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柳沙  武晓宇  黄启航 《湖南包装》2022,(6):16-21+27
中国长时间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乡村发展远远滞后于城市。今天,中国逐步进入后乡村社会,传统“乡村性”逐步瓦解,新“乡村性”正在建构,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促使我们必须以一种整体的、系统的、多学科协同的方式设计乡村。乡村设计是以具体乡村为对象,运用设计思维、流程和方法构建针对性的发展方案和路径。这种新视角的提出,有益于打破以往规划、景观、生态、产业、文化等各乡建领域断裂区隔的状态。文章简要梳理了国内外乡村设计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结合北京市南湾村的案例,说明为何需要构建这一新的设计类型以及它的主要特点和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2.
欧家尹  张寒凝 《包装工程》2022,43(20):336-342
目的 探究社会学领域的信任构建理论对乡村公共服务设计的指导意义,总结信任构建理论指导下的乡村公共服务的社会创新设计思维。方法 通过转变乡村公共服务设计的研究视角,以信任构建为设计思维,将乡村公共服务设计中的信任分为用户间人际信任及用户与组织间信任两个层次,提出了基于信任构建的乡村公共服务的社会创新设计思路,并通过典型案例进行研究论证,总结了基于信任构建的乡村公共服务的社会创新设计特征,构建了乡村公共服务设计中的信任构建模型,从而全面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设计协作质量与服务体验,满足多方利益相关者需求。结论 基于信任构建对乡村公共服务的指导意义和乡村公共服务案例的分析结果,根据信任构建的3种模式,提出了对应的3种服务设计思维,为服务提供者改善和提升自身服务体验指明了方向,也为今后相关乡村公共服务与社会创新设计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以期为相关领域设计中组织、社群、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社会学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3.
魏加兴  郭轩汶 《包装工程》2023,44(4):379-389
目的 通过Kano模型结合服务设计相关方法,分析红色乡村旅游服务痛点与游客需求类型,并对各个需求进行重要程度排序,为改善红色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与游客体验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用户旅程图、桌面调研、问卷、亲和图的方式收集游客需求再进行分类整理,设计并发放Kano问卷,分析统计各项需求的属性类别,并通过Better-Worse四象限散点图计算各个需求的敏感度。结果 在交通方面,游客对市区往返景区的固定班车、停车位充足的停车场有强烈需求,同时希望能够获得通往景区的交通信息;在景区信息方面,游客最希望能够了解景区项目信息,并进行线上购票;在基础设施、服务方面,游客对控制游客数量、路线规划、基础设施和专业导游有强烈需求,其次希望景区周边有民宿旅馆,以及提供物品寄送回家服务;在游览内容方面,游客最希望感受到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品尝到当地特色美食,同时对民俗文化特色、文创纪念品、创意性的讲解、展览等有较大期待。结论 Kano模型能够科学有效地分析红色乡村旅游的游客需求类型和各个需求的重要程度,并指导红色乡村旅游的服务设计与规划,从而提升其服务系统质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中国特色乡土景观的视角出发,深入解析当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乡土景观的设计现状问题,以“千村一面”、“自然破坏”以及“人地分离”等三大主要问题为突破口,由此分析梳理中国特色乡土景观的设计策略,其中包括乡土意境的营造、植物的运用、材料的选择以及劳动力的调动,旨在对中国当下乡村地区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乡村景观设计中多功能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绿地系统,充分实现其在社会、环境和经济方面的多种功能。该文结合GIS技术对乡村景观设计中多功能绿地系统进行规划和布局。通过应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可视化即相关决策支持功能,对乡村景观地理空间数据进一步收集、整理和分析,进而对乡村景观设计中多功能绿地系统进一步进行规划。通过对绿地系统进行合理规划,保留乡村特色、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区需求,促进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丁燕 《上海包装》2023,(6):214-216
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插画创意设计已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插画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了解插画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对乡村振兴理念下的插画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旨在优化插画设计课程的传播模式,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易泱 《中国包装》2024,(2):99-101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伟大决策部署,是决胜“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举措。在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乡镇建设规划和艺术性的“融合”发展成为一种时代趋势。在此背景下,乡村需要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的全方位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理想乡村,是拥有能成为经济支柱的本地产业和美好生活人居环境的乡村。  相似文献   

8.
常鑫  桑懿 《包装工程》2024,(6):279-289
目的 对乡村自然美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辨,并界定自然之美、明晰自然美育方法,探索设计介入乡村自然美育方法,构建乡村自然美育设计实践路径。方法 运用情感化设计中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与自然美育方法中的感物、格物、体物进行创新结合,对乡村自然美育进行系统设计,提出乡村自然美育设计创新方法与模型,并对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银窝沟乡银里村特产资源——蘑菇进行自然美育设计实践,并对实践效果进行验证与评估。结论 通过评估结果值显示,银里自然美育实践基本达到了设计目标和效果。具体表现为培育格物之趣,即通过情感化设计介入乡村自然美育环节中,培育社会大众客观、深入、细致地了解乡村自然所具有的诸特性与功能,重视自然科学在乡村自然美育中发挥的作用,同时培育环境美德,即以自然史为宏观背景,体察、观照、感知体验乡村自然对象独有的生态进化历程,培育尊重与感恩自然的环境美德,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的开发、营销和包装设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当前农产品包装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合理使用包装材料、提取地域特征、建立品牌保护等有效策略;并对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强化健康生态、加入文化元素、关注生产和销售模式的变化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民宿逐渐成为乡村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基本的家具等功能配置需求,旅游者也对民宿提出了更高的人文要求。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与乡村民宿现状出发,针对民宿空间提出天然材料取代法、多元融合探究法以及新型技术介入法三大设计方法,并在实际案例中进行民宿室内空间、空间界面以及空间陈设设计,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下民宿设计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汪瑞霞  陈凯莉  黄伊涵 《包装工程》2022,43(4):80-94, 119
目的 对百年来国内外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法,分析乡村文化景观设计定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及乡村文化景观设计原则。结合设计实践案例总结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内容,对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结论 乡村文化景观是一个融合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生态系统,对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的研究不仅要关注整体系统中的自然环境,还要关注因人而居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将个体情感、民族记忆、身份认同都纳入其中,并进一步拓展思维,跨学科开展研究,未来的乡村文化景观设计实质上是一个文化记忆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资源的角度探索设计学科,推进乡村建设的方法策略与设计模型,并依此指导设计实践。通过经典案例分析总结设计介入乡村建设的原则,整理相关研究,归纳乡村设计的一般路径,引入社会创新理念,进一步推导基于文化特色的乡村设计模型,并展开基于该原则和模型的乡村设计实践。立足于乡村文化资源的乡村设计原则包含主体性、特征性、系统性、可持续性4个方面,提出“洞察、分析、凝练、规划、应用”的实践途径,并根据该原则和路径指导具体的设计实践。从文化角度介入乡村建设的设计模型更有助于乡村的全面发展,能够为设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提供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国内各地的乡村陆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通过研究设计驱动型创新理论,为目前乡村振兴规划设计提供规划策略方法,给乡村的改革创新注入新的活力。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设计驱动型创新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然后对目前乡村振兴的发展背景、现状及规划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研。最后,基于设计驱动创新型理论,运用对比分析法对乡村振兴的规划设计策略方法展开讨论。通过设计驱动创新能给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新发展,设计驱动型创新不仅能够通过文旅产品的设计开发来带动乡村经济的建设发展,通过对建筑与环境的创新设计来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时能够推动乡村文化的普及,为当地的村民及参观者带来文化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建筑设计的发展也近20年,现已面临着同质化危机。文中基于CNKI和WOS对中国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溯源近20年中国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研究的进程。对国内同质化严重的现实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借助上海金山区花儿会青创中心的设计方案,提出新乡村公共建筑设计不仅需要在地性文化表征,也需要合时宜的新形式,才可为乡村设计出持续的、活态的、具有吸引力的大好“风景”。  相似文献   

15.
以地域文化为出发点,重新审视乡村景观设计的新时代意义。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域文化特色如何结合乡村景观设计进行更新与维护。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的方法,记录并归纳乡村景观设计现状,以西井峪村作为落脚点,发现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更新策略,探索在新时代下更贴合地域文化、宜居宜观宜游的乡村景观。结合地域文化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有效实现乡村景观优质发展,增强游客旅行体验,活化特色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6.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各种现代思潮的影响和对现代化的激进追求下,中国乡土社会的价值取向与评价标准也逐步受到冲击,导致“三农问题”集中爆发,“乡村建设”在20世纪初危机深重的中国本土孕育而生。如何从百年中国乡村建设的历史渊源来认识和理解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建构具有“民族文化心理”和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建设文化景观系统”成为当前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研究议题。回溯中国乡村建设文化景观百年变迁演进过程,阐释乡建文化景观与乡村振兴国家记忆“融合共生”的映射机制;按照新发展理念和乡村振兴五大目标要求,提出当代乡村乡建文化景观设计的“145”系统构架,并结合影响乡村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社会、经济三大要素,创建“生产—生活—生态—生命—生境”“五生融合”的共生机制,完成由传统“设计造物”向“融合共生”文化景观系统的转换与提升,最终为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思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婉姗  季铁  卢世主  赵云彦 《包装工程》2021,42(20):210-217
目的 以设计整合的优势作用带领竞赛参与者深入农村地区,全面介入乡村特色产业,探寻竞赛介入下的乡村振兴,实践农村业态内生性发展路径.方法 从乡村传统、文化、社会、产业4个方向明确设计竞赛在乡村振兴中的路径特征,依据农村地区特征,通过精准农业、文旅融合、非遗文创、生态科技4个主题,将设计创造美好生活,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理念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挖掘农村地区未来发展方向,促进乡村非遗传承、农村文化旅游融合、农村产业升级转化和农村生态和谐发展.结论 设计竞赛是建立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的有效手段,通过首届中国(怀化)乡村设计创新大赛实践,验证设计竞赛介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孙丹丽  郭月朦 《包装工程》2021,42(8):234-240
目的 以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村村旺"品牌设计项目为例,对乡村产品品牌形象提升提出以"互联网+设计"为角度出发的设计方法.探究互联网+模式下乡村产品品牌价值.方法 为了进一步实现"互联网+"模式下乡村产品品牌价值最大化,通过实例分析,针对重庆市重点扶贫区县乡村特色文化及农产品进行地域文化提炼,从设计思维的角度多方面、多维度跨界赋能乡村特色产业.结论 "互联网+设计"的品牌策划模式可以对乡村产品进行有效精准的市场营销定位与品牌形象升级,从而建立一种乡村文化与社会生活对接循环的新型乡村振兴模式.加强智慧农业建设,盘活农村存量资源,重塑乡村品牌地位,推动农村电商平台可持续发展,打造"互联网+设计"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双雨 《包装工程》2020,41(2):317-319
目的探究现代家居设计中的东方元素特点及其代表因素在其中的相关应用策略。方法从家居设计的历史沿革谈起,结合家居设计的多样化风格及其对人们心理情绪的影响,引出东方元素的视点,接着从形式、功能、材料、色彩的细节,逐一展开设计过程的实践性探究,并分别以中式风格、日式风格和东南亚风格等代表性的元素为切入点,深入探析家居设计中对这些东方元素的借鉴与应用,最后总结家居设计与东方元素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相关建议。结论东方元素独特的风格与特征,给家居设计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其所构建充满活力的心情和精彩的图片,形成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效果,给枯燥的家居设计一个很好的点缀和装饰,提升了家居环境的格调,赋予了灵魂。  相似文献   

20.
在乡村振兴背景之下,以生态发展为主要突破口,将乡村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融合发展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促进乡村整体协调发展。以奔牛老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历史和生态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发掘奔牛老街生态空间与地域人文的内在联系。同时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和原则出发,以自然生态维度、经济生态维度、社会生态维度、文化生态维度和精神生态维度的五个维度进行生态空间更新;五个维度形成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的五大子系统,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村镇生态系统。对传统生态进行系统地探索,从而更好地开发传统生态文化,实现奔牛老街传统生态资源价值的转化,提升乡村多元价值。以期为乡村建设提供另一种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