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动气象站防雷工作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澳县气象局自动气象站雷击情况为例,对现有自动气象站的防雷设施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自动气象站的组织构成、雷电过电压强度以及入侵途径。找出自动气象站防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护措施,为今后自动气象系统的防雷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自动气象站防雷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自动气象站的雷击事故原因,结合自动气象站特殊的系统结构、设备特性以及安装位置,综合应用DBSGP现代防雷技术,提出自动气象站防雷措施,从而实现对自动气象站的防雷保护. 相似文献
3.
4.
5.
在所有影响变电运行的因素中,以雷害最为常见并且影响恶劣,一旦雷电击中变电站内配电设施,会产生强大的雷电流对设备造成损坏。本文分析了变电运行主变保护与防雷实施的要求,并提出相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7.
ZQZ-CⅡ型自动气象站硬件故障与维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QZ-CⅡ型自动气象站是地面气象要素的有线自动化遥测设备。本文根据ZQZ-CⅡ型自动气象站的工作原理和近年来的维修工作,通过实际案例介绍了硬件故障分析和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8.
9.
10.
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的目的是提高线路的防雷性能,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在确定线路防雷的方式时,应综合考虑系统的运行方式、线路电压等级和重要程度、线路经过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特点、土壤电阻率等自然条件。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的目的是提高线路的防雷性能,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在确定线路防雷的方式时,应综合考虑系统的运行方式、线路电压等级和重要程度、线路经过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特点、土壤电阻率等自然条件,并参考当地原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除架设避雷线措施之外,还应注意做好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13.
影响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质量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气象站数据作为地面气象观测的原始数据,已成为气象业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如何保证自动气象站实时数据及时准确地上传,成为当前地面测报工作的重点。文章就影响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同时针对如何提高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鉴于弱电设备的雷电防护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现从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浪涌3方面分析了弱电设备所遭受的雷害情况,进而针对实际,从内部防护和外部防护2个方面阐述了弱电设备的雷电防护措施,最后针对弱电设备过电压保护,从电源部分保护、信号部分保护和接地处理等方面,阐述了几点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旨在提高弱电设备的防雷保护效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17.
以人工核对RTD文件的方法分析了遥测自动气象站大风记录的现状,认为造成目前遥测自动气象站大风现象结束时间记录不准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用以处理大风记录的实时原始数据不完整,有些并非在58-60 s时出现,实际瞬时风速≥17.0 m/s,但小于该小时内极大风速小的数据可能反映不出来;另一方面则是处理软件(SAWSS和AWS-DataQC)自身的判断失误。本文提出在采集器中处理和存储逐分钟极大风是解决现有大风记录缺陷的有效方法,并根据编程实践总结了处理大风记录的流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雷电对低压电源系统和二次回路等弱电系统干扰的原因,探讨了雷电对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干扰方式和途径,研究了港口变电所在弱电系统防雷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港口变电所弱电系统防止雷电干扰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自动气象站系统可以对气象要素进行定时自动采集、计算、处理、显示、存储、打印和通讯。本文对DYYZⅡ型自动气象站系统在高原地区使用中的一些故障实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故障排除方法和维护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浅析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电线路的雷击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必须加强输电电路防雷工作.首先提出了输电线路防雷常出现的问题,接着对输电线路防雷的4种措施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防雷措施评估模型建立进行了研究,从而为选择最佳的防雷措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