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活性碳纤维吸附捕获烟气中CO_2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效应是由以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的,CO2捕获和储存技术是减少空气中CO2量的有效方法,目前,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的障碍是二氧化碳分离和捕获的高能耗。分析了活性碳纤维材料特点及吸附特性,以及对CO2选择性吸附条件。介绍了活性碳纤维材料的变电吸附在二氧化碳捕获方面的进展情况。得出活性碳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二氧化碳捕获能力,可作为吸附剂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牛志睿  董为民 《山西建筑》2008,34(3):188-189
通过实验对微波辐照活性碳纤维的损耗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实验的仪器与装置,对影响活性碳纤维损耗率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微波再生法具有再生时间短、活性碳纤维损耗率较低的优点,对活性碳纤维加温热源具有很好的经济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4.
5.
制备合成一系列膦酸钛多孔材料,并应用于氨气的静态吸附研究。以BET法测比表面积,BJH法测定孔径分布。对材料的孔结构表征表明合成的膦酸钛材料比表面积高达400m2/g。统计6种不同膦酸钛和分子筛的静态吸附数据,计算出每个时间段的吸附效率。氨气的静态吸附测试表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吸附效率均达150%以上。材料的比表面积越高,材料中酸含量越高,吸附量越大,吸附效率越高,这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采用四氯汞盐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氨比色法研究了活性碳纤维材料(ACF)对微量二氧化硫等气体的吸附性能。空气通过ACF材料后,二氧化硫的脱除率在46%以上。将其应用于家用恒温换气装置中,可有效脱除进入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相似文献   

8.
火场易燃液体的提取方法--活性碳纤维(ACF)提取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运用活性碳纤维(ACF)提取火场中易燃液体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其理想的ACF尺寸、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参数。实验研究表明,ACF法与过去使用的活性碳碳片吸附提取法相比,提取效率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并且操作简便,便于推广,是火灾现场残留物中易燃液体的非常理想的提取技术。  相似文献   

9.
电吸附法去除地下水中离子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基于双电层理论的电吸附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去除水中离子的方法。采用新型电吸附设备处理清华大学地下水的试验结果表明,电吸附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离子,去除效果取决于电压、流量、电极对数等参数。当电压为1.55V、流量为40L/h、采用100对电极时,出水电导率为30~50μS/cm,硬度可由278.3mg/L(以CaCO3计)降低到20.3mg/L,再生时间与运行时间之比为1:3.6。  相似文献   

10.
抗拉强度和变形是混凝土最基本的力学性能之一,本文进行了60组试验,探讨碳纤维RPC的劈拉强度、抗折强度、压劈比、压折比及它们的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1.
纳米光催化活性炭纤维净化空气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重点介绍了纳米光催化原理、特点及纳米光催化或活性炭纤维单独净化空气时的优缺点,分析了将纳米光催化和活性炭纤维相结合的方式及优点。充分利用了纳米光催化技术和活性炭纤维的优点,达到了净化空气的目的。并对今后利用纳米光催化技术与活性炭纤维相结合用于净化空气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投加粉末炭对SMBR过滤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相同的进水和运行务件下,考察和比较了生物活性炭一膜生物反应体系(BPAc—SMBR)与常规的活性污泥一膜生物反应体系(AS—SMBR)的膜过滤特性,并就粉末活性炭(PAC)对通量改善的相关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添加1.2g/L的PAC可明显改善SMBR的过滤性能。与AS—SMBR相比。BPAC—SMBR的临界通量可提高32%;相同恒通量下的长期运行结果也表明BPAC-SMBR透膜压力的升高更为缓慢,其稳定运行周期可达到AS—SMBR的1.8倍;BPAC-SMBR的膜过滤总阻力比AS—SMBR的低约44%,其差别主要来自于滤饼阻力的减少。此外。还分析了混合液粘度、粒径分布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投加颗粒活性炭对膜生物反应器过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膜污染是制约膜技术应用的重要因素。向膜生物反应器(MBR)中投加颗粒活性炭(GAC),通过分析MBR系统中膜通量、过滤阻力等的变化,考察投加GAC对MBR系统过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运行30d后,未投加和投加GAC的MBR系统的膜通量分别降至初始的31.3%和91.7%;未投加GAC系统的总过滤阻力和极化阻力分别为投加GAC系统的5.8和19.4倍,其污泥的多糖和蛋白质含量为投加GAC系统的近2倍,而其胶体物质和溶解性物质浓度分别为投加GAC系统的3.2和2.2倍。由此表明,投加GAC可大大减缓膜污染,延长膜的过滤周期。  相似文献   

14.
对比研究了生产性煤质柱状破碎炭和煤质颗粒破碎炭滤池中微生物分布特征及其运行效能,以期为上海闵行源江水厂生物活性炭单元的稳定高效运行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对于下向流活性炭滤池,活性炭表面微生物附着量沿滤池深度逐渐减少;颗粒破碎炭表面的微生物附着量相对柱状破碎炭表面要高;温度明显影响活性炭表面微生物附着量;随运行时间的增加,滤池表层活性炭附着的生物量增加明显,底部活性炭则增加较少。在各种运行条件下,颗粒破碎炭滤池去除CODMn、NH3-N的效果总体优于柱状破碎炭滤池。  相似文献   

15.
为解析工艺运行过程中氨氧化能力和硝化能力变化的原因,研究了冬季活性炭层上微生物的硝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冬季,当有机碳浓度不高、溶解氧充足时,活性炭层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34%,0.3、0.8、1.3、1.6 m处(自上而下)的炭层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2%、8.3%、11.5%、8.8%。不同活性炭层上的生物量差别不是太大,均值为17.1×108个E.coli/g活性炭。亚硝化菌、硝化菌占细菌总数的比例较大,已成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6.
重点介绍了桐乡市自来水公司果园桥水厂活性炭滤池的炭选型、填充及运行维护情况。通过对不同活性炭滤池的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摸索出了活性炭滤池的运行维护管理经验,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玻化微珠、水泥、粉煤灰、PP纤维和碳纳米管为主要原料制备复合保温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和Nicol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对PP纤维改性前后的表面形貌、试样断口形貌和纤维表面活性基团进行分析,研究了PP纤维改性前后对复合保温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对复合保温材料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研究了碳纳米管对复合保温材料强度和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PP纤维表面引入的活性基团-OH和-COOH使试样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较掺加未改性PP纤维试样分别提高了20.69%和11.76%;掺加碳纳米管后,复合保温材料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显著改善,电磁辐射频率在5~15GHz的电磁屏蔽效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5)
本文以KMnO4为锰源,采用水热法在同一体系中通过控制KMnO4与活性炭的质量,制备了质量比不同的δ-MnO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通过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将所得到的复合型电极材料制备成电极片,并组装成夹心式对称型超级电容器,采用循环伏安(CV)、恒电流充放电(GCD)、交流阻抗(EIS)等方法在两电极体系下对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δ-MnO2和活性炭的质量比为2∶1时,所得到的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好,其质量比电容可达251.92 F/g。  相似文献   

19.
梅林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运行效果   总被引:5,自引:11,他引:5  
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深圳市梅林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①该工艺可有效去除常规工艺出水中的浊度和颗粒物,对浊度的平均去除率为24%(相对于砂滤出水),生物活性炭滤池出水的浊度<0.10 NTU,粒径>2μm的颗粒数可以降低到50个/mL.②对色度及嗅味的去除效果显著,出厂水的色度可以稳定保持在5倍以下;通常情况下,出厂水的嗅阈值<10,远低于砂滤出水的100.③对CODMn、UV254和TOC的去除效果较理想.经过主臭氧段后AOC浓度增加较多,但经过活性炭处理后又大幅降低,确保了出厂水的生物稳定性.④生物活性炭滤池出水中的细菌数大多数情况下低于主臭氧段出水,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也会突然增加.⑤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贾第虫和隐孢子虫的去除效果明显.⑥活性炭上的生物量随着滤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生物膜的生长会受水温、余臭氧浓度和反冲洗等因素的影响.⑦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如碘值和亚甲兰值,会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⑧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运行后增加制水成本约0.106元/m^3.  相似文献   

20.
用粉末活性炭去除饮用水中嗅味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进行了粉末活性炭(PAC)去除饮用水中嗅味的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水嗅阈值为90、PAC投量为40mg/L时,出水无异嗅、异味。中氯后PAC对嗅味的去除率明显低于不加氯时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