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动车组部件维修周期的确定直接影响到部件运用时的可靠性及动车组的行车安全。以我国动车组检修制度为背景,选用非完美维修和更换两种不同的维修方式,并考虑到非完美维修后部件可靠度的加速衰退,建立了以维修时间和维修成本为优化目标的分阶段预防性维修模型。应用遗传算法对不同阶段内的维修间隔、维修次数和维修方式进行决策,并与等周期维修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部件可靠度要求的前提下,分阶段预防性维修模型相比于等周期维修模型能够有效缩短维修时间、降低维修成本,更具经济性。与单目标优化相比,多目标优化的联合决策可以根据检修部门的实际需要提供多种维修方案,有效协调部件的运用需求和维修需求。  相似文献   

2.
吕杰 《中国科技博览》2013,(25):380-380
随着越来越多客运专线的开通,更多高速动车组被采用。目前,我国主要的高速动车组的型号主要以CRH2、CRH5、CRH380为主。高速动车组大量采用的同时也给检修带来更大的任务,对于动车组的检修,我国实行五级检修制。其中一、二级为运用修程,由动车所承担,三至五级修为分解检修,在动车段或返厂维护。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检修方式和检修制度在很多方面从在不足和缺陷,本文对国内动车所维修现状的情况做了简要介绍,进一步对动车组现阶段存在的检修问题提出了建议,对如何形成更加合理的维修制度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工程机械维修有很多的方式,采用有效的维修方式,能够大大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从而快速地投入使用。基于此,本文对工程机械维修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工程机械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出产生故障的原因,尽快将故障设备维修好,从而将设备在最短的时间内投入正常生产。通过研究故障树分析法自身的特点、优势、作用,从而将其更好的应用在工程机械维修中,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为故障的分析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维修场所选择对动车组多部件维修策略制定的影响,综合考虑维修方式、维修场所类别和维修人员等因素,以减少维修成本和维修时间为目标,建立了考虑维修场所的动车组多部件双目标成组维修模型。首先,在两级非完美维修方式的基础上,引入维修场所对维修方式的约束,通过维修场所的选择进一步选择维修方式。然后,提出一种部件维修任务分配算法,实现了维修人员与部件维修任务的优化匹配,使得系统维修时间最短;同时,将该算法引入到遗传算法中,用于求解考虑维修场所和系统维修时间的成组维修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维修策略在满足动车组部件可靠度要求的前提下,减少了系统的维修成本和维修时间。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制定动车组维修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宋超 《硅谷》2013,(6):34-35
随着高速动车组运行数量的增多,对动车组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新一代高速动车组380AL动车组烟火报警装置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出现问题进行提出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在动车组实际生产中的作用显得至关重要,信息化系统贯穿了整个动车组的三级修检修工作。随着动车组检修的不断深化,信息化系统的多项子模块被不断开发与更新。通过科学调整维修策略,找到经济效益与运营安全的平衡点,掌握动车组全寿命管理的数据,深化修程修制改革。由计划预防修向数字化精准维修转变是未来动车组检修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更加科学,符合服务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辅助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动车组的运行情况。为研究辅助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该文分析了CRH380B平台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的组成建构及逻辑,建立了辅助供电系统可靠性网络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可靠性理论及统计获得的辅助供电系统的故障数据情况来分析辅助供电系统关键部件的可靠性参数指标,并结合关键部件故障树分配分析计算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辅助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参数指标。计算结果验证了现行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冗余保护的可靠性与有效性,为进一步提升CRH380B平台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可靠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混合动力动车组突破传统的内燃动力动车组和电动动力动车组模式,采用混合动力的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动车组产品,在我国支线铁路等重点区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我国混合动力动车组的市场需求分析,提出混合动力动车组的概念,重点分析混合动力动车组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对我国谱系化动车组技术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时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在每个行业上都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在电力方面也取得了相应的进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相应提高,我国人民对于用电水平也有一定程度上升,为了能够保证用电的质量,这就要求电力系统要对其现有的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紧跟时代的脚步。在当前我国的电力系统整体发展来看,我国的电力系统正向着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为了能够提升继电保护的技术,防止相关的问题发生,确保稳定的供电需要。笔者将对国内电力系统现存的现状进行有效分析,进而也将对现阶段继电保护配置进行详细说明,也将对未来发展智能化方向进行相应的装置介绍,也将对其的维修护理问题进行相应的说明。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动车组得到广泛应用,动车组的检修也备受重视。安全、高效是高速铁路动车组运营的根本要求,动车组检修是保障动车组安全、高效运营的重要手段。为确保动车组安全、有序运行,提高动车组检修质量和运用所检修效率,笔者在学习兄弟车辆段所属动车运用所的管理、运用和检修经验教训基础上,对动车组检修管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动态故障树的CTCS-3级ATP系统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分析CTCS-3级ATP系统动态失效问题的不足,提出采用动态故障树分析其可靠性。首先,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建立动态故障树模型;其次,采用深度优先最左遍历算法搜索动态故障树模型,得到独立的子树;最后,在引入可修系统可靠性指标基础上,采用解析法和马尔科夫矩阵迭代法求解子树,结合分层迭代方法对动态故障树分析法改进,以减小运算量,使得上述可靠性指标能用于CTCS-3级ATP系统的可靠性评估。计算所得可靠性指标与可靠性框图分析得到的结果对比表明:动态故障树能够更好地描述系统的冗余性和容错性等特点,提高了可靠性指标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检维修管理工作是石化企业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石化企业对场站设施检维修管理工作的要求是:提高检维修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更好地为企业主营业务服务。本文通过介绍石化企业对场站设施检维修管理工作的要求和我国石化企业检维修管理现状,分析了场站设施检维修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以期进一步提高石化企业检维修管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刘生辉 《硅谷》2014,(7):172-173
随着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国内广泛投入使用以来,我国一直对高速动车组的运行安全高度重视。文章对新一代CRH380AL型动车组长期以来暴露出来的牵引电机温度高故障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出现问题进行提出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4.
自全路实施第六次铁路大面积提速以来,北京铁路局在各线上投入运营了多组CRH5A型动车组,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出行环境和铁路运力紧张的局面,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鉴于CRH5A型动车组配属数量多、开行范围广,本文对其运用中发生的典型故障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该型动车组的运用和维修。  相似文献   

15.
介绍基于故障树分析的故障判断方法,以桑塔纳VISTA轿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为例,建立系统不制冷故障树模型,并进行故障排查与分析,为汽车空调系统的维修与维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温州动车组追尾事故是我国铁路大发展时期发生的特别重大事故.为更深入了解事故的可能原因,以列车追尾事故为顶事件,开展故障树分析,探讨事故的各种发生模式,剖析造成事故的各种事件,并从宏观的角度讨论了复杂安全关键系统的安全要素和策略,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光纤陀螺冗余可修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将故障树模型与蒙特卡洛仿真相结合的新方法.首先,基于系统的逻辑结构建立故障树模型;然后,采用蒙特卡洛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在陀螺失效率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蒙特卡洛仿真方法,描绘不同维修条件下冗余系统的稳态可用度收敛曲线,给出光纤陀螺不同修复率时的系统可靠性指标;最后,通过对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动车组列车紧急制动方案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淑德 《硅谷》2012,(16):4-4,9
通过分析目前列车制动方式,并就紧急情况下动车组列车制动方案提出相应探索,提出在动车组列车上新的翼板分布,并就短距离紧急制动做出新的设想,提出基于翼板制动,喷气制动和减速伞制动的四种制动方案。  相似文献   

19.
可靠性预计与分配技术通过预测和分配动车组各子部件和子系统的可靠性,对整车可靠性进行定量评估,有助于在动车组设计前期准确把握用户需求,选择最优设计和维修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的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人均有车率不断增加的同时,所需的维修人才也随之增加,对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教师创设项目活动情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有责任感的汽修专业技能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机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