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储层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储层基本特征入手,对胜坨油田胜二区沙河街组沙二段岩石矿物特生` 层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储层的五项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得出了敏感性伤害程度及分布,并结合储层岩矿等性质分析了产生敏感性的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油层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储层基本特征入手 ,对胜坨油田胜二区沙河街组沙二段岩石矿物特征、储层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 ,对储层的五项敏感性进行了评价 ,得出了敏感性伤害程度及分布 ,并结合储层岩矿等性质分析了产生敏感性的原因。最后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油层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胜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润湿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胜利油区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油层为例,研究了油层原始润湿性及其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变化,探讨了含油饱和度、韵律非均质性对润湿性的影响。研究证明,原始亲油油层,含油饱和度下降10%时,开始转向亲水;原始亲水油层,含油饱和度下降8%时,亲水性开始加强。  相似文献   

4.
胜坨油田二区沙234流动单元随机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层流动单元是空间上连续分布的具有相似的岩石物理特征和渗流特征的储集体,流动单元是储层岩性、物性和渗流特征的综合反映,代表特定的沉积环境和渗流场。流动单元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能够准确反映储层非均质性、适用于油藏数值模拟的三维地质模型,每个流动单元可作为油藏数值模拟的网格块。此外,将流动单元研究与剩余油结合起来,揭示了油藏在空间的变化规律,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3砂层组分阶段油藏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用常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分布模拟时.没有考埏油藏长期开发过程中储集层岩石和流雄参数的变化.采用不变的地质模型和流体模型.导致模拟结果失真。分阶段数值模拟方法考虑了开发过程中岩石和流体参数的变化。采用分阶段地质模型和流体模型.使模拟结果更符合开发实际情况。选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中的黑油模型,应用分阶段数值模拟方法以及PEBI网格划分技术对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3砂层组油藏进行高含水期精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剩余油分布的规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图3表1参12  相似文献   

6.
胜坨油田坨21断块沙二段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了运用非线性映射方法计算非均质综合指数,并定量表征了胜坨油田坨21断块沙二段储层非均质特征。结果表明,非均质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克服了单因素非均质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解决了各种参数对储层非均质性的贡献及其权重较难确定的难题;研究区目的层各小层及韵律层非均质综合指数差异中等,层间非均质性呈较强一中等,平面非均质性则以中等一较强为主,而层内非均质性主要呈中等程度。研究成果在研究区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高喜龙 《断块油气田》2011,18(2):195-198
通过岩心观测、岩心薄片、铸体薄片、扫面电镜及压汞资料分析,对胜蛇油田三区东营组三段储层微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述了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结构特征.认为储层以粉砂岩为主,储层埋藏较浅地,成岩作用较弱,常见压实、胶结和溶解作用,黏土矿物的转化作用也较普遍,属于早成岩期的B亚期;储层发育粒间、粒内及微裂缝3种孔隙...  相似文献   

8.
以取心井岩心、薄片、扫描电镜、测井资料及生产动态分析为基础,采用“垂向细分”、“侧向划界”以及“平面组合”的思路,针对胜坨油田二区厚层河口坝砂体,按复合河口坝、单一河口坝及单一河口坝内部增生体3个层次进行构型单元的逐级解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构型单元的储层质量分布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构型单元内部储层参数分布规律分异性较强。Ⅰ类和Ⅱ类储层主要分布于河口坝主体,Ⅲ类储层多分布在河口坝侧翼以及河口坝内部夹层的遮挡区,Ⅳ类储层则集中分布于席状砂。此外,结合生产动态数据等探讨了注水开发过程中不同构型单元内储层参数的动态变化特征。其中,储层孔隙度随注水开发的进行总体趋势是增大的,但变化幅度不大。坝主体孔隙度增幅最大,坝侧缘次之,席状砂基本不变。储层渗透率的趋势既有增大、又有减小。随注入水的不断冲洗,坝主体等高-特高渗储层有效渗透率升高,坝侧缘、水下分流河道等中-低渗储层渗透率降低,席状砂等低渗储层基本不变。储层孔隙度增加幅度较渗透率小得多。从低含水到特高含水阶段,不同构型单元的粒度中值都有所增大,泥质含量均降低。  相似文献   

9.
该文简要介绍了胜坨油田二区开发状况。根据现场统计和室内实验测试的正反韵律油藏数据,着重探讨了用改进型数值模拟工具分析油藏物理特征参数变化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得出了这两类油藏开采的动态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油藏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以胜坨油田二区为例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研究了注水开发36年、含水已高达95%处于特高含水阶段的胜坨油田二区,提出油藏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是控制研究区储层宏观、微观和渗流三大类参数变化规律和变化机理及剩余油形成分布的主因,建立了油藏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的概念,论述了产生的地质环境、动力来源及动力作用方法.论证了油藏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能长期持久进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依据岩心、化验分析和驱替实验等资料,对YJB油田下第三系阜一段和阜二段砂岩储层特征、非均质性、裂缝特征以及对开发效果和采收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储层基本上属于强非均质性,裂缝以水平裂缝为主,主要是微裂缝和短缝,储层属亲水油藏,且阜一段比阜二段亲水性更强。由于两套层系储层特征上的差异,表现出的见水规律和开发效果不同。研究结果为油层改造、提高开发效果和提高最终采收率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胜坨油田一区沙二段1-3单元注聚扩大区提液效果差的问题,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聚合物驱合理提液时机和提液幅度,同时结合扩大区的地质及开发状况分析。制定了合理提液原则。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驱提液的最佳时机为整体见效后;最佳提液幅度为10%-20%;提液应以非主流线方向的油井以及剩余储量丰度高的井区为主。应用以上原则采取提液措施后,提液井产液量由530t/d增至I656t/d。产油量由53t/d增至169t/d。含水率下降了0.2%。  相似文献   

13.
胜坨油田浅层稠油难动用储量开发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龙 《特种油气藏》2006,13(5):62-64,70
胜坨油田东营组油藏存在油稠、产能低、出砂严重等问题,在开发工艺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上,针对开发过程中不同单元的原油性质、储层物性,储层展布特征以及能量状况、油井见永规律等方面的差异,开展了依靠天然能量开发、注水、注氮气泡沫、泣蒸汽吞吐等开发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积累了一些有效开发此类难动用储量的经验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针对胜坨油田,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新型疏水缔合聚合物的驱油机理及驱油效果。结果表明,新型疏水缔合聚合物比常规聚合物在高温高盐条件下增黏能力强,驱油效果好,能满足Ⅲ类高温高盐油藏大幅提高采收率的要求。采用数值模拟与经济评价结合的方式对T28先导试验区的注采参数进行了优化,矿场首次采用污水配制母液,污水稀释注入的注入方式,预测可提高采收率6.1%,增产原油10.55×104t。矿场单井试注试验证明新型疏水缔合聚合物有效地增加了流体在地层的渗流阻力,起到了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5.
早期油藏描述是部署油藏评价井位,编制开发方案,进行油藏滚动开发的基地,也是指导下一步勘探工作的重要依据。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根据新油藏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油藏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组合进行早期描述,取得了巨大成效。通过对测井约束反演,构造分析,储集层划分与对比,储集层参数预测等早期油藏描述主要方法及其组合在胜坨地区的应用效果的分析,提出了下一步开展早期油藏描述的建议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基准面旋回对同类微相在不同旋回阶段河流相储层物性差异的影响,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沉积动力学原理,结合各项统计学数据和岩心化验资料,对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7砂层组河流相储层物性差异主控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基准面旋回对河流相储层在不同旋回阶段储层物性差异的控制机理及分布特征,并建立了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内河流相储层孔渗测井解释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级次基准面升降引起可容纳空间与物源供给条件的改变,导致不同旋回阶段河流相储层沉积环境出现差异,是影响不同基准面旋回阶段河流相储层物性差异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基准面旋回影响下的相控孔渗测井解释模型使研究区目的层河流相储层物性测井解释精度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7.
胜坨油田厚油层内夹层分布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74-81单元为原型建立了概念模型,系统研究了不同夹层条件对韵律层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夹层渗透性较差、平面分布区域较大、层间局部射孔不对应等条件下,夹层对剩余油分布影响较大,容易在靠近夹层底部形成剩余油富集;夹层位于注采井之间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往往大于位于注入井或生产井附近;对于正韵律油藏,夹层的存在一般有利于开发,而对于反韵律油藏恰好相反。胜二区沙二段74-81单元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考虑夹层的分布对历史拟合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