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郑悦  辛世萌  聂志余 《金属学报》2001,6(3):261-262
目的 探讨蝶脉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6 h~3 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 例, 随机分为蝶脉灵组40 例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组40 例, 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蝶脉灵组基本痊愈8 例(20.0%), 显著进步例17 例(42.5%), 总显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 25 例(62.5%);右旋糖酐组基本痊愈5 例(12.5%), 显著进步例9 例(22.5%), 总显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 14 例(35.0%)。蝶脉灵组疗效优于右旋糖酐组(P<0.05)。血液流变学改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P<0.01), 蝶脉灵组优于右旋糖酐组。结论 蝶脉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 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一鸣  王小翠 《金属学报》2008,13(9):1058-1061
目的:探讨大蒜素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与机制。方法:将116 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4 例和对照组52 例, 对照组运用西医常规治疗(抗感染, 平喘及对症处理), 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大蒜素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并检测所有病例治疗前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清TNF-α和IFN-γ含量(ELISA 法检测)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31%,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外周血TNF-α、IFN-γ含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大蒜素注射液雾化吸入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期症状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大日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入选病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采用复方丹参、脑多肽注射液静滴作为基础治疗, 试验组加降纤酶静滴, 隔日1 次, 共3 次, 首剂20 IU, 另两次各10 IU。结果 试验组起效明显早于对照组, 停药后10 d, 试验组疗效仍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纤维蛋白原下降显著, 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大剂量大日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肯定且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剂量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严格筛选48 例急性脑梗塞病人分为溶栓组(21 例), 对照组(27 例)。溶栓组给予尿激酶150~200 万U 加生理盐水50 ml, 20 min内滴完。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静滴。结果 溶栓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溶栓组及对照组均无严重的颅内出血发生。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溶栓治疗的时间窗、适应症及禁忌症, 应用大剂量尿激酶在急性脑梗塞的超早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肖卫忠  隋伟  张新宇  李坚 《金属学报》2001,6(2):163-164
目的 探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经临床、头颅CT 和/ 或MRI 确诊的116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给予纳洛酮3.2 mg, 两组均加用川芎嗪120 mg, 入500 ml低分子右旋糖酐中静滴, qd,连用2 w k。结果 治疗组患者用药后神经功能积分缺损减少及总的生活能力有明显提高(P <0.001); 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浆粘度有明显下降(P <0.01); 两组病人总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 <0.005)。结论 大剂量纳洛酮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疗效, 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具有抗凝、降低血粘度作用。  相似文献   

6.
闫培清  卜宪聪  葛长胜  冯辉  张华  于晓红 《金属学报》2008,13(11):1295-1297
目的: 评价左旋卡尼汀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126 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 例, 用吸氧、抗感染、祛痰、平喘、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6 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旋卡尼汀3.0 静脉点滴, 每日1 次, 14 d 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9.4 %) 明显优于对照组(65.0 %) (P <0.01) ;两组动脉血气、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及右室内径均显著改善(P <0.01), 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 <0.01) 。结论: 左旋卡尼汀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安嘉瑞  张红  蔡新章  邓茜  傅婧  孙琼 《金属学报》2001,6(3):244-244
目的 观察葛根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内皮功能影响。方法 92 例患者随机分为2 组,葛根素组48 例, 常规组44 例。葛根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500 mg 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 中静滴, 每日1 次, 7 d 为1 疗程。同时测定2 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血浆一氧化氮(NO) 等。结果 葛根素组临床总有效率87.50%,心肌耗氧量明减少, ET 下降、NO 升高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有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冠状动脉痉挛等作用, 抗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蒋文勇  叶任高 《金属学报》2001,6(3):227-22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疗效。方法 将62 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西药组30 例和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高血压方的中西药结合组32 例。结果 中西药组有效率为90.6%, 西药组为73.3%(P<0.05);副作用中西药组21.9%, 西药组为43.3%(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9.
鲍正社 《金属学报》2001,6(3):252-255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静脉注射国产尿激酶(天普洛欣) 200 万U/人次, 治疗急性脑梗死28例, 以同期住院的30 例常规治疗病人作为对照。结果 溶栓组28 例中24 h内基本痊愈4 例, 显效8例, 而对照组无1 例有效。治疗后14 d溶栓组基本痊愈12 例, 显效6 例, 对照组基本痊愈1 例, 显效3例。溶栓组不同时间的显效率均比对照组高, 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静脉注射尿激酶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李军  徐巧玲  陈卫国 《金属学报》2005,10(2):230-233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门诊森田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的临床疗效。方法:108 例患者随机分为2 组。马来酸曲美布汀组54 例:200 mg马来酸曲美布汀, po,tid, 配合门诊森田心理疗法, 治疗前、后以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定疗效;对照组54 例:仅用200 mg 马来酸曲美布汀, po, tid, 2 组疗程均为4 周。结果:马来酸曲美布汀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04%与72.22%, 马来酸曲美布汀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马来酸曲美布汀组治疗后SAS、SDS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 。马来酸曲美布汀组6 月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 。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门诊森田疗法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荼多酚对急性缺血心肌磷酯肌醇代谢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结果 急性心肌缺血10min,心肌磷酯肌醇代谢功能增强,缺血组心肌PIP2、IP3水平明显高于非缺血对照组(P<0.01);茶多酚能显著抑制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肌组织PIP2和IP3水平的升高。结论 茶多酚心肌保护作用与抑制缺血心肌组织磷酯肌醇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优越性。方法: 将全部 298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5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 对照组 142例应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两组 14 日内病死率、 死亡原因、 感染发生率和随访 21 日欧洲卒中积分(ESS)和90日Barthel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MBI) 。结果: 治疗组14日内病死率为 3.8%,其中死于非脑内原因者占 16.7%, 感染发生率 22.4%; 对照组分别为 6.3%、33.3%、26.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21日ESS评分治疗组为(84.6±11.1) 分,对照组为(68.1±10.4) 分; 随访90日MBI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比常规治疗模式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高丽丽  唐咏春  刘前  李彬 《金属学报》2008,13(3):336-339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应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各48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用奥扎格雷钠80 mg 于250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2次 d, 连用14 d;治疗组除上述药物外, 加用低分子肝素钠0.4 mL 皮下注射, 2 次 d, 连用14 d;治疗前及治疗14 d 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凝血常规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 进行评定, 比较疗效。 结果 14 d 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降低(P <0.05),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血小板、凝血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结论 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性卒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小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证明新建的透光法测定局灶性脑缺血梗死灶的实用性。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CAO) 造成小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 于缺血后24 h 进行Bederson's症状评分和爬板、悬挂试验, 并以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和分析脑缺血梗死体积、脑半球面积、皮层及皮层下神经元密度;在大脑中动脉线栓手术前3 d和术前1 h 分别腹腔注射Pranlukast 0.1 mg°kg-1 或尼莫地平0.4 mg°kg-1, 观察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透光测定的梗死体积与TTC 染色测定的梗死体积、神经元密度密切相关, 与神经症状综合评分具有等级相关。Pranlukast 和尼莫地平能减少脑梗死体积和脑半球的缺血侧/非缺血侧比值, 减轻神经症状和神经元死亡。结论:透光法结合神经症状综合评分法可用于小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定量分析和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滁菊总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滁菊总黄酮组(40、80和160 mg/kg)、尼莫地平组,每组8只,腹腔注射给药。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进行神经行为评分、脑组织含水量测定、脑梗死体积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结果: 40、80和160 mg/kg滁菊总黄酮可降低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减小脑梗死体积、降低脑组织MDA含量(P<0.05或P<0.01);160 mg/kg的滁菊总黄酮可以降低大鼠的神经行为评分(P<0.01)。结论:滁菊总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治疗晚期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晚期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组(治疗组,n=30)和静脉化疗组(对照组,n=30)。两组均采用相同化疗方案分别行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或静脉化疗,按WHO疗效评定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及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近期有效率显著增加(P<0.01),且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动脉化疗联合栓塞治疗可以提高晚期贲门癌患者近期疗效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作为晚期贲门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赵清超  胡久略 《金属学报》2008,13(7):772-775
目的:探讨磁场作用下活血通窍贴片经皮给药治疗兔急性脑出血的作用机理。方法:以日本大耳白兔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和磁场下药物组。其中,药物组仅经皮给予活血通窍中药贴片,含磁药物组经皮给予活血通窍贴片。分别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普遍降低(P<0.05或P<0.01),血浆黏度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含磁药物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升高(P<0.05或P<0.01),血浆黏度明显降低(P<0.05),其中含磁药物组更为显著。此外,模型组脑组织SOD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和含磁药物组SOD含量明显增高(P<0.05或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其中含磁药物组更为显著。结论:活血通窍贴片经皮给药能显著改善兔急性脑出血血液流变性,提高SOD含量,降低MDA含量,这可能是活血通窍贴片治疗脑出血的部分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氨茶碱或多沙普仑对布托啡诺术后镇痛期嗜睡和镇痛效果(VAS 评分) 的影响。方法:全组均为硬膜外麻醉后, 随机分为0.01% 布托啡诺和0.25% 氨茶碱镇痛泵组(简称组Ⅰ, n=35), 0.01% 布托啡诺和0.15% 多沙普仑镇痛泵组(简称组Ⅱ, n=35) 和0.01% 布托啡诺镇痛泵组(简称组Ⅲ, n=35) 。比较术后镇痛效果和副作用。结果:3 组均获得了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镇静评分(OAA/S, 术后8~24 h):组Ⅲ >组Ⅰ 和组Ⅱ (分别P<0.01) 。SpO2 (负荷剂量后0~30 min):组Ⅲ 分别<组Ⅰ 和组Ⅱ 。VAS 评分(术后8~24 h):组Ⅲ <组Ⅰ、组Ⅱ(P<0.01), 但3组VAS 评分均≤3 分, 且D1 D2 值3 组互比P>0.05 。其它副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茶碱或多沙普仑和布托啡诺合用能有效地减轻或消除布托啡诺术后镇痛期的嗜睡不良反应, 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