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新强煤矿急倾斜煤层综采工作面支架防倒防滑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冯俊杰  秦涛 《煤炭技术》2012,31(6):96-97
分析了急倾斜煤层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特点和受力情况。结合具体的工作面地质及生产技术条件,提出急倾斜煤层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配合调架梁、活动侧护板、防倒千斤顶等防倒防滑装置及措施,以保证工作面支架的稳定性。同时,对工作面实施下端头支架的连体控制,进一步保障了工作面支架的稳定,保证了整个工作面支架的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2.
从大倾角煤层开采分析了影响工作面支架稳定性的机理和支架受力情况,提出了提高稳定性方法.并结合唐山矿生产实践提出了改善支架稳定和防止工作面设备下滑及支架防倒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倾角工作面支架稳定性差,易发生支架下滑、倾倒和咬架现象,通过对单支架和多支架的稳定性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力学分析,得出了支架失稳的力学机理,指出支架的失稳主要发生在降架、移架过程中,只要采取合理的支架管理措施即可保证支架的稳定性。通过采用合理的移架顺序、移架前确保相邻支架稳定、增大支架侧护板宽度、充分利用支架本身的侧护千斤顶和底调千斤顶调整支架等综合性技术措施保证了大倾角工作面支架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倾角工作面支架稳定性差,易发生支架下滑、倾倒和咬架现象,通过对单支架和多支架的稳定性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力学分析,得出了支架失稳的力学机理,指出支架的失稳主要发生在降架、移架过程中,只要采取合理的支架管理措施即可保证支架的稳定性。通过采用合理的移架顺序、移架前确保相邻支架稳定、增大支架侧护板宽度、充分利用支架本身的侧护千斤顶和底调千斤顶调整支架等综合性技术措施保证了大倾角工作面支架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急倾斜综采工作面设备稳定性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急倾斜煤层综采工作面设备稳定性差、采煤机开机率低以及操作人员安全保障低的问题,采用现场实际应用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工作面设备稳定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在工作面下端头排头支架稳定的基础上,每隔8架支架安装防滑防倒和调架千斤顶保证整体支架的稳定;刮板输送机机头通过防滑千斤顶、锚链和地锚连接后每隔7架支架安设一组输送机防滑链实现了输送机的稳定;采煤机单向割煤速度不超过2 m/m in;同时通过安装人行道防飞矸装置保证了工作人员安全,利用改造的超前液压支架组提高了超前支护质量。  相似文献   

6.
 综采工作面的“三机”(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及液压支架)配套及其系统的稳定性是成套综采设备的核心。羊场湾煤矿首个6.2m采高工作面煤层倾角大、走向起伏角大、顶板围岩破碎、工作面易片帮冒顶,赋存环境复杂。以此为工程背景,研究了该工作面成套国产设备的适应性及稳定性控制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现场开采实践证明,现有的设备及技术措施有效控制了“三机”及系统的稳定,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顺利回采。该技术对宁东矿区其他大采高工作面设备系统的稳定性控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煤矿安全》2015,(9):148-151
为了提高大倾角滑移支架放顶煤工作面设备的稳定性,防止窜矸伤人,通过对设备稳定性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用采煤工作面调斜、降低支架重心、锚固运输机、安设刮板输送机挡矸装置等方法、措施解决工作面设备稳定性差、未固定的物体滑滚伤人的问题,应用实践表明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实施,确保了大坡度滑移支架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以6312大倾角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大倾角工作面液压支架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并对液压支架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探讨,选择合理液压支架参数。现场应用表明,采用支架稳定措施后,支架下滑、倾倒等不稳定情况得以有效控制,确保了大倾角工作面液压支架的稳定,实现工作面安全、快速回采。  相似文献   

9.
急倾斜厚煤层走向长壁综放工作面圆弧布置是解决工作面支架稳定性的创新方法。以东峡煤矿某工作面为背景,从现场监测支架荷载分布特征出发,提炼出急倾斜厚煤层长壁综放开采工作面支架4种基本失稳模式,在理论上推导出工作面支架稳定性临界状态方程,通过支架受力状态分析,阐述了圆弧段抑制工作面支架滑移和倾倒失稳的力学作用,建立了满足支架稳定性要求的圆弧段临界长度准则。给出了考虑不同煤层倾角和工作面斜直线段长度条件下,保证工作面支架整体稳定所需圆弧段长度的临界曲面。  相似文献   

10.
急倾斜条件下确保综采支架稳定一直是急倾斜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难题之一。现以李嘴孜矿3232(3)急倾斜工作面具体条件为研究基础,结合倾斜砌体结构理论与理论力学相关知识,对顶板倾斜砌体结构反倾向顺压作用下支架稳定(下滑与倾倒)进行力学分析。结果表明,3232(3)工作面支架最小工作阻力不小于4023kN能够保持稳定,支护阻力为4600kN工作面支架的选择使用比较合理。最后,通过对支架受力模型分析,提出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支架底座安装底座双千斤顶、顶梁双千斤顶以及改变工作面移架方式等技术措施,能够有效调整和防止支架倾倒与下滑现象发生,很大程度提高支架稳定性,保证综采工作面生产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采高开采技术、综采设备研发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综采工作面开采高度不断突破,向8 m及以上超大采高发展。大采高开采技术实现了采煤工作面高产高效,提高了煤炭回采率,但是随着开采高度的不断增加,煤壁片帮问题愈发凸显,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壁稳定性已严重制约煤矿安全高效生产。针对上湾煤矿8.8 m工作面开采后的煤壁片帮情况,采用煤壁稳定性分析软件及FLAC3D软件对影响工作面煤壁稳定性因素进行类比分析、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分析,得出该工作面煤壁较为稳定,但仍需在合理选择支架支护强度的前提下,尽量保证液压支架护帮范围达到5 m,以适应8.8 m超大采高工作面的护壁要求。  相似文献   

12.
王博  闫冬冬 《中州煤炭》2022,(3):255-258
通过对新郑煤电公司14205工作面综机设备进行智能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结合生产工艺和设备参数,制定了多设备联动、多层次监测、智能动态调整参数的技术方案。方案主要从液压支架跟随采煤机作业自动化、采煤机割煤高度智能动态化、放煤推溜分组联动、液压泵运动状况动态决策、远程与本地双模式实时监控等技术方面进行研究。工业实践表明,该方案实现了综机设备自动化联动和智能化决策运行2个层次,有效提高了综机设备的工作效率和智能自动化建设,为今后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推广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2310综采工作面在收尾前,车集煤矿应用虚中心调斜回采技术,并在工作面调斜回采过程中采取控制顶板和设备的相关技术措施,实现工作面机头大幅度不等长调斜回采,解决了工作面大幅度调斜期间液压支架和输送机等设备的控制难题,为不规则工作面调斜回采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刘琳 《中州煤炭》2018,(3):194-198
缓倾斜薄煤层开采存在工作面空间狭窄、回采效率低、机械装备不配套及采煤工艺不完善等问题,为了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在对薄煤层赋存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工作面自动化开采设备进行选型,选用适应于缓倾斜薄煤层的液压支架、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等配套装备,并在斯派尔煤矿110701回采工作面进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在工作面长度170 m和煤层平均厚度1.3 m的条件下,试验工作面月产量最高达4.1万t,年产值最高达39 363.84万元。说明该套综采自动化配套装备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促进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投新集能源股份公司二矿1113107综采面,在推覆体下大倾角、高瓦斯、易自燃厚软煤层综采设备选型配套的分析研究,系统地介绍了设备选型配套、液压支架防倒防滑措施的成功经验,可为相似复杂条件下综采面的设备选型借鉴。  相似文献   

16.
液压支架在大倾角工作面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在大倾角煤层开采条件下综采工作面中液压支架的不可靠因素,分析了支架下滑、倾倒极限状态,提出了防止下滑、防止倾倒措施,以提高综采工作面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煤矿智能化开采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智能化开采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智能化开采形成了薄煤层和中厚煤层智能化无人操作,大采高煤层人-机-环智能耦合高效综采,综放工作面智能化操控与人工干预辅助放煤,复杂条件智能化+机械化4种智能化开采模式。为了解决工作面综机装备智能决策难题,研发了工作面智能协同控制系统,实现采煤机自适应割煤与自主感知防碰撞,基于煤流量智能感知的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等综采装备的协同联动,工作面综采装备与端头和超前支架的联动控制。上述研究成果在陕北侏罗纪1.1 m硬煤薄煤层、金鸡滩煤矿8 m超大采高综采、金鸡滩煤矿9 m以上硬煤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进行应用,效果显著,实现了陕北侏罗纪1.1 m硬煤薄煤层高效智能化无人开采,8 m超大采高工作面人-机-环智能耦合高效综采,9 m以硬煤上特厚煤层超大采高智能化综放开采。  相似文献   

18.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设备回撤通道跨度大,高度高,尤其是两端头三角区域尤甚.因此在综放工作面收面期间的工艺技术的选择尤为重要;针对东坡煤矿912工作面收面期间,为有效控制顶板,决定采用联合支护方式.实践表明,912工作面收面工作非常顺利,达到了预期目标;其工艺技术可为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收面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韩超  黄辉  朱栋栋  张豪 《中州煤炭》2018,(10):198-202,206
陈四楼煤矿于1997年投产,随开采年限的增加矿井开采深度逐渐增加,综采工作面回采条件日益复杂,综采工作面布置受地质构造影响越来越大,致使小储量的综采工作面出现次数和综采工作面搬家次数逐渐增多,综采工作面收尾越发频繁。采取合适的综采工作面收尾方法,对提高综采工作面收尾速度、确保综采工作面收尾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确保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撤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对缓解矿井采掘接替紧张也起到一定作用。介绍了陈四楼煤矿2802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主要生产系统及设备布置,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和说明了综采工作面收尾上网上绳阶段及扩通道阶段采用的两种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为今后综采工作面收尾方法的选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嵩阳东升(登封)煤业有限公司15104工作面煤层平均厚5.5 m,采用大采高综采技术进行开采。通过现场实测,分析了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并对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帮与设备倾倒、下滑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开采方法与液压支架的选型。研究表明,支架工作阻力选择合理,呈正态分布状态,能够有效控制工作面的围岩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