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鲍世行 《华中建筑》2000,18(4):28-31
文章阐述钱学森-贯主张建筑与城市应该结合起来研究,并认为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发展可以分成:思想孕育、概念形成、理论发展和推动实施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李先逵 《四川建筑》1994,14(3):2-5,36
四、共乐──景观审美的和谐性中华民族对自然山水之美的认识和鉴.赏,在世界古文明中大概是独占花魁、启蒙最早的。远在三千年前周代的《诗经》就已发出“秩秩斯卡,幽幽南山”的赞叹,并把这自然山水同建筑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孔子总结了前人的山水审美经验,更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美学理论。自然——人——建筑的和谐关系,在更高的审美层次上扎下了牢固的根基。风水学说正是其中一块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石。风水学说中包含着无比丰富的美学思想。对美的追求热情洋溢在风水典籍的字里行间一,,众多的风水实例无一不是风光佳丽之…  相似文献   

3.
用“山水城市”的构思创造首都城市建设的新景点□檀馨【编者按】本刊上期(1994年第3期)曾刊登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关于把首都北京的立交绿化环境融入"山水城市"的设想。为了更广泛地吸收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专家们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北京的立交绿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广州—“山水城市”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问题已引起有识之士特别关注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高瞻远瞩 ,提出了“山水城市”的科学构想。钱老提出城市建设要全面考虑 ,要有整体规划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 ,并要把城市与园林结合起来。山水是代表自然美好形象的名词 ,风水理论在城市建设的长期实践中 ,将自然山水与城市紧密融合的过程中 ,又将自然山水与人造的城市 ,在感性、理性上联为一体。将“山水”这种自然环境与城市的人工环境进行叠加组合 ,必然会出现多彩的空间形态 ,出现从宏观到微观不同空间形象和美学特色 ,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广州…  相似文献   

5.
山水城市——21世纪中国的人居环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中国掀起了一场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大讨论。钱学森教授提出的山水概念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词、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山水城市的核心思想是,兼顾城市生态和历史文化,兼顾现代科学和环境美学,它考虑未来城市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它是为中国老百姓享受的生活,工作的环境,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世界关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这是山水城市讨论的时代背景,中华民族对山东有特殊的感情。山东意识几乎融入中华民族的遗传基因,山水文化原特色之一,是综合艺术。这是山水城市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6.
自然山水资源与山水城市——以诸暨城市建设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秀云 《中国园林》2002,18(4):86-88
在我国新一轮的城市规划中,许多城市把自己定位在山水城市的性质上,本文以诸暨为例,对山水城市的建设进行探讨,分析自然山水的作用,提出珍贵的自然山水是不可再塑的城市形象,是得天独厚的生态要素,并着重阐述自然山水在水城市建设中的利用,提出应合理规划,确定山水资源的利用范围,深化设计,确定山水资源的利用目标,完善植被,发挥山水资源,生态作用,揉和文化,增加山水资源的意蕴内涵。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构建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的战略抉择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立生 《城市开发》1999,(12):23-25
本文概述了长江流域城市生态环境的基本态势。面对21 世纪, 论证了城市发展的战略抉择, 探讨了构建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的基本框架,阐述了全方位、多层面地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山水城市”的理论概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铎  王诗鸿 《华中建筑》2000,18(4):32-33
该文从生态环境和未来艺术时代的人居环境需要,论述了“山水城市”的理论概念。  相似文献   

9.
"山水城市"与人类聚居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亮 《住宅科技》2003,(11):42-43
1城市发展的模式 在21世纪,中国的城市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到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迅速扩大,这意味着将有数以亿计的人口进入城市,我国各类城市的建设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其建设质量也将达到更高的水平。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不光是城市数量的增加,还应不断改善城市聚居环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山水城市”概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叙述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以书信的形式畅谈"山水城市"的概念,进而介绍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对"山水城市"概念的不同见地,并探究了"山水城市"概念与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源远流长的关系,最后指出"山水城市"概念的真谛在于它融合了中国山水诗、山水画、园林艺术等深邃的文化内涵,从而有着诗情画意、园林美和建筑意。  相似文献   

11.
胡洁 《建筑技艺》2015,(2):64-71
<正>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现代人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的中心。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居住在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然而随着近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掀起的大规模城市化热潮,城市化给人类带来进步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城市病、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社会问题等一系列负面影响,使得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的模式和途径。1山水城市产生背景山水城市的概念是由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来的,1990年7月31日,钱老在给清华大  相似文献   

12.
山水园林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居生态环境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方向,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是城市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必然途径。文章结合山地城市特征,论述了重庆市城市建筑的现存问题和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探讨我国古代山水美学观念的缘起及它与风水和古代山水城市的内在联系,并根据风水观念及其指导之下的我国古代山水城市规划建设实践,总结了我国古代山水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作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山水城市规划建设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山水园林城市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重庆山水园林城市规划的总结,阐述了自然观、人本观、人文观、审美观的内涵,以期对今后的山水园林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戚影 《城市开发》2002,(12):23-2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距今已有1776年历史的桐庐,以惊人的创造力,造就了区域经济发展中令人嘱目的“桐庐形象”,其城市正经历一次历史性的转折,被人们称之为“桐庐山水旅游城市形象”。桐庐山水城市建设工作的实践证明:创新始终是山水城市建设的不竭动力,在新世纪的征途中,离不开创新这一时代精神。一、正确的理念是指导山水城市建设的“前提”近年来,桐庐县建设局通过认真的探索,确立了“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好中求快,突出特色,协调发展,讲究效益”的城市发展观念。“与时俱进”就是已连续四年获县“双优”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6.
关杰灵 《华中建筑》2009,27(1):11-12
该文简要介绍了“山水城市”的定义及其袁述公式,并在阐述中山市具备创建“山水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基础上,指出中山在创建“山水城市”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这些不足提出了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名城和创立本土艺术品牌,构建艺术城市的两点设想,为中山建设“山水城市”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城市"双修"背景,根据赣州城市空间演变发展脉络和城市更新工作开展,将赣州城市空间发展分为五个发展时期,分别为营城时代(东晋至宋代)、古城完善期(明清)、动荡发展时代(民国至1957年)、跨城墙发展时代(1958—1995)、城市更新开展时代(1996年至今)。以此作为进一步分析赣州城的山、水、城空间特色脉络依据,并为同类型的城市空间特色阶段划分提供导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山水,与其说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不如说是一种情感。东方人对于世界的理解,对于自我的认知,都建立在这种人与自然特殊的情感之上。工业革命至今的历史,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扶摇直上的钢筋混凝土大厦成了赞美权利、资本,蔑视人性的纪念碑。未来五十年,当城市化告一段落,我们现在的建筑实践、城市实践,能给未来的城市文明留下更多的钢筋混凝土壳子,而不是像北京四合院那样的鸟语花香的院落。未来的社会发展将从对物质文明的追求转向对自然文明的追求,这是人类在经历了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城市文明之后的回归,自然和人将建立在平等和谐关系基础之上。未来应该是将城市的密度与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起来,建造具有人文价值观的城市,或者称其为“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19.
20.
曹娟 《中国园林》2010,26(5):70-70
<正>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先生逝世。钱老一直关心我国的园林事业,有3篇发表于不同时期的文章《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再谈园林学》《园林艺术是我国创立的独特艺术部门》都阐述了钱老对园林的认识。钱老山水城市的构想及对园林学科发展的重大贡献是他留给风景园林界的宝贵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