤维、丝/竹纤维、丝/Modal等蚕丝复合织物的设计方法及服用性能。指出运用多种纤维开发设计丝绸复合面料可以改善真丝织物的服用性能,从而拓宽传统丝绸产品的风格范畴。  相似文献   

18.
两种成份的复合丝,是利用两种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的不同,使制成的织物形成独特的外观效应,并提高服用性能。然而正是由于两种纤维的理化性能不同而带来了制织的困难。我们曾对三醋酯/锦纶复合长丝进行了研究试制,初步确定了织造工程各工序的张力参数,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供新纤维制织研究时参考。一、复合长丝织造工程中的裂丝问题三醋酯/锦纶复合长丝,由三醋酯和锦纶6各自经喷丝头喷射、并合、网络而成。两种单纤维均为不固定的混合丝。我们试验用的复合长丝为85旦/21F及60旦/13F两种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新型石墨烯改性锦纶纱线在纬编内衣面料中的应用,设计开发了不同原料、不同组织结构的石墨烯改性锦纶针织面料,并与传统锦纶面料进行服用性能对比。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石墨烯改性锦纶纤维的表面结构,发现二维平面石墨烯的再石墨化现象;通过石墨烯改性锦纶面料及普通锦纶面料的性能测试对比,分析数据得知石墨烯改性锦纶面料的质量磨损率约为普通锦纶面料的1/6,芯吸高度为普通锦纶面料的3~4倍,同时透湿量约为普通锦纶面料的1. 5~2倍,显示出极好的耐磨性能与热湿舒适性能。采用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方法分析,结果显示石墨烯改性锦纶面料的综合指标均高于普通锦纶面料,最高值为0. 984,具有更加突出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徐佳  徐旭凡 《丝绸》2012,(2):7-10
TPU膜复合织物分别以锦纶、涤纶及棉为基布贴合高透湿909TPU薄膜。复合织物进行DF纳米银抗菌整理,测试整理前后层压复合面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29213)、大肠杆菌(Escherchia coli ATCC 8739)的抗菌性能,以及整理前后复合织物的防水透湿及剥离强度等户外服装面料主要服用性能的变化。研究表明,采用新的DF纳米银抗菌剂添加整理工艺,方法简便,生产可行,且面料的抗菌性能显著提高,整理对复合面料原有的防水透湿及剥离强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