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兰延  张钧  刘志强 《中国宝石》2009,(1):192-194,185
在红宝石中,热处理残留物是普遍存在,原因是目前市场上95%以上的红宝石都要经过热处理,从而得到稳定的、为人们所喜爱的红色。红宝石热处理之前.总会在其表面或多或少加入“保护物质”.以避免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热膨胀作用导致红宝石晶体进裂。  相似文献   

2.
对缅甸、越南带有蓝紫色调的天然红宝石样品进行了热处理改善工艺研究,采用激光诱导离解光谱仪(LIBS)和X射线荧光能谱仪(EDXRF)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测试,结果显示,样品中含有Al、Fe、Cr、Ca、Mg、Ti、Si等元素,且随着红宝石紫色调的加深,Fe的质量分数增加。热处理实验中对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及速率、添加剂等适当调控,从而得出最佳实验方案;利用USB 4000对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在温度为1 580℃,氧化氛围,添加剂为硼酸钠和三氧化二铝的条件下的热处理工艺,能够很好地改变微量元素Fe,Ti的存在状态,减少由其产生的紫色调、蓝紫色调,使红色纯正。由于样品裂隙发育,即使有助熔剂充填,也并不能很好的改善其透明度,只是在裂隙中残留下白色物质。  相似文献   

3.
从泰国一宝石处理商处获得一批未经热处理和热处理的缅甸红宝石,对其基本宝石学特征、化学成分、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测试分析,以期获得经热处理后的红宝石的特征,并与未经热处理的缅甸红宝石相区别。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红宝石内有大量的次生熔体包裹体,而未经热处理红宝石内仅观察到矿物晶体包裹体以及流体包裹体;在化学成分上,热处理红宝石中的Ti元素平均含量较高,Fe元素平均含量较低,相比于未经热处理红宝石分别高了约1 000×10~(-6)以及低了约100×10~(-6);未经热处理红宝石可检测到硬水铝石的吸收峰以及结构水和游离水的吸收峰,而热处理红宝石由于受高温的破坏,均检测不到这些特征吸收峰;热处理红宝石位于694 nm附近的荧光峰整体上比未经热处理红宝石更强且尖锐。  相似文献   

4.
对越南北部安沛地区带有蓝紫色调的红宝石原石按颜色饱和度进行分类高温热处理(1 600℃)和低温热处理(1 000℃)对比实验,拟定热处理温度、恒温时间、助熔剂条件等工艺参数,探究不同颜色样品的最佳热处理方案并比对温度参数下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在高温组改色实验中,红宝石样品的颜色及局部透明度均会有明显提高,浅紫红色、紫红色和深紫红色红宝石样品的最佳恒温时间随其颜色饱和度的增加从6h、9h到12h依次增长,且添加硼砂和γ-Al_2O_3的混合助熔剂可以辅助吸附黄褐色色带处的杂质离子进而消除色带;在低温条件下,恒温12h以上才能对越南红宝石的颜色起到较明显的改善作用。综合对比不同阶段的热处理效果发现:从透明度改善效果来看,具有开放裂隙的红宝石不适宜进行低温热处理;内部干净、仅颜色较差的红宝石样品,低温长时间加热与高温短时间加热的效果相近,更易被消费者所接受。热处理前后红宝石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验证了改色效果。  相似文献   

5.
蒙素红宝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雷.   《中国宝玉石》1997,(2):66-72
自1992年以来,曼谷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缅甸蒙素产出的红宝石。蒙素红宝石产于大理岩中,具双锥至桶状晶形,核部呈暗紫色至近黑色,边部呈红色。经热处理,能去除蓝色调,核部变成深红色。这种红宝石生长条件不断变化,生长周期复杂。核部和边部的颜色分布与晶体生长过程中铬和/或钛的含量不同有关。本文就蒙素红宝石在宝石学、显微镜下,化学和光谱方面的特征,提出与合成红宝石及其它产地红宝石的区别,同时也提到因人工裂隙充填而引起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范建良  毛荐 《中国宝石》2007,16(3):192-193
红宝石属于“五大名贵宝石”之一,随着优质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世界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使得红宝石的价格迅猛上涨,特别是大颗粒优质红宝石的价格可与同等质量的钻石相媲美。同时,一些与红宝石相似的宝石也开始进入市场,需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这些宝石包括红色尖晶石、红色锆石、红色和粉红色碧玺,粉红色托帕石、红色石榴石和红色玻璃等,  相似文献   

7.
热处理红宝石中玻璃充填物的拉曼光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激光拉曼测试技术,对热处理红宝石中次生玻璃体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类热处理红宝石中普遍存在钠质磷铝玻璃、硼质钠铝玻璃、钠质铝硅酸盐玻璃及铝硅酸盐玻璃。它们表现出的化学成分、相态、结构、分布、拉曼光谱特征可视为鉴别该类热处理红宝石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警惕来自境外的热处理红宝石近一二年来,我国珠宝商场上大量出现一种来自境外的红宝石,一些质检站将它鉴定为助熔剂合成红宝石,为此,《珠宝科技》95年第一用专门发表了亓利剑副教授的研究报告“热处理红宝石中的硼酸钠充填物及鉴别”,说明了这种红宝石的热处理特征...  相似文献   

9.
红宝石的真真假假陆震伦晶莹艳丽的天然红宝石,特别是5克拉以上的红宝石,比钻石还名贵。红宝石是氧化铝晶体,因含有足够的铬而呈现红色。红宝石和蓝宝石都是刚玉。因此,刚玉不一定是红宝石,红色宝石也不一定是红宝石。尖晶石常误标为“红宝石”古代人主要根据色彩,...  相似文献   

10.
选用马达加斯加各色红、蓝宝石为研究对象,根据颜色特征分为红色、黄绿色、蓝绿色三大类。通过改变热处理温度、气氛氛围以及添加辅助剂,探讨最佳的热处理方案。通过热处理实验发现,马达加斯加红宝石样品在氧化气氛、1 500℃、恒温12小时条件下,热处理效果最佳,不仅消除了蓝紫色调,使红色更加鲜亮、均匀,透明度也有明显的提高;马达加斯加黄绿色、蓝绿色蓝宝石在还原气氛、1 500℃、恒温12小时条件下,热处理效果最佳,黄绿色调减弱,蓝色加深,甚至转变为较纯正的蓝色;马达加斯加红、蓝宝石样品裂隙较少、透明度较好,所以在不添加硼砂辅助剂的条件下即可获得较好的热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红宝石颜色的定量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峰  任进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7,9(2):25-28,I0002
以色度学为理论基础、Photoshop软件为工具,采用定量方法对红宝石样品的颜色进行评定研究与分析。运用数码相机对红宝石样品拍照或采用UMAX型扫描仪直接扫描样品并输入计算机中。通过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中的HSB色彩模式,分析浅红色至深红色样品的颜色及GemSet中红宝石模具的标样颜色图片,分别读取其H,S,B参数值。根据这些参数值确定红宝石样品颜色的H的分类与级别以及S和B的定量分级,初步建立了红宝石颜色的定量分级评定方案。  相似文献   

12.
桂林水热法合成红、蓝宝石的宝石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桂林水热法合成红宝石带有橙色色调,具有与天然红宝石及橙红色蓝宝石没的吸收光谱,由Cr^ ,Mn^3 ,Ni^3 等过渡离子致色,浅黄色合成蓝宝石由Ni^3 致色,与天然黄蓝宝石的吸收光谱特征不同,最具普遍意义的鉴定特征是种晶片残余,呈面现状分布的法埃状包裹体以及缺少明星的生长纹理的和含水的红外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13.
Thermal treatment (90°C, 20 sec) of Red Delicious apple mashes followed by Pectinase (0.02%;v/w), centrifugation, bentoniting and filtration resulted in a clear natural apple juice. Whole apple mash juice was faintly pink due to extracted skin anthocyanins and the 70° Brix concentrate prepared from the juice was ruby red. Pink juice browned extensively over 648 hr storage at 37°C and browning was associated with development of an absorption maximum at 446 nm. The ruby red concentrate stored at 37°C, turned orange (167 hr) darkening to brown (648 hr) and gave visible spectral scan typical of Maillard browning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红色和黑色两种颜色高粱壳为原料提取高粱红色素,对其理化性质分析比较,可知黑壳色素提取率为5.2%,色价45,耐热性能好,色调为紫褐色,色泽较暗;红壳色素提取率为3.1%,色价32,色调为红棕色,色泽较亮。   相似文献   

15.
对天然无色—浅黄色方柱石样品进行电子辐照改色处理,并对部分改色后为褐色/烟紫色的样品进行了热处理,肉眼观察颜色变化情况并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结果显示,电子辐照处理可使无色—浅黄色方柱石样品变为紫色、黄色,部分样品带棕褐色调。经电子辐照处理成紫色的方柱石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黄绿区有宽的吸收带;辐照处理成黄色方柱石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吸收峰位置与天然方柱石基本一致,蓝紫区的吸收明显增强。笔者推测电子辐照致方柱石产生紫色的原因与天然紫色方柱石颜色的成因可能相似,而产生黄色的原因可能与O-色心有关。加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恒温时间为2h,恒温温度在500℃以下时,辐照产生的不理想的褐色调不能被有效消除;恒温温度为600℃,恒温时间2h以上时,辐照改色的样品褪色为近无色—浅黄色;加热气氛对方柱石颜色变化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采后热处理对黄瓜颜色的影响,以"津优10"黄瓜为试材,对黄瓜进行了不同温-时组合的热处理实验,测定了黄瓜在Hunter表色系统下亮度L、红绿度a、黄蓝度b、色泽角H°、饱和度C及色差△Eab变化,并对各颜色指标变化进行了统计学及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黄瓜的最佳颜色评价指标是L或△Eab,热处理时间比热处理温度对两个颜色指标的影响更显著,黄瓜的失水率与L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与△Eab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热处理黄瓜的L及△Eab在贮藏期间的变化分别符合一级与零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相关结论可为黄瓜采后热处理的工艺优化及品质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在聚对苯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瓶内贮存的发酵结束后的蓝莓酒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储存条件对其酚类物质和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室温有光和室温避光条件相比,酒窖储存的酒样,总酚和总花色苷含量下降速度较慢,且对游离花色苷的降解和聚合花色苷的上升有更好的抑制效果,保护了蓝莓酒的红色色调,减缓了酒颜色向砖红色转变的速度。相关性分析发现,酚类物质影响酒样的颜色参数,总酚、总花色苷、游离花色苷及辅色花色苷与红色色调显著正相关,总类黄酮及聚合花色苷与黄色色调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酒窖储存酒样的品质与其他两种条件有显著差异;在瓶储6个月内,室温避光和室温有光组酒样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温度是决定蓝莓酒PET瓶储期内酚类物质和颜色参数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云南元江红宝石的宝石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常规的宝石学研究方法以及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电子顺磁共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等现代测试仪器,对云南元江红宝石的宝石学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元江红宝石颜色丰富,裂理发育,内含有大量的包裹体,主要致色离子为Cr,随着Cr质量分数的增高,红色逐渐加深,折射率增大;其拉曼光谱在200~1 200 cm-1范围内有2~3个拉曼吸收峰,红外光谱除2 110,1 980 cm-1红外吸收双峰外,还出现381,420,647 cm-13个Al2O3的特征峰。  相似文献   

19.
姜黄染色织物的pH值敏感变色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莉  李潇 《纺织学报》2017,38(4):80-84
为开发pH值敏感变色织物,研究了pH值对姜黄染色织物颜色变化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姜黄提取物主要成分进行分析,测试了不同pH 值条件下姜黄提取液的吸收光谱、姜黄染色织物的上染率、K/S值和染色牢度,利用颜色特征值对姜黄染色织物在不同pH值下的变色情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植物染料姜黄的主要成分为姜黄素,姜黄素分子在碱性条件下会电离成阴离子,引起颜色变化;随溶液pH 值的增加,姜黄提取液的吸收峰会产生红移,且吸收强度增加,提取液在酸性条件时呈黄色,当提取液pH 值大于8 时,溶液呈红棕色;姜黄对丝织物的染色性能好于棉织物。在pH值由中性向碱性转变时,姜黄染色织物会产生显著的变色,染色织物色相值变小,颜色由黄色域向红色域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