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薛锦儿 《建筑电气》2022,(10):59-63
结合相关工程案例,总结已完成或在建项目的工程经验,梳理粒子治疗建筑类型项目的接地设计思路,包括项目特点分析、接地内容与目的、接地网设置、联合接地和独立接地对比,以及不同接地形式的设计要点、由此引发的思考与建议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
接地电流是判断高压电缆接地方式是否正确的重要指标之一.笔者介绍了一起220 kV海陆缆混合线路接地电流异常事件,分析了该线路陆缆段中间接头和海陆缆对接头多处接地电流存在严重的三相不平衡现象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接地方式优化方案.线路消缺后接地电流恢复正常,验证了所提出的处理措施的正确性.该起接地电流缺陷及其处理方案为采用海陆缆对接方式线路的接地方式选择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扩径石墨基柔性接地材料和常见金属接地材料在接地特性上的差异性,为扩径石墨基柔性接地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以典型杆塔地网小模型为例采用仿真建模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电阻率和外延射线长度对接地材料工频接地特性的影响,并开展了实际的工频、冲击接地模拟试验得到了扩径石墨基柔性接地材料的冲击系数;最后在实际的典型杆塔地网中采用同沟敷设的设计方案对扩径石墨基柔性接地材料进行了实际的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土壤电阻率条件下,扩径石墨基柔性接地材料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值比碳钢和锰铜地网低10%~20%;地网达到相同工频接地电阻值的条件下,其单根外延射线的长度分别能降低12. 26%和11. 43%;该材料的实测冲击系数为0. 840;实际工程的典型应用案例也印证了扩径石墨基柔性接地材料的接地工程应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接地电阻是表征风电机组接地装置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笔者建议了一种计算风电机组接地电阻的有效计算方法,即模拟电流算法.该算法将机组接地装置中各接地体分段离散化,分别在各接地体和不均匀土壤分界面两侧设置模拟电流,从恒定电场的边界条件入手,建立模拟电流所满足的方程组,求取模拟电流,再由模拟电流来确定接地电阻.将按该算法得到的接地电阻值分别与实测值和专业软件CDEGS计算值进行了对比,以校验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宁晨光 《门窗》2022,(8):61-63
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是至关重要的.防雷接地施工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还可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年限.因此,建筑企业应加强对电气安装工程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关注与重视,加大探索和创新力度,充分发挥施工技术的作用与价值,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水平,为建筑行业的可持...  相似文献   

6.
从工艺负荷配电设计、工艺专用接地设计、防辐射屏蔽设计等方面,介绍质子医院的配电设计及其特点,指出质子医院项目的 配电系统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电源高质量性,工艺专用接地借用灌注桩内钢筋以满足工艺接地电阻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冲江河110 kV水电站地网设计不合理,接地电阻严重超标的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对该水电站周边地形、地质、土壤电阻率等因素进行了测试和调查之后,结合相关规程及水电站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通过铺设水下接地网来对水电站接地进行改造的改造方案;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经济有效的解决水电站接地电阻过高的问题。当水下接地网铺设完成后,我们对其接地电阻值进行了测量。最后通对水下接地网接地电阻测量值与计算值的比较,验证了水下接地网解析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以某文化艺术中心为例,简要介绍了该项目的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接地保护系统设计,并对项目电气设计特点进行了总结,为一些文化类建筑电气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针对变电站接地网深井爆破问题模型的不完善性,结合爆破理论,笔者提出了深井爆破模型.考虑了爆破情况,给出了深井爆破模型数值计算与程序计算方法,验证了该模型适用于均匀土壤与双层土壤条件.此外,给出该模型对应的接地系统接地电阻的求解方法,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例如接地网尺寸大小,深井深度,爆破半径等对接地电阻的影响,总结了相关规律.结合浙江两变电站接地网实例,将本研究的深井爆破模型进行了应用,相对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该模型在实际工程中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赵艳 《安徽建筑》2002,9(3):105-105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高层建筑特别是智能建筑越来越多,其各类电力、电子设备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作为用电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的接地技术现在受到更多的重视. 在诸多的接地中按作用可分为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 保护性接地是为防止人员遭受电击而采用的接地措施,它包括:1.防直击接地:为防止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或产生漏电电流时,不带电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或电气装置外可带电部分的接地即PE线的接地;2.防雷接地:将雷电流导入大地,防止建筑物、财产等遭到雷电流的破坏,人身遭受雷击所设的接地;3.防静电接地:将静电荷引入大地,防止由于静电积聚而对设备造成危害的接地;4.防电蚀接地:在地下埋设金属体作为牺牲阳极或阴极,防止被保护的金属体受到电化学腐蚀接地.  相似文献   

11.
刘卫  周秀娟 《建筑电气》2008,27(6):34-36
住宅建筑应采用TT、TN-C-S或TN-S接地型式,分析了三种接地型式的优缺点,通过对几类典型住宅建筑(多层、高层住宅)接地型式的分析,指出住宅建筑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接地型式。  相似文献   

12.
对国内±800 kV直流输电工程共用接地极,根据已建成向家坝-南汇±800 kV直流输电工程的相关参数,利用电磁暂态计算软件PSCAD分别搭建了两个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共用接地极的仿真计算模型,对送受两端采用独立接地极和共用接地极进行对比。并结合云广和贵广Ⅱ共用接地极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共用接地极影响。结果表明:当其中一个直流系统转为单极大地回线运行方式或双极电流不平衡运行方式时,会产生中性点电压偏移。电压偏移会影响直流系统的稳态运行电压水平。为减小电压偏移问题,在设计共用接地极时,应尽可能的减小共用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增大接地极线路导线的总截面,以减小接地板线路电阻。  相似文献   

13.
电子设备与电气设备的接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洪泉 《建筑电气》2008,27(2):25-30
电气设备接地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保证用电安全,其涉及的是工频系统,而电子设备多为高频,其接地应考虑自身运行的要求及整个系统的相互影响。其工作原理和结构表明其参考电位并非工程中的接地,不能用简单的处理方法将其一概作统一接地,如果接地不当,会产生问题。解决工程上的问题应考虑现场实际情况,措施的异同会直接影响安装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梁明 《中国建材科技》2014,23(4):108-109
在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确定中,建筑防雷接地工程预算编制是电气工程预算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从建筑防雷及接地装置组成、防雷接地工程量计算、防雷接地预算编制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对建筑防雷接地工程预算编制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变电站接地问题日益突出、常用的降阻措施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等问题,对变电站接地降阻改造中采用自然接地体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并结合福建某110 kV变电站接地改造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利用自然接地体作接地装置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认为接地工程中,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不仅能有效降低接地电阻,还具有省工、省料、接地电阻稳定、使用寿...  相似文献   

16.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极冲击接地电阻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雷电流流经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极的冲击特性,运用CDEGS软件仿真分析杆塔接地极在冲击电流作用下的冲击特性。分析水平接地极及四种改进接地极的冲击特性,探讨不同接地极尺寸以及不同土壤电阻率对冲击接地电阻的影响规律。得到接地极长度及半径对水平接地极冲击接地电阻的影响规律,接地极冲击接地电阻随水平接地极长度的增加而降低,但逐渐趋于稳定;同时获得垂直接地极对四种改进接地极的冲击接地电阻特性,为实际工程中采用合适的方法降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立交工程设计案例,分别从照明标准确定、方案比选、灯具选择与布置、供配电系统设计、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等方面介绍大型立交桥照明工程的设计方法,并通过比较照明方案及照明灯具的优缺点,展示目前立交桥照明技术及灯具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接地装置的腐蚀及防腐蚀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接地装置的腐蚀极大地影响了系统的安全运行,形成了接地隐患,严重时将造成事故。分析了接地装置的腐蚀机理、腐蚀环境及腐蚀原因,认为电化学腐蚀是导致接地装置腐蚀的主要原因。电化学腐蚀主要与电解质溶液中的H+和O2的浓度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的H+和O2的浓度越大,电化学腐蚀速度就越快。论述了防止接地装置腐蚀的主要措施——高效膨润土降阻防腐剂法和阴极保护法的应用情况;在工程中,将高效膨润土降阻防腐剂法与阴极保护法综合运用,可起到更好的防腐效果,其保护效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9.
杨世华 《山西建筑》2010,36(9):153-154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该工程的电气安装施工方案,提出了各项工序的质量要求及技术措施,以使人们了解变压器、母线装置、电缆线路、接地装置等电气的安装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20.
洪滨 《建筑电气》2008,27(1):13-18
分析了当前大型建筑物或建筑群中压配电网各种接地方式,指出选择中压接地方式的关键问题是目标配电网的电容电流及分布问题。鉴于当前城市电缆的大量使用,电容电流的增加已使单相接地故障接地电弧的能量达到危险的程度,而每种非有效接地方式都有其特点和局限性。针对上述情况,分析了不同条件下非有效接地方式的选用原则,并给出一种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有选择性的故障相瞬间接地消除电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