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化工》2021,48(6)
为适应垃圾分类形势下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通过分析垃圾分类条件下填埋场填埋垃圾成分,研究填埋垃圾产生渗滤液量及性质,对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改造进行探讨。实行垃圾分类后,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减少,水质具有老龄化特性。厌氧氨氧化+MBR工艺处理老龄化填埋场渗滤液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垃圾分类后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MBR法在峨眉山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生活垃圾渗滤液水质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M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流程、原理等,说明了M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和优势,经该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进而为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咎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处理难度大,如何有效处理垃圾渗滤液是我国目前垃圾填埋场面临的一个难题。分析了渗滤液的水质特征以及危害性,归纳总结渗滤液常规处理办法,如物化法、生化法以及目前正在发展的膜技术等,介绍不同技术的特点,对我国渗滤液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对贵州省4个2001-2012年建设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进行了调研,分析垃圾渗滤液的水质,通过对不同处理工艺运行效果和费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其它地区渗滤液水质相比,贵州省垃圾渗滤污染物含量显著偏低,COD为0.5~4.8 g/L。调研的部分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工艺经改造后,出水可达到GB 16889-2008表2要求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通过比较选择MBR+UF+RO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最优。对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建议积极探索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某填埋场渗滤液采用公认的"生化+膜处理"组合工艺,通过钢制罐体现场制作、膜处理设备采用集装箱式来缩短施工工期,完成应急工程建设,处理出水水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要求。介绍了工艺流程、工程设计和项目特点等内容,为其他填埋场渗滤液应急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活垃圾渗滤液目前的常规膜处理工艺,出水水质会随着原水水质波动发生变化,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不利影响;膜处理产生的浓缩液回灌至填埋场,给前端生化系统运行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本文研究了MFB新组合工艺对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并开展了中试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出水生化指标均能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中(GB16889-2008)表二的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垃圾渗滤液性质复杂多变难处理的特点以及城镇小型垃圾填埋场的实际情况,采用厌氧-两级SBR-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浙江省岱山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连续40 d的运行结果表明,出水常规指标中除COD外,其余指标可通过优化运行条件基本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2008)要求.该处理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稳定,费用合理,适合城镇小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  相似文献   

8.
庄春生  张洪敏  徐忠 《河南化工》2013,30(13):24-26
简要介绍了国内固体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特点及目前的膜分离技术处理工艺;分析了超滤分离技术、纳滤膜分离技术、反渗透技术的特性和分离机理;结合国内外的工程实例,总结了各种与膜分离技术有关的固体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并且对国内目前的几种渗滤液处理工艺进行了经济可行性评价,认为在出水水质要求较高时,膜分离技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彭思甲  周庆华 《广东化工》2010,37(9):102-104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过程中,由于厌氧发酵、有机物分解、雨水冲淋等产生多种代谢物质,形成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对水体、土壤、大气和生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阐述了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及水质特点;对目前国内外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及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垃圾渗滤液处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针对填埋场垃圾渗滤液COD_(Cr)、氨氮浓度高等特点,采用Fenton+氨吹脱+EGSB+AO池+沉淀池组合工艺处理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研究了Fenton、氨吹脱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反应条件以及组合工艺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_(Cr)及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385mg/L、40mg/L,出水水质能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中A级标准,为垃圾渗滤液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和垃圾分类的施行,生活湿垃圾产量与日俱增.由于我国独特的餐饮习惯,在实行垃圾分类后生活湿垃圾渗滤液中通常携带大量的水、油脂等物质,具有易发酵、异味大、难处理的特点.文中综合阐述了城市生活湿垃圾渗滤液的产生、水质特点、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和去除城市湿垃圾渗滤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了不同水质条件下的适应性处理方法,并根据实际经验提出解决办法与思路,对未来城市生活湿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处置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介绍垃圾渗滤液的来源、特性及危害。阐述了垃圾渗滤液的现有处理方法,以及膜分离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研究和应用。主要有超滤、纳滤、反渗透膜和膜组合工艺,并分析几种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和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提出膜法组合工艺分离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实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及常用处理技术,对简阳垃圾填埋场的氨吹脱+生物处理(A+O)+混凝沉淀+砂滤+超滤+纳滤组合工艺、龙泉垃圾填埋场的AOAO+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以及广安垃圾填埋场的中温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纳滤组合工艺作了详细的介绍,3个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之后均能达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并对3个组合工艺进行了技术及经济性的比较;最后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生活垃圾填埋场、焚烧发电厂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水质成分复杂、浓度高,它的处理难度大一直是环卫工作的难点。本文介绍了芬顿化学氧化工艺处理渗滤液的原理、技术要点及优势、缺点,为环卫工作人员在渗滤液处理工艺技术选择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详细介绍了固原市100 t/d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的设计内容。本工程选用MVC(机械蒸发浓缩)+DI(去离子)主体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运行期间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达到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要求。本工艺对小规模以及分期建设的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或者无机成分的液体,其具有毒副作用大、高污染性的特点。重视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的管理,能减小渗滤液对周围土壤、水体及空气环境的影响。本文在阐述渗滤液特征及危害的基础上,就渗滤液处理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同时基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类型,指出滤液处理工程的管理要点。期望能进一步提高渗滤液处置质量,提升环境整体效益,继而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鸭湖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原设计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出水量为190 m3/d,目前实际出水量远小于设计水量。随着填埋场渗滤液水质的变化,现有渗滤液处理系统存在处理水量不足以及主要出水指标无法满足相关标准,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亟需进行工艺升级改造。通过对现有渗滤液处理工艺进行技术改造,最终实现渗滤液出水达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不同场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庆  龚安华 《辽宁化工》2004,33(9):546-549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因受降水、场龄等因素影响 ,水质水量变化较大。针对不同场龄渗滤液呈现出的不同水质性状 ,结合国内外工程实例 ,相应提出了多种常用处理工艺 ,并通过比较这些工艺的机理、处理效果及优缺点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活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收储和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具有较大污染物的污水,有机物含量较高,且含有较高重金属,属于危险废物。此类污水受城市区域分布及当地生活习惯影响较大,另外因目前垃圾分类尚未全面推广,导致终端焚烧或卫生填埋处理中垃圾种类和成分较复杂,此外垃圾渗滤液也受到当地垃圾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雨季产量较大,且水质水量均波动较大,给设计和处理带来很多不确定性。随着污水资源处理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后,污水膜处理技术受到大力发展,其中DTRO因其回收率高;不容易发生二次污染;有充足的压力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厂、垃圾填埋场以及焚烧场、餐厨废水;渗滤液应急处理撬装一体设备;高浓度工业废水;浓缩液MVR蒸发前浓缩预处理等废水零排放治理工艺治理领域。  相似文献   

20.
S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垃圾渗滤液已经是地下水最重要的污染源.本文阐述了垃圾渗滤液的危害,分析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特点,概述了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并对近年来SBR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理方面应用和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结合工程实例对SBR组合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指出了目前各类处理工艺的优缺点,针对SBR工艺在渗滤液处理中可以实现的有意义的研究方向作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