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SPAC理论多年来的试验成果为基础,给出了预报土壤湿度的两种方法:水量平衡法和水动力学法。据此确定未来的灌水时间和灌水量及相应的作物产量。采用数值测控技术及上述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可远程了解作物生长及其环境状况或控制喷、滴灌设备在大田或温室内实施灌溉。并根据环境数据的变化预报温室内是否有病虫害发生,试图将其消灭在萌发状态,以求达到节水、优质、高产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效节能温室在太原市的发展已初具规模,而蔬菜灌水仍采用传统的灌水模式。若在其中滴灌技术,不仅节水效果显著,而且可以改变节能温室的环境,使作物在最佳的环境下生长,产生最大的农业经济路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辽宁地区温室作物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的适宜灌溉水量。分别进行5种不同灌水量条件下温室作物的茎粗、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的变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温室作物的茎粗值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产量及水分生产率随灌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对于辽宁地区温室作物的膜下滴灌来讲,产量最高目标下最适宜的灌溉水量是4.22 m3/hm2,水分生产率最高目标下的最适宜灌溉水量是2.67 m3/hm2。  相似文献   

4.
软管滴灌是专为大棚、温室内生产而开发的节水增产灌溉技术,属于局部灌溉,使地面局部湿润,无积水且水气蒸发较少,它利用双上孔滴灌带,叶接铺设在作物畦面上灌水,能为棚内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软管滴灌的优点 (一)节水。采用软管滴灌技术每亩平均可节水70%左右,1亩1年可节水500多立方米。 (二)提高肥效。随着滴灌追施的肥料,集中在作物的根部,容易被作物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成本。 (三)保持良好的土壤环境。滴灌的土壤比较疏松,灌水均匀度高达80%~90%以上,地表面不板结,土壤团粒结构不破坏…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蚌埠花卉滴灌试验基地的试验研究,阐述温室鲜切花栽培采用滴灌技术,可使秋、冬季温室内湿度降低10% ̄15%,地温升高2.1℃,并具有灌水均匀度高、改善耕层土壤理化性状等作用;查节省灌溉用水33%,提高灌水工效5 ̄8倍;能有效地减轻病虫害侵扰;使切花年产量提高25% ̄32%,品质提高1 ̄2级。说明滴灌是保护地作物生产中先进、实用的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6.
喷灌均匀系数对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久生  饶敏杰 《水利学报》2000,31(1):0009-0015
为了确定作物喷灌条件下灌水量和产量的空间结构及统计分布规律,定量评价喷灌均匀性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对冬小麦生育期内的冠层上、下喷灌水量、土壤水分、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生育期内累计灌水量的相关距离约为5m,产量的相关距离为7--10m,但叶面积指数不存在空间结构。累计灌水量、叶面积指数和产量都可以用正态分布来表示。尽管在冬小麦灌溉季节内喷灌均匀系数变化于57%--89%,但土壤储水量均匀系数始终大于90%.喷灌均匀系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比预想的要小。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实例用典型年法和典型月旬法计算作物灌水定额,并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典型年法的不合理性,提出用典型月、旬法计算作物灌水定额是符合正常规律的,因而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滴灌技术是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试验温室棚内不同作物对土壤水分要求不同等对比分析,认为采用滴灌是温室棚内采用最佳灌水形式,具有节水、节电、省工等作用,将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温室属设施农业 ,我盟现有普通温室 40 0 0多栋 ,长期以来一直延用畦灌技术 ,畦灌由于灌水量大 ,常常造成水量渗漏浪费与肥料和养分流失 ,土壤板结 ,并且在温室内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状态 ,极易产生蔬菜病虫害 ;同时在早春晚秋时节灌溉水温度低 ,灌水后地温明显下降。使蔬菜的产  相似文献   

10.
软管滴灌是专为大棚、温室内生产而开发的节水增产灌溉技术 ,属于局部灌溉 ,使地面局部湿润 ,无积水且水气蒸发较少。它利用双上孔滴灌带 ,叶接铺设在作物畦面上灌水 ,能为棚内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1 软管滴灌的优点(1)节水 采用软管滴灌技术每亩平均可节水 70 %左右 ,一亩一年可节水 5 0 0多m3。(2 )提高肥效 随着滴灌追施的肥料集中在作物的根部 ,容易被作物吸收 ,提高肥料利用率 ,降低成本。(3)保持良好的土壤环境 滴灌的土壤比较疏松 ,灌水均匀度高达 80 %~ 90 %以上 ,地表面不板结 ,土壤团粒结构不破坏 ,有利于作物生长。(4 …  相似文献   

11.
膜上灌是我国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地面灌溉方法。通过在张掖地区对春小麦进行膜上灌大田试验,研究了膜上灌的地膜覆盖在作物苗期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及在生育期内对土壤水分、灌水效果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上灌具有节水、保肥、提高地温、抑制杂草生长和促进作物高产、优质、早熟及灌水质量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确定农田灌溉定额的三种优化目标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针对灌水量与作物产量间所经常表现出的二次抛物线的情况,就分别以追求产量、生产效率和生产弹性系数的最大值为目标的农田灌溉定额的判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使灌水生产效率达到最大的灌溉定额只有当作物在雨养条件下无产量形成时才存在,而使生产弹性系数达到最大的灌溉定额只有当作物在雨养条件下有产量形成时才存在。考虑经济因素后的结果与此类似,区别在于此时不仅与雨养条件下能否形成产量有关,还与除灌水以外的单位面积固定费用、单位产量及单位灌水量的综合价格有关。文章同时认为,对于线性的产量与灌水量关系而论,在灌水量的取值区间内,三种优化目标的解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彭曼法计算作物需水量,采用长系列法对湖水东调灌区进行灌溉制度及灌水率研究。结果标明:彭曼法及长系列法计算得到的灌溉制度及灌水率成果是合理可行的。彭曼法计算的作物需水量精度高;长系列法更能准确反映灌区的实际缺水过程,设计灌溉制度及灌水率更科学,工程规模更合理。  相似文献   

14.
细流沟灌是干旱地区节水增产一种好灌水法,已在天山山麓百万亩灌区内推广使用。它适于中耕作物的灌水,也适于小麦、糜谷、胡麻等密植作物以及瓜菜、苜蓿、苗圃等的灌水。细流沟灌的进沟流量很小,一般为0.05~0.15公升/秒。水在沟底缓缓流动,藉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细流沟灌在这里主要有三种形式:(1)垄植沟灌,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温室蔬菜种植过程中不同地下铺膜方式对深层渗漏的影响,选择芹菜作为试验样本,在试验区域布置了不同间隔宽度的平面条带和U型条带共四个试验组以及一个不铺膜的对照组,进行试验研究。试验时采用PR1分层水分探头和烘干法监测土壤水分变化过程,根据实测根层土壤水分含量确定各试区的灌水时间,在温室大棚内设置自动气象站收集环境气象数据,利用能量平衡法计算芹菜生育期的腾发量,最终通过水量平衡方程计算各种铺膜方式下的深层渗漏,分析地下铺膜对深层渗漏的影响。在各种地下铺膜方式下,芹菜均长势良好,并且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减少深层渗漏的效果,其中U型铺膜减小深层渗漏的效果好于平面铺膜,而相同铺膜方式下间隔越小效果越好。铺膜后,灌水间隔时间有所加长,大部分方案的总灌水量和灌水次数均有所降低,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深层渗漏降低了50%。研究结果表明,温室大棚蔬菜种植,采用地下铺膜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深层渗漏,节约灌溉用水,但在不同条件下优化的布置参数仍需通过进一步的试验或数值分析才能得到。  相似文献   

16.
利用果园微灌专家决策系统自动测量,收集,分析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空气湿度三项作物灌水指标,并以此为据自动控制、连续检测田间灌水系统工作情况,提高了灌水质量和水源有效利用率,是实现山区果园节水高效的最佳灌水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微灌,即微量灌溉。温室蔬菜微灌技术,是对我国北方广泛采用的温室栽培蔬菜进行科学灌溉的节水、节能、增产、增收的先进灌水方法和灌溉技术。 温室蔬菜微灌技术与传统的沟、畦灌水方法的根本区别,是它利用微灌系统,将低压水直接输送到蔬菜根部或喷洒在枝叶上,使适量的灌水及时、均匀、缓慢地渗入土壤中,以消除传统灌水方法的水流对耕层土壤的冲刷和压实作用,且因严格控制灌水量而可杜绝深层渗漏。从而使之较沟、畦灌水方法具有明显的保土、保肥、保持地温等作用,并为耕作  相似文献   

18.
以称重式蒸渗仪实测的温室番茄日腾发量为标准值,对基于FAO-56 Penman-Moneith方程的简化P-M法(P-Ms)、修正P-M法(P-Mm)2种模型方法计算的温室番茄腾发量进行对比分析,评价2种方法在温室环境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时段内P-Ms模型计算温室番茄日均腾发量存在较大偏差,P-Mm模型方法计算得到的日均腾发量与实测值较接近,因此,在温室环境条件下应优先选P-Mm法,而P-Ms法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不建议直接在温室环境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储水灌溉节水增产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储水灌溉是利用土壤水库调蓄作用,把地面水以较大灌水定额通过灌溉储存在土壤中的一种灌水方法。可以做到以丰补欠,秋冬水春夏用,汛期水非汛期用,提高水源利用率,达到节水增产目的。同时可以减少农田灌溉高峰期用水量,缓解工农业和作物间争水矛盾。本文以冬小麦储水灌溉试验为例,分析了储水灌溉节水增产效果及其机理,并给出了当地冬小麦储水灌溉适宜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及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20.
农田灌溉的发展趋势、规模、速度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是我国今后灌溉发展的重要问题。确定作物对水分需要的规模及有效控制面积的因素是灌溉用水量。旱作物在土壤肥力等相同条件下,缺水时,作物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当土壤水分达到他和后,就会因土壤中缺氧成渍害而减产。因此,如何准确地确定旱田灌水量,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有着重要意义。1.灌水量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包括灌溉农业所有条件,主要有气象因素、土壤因素、作物种类。对某一特点土壤的用水量,主要由作物种类确定。影响气象因素有降水、气温、湿度、日照以及风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