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单桩垂直静力载荷试验以往只用于检验桩的允许承载力,然而所得的P-S曲线是单桩承载力与桩身质量的综合反映.本文通过大量现场测试对P-S曲线的分析,提出桩基地基承载力小于桩身材料强度引起的破坏与桩身破坏的区别,以及施工质量引起桩身破坏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利用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土–桩基–核岛体系动力反应规律,分析了桩身内力分布特征、变形规律和桩身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输入不同幅值的地震动时土层与桩基础结构均出现加速度放大情况,其中远离结构自由场放大系数峰值出现土层表面,桩间土层放大系数峰值出现在土层中部,表明桩基础对土层加速度放大情况有一定影响;桩身在中部出现加速度放大峰值后在靠近承台位置出现减小,表明上部结构对桩身加速度放大分布有显著影响。桩身剪力在桩-承台连接处最大并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弯矩在桩顶部及中上部位置较大。桩-承台连接处、桩中部(约6倍桩径)为桩身薄弱环节,破坏形式为拉伸剪切破坏及弯曲破坏。群桩各桩的破坏顺序为沿振动方向一侧边桩先出现破坏并引起中部角桩破坏,后中桩破坏,另一侧边桩最后破坏。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群桩的可能破坏机制是沿振动方向的边桩由于受桩周土的约束较弱、最先受到地震的作用,更容易先发生破坏,并引起其它位置的桩发生破坏。  相似文献   

3.
嵌岩桩破坏模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震  张建新 《建筑施工》2005,27(7):8-10
基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分析了嵌岩桩基础的破坏模式。认识到嵌岩桩的破坏,一种是由于桩一岩接触面剪压带的贯通及桩端岩体压缩引起的破坏;另一种是由于硬质岩中桩身强度不足而造成了桩基础的破坏。因而在设计时应注意桩身材料强度与基岩强度相匹配。  相似文献   

4.
高峰 《江西建材》2023,(8):190-192
我国西南山区地形陡峭,输电线塔多位于斜坡地形中,塔基多采用承载力较高的桩基础,但地震给西南地区的电网工程造成较大破坏,造成塔基场地失稳、塔基结构破坏的同时容易诱发次生灾害。文中以西南山区陡坡场地下塔基桩基础为研究对象,对地震荷载作用下桩基础动力响应特性展开研究,从桩身位移、桩身弯矩、桩身加速度、桩侧土反力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5.
受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材料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子洁 《混凝土》2003,(8):57-58
通过静载荷试验中出现的桩身材料破坏形态分析,以混凝土材料在复合应力状态下桩压强度有所提高为出发点,提出关于桩基设计时桩身材料强度取值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波 《地基处理》2005,16(3):3-11
高压注浆法在细粒土、粗粒土中形成的高压旋喷桩,桩的属性、应力分布、破坏模式是不同的。桩身为水泥土、砂浆土、混凝土时的抗压强度不仅对于桩的承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还决定了桩的破坏模式。进行高压旋喷桩设计时,应视不同地层构成情况,确定桩身强度、破坏模式,明确设计概念,进而确定不同的计算参数值。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在荷载条件下不同工况边坡位移以及土压力的变化情况,文中以研究工程为背景,依据相似理论进行模型试验,设置微型桩护坡、微型桩-植被协同护坡两种不同的工况,通过在坡顶施加竖向荷载,边坡在桩前桩后不同深度处布置土压力盒以及应变片的方式,监测微型桩桩身弯矩分布规律以及微型桩-植被的协同护坡的护坡机理。结果表明,协同护坡组桩身弯矩在相同荷载条件下,相较于微型桩护坡组下降了78.86%,整体与桩后土体脱离速度下降了67.03%;微型桩护坡组最终边坡破坏是由土体破坏所导致的,而协同护坡组则是因为微型桩-土体的共同受力破坏。  相似文献   

8.
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稳定破坏机理的离心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刚  李帅  刁钰 《岩土工程学报》2012,34(11):1977-1989
对上软下硬成层土地基中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进行了单排桩和群桩条件下路堤稳定破坏机理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桩体抗弯刚度和强度,不同桩体加固位置,不同桩间距和桩端嵌入硬土层深度条件下桩体的受力与变形性状,破坏模式以及路堤的失稳破坏机理.离心机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是在单排桩还是群桩条件下,桩身最大弯矩作用点均产生于软硬土层交界面附近;在群桩条件下,桩体越靠近路堤中心桩身弯矩越小;当桩身抗弯刚度与强度较高,桩距较大且桩下端嵌入较硬土层足够深度时,可产生桩间土体沿桩的绕流甚至因产生绕流而导致路堤失稳破坏;当桩身抗弯刚度与强度较低时,在单排桩条件下,桩体会首先在软硬土层交界面处发生弯曲破坏,并可在路堤失稳前在桩身上部发生第二次弯曲破坏,而在群桩条件下,坡脚附近部分桩体首先在软硬土层交界面附近发生弯曲破坏,并可能伴随桩体受拉破坏而使桩断为上下两段,最后由于部分桩体发生整体倾覆破坏或者再次发生弯曲破坏而导致路堤发生失稳破坏;针对路堤具体的破坏情况有针对性地增大桩身抗弯强度,减小桩间距或增加桩端嵌入硬土层深度均可提高路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对工程桩的单桩肾向静载荷试验,根据桩身极限荷载,破坏时的表现形式来分析判定桩基破坏机理和缺陷形式。  相似文献   

10.
林晓菊 《四川建筑》2007,27(Z1):100-103
高压注浆法在细粒土、粗粒土中形成的高压注浆增强体,桩的属性、应力分布、破坏模式是不同的。桩身的抗压强度不仅对于桩的承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还决定了桩的破坏模式。高压喷射注浆法使用时,应视不同地层构成情况,确定桩身强度、破坏模式,进而确定不同的计算参数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钢管桩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建立无孔和3种不同孔径有孔钢管桩三维模型,得到桩身发生屈服破坏和极限破坏时的应力云图和位移云图,对比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桩身开孔设计对桩身力学性能的影响,为预制管桩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春丹  汪庆鹏 《浙江建筑》2006,23(11):55-58
介绍了静压桩的沉桩机理,对其挤土效应、桩身破坏、斜桩等施工质量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以工程实例阐明其施工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根据扩底桩的横向加载模型试验,分析研究扩底桩基础在横向荷载作用下出现不同破坏模式时的受力承载性状。试验结果表明,扩底桩出现弯曲破坏形式的受力承载性状为:在横向荷载作用下,加载一侧桩身受拉,另一侧桩身受压,最大拉应力出现在桩身中上部位置。桩身土压力分布为两端小,中部大。扩大头可为桩身提供嵌固作用。扩底桩出现剪切破坏时的受力承载性状为:在横向荷载作用下,桩身上部两侧均为受拉,桩身中下部加载一侧受拉,另一侧受压。桩身土压力分布呈波浪形,出现两处峰值和两处近似零点,扩大头基本不提供嵌固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横向荷载作用下,出现弯曲破坏的桩比出现剪切破坏的桩具有更大的延性,扩大头的嵌固作用发挥的更好,具有更高的承载性能。  相似文献   

14.
胡邹恒 《江西建材》2023,(9):53-55+58
文中以某高校学生宿舍项目试桩工程为例,结合旋挖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分析了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桩身内力等测试结果的变化,为工程桩施工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研究表明,个别灌注桩桩顶加固不到位导致桩头破坏,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偏低;场地存在深厚淤泥层,旋挖桩施工时,采取长护筒有利于加快成桩速度并保证桩身质量;根据桩身内力测试结果分析,个别桩基在不利土层存在扩径、缩径等情况。  相似文献   

15.
DX桩在竖向荷载下破坏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X桩是通过桩身多个扩径体(承力盘或承力岔)的端阻力和桩身摩阻力的作用,来大幅提高单桩承载力。介绍了DX桩,并分析DX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两本规范,在对于根据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规定中,有相互抵触之处;令执行者无所适从。此外,由于两本规范都缺乏对桩身极限承载力的判定,执行中就难免误差将桩身的破损判定为土的破坏,从而是给工程带来隐患,本文对上述问题以及其它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利用自主研发的桩基室内抗拔测试装置,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对抗拔桩的承载破坏过程及影响因素、群桩的协同工作特征展开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抗拔桩的承载破坏经历4个阶段,承载初期,桩顶侧摩阻力最先发挥作用,桩顶土体发生塑性破坏;随上拔荷载不断增大,桩体产生相对位移,桩周土体由于桩身侧摩阻力产生塑性破坏;当桩身轴力自桩顶传递至桩底时,桩身底端产生抗拔“吸附力”,并伴随局部土体塑性破坏;随着桩周土体塑性区的拓展、连通,抗拔桩承载能力达到极限;桩身长径比、桩-土界面摩擦因数、桩侧土体压力与其承载极限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桩身长径比对桩端“吸附力”具有重要影响;群桩抗拔过程中,角桩侧摩阻力发挥最充分,桩身位移量最小,极限承载力最大,中心桩桩身位移最大,极限承载力最低;距径比影响抗拔桩的群桩效应,当距径比从2增大至8时,桩身侧摩阻力提高30%,将距径比8作为群桩工程的推荐值,6~10作为群桩距径比的推荐范围。  相似文献   

18.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明辉 《山西建筑》2006,32(14):83-85
从挤土效应及振动影响、浅层障碍、斜桩、桩身破坏等方面总结了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介绍了预防措施,以提高桩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竖向-水平组合荷载作用下桩筏基础的受力特性,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考虑桩长、桩数、竖向荷载及桩间距对桩筏基础承载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桩身弯矩、剪力及桩侧土压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桩筏基础的水平承载力随着竖向荷载、桩数、桩长、桩间距的增大而增大,水平位移相应减小;桩身最大弯矩位于0.3倍桩长处,且前桩桩身最大弯矩较大,约为后桩的1.14倍;桩身弯矩及剪力均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大而减小,桩身最大弯矩随着桩间距的增大而减小,但桩顶及桩端弯矩几乎保持不变;增大桩间距可以调整最大负剪力位置,桩顶剪力随桩间距的增大而减小,而桩端剪力值则随桩间距增大而增大;增大桩间距可以带动更大范围的桩间土,桩身内力分布规律保持相同且变化值较小;桩筏基础受组合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符合刚性桩破坏规律,桩身水平极限承载力主要由桩侧土体的抗压强度控制。  相似文献   

20.
创新研发了复合配筋混凝土预制方桩,通过施加预应力提高桩身的抗裂性能,配置非预应力钢筋增强桩身的抗弯承载力和延性,采用实心而非空心截面且合理配置箍筋提高桩身的抗剪性能。对3种常用规格共9根方桩试件进行足尺度抗剪性能试验,对比研究预应力和非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方桩在抗裂性能、抗剪承载力、变形性能及破坏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施加预应力可显著提高混凝土预制方桩试件斜截面的开裂剪力,限制并延缓桩身裂缝的发展,提高方桩的极限抗剪承载力,降低斜截面抗剪破坏的变形能力;方桩试件的极限抗剪承载力试验值较GB 13476—20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推荐算式的计算值大50%以上;试件破坏形式有两种:斜截面抗剪破坏和正截面抗弯破坏。因此,此新型预制方桩能够有效解决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力低、普通混凝土预制方桩抗裂性能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