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塘湖盆地前期油气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马朗凹陷主体及周缘,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寻找、探索新的勘探开发接替领域就是摆在吐哈油田火山岩油气勘探的一道难题。条湖凹陷油气资源量丰富,火山岩勘探及研究程度较低。根据邻近凹陷(马朗凹陷)实际勘探经验及条湖凹陷目前钻井资料,以现代油气地质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了条湖凹陷的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圈闭等油气系统形成的基本要素。研究表明,条湖凹陷勘探前景广阔,存在多个有利的油气勘探领域。下一步应在拓展石炭-二叠系风化壳型及裂缝型油藏的同时,积极探索条湖凹陷石炭系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内幕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2.
高邮凹陷深层地震勘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文红  林涨年  曾海东  梁尚勇 《石油物探》2004,43(6):573-577,616
高邮凹陷是一个勘探老区.中、浅层勘探程度较高.而作为资源接替区的深层,其勘探程度较低.为此对深层地震勘探的疗法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高邮凹陷的含油气系统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凹陷深层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然后对深层资料的二次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层位标定与速度分析、构造模式指导构造解释、断层的精细刻画及储层预测等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形成了一套实用性较强的深层油气藏勘探技术,将该套技术应用于高邮凹陷富民地区的深层地震勘探。钻探的深探井B井获得油流。  相似文献   

3.
文中介绍了用常规地震方法得到的记录质量很差或得不到记录地区的两条广角地震剖面。其中一条剖面是用12km窗口采集的,另一条剖面是用9.6km窗口采集的。这两条地震剖面都是沿纵测线按共炮检距绘制剖面图的方式记录下来的。窗口大于5km的广角剖面,在数据质量上要远远好于那些窗口为5km的常规剖面(因其在主要勘探目的层的深部地层中,难得出现任何可供解释的同相轴)。在常规地震资料质量很差,以致无法进行勘探的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个利用地震资料的“平点反射”预测并勘探深层天然气的实例。在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濮城构造濮67块三维地震资料分析中,发现主测线758附近的地震剖面在濮67断层下盘的构造高部位(Es4)有较明显的“平点反射”;结合该地区钻井、录井显示进行综合研究认为,有可能为气、水界面形成的,据此预测该部位是天然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钻探获得了好的效果,新探明Es4段含气面积1.7km^2,天然气地质储量3.65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油集团科技十大进展 1.精细勘探技术研究与应用在南堡凹陷取得重大进展 从油田勘探开发的瓶颈问题入手,研完出了一套较高勘探程度富油气凹陷的精细勘探方法,提出并实践了适合探区地质特点的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研究与管理模式。首次在南堡凹陷利用地震格架剖面开展地震相研究,填补了该区以层序地层学格架为基础的沉积相研究的空白,对隐蔽油气藏预测和勘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首次在南堡凹陷开展了成藏动力学研究,查明该区古压力和流体势发育具有阶段性、波动性和渐进增强性特征,揭示了该区油气运移、聚集和分布规律,指明了油气勘探方向;首次利用火山岩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勘探程度和精度,在黄土原区部署了穿沟过塬的长距离跨塬连接直油线27条,用作区域大剖面的连接段。通过攻关,使用特殊的野外采集方法和处理解释技术、获得了下古生界主要目的层段T9-T11层长连续反射,大部分测线还获得浅、中怪反射。塬上直没线与相邻沟中弯测线妆,平面构图合理,层间厚度可信,填补了过塬空白段,保证了大部面的完整性,提高了整体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7.
《江汉石油科技》1995,5(2):88-88
江陵凹陷作为江汉油区油气勘探的最大后备战场,近年来勘探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1993年,以沙市构造为江陵凹陷的突破口,在埠河断背斜北部钻探了沙24井,该井Ex下I油组钻遇油层3层,共7.2m,并在2066.0H2071.0m井段试油,获20.6t/d高产油流。打破了江陵凹陷1968年发现花园油田后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多分量地震勘探在渤海海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气层地震成像模糊的问题,进行了我国首次海上三维多分量地震勘探。野外采集分64个线束进行滚动施工,每个线束采集2条平行于电缆方向的二维测线和19条垂直于电缆方向的三维测线,在现场处理得到的二维测线上,模糊带内转换波的成像很好。室内资料处理时先处理纵波资料,再在此基础上处理转换波资料。由于转换波与纵波勘探的原理不同,转换波资料的处理有一些特点:共转换点的概念、水平分量的极化、Inline分量和Crossline分量的旋转、动静校正、转换波的三维DMO。分析了造成转换波三维叠加后频率下降的原因,并对转换波资料的解释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江陵凹陷玄武岩覆盖区勘探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陵凹陷北部玄武岩发育,并且覆盖在勘探目的层上,致使目的层成像不清.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进展。首先从物理模型模拟分析入手,阐述了在该区进行广角一转换波勘探的必要性;其次计算了广角观测系统参数;最后介绍了广角和转换波资料处理方法。通过对江陵2002—375.5与2003—608线的处理,说明广角和转换波地震勘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该地区的玄武岩下层成像问题,并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东濮凹陷地震勘探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濮凹陷众多油田的发现和勘探开发是地震勘探的一个成功范例,东濮凹陷是我国较先采用的模拟磁带,较先开展数字地震,率先进行三维地震并实现大连片的地区。由于该区断层极其发育,构造破碎严重,如文明寨油田面积仅有6.8km^2,却被切割成192个小断块。因此在地震资料解释中,要把断裂解释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发现一条小断层,就可能找到一个新的含油气圈闭;断层位置移动,有可能扩大含油面积,断层组合形式的变化,有  相似文献   

11.
冀中坳陷富油凹陷勘探现状及勘探思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冀中坳陷历经多年勘探,但富油凹略之间、不同构造单元或区带之间、不同勘探层系之间以及不同勘探领域之间的勘探程度仍明显不均衡,而富油凹陷勘探程度尽管较高,但剩余油气资源还很丰富,存在老区新凹陷,隐蔽油藏、复杂新裂带、深潜山和小潜山及潜山内幕、特殊类型油藏等5大勘探接替领域。要深化富油凹陷的勘探,必须以富油凹陷油藏在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不同储集层类型三维空间复式叠合连片分布的新勘探理念为指导,勘探重点由构造油藏转为隐蔽油藏、由正向构造带转为负向构造区,由构造带高部位转为构造带翼部、由环洼转为连槽、由单一油藏类型转为多种油藏类型,大胆探索新的勘探领域。图5参12  相似文献   

12.
泌阳凹陷老区地震采集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泌阳凹陷经过近30年的地震勘探.大的构造和圈闭已基本查明.但未查明的资源量仍还很大。近年来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勘探目标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复杂。为了寻找新的突破点.河南油田先后在泌阳凹陷的不同地区应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高分辨率试验和高精度开发地震采集,总结出一套适合该凹陷地震地质条件的高精度地震勘探的资料采集方法.解决了该探区的一些勘探难题。在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具体落实了一批小断块、小构造.控制了一些地质储量,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技术,通过工作站,微机对涝洲五2井区扶余油层的9条测线的地震道,提取出了28种地震信息,预测了该区的含气范围,为该区的勘探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11年8月中旬,吐哈油田三塘湖盆地条湖凹陷2口区域探井接连获得新发现。条27井试油获日产1.06m3油流,条25井常规试油获少量油流,扩展了条湖南缘勘探成果,条湖南缘带呈现出多层系含油、多类型油气藏共生、两排构造带叠合连片成藏的趋势,展示出良好勘探前景。三塘湖盆地是吐哈油田的重点探区,是吐哈未来发展最有利、最现实的战略接替区域。早在2000年,条5井的突破打破了荒原的沉寂,勘探人员信心百倍地部署条7井,但复杂的地下情况导致没有获得更多发现。2006年,在马朗凹陷马17井获得重大突破后,勘探  相似文献   

15.
运用正交地震测线P波时差的方位角变化检测裂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目的层P波反射时差的方位角变化提出了一个确定裂缝方位的算法。特定目的层底面的正交测线间的微分时差揭示:在偏移距固定时,cos2φ随测线以裂缝走向测量标准的方位角φ而变。四条相交测线的组合可用于确定裂缝走向。这四条测线组成两个正交对,通过分析两个对应对微分时差的交会图可以确定裂缝走向。为使确定的时差之差可靠,通常要求偏移距-深度比等于1.0或更大(可高达1.5)。方法的敏感性会由于目的层顶面  相似文献   

16.
转换波技术在泥岩裂缝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济阳拗陷有100多口井在泥岩地层中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其中河口地区10多口井获商业油流或高产商业油流,一般地这些泥岩裂缝油气藏呈条带状分布在沙三段下部地层中,以自生自储为主,泥岩地层富含钙质或砂质,针对该地区的地质特点及多波勘探技术优势,在河口地区部署及实施了8条二维测线的多波勘探,其中东西向测线4条,南北向测线4条,室内建立了各测线的VP及VS速度模型,获得了纵波及转换波的叠加剖面及有关参数剖面。目的层的含油裂缝泥岩体现了纵波层速度明显降低,而转换波层速度几乎不变化的基本特征,AVA反演和裂缝参数反演结果与目的层的地质结构基本吻合,特别是由快、慢横波分离求取的裂缝参数正确反映了泥岩裂缝等各向异性信息,预测出的泥岩裂缝发育主方向与钻井提供的裂缝方向及断层的走向基本一致,预测的裂缝发育程度与油井产量有很好的一致关系,泥岩裂缝发育区分布呈北东走向的特点,为今后确定并位提供了宏观指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断块油田按其所处的构造背景,可划分出5种类型,即:简单背斜型、复杂背斜型、半背斜型、单斜型、断阶型.不同的类型,其勘探方法是不同的,本文以东濮凹陷文留构造为例,阐明复杂背斜型断块油田的特点并回顾了它的勘探历程,从中总结出了该类断块油田勘探经验和勘探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建立江陵凹陷白垩系—下第三系层序序列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目的层新沟嘴组的旋回结构,建立了新沟嘴组浅水湖盆层序地层充填模式,进行了沉积相分析和砂体展布研究.提出了岩性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带.对该凹陷新沟嘴组的油气勘探.尤其是岩性油藏的勘探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江汉石油科技》1991,1(1):38-38
(1)“七五”期间共完成二维地震测线1770km,三维地震勘探430km^2.共发现局部圈闭284个,圈闭面积1174km^2,预探65个圈闭,圈闭预探成功率为29.2%.  相似文献   

20.
断陷湖盆隐蔽油气藏勘探方法与实践--以泌阳凹陷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相或陆相盆地(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成功得益于沉积型或者构造型坡折的存在,而在无坡折型断陷湖盆的隐蔽油气藏勘探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通过在泌阳凹陷的工作,初步探索出了无坡折型断陷湖盆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方法和技术.该方法和技术以层序地层学“点-线-面-体-面-线-点”的研究思路为主线,以地震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测井约束反演技术为手段,通过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地震地质的相互验证.最后结合成藏条件分析进行隐蔽油气藏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