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河流域的冰雹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沛忠 《治淮》1995,(10):40-41
冰雹是淮河流域常见的破坏性较大的灾害性天气,是降自于雹云的冰球状固体降水。民间俗称雹子、冰蛋、冷子,气象学名为冰雹。冰雹在雹云中形成要经过雹胚、冰丸、冰雹三个阶段。 雹云产生直径大于3厘米的灾害性冰雹的条件有:冰雹生长区(雹源)速度大于每秒15米  相似文献   

2.
吴沛忠 《治淮》1995,(2):23-23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地理、气候过渡地带,气候变化复杂,自然灾害频繁,淮河人民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与自然灾害进行着长期的斗争。历史上淮河流域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雪灾、雹灾、霜冻、寒潮、虫灾、地震、疫灾等等,给淮河人民带来不同程度的灾难。本文着重介绍淮河流域的寒潮灾寒。 寒潮,人们习惯称之为寒流。寒潮是冬半年冷空气从高纬度向中低纬度倾泄的大尺度天气过程。中央气象局规定:冷空气侵入地区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当日最低  相似文献   

3.
邱沛炯  葛劲松 《治淮》1997,(10):19-21
今年7月中旬淮河流域中部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局部地区内涝严重,造成了较大洪涝损失。 一、雨情 从7月13日~20日,淮河流域发生一次强降水过程,暴雨主要集中在16~17日。13日淮河上游及沂沭泗地区降小到中雨,大别山区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14日淮河以南、里下河及沂沭泗大部分地区降中到大雨,局部大暴雨;15日沿淮淮南降中到大雨,局部特大暴雨,其中潢川日降雨量达221mm。 16日,除南四湖以西地区外全流域都降雨,洪汝河流域、沙颍河中下游及淮干上游降暴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3年6月21日至7月22日梅雨期安徽淮河流域31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和ECMWF分析的格点气象资料,对安徽淮河流域梅雨及大气环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梅雨量660.1mm,占全年降水量的72%;日平均降水量存在准10d周期性变化。亚洲极涡偏强,位置偏北;鄂霍次克海和乌拉尔山阻塞高压长时期维持,大气环流稳定少变。西太平洋东西带状副热带高压偏强,位置偏北;淮河流域为南北气流交汇地带。海平面气压场上,江淮地区到日本列岛以东洋面为低压倒槽,梅雨锋位于低压倒槽中,梅雨期强降水就是在上述有利天气形势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淮河流域近60年来干旱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繁发生的干旱灾害严重制约了淮河流域社会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对淮河流域1949年-2010年期间干旱灾害的统计分析,探讨了流域各县区不同季节旱灾发生频次和易旱季节分布,以及不同程度旱灾的发生频次和易旱地区分布,绘制了流域易旱季节分布图和易旱地区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易发春夏旱、夏旱、夏秋旱和春旱,发生频次依次降低;流域易发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发生频次相对较少。研究成果可为淮河流域旱情监测、预测及预警提供基础资料,为防旱抗旱减灾和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1991年里下河腹部地区梅雨灾害的启示反思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淮河流域     
《水利发展研究》2009,9(10):42-43
一、治淮历程 (一)第一次治淮高潮 1950年洪灾后,政务院制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原则和实施计划。1951年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掀起了第一次大规模治淮高潮。1957年、1969年、1970年、1981年、1985年国务院召开了治淮会议,促进了治淮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淮河流域     
《水利发展研究》2008,8(11):40-41
一、改革开放30年治淮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一)按流域统一治理加快了治淮进程,工程效益显著 改革开放后,治淮重新纳入按流域统一治理的轨道。1978~1991年,治淮以恢复改造、除险加固为主,同时扩大部分干流行洪通道。1991年大水后,实施治淮19项骨干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9.
基于梅雨监测指标的安徽江淮地区梅雨过程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国标《梅雨监测指标》规定的入梅和出梅条件,识别了安徽省江淮地区1957—2020的梅雨过程及其特征量,对比分析了国标与其发布前其他研究在雨日、出梅条件等方面的异同及其对梅雨过程识别和特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据国标识别的安徽江淮地区梅雨过程和特征量与其他现有研究方法的识别结果基本一致,以日降水量大于气候平均6—7月日降水量的1/2为雨日,比据国标规定的雨日识别的空梅年增多,识别的部分年份入梅偏晚;1957—2020年中有13个空梅年,约占1/5,非空梅年平均于6月19日入梅,7月13日出梅,梅雨期长23.7 d,梅雨期和降水集中期的降水量分别为270.7和263.0 mm,约占年降水量的1/4,占6—7月降水量的3/4;当研究区域较小时,应据环流和雨日条件确定区域的出梅日,不宜以最后一个雨期结束日的次日为出梅日;安徽江淮地区在空、枯梅容易出现较重旱情,尤其是连续的空、枯梅年,而梅雨量大且集中的年份易发生洪涝,尤其是梅雨量大于400 mm的年份(如2020年)。  相似文献   

10.
《治淮》2012,(9):42-42
一、水灾。从公元前185年(汉高后吕雉三年)至1948年的2133年间,淮河流域共发生洪水灾害528次,其中1194年黄河长期夺淮前的1379年中。共发生洪水灾害175次,平均每8年发生1次;而1194~1855年黄河夺淮时期的661年中,发生洪水灾害268次(其中黄河决溢水灾149次),平均2i5年发生1次;特别是1855年黄河北徙至新中国成立前的94年中,因水系混乱,出海无路,八江不畅,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洪涝灾害85次,  相似文献   

11.
魂牵梦萦的梅雨潭,我们来看你了.那是四月里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我们从浙江瑞安市驱车前往被先人尊称为“天下第二十六福地”的仙岩.游罢圣寿禅寺,便循着山间石阶拾级而上,去一睹梅雨潭的芳容.过一陡坡,骤然一声长啸从山的深处涌来,猜是水响不见水,疑是林涛树却静,忙向随行的潘公讨教,答是“水声”,心里不觉一喜,未见其面,先闻其声了.  相似文献   

12.
我市骨干工程在“9506”梅雨洪水中的作用及灾害原因浅析曹文清(湖州市水利农机局)1995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我市因受梅雨静止锋影响,普降大雨到暴雨,从苕溪沿岸到东部平原,河港水位相继上涨,各测站先后达到和超过危急水位,使全市遭受洪涝灾害,但由于骨...  相似文献   

13.
《治淮》2008,(10)
淮河流域现有较大湖泊: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邵伯湖、白马湖、成子湖、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等。最大的三个湖泊是洪泽湖、南四湖和骆马湖,其中,洪泽湖面积2068.9平方公里,在我国淡水湖泊中排行第4  相似文献   

14.
一、淮河流域地处豫、鲁、皖、苏四省,位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地形差异大,暴雨洪水频繁,是一个水灾多发性地区,多次洪水灾害给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了重大损失,防汛任务很重。从“七五·八”等多次暴雨洪水灾害中总  相似文献   

15.
过去淮河流域通信比较落后,水利部门没有自己的通信设施,每到汛期和搞大型工程建设,靠租用邮电部门电路。由于邮电部门电路容量紧张,话务负荷重,通信往往得不到保障。我们的防洪重要闸坝又几乎都在偏远地区,这些地区很少有邮电线路,只有用短波无线电台以电报的方式传递消息,遇到雷雨天气,这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查红 《治淮》2008,(3):20-22
一、引言 盐城市处于江苏省中部沿海、我国梅雨区的东北部。全市为平原地貌,地势低平,属淮河下游的里下河水系和沂沭河水系,南部与长江贯通。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致使盐城长期遭受洪、涝、旱、渍等自然灾害,而梅雨是主要致害因素之一,因此对盐城市梅雨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最古老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芍陂,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灌溉农田46万亩。△最大的山区水库:响洪甸水库,总库容26.3亿立方米。△最长的大坝:宿鸭湖水库大坝,主坝实际坝长34.58公里。△最大的平原湖泊型水库:洪泽湖,总库容135.14亿立方米。△最大的抽水站:江都抽水站,实际总抽水流量为473立才米每钞。△最大的水闸:三河闸,全长700米,共63孔,设计流量为12000立方米每秒。  相似文献   

18.
淮河流域水质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西方 《治淮》2001,(1):28-29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计划》的要求,1997年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2000年要实现淮河水体变清。但从目前淮河流域水质形势来看,离变清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一、近几年淮河流域水质概况  相似文献   

19.
吴本瑞 《治淮》1993,(2):15-18
淮河流域的水灾主要表现为洪、涝两种情况。洪灾是由受灾区域以外的来水造成的,一般淹没水深较大,往往会使城市和农村受到严重的损失。涝灾是因区域内的雨水过多、排水不及,或因上游洪水抢占河槽后内水无法外排(即所谓因洪致涝),造成的农田或居民区积水,使农业减产、居民生产和生活发生困难;长期积水也会造成房倒屋塌、交通中断的严重情况。对农  相似文献   

20.
《治淮》2011,(10):48-48
淮河流域温泉众多,比较著名的有:汤泉池,位于河南省商城县城十几公里处的灌河边上,闻名遐迩。该泉出口水温八十五摄氏度,气泡滚滚,像开水沸腾,水质清澈透明,冬日蒸气弥漫。七十年代修建鲇鱼山水库时以温泉为库区,采取了保泉措施,在泉口修建保温提水塔,高出库水面,把泉水送到岸边浴池。在此洗浴,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