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王赟  韩娟  解雪乔  闫永胜 《冶金分析》2010,30(11):30-38
气浮浮选是一个多变量控制的复杂过程,相关机理研究主要涉及界面化学领域。本文从泡沫浮选及气浮溶剂浮选两个方面论述了浮选的基本原理。在泡沫浮选方面,着重介绍了双电层的影响机制;在气浮溶剂浮选方面,将溶剂浮选与泡沫浮选及溶剂萃取进行了对比,介绍了目标浮选物在溶剂浮选体系的转移机制。为了对浮选理论作进一步的阐述,详细论述了捕集剂、起泡剂、pH值及电解质对于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简要概括了温度、时间以及气体流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加拿大CPT浮选柱的工作原理及Slam JetR气体分散系统;在锌浸出银浮选进行了浮选柱的小型条件试验基础上,某公司引进了1台CPT浮选柱与现有浮选机工艺相结合,进行了浮选柱银浮选回收率的试验。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目前国内外不同矿石类型的磷矿的浮选工艺研究现状,介绍了直接浮选、反浮选、正-反浮选、反-正浮选、双反浮选、联合浮选流程以及新型浮选工艺,对这些工艺进行综合评述,指出今后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分析锌硫混合浮选生产的实践着手,阐述了锌硫混合浮选过程的异步浮选现象,简述了我局的铅锌异步浮选,开展了锌硫矿物的异步浮选研究,提出相应的锌硫异步浮选流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锡矿资源丰富, 但随着资源的开发, 锡矿呈贫、细、杂等特点, 导致锡石选矿的富集与回收难度较大。为了促进微细粒锡石选矿技术的进步, 系统地总结了锡石浮选工艺和药剂。浮选工艺方面介绍了常规浮选、絮凝浮选、载体浮选、溶气浮选以及电解浮选, 浮选药剂概括了捕收剂、活化剂以及抑制剂。指出了新工艺、新药剂对于未来微细粒锡石浮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浮选柱的历史及近年来浮选柱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针对现有浮选柱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电浮选柱的设计思想,并阐述了电浮选柱的特点和相关试验研究,表明该电浮选柱在微细粒矿物浮选领域具有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蛇纹石对硫化铜镍矿浮选过程影响及其分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浮选精矿降镁作为硫化铜镍矿浮选分离体系中的难题,国内外对此展开了大量研究.本文论述了蛇纹石对硫化铜镍矿浮选的影响机理,并从选矿工艺流程的优化、有效浮选药剂的开发和电化学浮选角度,综述了降低硫化铜镍矿浮选精矿氧化镁含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任俊 《有色矿冶》1995,11(3):16-19
本文研究了稀土矿物浮选的批量浮选和连续工业浮选的浮选指标与浮选时间的规律及放大系数(工业浮选时间与批量浮选时间之比)与回收率和品位的关系。从浮选动力学角度讨论了批量浮选和连续工业浮选的浮选速度常数与浮选时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批量浮选的浮选速度较工业浮选高;回收率对放大系数的影响显著,品位的作用较小;批量浮选过程可划分为快速、中速和慢性浮选三个阶段,并给出了新室力格选厂稀土矿物的快、中、慢速浮选三个  相似文献   

9.
迟崇哲  范亚锋  刘强  张灵芝 《黄金》2011,32(8):53-57
主要介绍了浮选废水特性,并通过浮选回水试验,找出了废水中影响浮选指标的因素,总结了浮选废水循环利用的影响变化规律;同时,有针对性地采用选择性催化氧化技术对浮选废水进行了综合治理研究,并将治理后废水进行返回试验验证,浮选指标未受到影响,获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浮选研究过程中,每一种新的测试方法的出现或者引入,都将显著推进科研工作者对浮选机理的理解,推动浮选过程的优化。从实验室浮选测试手段入手,总结了目前工业浮选过程常用的浮选气泡特性测试、矿物颗粒在浮选槽内运动特性测试、以及浮选过程中矿浆湍流特性测试等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改进浮选药剂制度 提高金回收率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福寿 《黄金》2009,30(3):51-53
河南某金矿石中金以包裹金为主,矿石含泥质矿物较多。采用原设计浮选药剂制度生产,金回收率低。针对矿石性质,对原设计的浮选药剂制度进行改进,使金浮选回收率由原来的70.35%提高至80.64%,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新型捕收剂C08在六梅金矿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六梅金矿浮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新型捕收剂C08浮选金,成功地取消了浮选过程中使用硫酸,将在酸性条件下选金变为碱性条件下选金,金回收率由84.96%提高到90.59%,金精矿富集比提高了3.72,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循环流态化焙烧低硫金精矿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硫金精矿再浮选产出含硫25%的二次金精矿与低硫含金尾渣。对二次金精矿进行两段焙烧,再对两段焙烧的焙砂氰化尾渣与低硫含金尾渣进行循环流态化焙烧。结果表明,经过循环流态化焙烧预处理后,低硫含金尾渣中载金硫化物等包裹金矿物焙烧反应充分,金的氰化浸出回收率较改造前提高了3个百分点左右。  相似文献   

14.
何廷树  张丰  谢建宏 《黄金》2010,31(7):39-42
某金矿堆存的氰渣金品位为3~5 g/t,有极高再回收价值,进行了从氰渣中浮选回收金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氰渣中部分金赋存于氧化矿物中,且硫化矿氧化严重,单独使用硫化矿类捕收剂,金回收率低,采用新型氧化矿捕收剂XJD-10与丁黄药配合使用则能显著提高金的浮选指标。在磨矿细度为-200目占95%,用硫酸铜做活化剂,两种捕收剂复合使用,经一次粗选、两次精选、四次扫选浮选流程闭路试验,可获得金品位为104.69 g/t金精矿,回收率为84.13%。  相似文献   

15.
郑晔 《黄金》2009,30(6):37-41
对内蒙古某矿含锌金银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根据矿石性质,采用原矿氰化-浸渣浮锌流程,可实现就地产金、银,浸出率分别为78.89%、63.77%,浸渣浮锌,锌的回收率为84.64%,锌精矿品位43.25%;采用原矿混合浮选-精矿氰化-浸渣浮锌流程,同样可实现就地产金、银,浸出率分别为81.14%、56.44%,精矿浸渣浮锌,锌的回收率为74.55%,锌精矿品位为50.17%。  相似文献   

16.
低品位金矿石的浮选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建斌 《黄金》2005,26(4):38-41
主要介绍了低品金位矿石大规模生产的浮选生产工艺流程及其改进后浮选药剂条件变化、设备改型、提高金铜回收率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银的回收率,将全泥氰化提金工艺改为原矿浮选工艺,在确保金的回收率前提下,银的回收率达到92.26%,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某含碳微细粒金矿石浮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雪 《黄金》2011,32(11):52-55
该矿石中金矿物嵌布粒度较细,主要包裹在黄铁矿、毒砂及脉石矿物中,碳含量较高.针对该矿石性质,试验采用磨矿细度w( -0.038 mm)80%,预先浮选脱碳,二次粗选作业加入适量的脉石抑制剂等措施,获得混合精矿金品位37.35 g/t,金回收率为86.70%.脱碳与不脱碳工艺相比,精矿金品位提高了2.55 g/t,金回收...  相似文献   

19.
王素  谢建宏 《黄金》2010,31(10):43-49
对河南某复杂含多金属硫化矿金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部分混合浮选—铅铜分离浮选—尾矿浮选硫工艺流程,获得含金银的铜精矿、铅精矿和硫精矿;最后的浮选尾矿通过重选获得钨精矿。试验采用的工艺流程综合回收了金、银、铜、铅、硫、钨,选矿指标理想。  相似文献   

20.
张淑敏  刘建业 《黄金》1997,18(7):32-34
本文在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的电化学原理为基础,利用岩金矿石中地金与基载体矿物硫化矿的的共生关系,用硫化钠调整浮选回路的矿浆电位,工业试验实现了乳山市金矿岩石无捕收剂浮选新工艺。据16个月的统计,新工艺与常规浮选相比,浮选回收率提高了1.26%,为企业增加效益207.26万元,节约药剂费7.09万元,氰化回收率提高了1.61%,为企业增加效益279.50万元,节约氰化,污水成本192.50万元,为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