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电化学测试对阳离子型醇胺缓蚀剂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机理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醇胺类分子最高占有轨道位于N原子周围,最低未占轨道位于O原子周围,这种分布可使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形成多中心吸附,使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的吸附更加稳定;4种物质的缓蚀率大小为:N,N-二甲基乙醇胺二乙醇胺正丙醇胺乙醇胺,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在等温等压下,N,N-二甲基乙醇胺、二乙醇胺、正丙醇胺与乙醇胺都能自发地吸附在钢筋表面,其ΔG0分别为-22.256,-23.644,-20.920,-18.910kJ/mol,为单分子层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碳化是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之一。再碱化应用电化学和电渗原理,恢复钢筋周围混凝土的高pH值,使钢筋重新钝化,以达到防止钢筋锈蚀的目的。本文分析了碳化混凝土再碱化技术,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公式,通过对碳化混凝土的再碱化试验,确定了计算公式中的待定参数,希望实现对碳化混凝土再碱化过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阳极电解液对碳化混凝土再碱化效果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再碱化过程中混凝土抗压强度、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及腐蚀电位与总电量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锂的碱性溶液作为阳极电解液比钠的碱性溶液好;电化学再碱化处理能使碳化混凝土中的碱性和钢筋自然电位恢复到碳化以前水平,使活化钢筋重新处于钝化状态;再碱化过程中混凝土性能劣化与...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碳化混凝土的电化学再碱化试验方法,提出了合理的电化学再碱化效果评价指标:pH值与钠离子迁移量.研究了电解质溶液种类及浓度、再碱化时间等对碳化混凝土电化学再碱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再碱化时间的增长,碳化混凝土内部的pH值增大,但pH值增长速率逐渐减缓.对于相同种类电解质溶液,随着其浓度升高,再碱化后碳化混凝土中的钠离子迁移量增大;对于同浓度不同种类的电解质溶液,再碱化后碳化混凝土中的钠离子迁移量不同.  相似文献   

5.
钢筋混凝土电化学再碱化技术主要是应用电解和电渗原理,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使混凝土内钢筋周围产生OH^-,同时使Na^ 等碱性阳离子渗入到混凝土内部,恢复钢筋周围的碱性环境,使钢筋重新钝化。通过对预制钢筋混凝土试件的再碱化试验,研究采用电化学再碱化技术在火灾后的钢筋混凝土中的应用,提出用于火灾后混凝土再碱化修复法的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碳化混凝土结构的再碱化维修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碳化混凝土的再碱化方法主要应用电渗原理 ,在直流电的作用下 ,使碳酸钠电解质向钢筋周围的混凝土渗透 ,使钢筋周围混凝土再碱化。通过对一根 70余年龄期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所做的再碱化试验 ,提出了适用于碳化混凝土再碱化维修技术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 ,为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碳化混凝土再碱化影响因素及其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混凝土碳化机理,通过电化学方法对碳化混凝土进行再碱化试验,研究碳化混凝土再碱化的影响因素及其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电流、外加电压及再碱化时间对碳化混凝土再碱化有明显影响;而外加荷载对其影响尚未明确,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碳化混凝土再碱化影响因素及其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碳化混凝土再碱化试验,对碳化混凝土再碱化影响因素及其耐久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电流、外加电压、电解质溶液浓度以及再碱化时间对碳化混凝土再碱化有显著影响;再碱化对钢筋周围混凝土碱性的恢复以及对腐蚀钢筋的再钝化有利.研究分析了影响碳化混凝土再碱化耐久性的因素,为以后实现对碳化混凝土再碱化全寿命控制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电化学再碱化方法主要是应用电解和电渗原理 ,在直流电的作用下 ,使混凝土内钢筋周围产生OH- ,同时使Na+ 等碱性阳离子渗入到混凝土内部 ,恢复钢筋周围的碱性环境 ,使钢筋从新钝化。通过对预制钢筋混凝土试件的再碱化试验 ,实现了再碱化法在火灾混凝土上的应用 ,提出了火灾损伤钢筋混凝土再碱化修复的关键参数值 ,为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国内外使用的再碱化技术研究试验方法作了归纳总结,按原理对其进行分类,并介绍了不同的试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试验方法的试验结果进行全面的对比,并据此对两类试验比较研究,分析不同处与各自优劣,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复碱化混凝土孔溶液的pH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化混凝土的复碱化是用碳酸钙缓冲溶液浸渍混凝土的电化学过程,目的是使混凝土孔溶液的pH值稳定在l0以上,从而防止混凝土的进一步碳化。然而,该方法的实际应用表明:虽然孔溶液中已明显含有足量的碱(Na^ ,K^ ,Li^ ),但pH值仍降到l0以下。本文通过试验提出了一个用以解释pH值随时间降低的假说,结果表明:由于混凝土孔溶液中存在溶解的硫酸盐,因此单纯提高孔溶液的碱离子(碳酸盐)相对含量,不能确保其pH值高于l0、用提出的化学机理可解释混凝土电化学复碱化技术实际应用中观察到的现象,但是,由于混凝土孔溶液中溶解离子相互作用十分复杂,目前还不能在复碱化技术中对其加以考虑,因此复碱化技术尚不能被进一步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阳极型阻锈剂Na2CrO4和Na2MoO4、阴极型阻锈剂苯并三氮唑(BTA)和N,N-二甲基乙醇胺(DMEA),以及由这些阻锈剂复配得到的复合型阻锈剂在碳化钢筋混凝土中的阻锈作用,通过钢筋的自然电位、腐蚀面积率、失重率和电化学法研究了钢筋在碳化混凝土中的腐蚀程度和腐蚀速率.结果表明:碳化混凝土中钢筋的抗腐蚀性随着阻锈剂掺量的增加而提高,随着碳化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复掺1.00%Na2MoO4和1.00%BTA时,碳化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程度最小,阻锈剂的阻锈效果最佳;复合型阻锈剂延缓钢筋腐蚀速率的效果优于单一型阻锈剂,同一掺量条件下,复掺Na2MoO4和BTA阻锈剂延缓钢筋腐蚀速率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采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对4种盐渍土环境下的钢筋混凝土试件进行了测试,考察了不同腐蚀环境及腐蚀阶段钢筋混凝土试件腐蚀特征的差异性.试验结果表明:盐渍土环境中硫酸根离子与氯离子的质量比m(SO2-4)/m(Cl-)不同,钢筋的腐蚀特征呈现明显的差异;总含盐质量分数为5%的模拟液中m(SO2-4)/m(Cl-)由0增加为0.082或0.275时,在腐蚀中、后期钢筋腐蚀速率较快;当m(SO2-4)/m(Cl-)为2.070时,钢筋在整个腐蚀龄期内的腐蚀速率均较慢,说明盐渍土环境中硫酸根离子在一定含量范围内能促进钢筋的腐蚀.最后结合电化学测量结果对硫酸盐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从本质上解释再碱化技术对碳化钢筋混凝土的修复机理,通过1个隔绝外界空气和电解质溶液的模拟混凝土/钢筋界面,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实现了对碳化钢筋混凝土再碱化修复过程中腐蚀产物成分变化的实时检测.结果表明:经过强加电流式人工加速腐蚀钢筋后,腐蚀产物主要成分为绿锈.在再碱化修复过程中,2个反应同时发生:绿锈被还原为氢氧化亚铁(Fe(OH)_2),并转变为四氧化三铁(Fe_3O_4).酚酞显色试验结果和Fe_3O_4的生成证明了再碱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碱性.电化学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再碱化技术可以有效减小钢筋的腐蚀概率,降低钢筋的腐蚀活性并使之达到中等程度,但是并没有使钢筋再钝化.  相似文献   

15.
用于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的自密实混凝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配置了一种适用于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结构的自密实混凝土,对其进行了自密实能力和力学性能的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完全可以用来作为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的基体.  相似文献   

16.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楼面梁和剪力墙的连接经常会出现平面外节点。着重研究正交节点形式,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未配暗柱、配有暗柱的剪力墙构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分别采用单调加载和低周反复加载,对比分析暗柱对节点的转动刚度、平面外受力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韦爱凤 《特种结构》2003,20(4):35-36
短柱的剪切破坏往往是造成钢筋混凝土框架破坏甚至倒塌的主要原因。本文对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短柱的成因、判断方法、处理措施进行了阐述,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梁单项循环逐渐加载试验,研究了粱屈服后残余裂缝宽度与残余变形、残余钢筋应变、频率、阻尼比的关系,试验表明,钢筋混凝土梁屈服后的残余变形、钢筋残余应变、频率、阻尼比与残余裂缝宽度呈规律性变化,据此绘制了钢筋混凝土梁损伤评价图.为实际工程中以简单易测的残余裂缝宽度作为综合反映变形、裂缝、钢筋应变、频率、阻尼比的性能指标对屈服后构件的损伤程度进行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裂缝分析与处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漫江 《中外建筑》2010,(1):121-122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在对框剪结构住宅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进行现场调查检测的基础上,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变形裂缝产生的原因和变形机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其结构裂缝加固处理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