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蒸汽参数、增加再热次数都是提高机组效率的有效方法.为提高机组效率,并充分利用现有耐高温材料的性能,采用二次再热技术是国内今后一段时间内发展超超临界机组的较佳选择.对1050 MW超超临界机组的主设备参数进行论述和比较,并研究了目前主流二次再热机组的设计参数,选择最佳的主设备参数,提出主机选型方案:铭牌容量1050 ...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介绍了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百万千瓦机组五缸长轴系汽轮机安装技术在华能莱芜电厂#6机组工程中的应用。针对所依托项目在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公司展开科技攻关,研发了大容量高参数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火电机组施工新技术,为新型火电机组施工技术提供成功方法和成熟经验的参考与借鉴,促进了汽轮机单支点支撑技术的发展及在全国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郑开云 《发电技术》2022,43(1):126-130
超临界CO2循环在低温场景下,循环终端温度降低,循环压比增大,可以与燃煤锅炉很好地匹配,组成高效的燃煤发电机组。根据气候和煤炭分布,我国北方煤炭基地(如蒙东、北疆)在冬、春季有长达4个月以上的低温条件,有利于构建高效的超临界CO2燃煤发电机组。对于3~15℃的终温工况,对超临界CO2循环发电机组进行热力计算,并对机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参数620℃/30 MPa的超临界CO2循环发电机组在9℃以下低温场景下,可获得48%以上的全厂净发电效率,高于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超临界CO2循环燃煤发电可补充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冬、春季的发电量缺口,并可通过“北电南送”实现北方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亚临界机组仍然是我国燃煤火电机组的主力机型,通过机组跨代升级改造,将亚临界机组改造为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是降低机组供电煤耗的有效手段,可降低机组供电煤耗约40~45g/k Wh。以某600MW等级亚临界机组为例,阐述了跨代升级改造的思路及原则,并给出了改造系统流程及改造范围等,通过改造可将机组出力提高到830MW,降低机组供电煤耗约40 g/k Wh,节能潜力巨大。通过经济性分析,对于折旧完成的机组,进行改造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另外有条件实施该项改造的机组应积极争取国家及地方的政策支持,以提高机组改造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引进大大降低了发电煤耗,进一步提高了发电效率。但现阶段机组的节能降耗仍有很多可以优化的方法,该文从机组的主要设备出发,分析其设计的节能降耗理念,另外分析机组及辅机的启动和运行方式来提出节能优化方案,为1 000 MW机组节能优化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百万机组整体运行水平,实现节能减排目的,对句容发电厂2×10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实施机组参数、结构、锅炉烟风系统和机组辅助设备技术创新及设计优化,热耗由7318kJ/kWh下降为7284k J/kWh,厂用电率由4.58%下降为4.282%,供电煤耗由284.9 g/kWh下降为279.88g/kWh,取得良好效果,并为同类机组设计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66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高参数(汽轮机入口参数31MPa/600℃/620℃/620℃)的特点,在参考600MW级超超临界一次再热工程的经验基础上,按照二次再热机组方案对主汽、再热蒸汽系统高温高压管道结合厂房布置,对管道布置进行优化,提出优化后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张伟江  李宁  李晖  马辉 《中国测试》2023,(4):140-145
发展高效低碳清洁发电技术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有效途径,高位布置汽轮机组可有效缩短主蒸汽、再热蒸汽和排汽管道,并为建设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以世界首例陕西国华锦界电厂三期2×660 MW超超临界高位布置汽轮发电机组基础台板为研究对象,使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基础台板的有限元模型,并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模态动力学分析,得到汽轮机基础台板的动态特征。研究表明:汽轮机1.4倍转速范围内基础台板的固有频率可以有效避开汽轮机的工作频率50 Hz,不会发生共振;对其施加0.2倍转子重力的扰力后,基础的最大振动线位移在0~3 900 r/min的转速范围内均满足规范要求,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研究结果对改善厂房结构、提高煤电机组发电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火电建设也随之迎来了大好的发展形势,迫切需要提高发电效率,而建设大容量、高参数的超临界、超超临界1000MW容量等级的机组成为当今燃煤电厂的主流选择,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也因此成为主导我国电源建设和发展的主力机型,因此有必要研究1000M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设计创新的优化措施,从而促进火力电厂的繁荣与发展。介绍超超临界机组的内涵和“1000M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技术”的重要意义,重点论述1000M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设计创新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依托泰州电厂二期两台百万二次再热机组生产调试运行,对不同工况下再热汽温偏低的问题进行剖析,详述其中的调整控制手段及优化措施,从而为后期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生产调试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热控软硬件多方面对600MW超临界机组及1000MW超超临界机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其自动化要求更高、无过热器安全阀、主蒸汽流量由喷嘴实际测最、DEH涵括范围广、SGC程控启停机、由补汽阀承担一次调频功能、临界转速区较宽、无机械超速等特点。最后指出对DEH(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磐修遵行深入分析和消些吸峰、促进DEH号DCS(分散控制系统)的一体化,将应成为600MW超临界机组及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热控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我厂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自投产以来再热器汽温一直偏低,大大降低了机组效率。为了提高再热汽温,将原来的下层磨运行方式调整至上层磨运行方式,再热汽温得到了显著增加。本文通过对磨组调整前后参数的对比,分析磨组调整前后对再热汽温、排烟温度、脱硝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华能长春热电厂新建工程是国产首台350MW超临界供热褐煤机组,锅炉采用哈尔滨锅炉厂有限公司生产的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配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公司生产的超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排汽、抽汽凝汽式机组,发动机由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制造,水氢氢冷却,静态励磁,型号QFSN-350-2,额定功率350MW,额定电压20kV。本人有幸作为建设单位试运部指挥成员参加了首台机组化学清洗的全过程,对其清洗及操作有一定了解,对清洗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概述 鹤壁煤电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机组,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C135—13.2/0.245/535/535/型超高压、单轴、双缸双抽(一级可调)、一次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锅炉为东方锅炉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DG445/13.7~∏1型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单汽包、自然循环、集中下降管、全钢构架,∏形悬吊式露天布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一次能源的结构特点决定了我国电力供应以燃煤发电为主的格局。为了推动燃煤发电的清洁、高效发展,电力工业大力开发并推广运用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优化了装机结构,推动了节能减排。实践证明发展先进燃煤发电技术是电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我国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研发的回顾,总结分析了该项目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前国情,并参考欧盟与美国先进超超临界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我国研发更高参数、更高效率的先进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发展思路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韩笑  李积沛 《硅谷》2014,(21):82-82
660MW超临界机组的主、再热蒸汽温度的运行调整在正常运行中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机组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汽温过高会影响机组的寿命,过低会降低机组的效率。本文以崇信电厂2号炉为例,分析论述了660MW超临界直流炉正常运行中主、再热蒸汽温度调整操作,为运行人员的调节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660MW超超临界机组主设备高参数的选择,从新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参数的优化以及与一次再热机组经济性比较等几方面的论述,指出煤价比较高时,选择二次再热机组有比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针对带吸收式热泵回收利用循环水余热供热的125MW热电联产湿冷机组进行性能试验,并分析其运行经济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全厂发电功率为204.46MW,采暖供热量为221.83MW,其中热泵回收的余热量为49.73MW,全厂试验供电煤耗率为276.0g/kWh.若回收的循环水余热量用于新增市政供热,则与单纯抽汽供热工况相比,供电煤耗率下降33.8g/kWh;若回收循环水余热量排挤原抽汽供热即供热面积一定时,与单纯抽汽供热工况相比,供电煤耗率下降7.3g/kWh.  相似文献   

19.
解鹏  王鹏  南秦喜 《安装》2018,(4):25-27
本文针对100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塔式锅炉受热面布局紧凑、吊装空间受限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在炉膛上部布置自主专利的单轨吊具,顺利实现了炉膛受热面设备的吊装和就位,方便高效、安全经济,为二次再热塔式吊装提供了成功方法和成熟经验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文新理  章清泉  陈列 《材料导报》2018,32(13):2167-2175
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火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71.60%,火力发电的装机容量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64.04%。在总发电量中,水力发电量占比不足20%,核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之和占比不足10%,因此,火力发电仍然是我国电力能源的支柱。然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加强,低效率、高排放、重污染的传统发电技术已不能满足发电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超超临界发电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率、低排放、低污染的新型先进发电技术,其应用将日益广泛。在工程热力学中,水的临界点参数是22.115 MPa和374.15℃,在此参数之上为均匀的单相流体水,这种状态称为超临界状态,在此参数之上运行的机组称为超临界机组。超超临界在物理上并没有明确的对应参数点,对于超超临界机组,各国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普遍认为当蒸汽压力不小于27 MPa或温度不低于580℃时,即可称为超超临界机组。650℃超超临界技术是目前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竞相研究和发展的先进燃煤发电技术,其主蒸汽温度高达650℃、主蒸汽压力高达35MPa,该技术的关键是主蒸汽锅炉管用钢的研发,要求钢种能够承受650℃、35 MPa主蒸汽的高温、高压和腐蚀作用,其研究焦点集中在化学成分的设计上。目前日本和中国已分别独立开发出了各自的成分体系,并研制出了原型钢。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简称NIMS)开发出了9Cr-3W-3CoVNbBN钢(代号为MARBN),日本新日铁住金公司开发出了9Cr-3W-3CoNdVNbBN钢(代号为SAVE12AD),我国钢铁研究总院和宝钢开发出了9Cr-2.8W-3CoCuVNbBN钢(代号为G115)。但以上三种钢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仍处于试验评价阶段,配套焊材和焊接技术也还在研发中。从世界范围看,650℃超超临界锅炉管已有多个不同成分体系的候选钢种,但不同钢种之间的成分差别较大,各开发者对不同化学元素作用的认识也不尽相同,究竟哪一种成分体系是最佳选择并没有明确的定论。本文综述了目前世界上关于650℃超超临界锅炉管候选钢种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钢中化学元素B、N、C、W、Ta、Nd、Co等的作用机理,阐述了化学元素对基体组织、碳化物和高温蠕变性能等的影响。针对650℃超超临界锅炉管用钢的关键技术瓶颈——配套焊材和焊接技术,从焊接性能的角度指出焊材化学成分设计应与管材基体化学成分有益配合,避免二者微量元素的不良结合引起焊接性能劣化,明确了焊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