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测井资料与储层参数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文东油田储层参数与声波时差和自然伽玛测井值的相互关系式。用此关系式计算的储层参数值与实测的储层参数值十分相符。 相似文献
2.
3.
分析了万城断裂带油气成藏条件,通过油藏解剖,指出白垩系成藏主控因素表现为源断双控、圈闭条件是基础、储层控制油气富集;同时分析了本区潜山成藏条件,指出潜山具有海相烃源和新下段供烃及内幕成藏的可能性;提出继续深化白垩系、加深钻探古潜山是下步勘探思路。 相似文献
4.
5.
6.
由于七个泉油田沉积环境复杂,多变,造成岩性复杂,多变,给测井资料的解释带来困难,储层难以识别,储层类型复杂。通过测井与岩芯的结合,对七个泉油田不同地层岩电关系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七个泉地区的储层电性特征,解决了长期困挠的储层识别的问题,为高效合理开发油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老油田测井资料的二次解释对重新进行储层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低阻油气储层由于其形成原因的复杂性而成为测井解释与储层评价中的重点和难点。冷家油田沙河街组油层属于低电阻率油层,常规测井储层参数解释很容易把油层解释为水层。结合其地质情况,利用取心井的各种化验、试油和试采等资料,结合开发动态,充分挖掘测井资料对低阻油气储层的识别能力,建立了适合该区的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解释模型。提高了低阻油气储层解释的准确性,为该区剩余油挖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青油田储层测井二次解释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油田开发中后期,储层测井二次解释对指导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但关键是准确求解储层参数.利用高青油田取心井分析化验和试油试采资料,结合开发资料,建立了适合该油田更为科学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提高了求解储层参数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10.
11.
针对百口泉油田百口泉组油藏的储层岩性复杂、物性变化较大、油水分布关系复杂、地层水复杂多变等实际情况,在对储层岩性进行了识别之后,建立了该地区储层参数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并采用电阻率-孔隙度法确定了油层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和电阻率下限值。利用该整套方法模型对该工区内40多口井进行了解释处理,解释结果表明,该套方法能够对该地区的测井精细解释提供科学合理的油层起算标准,并能准确地划分油水层,从而能为该地区的地质建模、油藏数值模拟以及储量计算提供准确的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12.
测井参数定量化技术在榆树林油田葡萄花储层物性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文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30(2):230-235
通过测井数据标准化,岩心资料的选取与处理,计算出流体流动单元指标FZI。将研究区内的储层划分成3类流动单元,并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等测井解释模型。采用分流动单元进行储层渗透率解释方法,渗透率的解释精度明显得到了提高。通过建立反映测井信息与流动单元内在联系的样本集,实现了储层参数由取心井到非取心井的最佳定量求取,根据不同的流动单元,应用不同的解释模型,较精确地计算出渗透率值。从该技术在研究区内77口井的应用效果看,能够正确揭示储层参数的平面变化规律,指导剩余油研究及开发调整方案编制。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冷家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分布复杂、常规测井解释结果不能反映储层真实情况等问题,利用测井、录井、取心分析化验、试油试采以及开发动态等资料,通过系统分析,建立适合该油田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提高了求解储层参数的精度.对指导油田老区开发、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为提高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参数的准确性,利用地质、岩心和试油资料,根据YD油田主要储层的岩电特征,采用正逆累积统计方法、油气累计体积以及Pickett交会图方法,更新了储层岩石、矿物、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解释模型,细化了各个层系的孔渗饱解释参数,特别是每个参数的截止值.根据最新的解释参数,重新建立了储层划分类型和解释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SFT测试资料对所有目标层系重新划分了油水系统.油田实际生产测试表明,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能够指导碳酸盐岩的测井综合评价、油藏储量计算和油气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7.
18.
头台油田有效厚度测井解释新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大庆外围头台油田扶、杨油层有效厚度测井解释准确研究,提出了一种适合本区储层地质特点的“双L”解释图版模型。该模型在正常解释油层有效厚度的同时,还能将有效层从质量上划分出相对好的I类有效层和相对差的Ⅱ类含泥、含钙有效层、对低、特低渗透砂油田储层评价和产能分析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百色盆地那坤油田复杂地表条件,地震反射资料信噪比较低和地质构造复杂的特点,开展了三维地震资料目标处理来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地震技术进行构造精细解释和储层预测等方面的工作。研究成果表明:该区地震资料品质有明显改善,构造格局得到进一步落实,并在储层预测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认识。运用该成果在坤12块东部布署探井获得工业油流,为那坤油田的滚动勘探开发提供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