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云南山地区域乡村人居环境状况落后,已影响城乡均衡发展,加快其建设是山地乡村发展的迫切要求。阐述了云南山地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传统模式的特点及现实影响,并从山地自然环境特点和当前山地乡村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变革与人居环境建设模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以小城镇为依托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最后对人居环境建设的实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云南山地区域乡村人居环境状况落后,已影响城乡均衡发展,加快其建设是山地乡村发展的迫切要求。阐述了云南山地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传统模式的特点及现实影响,并从山地自然环境特点和当前山地乡村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变革与人居环境建设模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以小城镇为依托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最后对人居环境建设的实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山地人居环境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与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特点,决定了其发展与演变具有自身的规律性以及规划,建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于这一方面,人们普遍地还缺乏认同,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山地开发和城镇建设中,屡屡出现所谓“破坏性的建设”,给脆弱的山地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4.
第三届山地人居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山地人居环境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主要就当代山地“城市一建筑一风景园林”三位一体理论延续与深化,山地人居环境资源利用与发展保护,山地人居环境建设防灾减灾与工程技术方法,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历史、人文、社会学途径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扩展了人居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5.
《新建筑》2012,(5):156
主办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议题当代山地"城市-建筑-风景园林"三位一体理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山地人居环境资源利用与发展保护山地人居环境建设防灾减灾与工程技术方法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历史、人文、社会学途径等  相似文献   

6.
《新建筑》2012,(4):45-45
2012年5月11~13日,第一届重庆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地人居科学国际论坛在重庆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共同主办,主要讨论四大议题:当代山地"城市—建筑—风景园林"三位一体理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山地人居环境资源利用与发展保护;山地人居环境建设防灾减灾与工程技术方法;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历史、人文、社会学途径等。  相似文献   

7.
建筑信息     
钱丹丹 《华中建筑》2012,(7):182-183
第三届山地人居科学国际论坛在重庆大学召开 2012年5月11-13日,第一届重庆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地人居科学国际论坛(2012年)在重庆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共同主办,主要讨论四大议题:当代山地“城市-建筑-风景园林”三位一体理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山地人居环境资源利用与发展保护;山地人居环境建设防灾减灾与工程技术方法;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历史、人文、社会学途径等。  相似文献   

8.
《建筑师》2012,(3):125-125
2012年5月11-13日.第一届重庆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地人居科学国际论坛(2012年)在重庆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共同主办.主要讨论四大议题:当代山地“城市一建筑一风景园林”三位一体理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山地人居环境资源利用与发展保护;山地人居环境建设防灾减灾与工程技术方法: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历史、人文、社会学途径等。  相似文献   

9.
刘培立 《山西建筑》2009,35(15):10-11
通过对西方近现代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理论的简要回顾,提炼出人本主义思想在山地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在山地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人本主义思想的缺失,提出应借鉴西方国家山地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的人本主义思想,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山地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0.
刘芳 《规划师》2012,(6):5-6
2012年5月11日~13日,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重庆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山地人居科学国际论坛在重庆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主要围绕四大议题展开:当代山地"城市—建筑—风景园林"三位一体理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山地人居环境资源利用与发展保护;山地人居环境建设防灾减灾与工程技术方法;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历史、人文、社会学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王立锋  王竹  贺勇 《华中建筑》2012,(8):165-168
随着乡村生产结构的转型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许多传统山地聚落已经开始或即将走上大规模转型与更新的道路,面对新一轮的村落更新,如何“防范于未然”,创造一种合理的方法,对村落更新加以引导,使其从更新前期研究到规划设计阶段就有一个高起点和正确方向,是摆在眼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以当前“新农村”建设中聚落更新与脉络传承间的矛盾为背景,在浙江磐安白云山村的规划设计实践中,通过立足于山地风貌,挖掘其地域特色,对原有的山地聚落进行有机更新,建立一种产住混合人居模式,使其适应新的生活要求和产业发展要求。通过对山地聚落更新方法的尝试,希望对于量大面广的中国山地聚落更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reviews Mr. Huang Guangyu's major ideas on the eco-planning of mountain cities. The primary principle is that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a mountain city must adapt to its eco-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The primary foundation is evaluating the natural eco-environments' suitability of a mountain city and integrating urban development with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The non-construction land has to be scientifically planned because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f a mountain city and affects the quality of urban settlements. The working methodology is a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and integration, as well as all-round thinking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ese theories have been put into effect in the planning projects by Huang and have had far-reaching impact. In brief, they can be regarded as the spirit of mountain cities.  相似文献   

13.
缘地策略既是一种技术策略,又是一种文化策略。针对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复杂性,指出山地人居环境设计应从狭义的缘地策略走向广义的缘地策略,并对相应的生态整体规划、生物气候设计、适宜性生态技术设计等策略进行探讨,旨在强调通过形态、生态、文态的深度整合,实现山地人居环境的整体适应性,体现缘地性的生态内涵、美学价值、地域文化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土空间辽阔,历史悠久,长期追求并维系着大一统的局面。从国土空间规划角度看,以都城为核心的城市体系(城邑天下)是国土空间结构的统率,城市体系与行政体系高度吻合,与交通网络相辅相成,与大国山河相得益彰,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塑造提供了基本的空间骨架,共同在广域国土空间控制与社会治理中发挥枢纽作用。在当前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过程中,亟需传承大国山河规画传统,突出城市体系枢纽地位,合理组织“人居-生态-农业”空间,缔造美丽国土与美好人居。  相似文献   

15.
山地城镇为数众多、分布广泛,是我国人口居住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山地城镇具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多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同时也存在生态系统脆弱、灾害频繁、建设开发难度较大等突出问题.山地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必须因地制宜,要注重保护自身的山城特色,避免简单模仿或者直接套用平原城镇的规划形式和方法;要以山区经济发展作为基础,科学制定山区经济发展战略;要以生态城市作为主要目标,做到“生态化”发展;要重视和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公共服务、通讯和科技等社会事业,保证山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游猎 《城市规划》2018,(2):61-69
在实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持续减少仍然是一个重要趋势。鉴于此,农村人居空间精明收缩是一个重要的价值判断和规划策略。本文在既有研究基础上,首先,通过构建农村人居空间变迁模型并引入统计数据,对农村人居空间收缩趋势进行实证研究;其次,通过引入空间惯性的概念,为解释农村收缩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第三,进一步论述精明收缩的价值选择,包括核心观点、基本原理和发展框架。农村精明收缩面对的现实问题普遍而复杂,但这也为城乡规划领域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价值观念,贯穿于住区规划思潮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本文从人文精神的涵义出发,研究了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体系的人文特点与意义,探讨了人文精神的实质与主要特征,以及在新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整体而系统的科学,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以解决建筑、城市乃至区域发展的相关问题。传统聚落的发展是人居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背景下,村落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建筑环境共同构筑了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9.
坚守"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聚焦伊犁河谷草原人居环境背景资源、活动方式、规划建设的三元一体,将草原人居环境作为三元互动、不断成长的生命体,尝试寻找一种构建荒野、乡村、城市共存融合的草原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以客观规律为依据,以主观需求为准绳,寻找及保留草原人居环境演化中相对稳定不变的基因,构建草原人居环境CVA三力评价体系,建立草原人居环境发展CVA量化模型,以求指导草原人居环境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推行这种模式不仅可为中国西部地区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也将使伊犁河谷成为多种人居环境生命共同体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