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卷枝毛霉γ-亚麻酸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3.2208进行紫外诱变,采用苏丹黑染色和TTC酶活法进行初筛,摇瓶发酵测定相关指标进行复筛,获得1株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GLA)产率比出发菌株显著提高的突变株M3,经培养,M3菌体细胞收率为15.20 g/L,油脂含量为20.10%,油脂产率为3.65 g/L,GLA含量占菌体油脂总脂肪酸的17.28%,产率达630.72 mg/L.  相似文献   

2.
γ-亚麻酸生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对深黄被孢霉As3,3410和雅致小克银汉霉As3,2717进行诱变,筛选出一株高产γ-亚麻酸的突变株H3,3410-5.突变株H3,3410-5每升发酵液中干菌体得率为24.3 g,油脂含量为10.1 g,而出发菌株仅为21.2 g和8.4 g.气相色谱分析突变株H3,3410-5所产γ-亚麻酸的量占总脂的9.43%,出发菌株仅为8.64%.  相似文献   

3.
采用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对深黄被孢霉As3,3410和雅致小克银汉霉As3,2717进行诱变,筛选出一株高产γ-亚麻酸的突变株H3,3410-5。突变株H3,3410-5每升发酵液中干菌体得率为24.3 g,油脂含量为10.1 g,而出发菌株仅为21.2 g和8.4 g。气相色谱分析突变株H3,3410-5所产γ-亚麻酸的量占总脂的9.43%,出发菌株仅为8.64%。  相似文献   

4.
光学纯度L(+)-乳酸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60份不同来源的土壤样品中筛选得到米根霉(Rhizopus oryzae)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和60Coγ射线诱变处理,运用推理育种技术,选育到一株有较高的乳酸脱氢酶活性和耐高渗的L( )-乳酸高产突变株Rhi3-2.该菌株产L( )-乳酸光学纯度高,最高产量为88.45g/L,较出发菌株提高91.24%,糖利用率提高17.87%,耗糖酸产率提高35.15%.菌株经8次传代培养,L( )-乳酸产量下降10.7%,是一株性状较稳定可深入研究开发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5.
以一株实验室筛选的Klebsiellasp.LX3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注入技术对菌株进行诱变,并通过测定发酵液中蔗糖异构酶活性、异麦芽酮糖含量以及检测菌体絮凝效果,获得一株异麦芽酮糖高产且黏度较低的菌株,命名为LX3-1。实验结果表明,相比野生菌,突变株蔗糖异构酶酶活提高了20.42%(P0.05),异麦芽酮糖产量提高了41.87%,絮凝后菌体去除率较野生菌提高了6.9%。突变株经6次传代培养后,发酵液中蔗糖异构酶酶活和异麦芽酮糖产量稳定。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的ARTP诱变技术对提高蔗糖异构酶活力、降低菌体黏度的作用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γ-聚谷氨酸是一种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具有较强保健功能的生物高分子,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因筛选方法效率低下,导致其菌株选育效率难以提高.研究筛选出一株高产γ-PGA(γ-聚谷氨酸)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生化与分子鉴定发现,该菌株为纳豆枯草芽孢杆菌.根据菌株的产物特征,系统分析了酪蛋白板初筛、多孔板复筛和摇瓶复筛,结果发现三者筛选结果基本一致,且多孔板复筛与酪蛋白平板形成的纳豆菌的圈径比具有线性关联.在此基础上,应用ARTP辐照纳豆菌群,并仅用酪蛋白平板法,快速筛选出一株γ-PGA高产菌株,产量较出发菌株提升了22%,且遗传稳定性良好,表明酪蛋白平板透明圈快筛方法有效,大幅压缩了筛选的时间,显著提升了菌株诱变选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以棘孢小单孢突变株 (MicronozporaechinozporaJIM - 4 0 1 )为出发菌株 ,进行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的研究 ,结合UV照射及高能电子流诱变 ,筛选出MS -1 1 6菌株 ,30吨发酵罐试验 ,其C2 b组分达 85 6%。  相似文献   

8.
以野生型的圆红冬孢酵母为出发菌株,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进行诱变,筛选获得4株类胡萝卜素缺陷型圆红冬孢酵母突变株。对圆红冬孢酵母的野生型及类胡萝卜素缺陷型菌株进行发酵,并对其生物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油脂含量、脂肪酸组成及有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利用ARTP技术能够有效实现对类胡萝卜素代谢流的阻遏,突变株类胡萝卜素质量浓度较野生型菌株降低了70%。碳流代谢走向分析结果表明,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的阻断并未导致油脂合成途径的加强,反而造成圆红冬孢酵母生物量和油脂合成能力的分别下降48%和40%,对胞内脂肪酸组成也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其中突变株W-4所产硬脂酸、亚油酸及油酸质量分数较野生型菌株分别下降了60%、42%和77%。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阻断后,碳流主要指向有机酸合成,其中乙醛酸、乳酸、苹果酸及琥珀酸变化较为显著。类胡萝卜素缺陷型突变株中大量积累的类胡萝卜素合成前体主要流入了有机酸合成途径中。  相似文献   

9.
普鲁兰酶是高效利用淀粉的关键酶之一,选育普鲁兰酶高产菌株对其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产普鲁兰酶菌株L5,产酶活力为10.83 U/m L。通过16S r DNA测序和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菌株L5为芽孢杆菌菌属(Bacillus genus)。以L5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技术进行诱变育种,筛选出4株普鲁兰酶高产突变菌株G1(20.33 U/m L)、G2(19.68 U/m L)、G3(19.31 U/m L)、G4(22.01 U/m L),较之前酶活性分别提高了87.7%、81.7%、78.3%、103.2%。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最优组合:可溶性淀粉1.5%、糊精1.0%、蛋白胨0.5%、黄豆粉1.5%、Ca~(2+)0.05%、Fe~(2+)0.10%、Zn~(2+)0.15%,在最优发酵培养基条件下,G4菌株产酶活力可达27.22 U/m L(提高了23.7%)。试验所产普鲁兰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值为6.5,在30~60℃保温2 h酶活能维持在80%以上,在pH 5~9保存4 h后酶活力仍能维持在60%以上,该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以一株生长性状优良的Cordyceps militaris FFCC5111为出发菌株,通过复合诱变,筛选高产Cordycepin双重营养缺陷型(Xan-+Gua-)菌株。采用200 W、22kHz超声强度联合1%DES复合诱变,获得双重营养缺陷型突变株7株,经抗菌试验、摇瓶培养/发酵复筛至第16天,突变株C.militaris FFCC5111-c产生的Cordycepin总量为4.142g/L,比亲株提高44.5%。试验证明,筛选Xanthine和Guanine双重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是获得Cordycepin高产菌种的有效方法,Cordycepin的生物合成与Guanine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11.
阿坝4种野生植物种子含油量及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含油量高、抗逆性强、生长范围广的野生能源植物,采用索氏提取法及GC-MS法测定了4种采自阿坝的野生十字花科植物的种子粗脂肪含量及脂肪酸成分.含油量分别为:葶苈34.21%、遏蓝菜34.70%、独行菜42.23%、播娘蒿为47.44%.脂肪酸成分主要为:亚麻酸、亚油酸、棕榈酸、油酸、芥酸、山嵛酸等.供试植物种子粗脂肪含量较高,所含主要脂肪酸甲酯化以后是生物柴油的主要组成成分,具有较高的生物柴油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冠果油理化特性及组成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胰脂酶水解法分析了文冠果油脂肪酸组成和Sn-2位脂肪酸分布,油脂脂肪酸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接近90%,油酸、亚油酸含量75.5%以上;Sn-2位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为97%,其中油酸、亚油酸含量较高(95.0%).高效液相色谱、Rancimat仪测定结果表明:文冠果油中维生素E含量为51.24mg/100g;氧化稳定性值在110℃时为4.24 h;碘值为111.9g/100g,为半干性油脂;文冠果仁中粗脂肪含量达62%、粗蛋白为29%以上,是一种珍贵的木本油料.  相似文献   

13.
花椒籽皮油和仁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分别提取的花椒籽皮油和仁油进行理化指标分析 ,发现仁油中酸值和过氧化值均低于其皮油中的酸值和过氧化值 .对皮油和仁油总脂肪酸测定表明 :皮油主要含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和亚油酸 ,其中在其它植物油中含量很少的棕榈油酸 ,在花椒籽皮油中含量约 2 0 % .仁油中不饱和酸含量高达 90 %以上 ,其中人体必需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在 70 %以上 .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阳极材料体系及工作过程,为进一步研究新型的阳极材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测定池沼公鱼肌肉中的脂肪酸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池沼公鱼肌肉中的脂溶性成分,经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和鉴定,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池沼公鱼脂肪油中鉴定出38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21种,主要种类有:棕榈油酸(8.11%),(E)-9-十八碳烯酸(12.25%),顺式二十碳五烯酸(8.43%),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11.85%)等;饱和脂肪酸17种,主要种类有:棕榈酸(8.13%),肉豆蔻酸(2.71%),十八烷酸(4.23%)等.结论:试验结果表明,池沼公鱼的营养价值较高,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油脂中总不饱和脂肪酸的紫外光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外光谱测定油脂中不饱和成分,以动物油为对照,主要分析检测了常见的7种植物油.本文确定了紫外谱图分析油脂的检测条件,将原始油配制成0.2%的环己烷溶液;以相似度为指标比较光谱曲线,验证该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特异性;用w检验法确定了共有峰,运用紫外谱图检测化合物共轭结构的原理,对各种油脂中总不饱和脂肪酸进行识别并计算相对含量.紫苏油和核桃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种类最丰富,紫苏油中不饱和双键数4的脂肪酸含量为核桃油的1.5倍,橄榄油中包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此种脂肪酸.其次,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杏仁油的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依次递减,动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未检出.经过碱皂化、甲酯化等方法处理后的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紫外吸收光谱特性明显减弱,因此该方法可以简单、快速、准确地测定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7.
新疆小白杏杏仁油理化常数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库车和轮台小白杏2个品种的杏仁为原料,分别测定了它们的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小白杏杏仁油理化性质以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2种小白杏杏仁中粗蛋白含量在20%以上,粗脂肪含量在50%以上,小白杏杏仁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库车和轮台小白杏杏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是91.65%和91.57%,其中主要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相似文献   

18.
选用库车和轮台小白杏2个品种的杏仁为原料,分别测定了它们的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小白杏杏仁油理化性质以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2种小白杏杏仁中粗蛋白含量在20%以上,粗脂肪含量在50%以上,小白杏杏仁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库车和轮台小白杏杏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是91.65%和91.57%,其中主要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相似文献   

19.
基于脂肪酸分析识别猪油和鸡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猪油和鸡油脂肪酸信息,猪油含有17种脂肪酸,鸡油含有13种脂肪酸.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对猪油和鸡油进行识别分析.结果显示,主要脂肪酸比值法和针对全部脂肪酸信息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针对主要脂肪酸信息进行聚类分析会丢失一些脂肪酸信息,聚类正确率较低.本研究为探索建立识别地沟油分析方法提供参考数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γ-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深黄被孢霉被认为是潜力较大的γ-亚麻酸的发酵生产菌。对深黄被孢霉突变株H3,3410-5产γ-亚麻酸发酵培养基和发酵实验优化,结果表明,菌丝体平均得率为25.9 g/L,总油脂平均含量为44.0%,油脂中γ-亚麻酸比率为10.97%。三项指标分别比优化前提高了约6.6%、5.8%和1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