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萨南七东试验区主力油层进行精细解剖,通过高精度层序划分与对比,单期河道级别时间单元微相精细刻画,建立了390口井9个沉积时间单元的层序地层格架,根据不同沉积微相特征建立研究区1种相、3个亚相、26种微相的测井相模式,包括心滩、辫状河道、分流河道、溢岸砂、席状砂等沉积微相,确定了9个沉积时间单元的平面微相特征,为研究储层特征打下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综合利用民东地区扶余油层140口井的测井、录井资料,10口取芯井的岩芯资料,以及565个重矿物分析数据,系统分析了民东地区扶余油层的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经研究表明该区扶余油层沉积时期主要受南部沉积体系影响,该时期其它物源并未对民东地区产生影响,研究区内重矿物类型是以锆石—石榴子石为主的组合类型,是受长春—怀德沉积体系控制所形成的枝状河控型浅水三角洲。该体系以大量密集、窄带、连续的分流河道砂体为主,河道砂体为多砂层叠覆,具有三角洲水道不稳定分叉游荡的特点,砂体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展布,河道砂体延伸较远。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前缘2种亚相类型,整体受分流河道控制,并且分流河道具有三角洲平原水道不稳定分叉游荡的特点,水动力条件强,其中平原相分流河道砂体为储层有利砂体。平原相带发育有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废弃河道、决口扇等多种微相类型,过渡到前缘相带开始形成带状、环状分布的席状砂。平面上三角洲平原与前缘相带平缓相连,垂向上相序整体表现为水进过程,构成了河控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3.
环庆区块侏罗系延10段—延8段是高效建产主力层系,目前存在沉积特征不明确问题。基于对其岩芯结构和沉积构造的分析,结合测井曲线特征开展环庆区块侏罗系延10—延8段沉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延10段发育北西—南东向河流沉积体系,发育河床和河漫两种亚相,沉积微相包括河床滞留沉积、边滩、心滩;延9—延8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微相包括分流河道、分流间洼地。沉积作用控制着砂体分布,侏罗系延安组延10期砂体分布受古地貌控制,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砂体厚度在0~85m,垂向上多期砂体叠置出现,砂体在区块内分布广泛,仅局部高地缺少。延9、延8分流河道平面上砂体展布为北东—南西向,总体形态为条带状,不同期河流规模不同,沉积砂体厚度变化大。一般河道砂体宽0.5~5km,沉积砂体厚5~35m。河道横向迁移摆动频繁,纵向上表现为多期河道叠置出现,单砂体厚2~10m,砂体叠加厚度5~35m。该研究成果为环庆区块侏罗系延10—延8段勘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萨尔图油层大部分薄层砂处于原始状态,砂体厚度薄,钻遇率低,水淹程度差,是目前在油田生产研究系统中重要储藏油气类型之一,也是目前重点开发的部位。对杏八区西萨尔图油层进行精细解剖,对地层进行精细的划分与对比,建立了431口井6个沉积时间单元的层序地层格架,根据不同沉积微相的特点建立研究区三角洲前缘亚相16种测井微相模式,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薄层砂、席状砂、远砂坝等沉积微相,确定了6个沉积时间单元的平面微相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储层的特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北部昌德地区主要沉积相类型为三角洲前缘亚相、三角洲平原亚相以及浅湖亚相,并发育有分流河道、决口扇等为代表的5种沉积微相类型。为了下一步寻找隐蔽性岩性油气藏,利用储层定量评价研究方法,对昌德地区扶余油层各细分层的不同沉积微相类型的储层砂体进行精细的分析对比,详细解剖单井取芯段砂体。通过扶余油层各细分层河道砂体的连通性栅状图、统计各细分层的河道期次、不同成因的河道厚度以及河道宽度,刻画了河道砂体平面分布样式,总结了昌德地区扶余油层各细分层的储层砂体不同成因的物性特征,并预测重点小层的平面物性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针对油田开发中后期井间砂体边界刻画困难、河道组合方式多样化、难以确定河道内部变差砂体展布等问题,对研究区萨尔图油层组进行了精细的地质解释与层位标定。在地震沉积学的理论指导下,利用地层切片技术提取振幅属性,并定性定量地优选各沉积单元的地震切片,用相干技术作为辅助刻画砂体边界的方法,最终制作了振幅—相干融合切片,与测井资料相结合,对研究区萨尔图油层组共33个沉积单元展开了精细刻画砂体的研究。研究显示振幅—相干融合切片对研究区内井间砂体边界、河道组合方式及河道内部变差砂体的刻画均有良好效果,并对研究区北部测井资料缺失的下段层位进行了砂体展布预测,解决了以往仅以测井资料作为刻画砂体依据的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7.
胡艳飞  孔庆莹 《中州煤炭》2022,(6):83-89,97
车排子凸起沙湾组作为春风油田主力层段,存在沉积类型、展布特征不明确等问题,加强其沉积特征的研究其对寻找储层甜点极为重要。采用岩心描述、薄片鉴定、测井解释等手段,对CHE510井区沙一段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研究区沙一段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等微相,物源来自于西南方向的车排子凸起。其中N1s11层和N1s21层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局部为河口砂坝沉积,主水流方向均为西南至东北方向。砂体的分布受控于沉积作用:N1s11层砂体厚度5.0~9.7 m,平均砂体厚度7.4 m,平面上,南、北两侧厚度较大,东、西两侧及中部厚度略薄;N1s21层砂体厚度3.8~8.1 m,平均砂体厚度5.9 m,平面上,井区中部CHE511井、东部CHE512井、CHE514井附近厚度较厚;N1s31层砂体厚度3.6~7.4 m,平均砂体厚度5.3 m,平面上中部厚度较薄,东、西两侧相对较厚。通过对CHE510井区沙一段沉积特征研究,可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采用成因模式方法难以揭示出薄层砂平面分布特征,存在平面注采关系认识不清的问题。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河流—三角洲相精细沉积学、测井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地质、测井、生产动态及室内实验等资料,采用"砂组、小层、单砂体精细划分与全区一致性对比"技术,研究了垂向上精细刻画单一期次砂体,平面上建立不同环境薄层砂沉积模式,单元内精细追踪薄层砂单砂体间连通关系及组合类型的薄层砂连通关系识别方法,实现了薄层砂单期次砂体的精细刻画,认清了薄差油层的渗流规律,为薄层砂的精准挖潜提供了有效的地质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绘制大牛地气田山1段单井综合柱状图,并在此综合柱状图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山1段各小层单井测井相—岩相特征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山1段各小层砂岩厚度的分布情况绘制出山1段各小层沉积微相图。研究发现山1段山1-1、山1-2、山1-3主要都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和决口扇微相。在各小层沉积微相图的基础上利用山1段单井综合柱状图绘制出5条山1段连井剖面图。通过对连井剖面和沉积微相砂体展布进行分析,发现山1-1、山1-2、山1-3小层砂体平面展布特征整体相似,三小层砂体主体部分都发育于研究区西部,砂体类型都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和决口扇砂体。三小层中山1-1小层单条河道砂体规模最大,沉积也最厚。山1-2小层砂体分布面积最大,但其砂体厚度也是三小层中最小的。通过详细研究大牛地气田山1段储层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为大牛地气田山1段储层特征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洋  王凤刚 《中州煤炭》2021,(12):96-103
博兴洼陷南斜坡带油藏类型主要受构造、构造—岩性、地层控制,为多含油气层系、多油藏类型的复式油气区。目前沙河街组地层受剥蚀影响,地层接触关系复杂、沉积特征研究有待进一步细化、多期砂体纵横叠置,勘探程度较低。以沙河街组地层为研究对象,从地层、沉积相、地球物理分析等研究分析出发,开展沉积规律及储层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区内地层厚度由北向南减小,沙一段在南部遭受严重剥蚀;沙河街组物源主要来自南部的鲁西隆起,其中沙三上段水下分流河道发育,砂体沉积厚度大,为主要的有利相带。结合储层预测分析,确定3个有利目标区,其中2个有利区目标层位为沉积及岩性控制的沙三上段,1个有利区为受构造控制的沙二段地层,为下一步勘探目标的部署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区域沉积演化背景分析的基础上,以沉积地质学、测井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利用取心井观察与描述、录井、测井、薄片及测试分析等资料,对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腾格尔组二段的沉积相进行了划分,结合区域沉积、构造演化背景,划分沉积相类型并对沉积相进行单井到连井到砂体平面展布的逐步研究,分析了其平面展布及垂向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相分为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亚相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深—半深湖亚相,并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间、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湖泥5个微相;研究区砂体厚度总体较大,平面呈东南向西北展布。研究为研究区的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煤矿安全》2019,(9):61-65
为对鄂尔多斯北部营盘壕井田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矿井水防治工作,发现研究区沉积相与砂体展布以及富水规律的内在联系,在引入INPEFA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岩心、测井等资料的分析,将研究区直罗组划分为了1个长期旋回、3个中期旋回、6个短期旋回。认为其主要经历了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的沉积体系演化,识别出河道、心滩、边滩、天然堤、河漫滩、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沙坝等沉积微相。认为直罗组下段发育的辫状河河道沉积微相形成的砂体为主要含水层;直罗组中段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上段的曲流河河道砂体也为地下水的储存提供了空间。此外,心滩、河口坝等沉积微相在纵向上也具有较好的储水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野外剖面、钻井、测井、地震解释等相关资料对川西坳陷中段侏罗系沙溪庙组、蓬莱镇组浅水三角洲的砂体展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沙溪庙组及蓬莱镇组所发育的浅水三角洲可以划分为2种类型,即河道型及湖浪型,其中河道型浅水三角洲以河流作用为主,砂体在平面上以枝状分流河道交错为主要特征;湖浪型浅水三角洲则主要受河流和湖浪的共同作用,砂体在平面上以朵状砂坝为主要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研究区浅水三角洲的砂体展布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通过钻孔岩心精细观察与岩性统计分析,认为东周窑矿山4号煤顶板发育曲流河道、漫溢与泛滥平原沉积微相,河道砂体多呈透镜状,泛滥平原泥岩、粉砂岩呈楔状体。沉积构造层理面、岩性接触面、冲刷面和泥岩裂隙是岩体软弱面,控制着顶板质量。同时,划分出4类顶板岩性组合类型,明确了其平面分布规律,探讨了各类顶板的稳定性特征,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可靠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15.
利用重矿物组合、岩芯观察、测井资料及地震属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开展了松辽盆地三肇地区芳38区块扶余油层沉积物源方向、沉积旋回划分及平面沉积微相展布特征分析。研究表明:该区位于南北方向物源交汇处,以北部方向物源控制为主;在精细小层细分对比基础上,扶余油层组可划分为3个油层组17个小层35个时间单元;本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分流平原、前缘亚相沉积,分流平原亚相发育分流河道、溢岸砂、决口河道、分流间泥4种沉积微相,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水下分流间泥3种沉积微相。研究成果对该区致密油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宝浪油田储层沉积微相及非均质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浪油田三工河组(J1s)为浅水型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决口水道(扇)、漫岸溢流沉积、水下分流河道间、滨湖沼泽沉积五个微相。储层平面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相带、砂体展布形态控制,层问非均质性属于中等,层内非均质性受沉积微相与层内夹层控制,层内非均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红山嘴油砂矿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条件复杂.通过对本区沉积相、油源和运移通道的分析研究表明,含油砂体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砂体累计厚度大,砂体空间展布较好,为有利的油气储集空间;本区邻近的玛湖凹陷烃源岩类型好、生烃潜力大、热演化程度高,多期构造活动为油砂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不整合面和断裂体系非常发育对本区油气的运移起着控制作用.通过含油率法得出红砂6井区0~50 m埋深范围内的油砂油地质储量为61.5万t,可采储量达43万t.  相似文献   

18.
平落坝气田须二段是川西主要产气层,通过对该区多口井的岩性、物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段储层岩石类型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为典型的低孔低渗特征。根据气田须二段多口井测井资料对储层平均孔隙度、储层厚度及储层储能系数进行描述与评价,并预测研究区储层平面展布规律。储层的分布主要受近河口砂坝砂体岩相和裂缝发育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贝尔凹陷贝西次凹研断陷期地层厚度大,烃源岩发育,是主力生油洼槽。针对贝西地区扇体横向交错、纵向叠置,独自识别难,扇体内岩性组合复杂,有利储层预测难的特点,形成一套正演模拟扇体内部响应、多属性融合预测扇体平面分布和波形反演技术预测扇体纵向分布特征的技术组合。应用正演模型分析技术,在"三扇"沉积模式的指导下,明确了沉积扇体的地震识别特征,扇体沿早期形成的"沟谷"展布,形成多期扇体叠置,洼槽区则发育浊积扇;创新应用多属性融合技术开展砂层组沉积微相研究,精细调整色标,通过点线面结合,预测扇体平面特征与沉积微相吻合较好。应用波形反演技术对砂体从储层形态特征识别到单砂体精细刻画。反演结果清晰地反映出了扇体内部砂岩储层与非储层的组合关系。应用上述方法,优选有利扇体刻画目标15余个,部署2口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流,进一步扩大了贝尔凹陷贝西次凹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20.
孤东地区馆陶组为河流相沉积体系,河道砂体岩性圈闭发育,为典型的隐蔽型岩性砂体油藏。因此,加强河道砂体的识别描述和评价研究,才能实现孤东地区河道砂体勘探的新突破。本文针对孤东地区馆陶组地质特点,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形成了"水平切片、测井约束反演、地震属性分析、三维可视化和油气检测评价"等勘探技术。河道砂体识别描述技术的综合研究,对指导孤东地区馆陶组河道砂体勘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