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从"智能汽车技术"课程的特点和现状出发,着重探讨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文章提出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仿真平台实践、模块化教学、翻转课堂、分组研讨等改革方法,目的是探索建设"新工科"背景下的智能汽车相关课程,培养学生以研究为导向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对相关专业领域的认知和兴趣,为中国智能汽车行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相似文献   

2.
鲁艳 《中国新通信》2024,(1):170-172
在“互联网+”环境下,中职院校对“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财务管理”作为比较具有实践性的学科,致力于为相关的用人单位提供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因此,对相关学生的道德品质、综合素质、财务能力和实践技能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互联网+”环境对中职“财务管理”课程的影响,客观分析了现阶段该课程的教学现状,重点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中职“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创新路径与方法。希望能为中职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本文以高职院校“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认识、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的研究与实践,并结合课程要求对理实一体化教室、课程内容、配套教材、多媒体课件、师资队伍等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最后给出“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的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4.
张中华  熊荆  王方 《数字化用户》2022,(13):241-243
随着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以“自动线装调实训”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分析课程课程性质及存在问题,从课程建设路径?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式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经过实践证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理念和信息化教学能...  相似文献   

5.
“十四五”时期将精品资源课程建设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汽车电子专业作为技术不断更新的前沿性学科,传统的线上精品资源课程构建已经不能满足经济技术高速发展下的教学需求。因而文章主要分析当下汽车电子专业精品资源课程建设,从“活页式+实践式”角度提供建设思路与路径,并以课程内容、知识体系架构、考核评价反馈为出发点提出具体的建设思路以及路径,基于“校企合作、工学合一”的教学理念,探讨汽车电子专业精品资源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混合式教学设计是实现混合式教学的前提。该研究分析了“通信电子电路”的课程特点以及混合式教学的现状,着重对混合式学习的学情进行了分析,并对“通信电子电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给出了相关的实践内容,同时构建了“通信电子电路课程”混合式教学考核体系,以期为“通信电子电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切实可行、可操作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考核指标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数字通信”课程中的难点:信道解析为例,融入“线性代数”和“信号处理”等相关课程的知识内容,设计了一种递进式探究教学方法和课程实践方案。并以推导互扰条件下的信道分解公式为例,来完成探究式课程内容的学习与互动。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能针对本学科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新环境下“全灾种,大应急”的应急人才培养目标,我校面向消防专业设置“电工学”课程,使学员从理论和实践上获得与消防救援相关的电工学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在分析我校学员学情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应急人才培养背景下电工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挖掘与课程思政的结合点,针对学情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实践,思政内容能够有效融入到电工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应用型本科要求培养具有夯实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云计算概论”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类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培养应用型人才。以“云计算概论”课程为例探索混合教学模式下,如何提升应用型课程教学质量。“云计算概论”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按照线上线下两个维度去实施教学创新。混合模式在“云计算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且实践性很强。为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本课题开发了“计算机组成原理”智能教学系统。该系统对传统智能教学系统的系统结构进行了改进,并建立了机器学习决策树,在推理机制上,采取两级推理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的智能教学系统软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面向广阔的人才需求,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智能控制系统”相关课程。针对软件工程专业特点,分析了传统“智能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课程建设经验,从多个方面介绍了“智能控制系统”课程建设方案。实践证明,课程建设方案适用于软件工程专业,有利于培养学生智能控制系统软硬件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测控专业自动化仪表方向首次开设测控电路课程,学时少且实践教学环节多,研究通过课堂知识内容整合、多媒体授课、课下复习相结合的方式,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并将测控电路课程设计与嵌入式智能仪表课程设计进行整合,构建测控电路与智能仪表课程群课程设计,同时分解课程群课程设计内容到三级项目和课堂实验中,实现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紧密衔接和实践内容功能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高等院校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以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学院的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为例,介绍了我院在信号与系统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探索和实践。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五维一体化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建设和混合式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推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变革,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同类兄弟院校的同类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新工科”背景下,为综合培养工科专业实践型人才,高校的传统工科教育急需改革创新。以深化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为核心思想,基于智能水下机器人平台,面向自动化专业学生开设创新实践课程。学生将完成基于水下视觉跟踪的导向性任务,使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实践表明,教学平台结合前沿研究和实际工程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志趣、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和研究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等院校PLC相关课程教学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基于BOPPPS模型的“PLC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并以PLC硬件系统为例,阐述 BOPPPS 模型六个阶段的具体实施过程。实践证明,把 BOPPPS 模型应用于PLC相关课程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互动性,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  相似文献   

16.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多种学科的交叉点,是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相关专业的重要理论基础,是电类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理论抽象、数学分析多,是公认的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本文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实际,尝试利用前沿技术引领课堂教学,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以课程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索覆盖体系课程融合、课外仿真实践、课程思政、工程案例与科研融入、翻转课堂、线上线下并行等混合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希望打通课前、课中、课后以及相关课程间的连接通道,帮助学生系统理解和消化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充分锻炼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交通信息系统”是随着智能运输系统发展而开设的课程。它是一门面向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选修课,主要讲授信息技术在交通领域中应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分析了课程特点和学生基础知识结构的现状,通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精心设计课程作业等手段培养学生对本课程兴趣,提高知识学习的综合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丽霞 《电子世界》2014,(1):174-175
单片机课程是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我院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针对我院实际,论述了该课程在项目驱动教学法改革与实践方面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分布式网络环境,根据多智能体系统的原理和网络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基于MAS(Multi-base Agent System)的智能化网络教学系统模型,然后分别讨论知识的表示、学生模型、认知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Agent的实现方法等关键技术。该模型克服传统网络教学系统的缺点,具有智能程度高、灵活性好、自主性强的特点,他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教学各环节的知识共享与交互,以及学生的按需学习和教师的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20.
"电能质量控制"课程涉及电力系统、电力电子、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关系到电力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为了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开设"电能质量控制"课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该课程设置特点、结构和内容、考核方法以及课程设置条件等,提出以研究性教学模式和开放性综合实践环节为核心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