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海藻酸钠/明胶共混液滴入舍有CaCl2的壳聚糖醋酸溶液中,制备出SA/CS/GT三元复合水凝胶微球.改变sA/GT的质量配比、盐离子浓度、温度,考察不同条件下对复合微球溶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A : GT质量比为10:0.6、10:0.8,CaCl2浓度为3%~4 %,所成微球的溶胀性能较好;随温度的升高,溶胀度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2.
海藻酸钠/碳纳米管复合凝胶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安全简单污水处理的方法,以物理共混的方法利用海藻酸钠分散未经任何处理的原始多壁碳纳米管,得到均匀分散的海藻酸钠/碳纳米管(SA/MWNTs)水溶液,以CaCl2作为凝固浴,制备SA-Ca和SA/MWNTs-Ca复合凝胶球,利用凝胶球对甲基橙(MO)溶液进行吸附脱色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凝胶球对甲基橙去除率较低,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当MWNTs增加到2.5g/L,SA/MWNTs-Ca凝胶球的吸附性能提高了3倍;并且随着凝胶球量的增加,去除率迅速增加,当凝胶球质量浓度从1~50g/L时,去除率有显著提高,增加近10倍;溶液pH值对吸附性能的研究还表明,溶液的pH值对SA/MWNTs-Ca凝胶球的吸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pH值较低时有利于SA/MWNTs-Ca凝胶球对MO的吸附。  相似文献   

3.
PU/ST/SA复合微球的制备及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预聚—扩链—中和—分散法合成PU水溶液,将PU、ST、SA溶液按质量比1∶1∶1、1∶1∶2、1∶1∶3进行复合,通过凝聚相分离法制备复合微球。由红外光谱分析样品的化学结构,发现PU与ST和SA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复合;由SEM观测微球表面及剖面的形态结构,发现复合微球平均粒径约为2~3mm,表面光滑且内部有很多均匀致密的管状孔隙,适合用作药物释放载体材料;血液相容性测试结果表明,复合微球的动态凝血时间、溶血率以及血小板消耗率均达到了与血液接触材料的国家标准,说明PU/ST/SA复合微球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物理共混的方法将氧化石墨烯(GO)均匀分散在海藻酸钠(SA)溶液中,通过Ca2+交联成功制备了SA及SA/GO凝胶球,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TG)等表征其结构与性能,研究了微球的溶胀性能与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微球在pH值=7.4的缓冲溶液中的溶胀比明显高于pH值=1.2的溶液,具有pH值敏感性;随GO含量增大,微球的溶胀比呈下降趋势,而吸附量明显增加,对亚甲基蓝(MB)的最大吸附量达153.8 mg/g,去除率可达96.78%,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海藻酸钠/聚乙二醇(SA/PEG)改性微球实验,研究了改性微球的最佳浓度配比、溶胀性能、凝胶化速率、干燥速率、含水率、载药量及体外释药性能。结果表明:海藻酸钠(SA)浓度为3%,氯化钙浓度为4%时,微球成球效果最佳。SA浓度、氯化钙溶液浓度、PEG浓度、投药量的不同影响微球的载药量;在模型药物盐酸四环素的用量固定在0.2000g的条件下,采用实验(SA 3.0%;PEG 0.0%,0.5%,1.0%,1.5%,2.0%;氯化钙4%),通过测得的含水率、载药率和释放率,综合分析选择最合适浓度:SA 3%,氯化钙4%。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微球的含水率降低;溶胀速率加快;并且微球能在pH=7.4的PBS磷酸缓冲液中溶胀。  相似文献   

6.
采用W/O乳液法,在不同条件下,用Ca2+交联和戊二醛交联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CMC)-海藻酸钠(SA)复合微球。SEM结果显示,当m(CMC)∶m(SA)=1∶5、温度为60℃时,球形较好。采用FT-IR分析了复合微球的化学结构。对复合微球的溶胀率、药物包封率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复合微球在磷酸缓冲液中的溶胀率达到700%,且溶胀速度快。该复合微球对当归(ASD)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海藻酸钠凝胶球的溶胀率和溶胀时间,将羟乙基茯苓多糖(HEP)引入海藻酸钠(ALG)/Ca2+交联的凝胶体系中,形成复合凝胶球,并研究其在模拟胃肠液中的溶胀行为。同时采用红外光谱与扫描电镜对该复合凝胶球的结构及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该HEP/ALG复合凝胶球具有显著pH敏感性,即在酸性条件下,溶胀缓慢,但是在中性及碱性条件下,溶胀率大大提高。而且,与单一的海藻酸钠凝胶球相比,其溶胀时间延长了近1个小时,溶胀率可达到20左右。  相似文献   

8.
用凝聚相分离法制备超声改性淀粉/聚乙烯醇/海藻酸钠(ST/PVA/SA)复合微球,考察了ST、PVA、SA和CaCl2的质量分数、干燥方式对微球形态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对微球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定了微球的含水率、溶胀率、降解率。研究了载药微球在体外的药物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微球的最佳合成条件是ST、PVA、SA和CaCl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8%、4%和5%,此条件下微球具有良好的pH敏感性和药物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预聚-扩链-中和-分散法合成PU水溶液,采用凝聚相分离法制备PU微球;考察PU水溶液合成时的预聚温度、预聚时间、搅拌速度,确定合成PU水溶液的最佳条件;考察PEG分子量、-NCO/-OH比值、PCL的引入、CaCl2浓度、CS浓度及溶解度等因素以确定PU/CS微球成球的最佳条件;对载药复合微球进行药物释放研究,观察微球的降解规律。  相似文献   

10.
聚氨酯/淀粉复合微球的制备及药物释放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预聚-扩链-中和-分散法合成聚氨酯(PU)水溶液,将PU与淀粉(ST)溶液按照不同质量比进行复合,采用凝聚相分离法制备PU/ST复合微球;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微球进行表征,并以盐酸四环素为模型药物制备载药复合微球,初步研究了载药PU/ST复合微球的药物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微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