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不同仓贮环境对醇化片烟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仓贮环境及不同产地片烟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以位于贵州兴义、贵阳和贵定的3个醇化库中6个产地片烟为材料,对醇化片烟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游离脯氨酸含量进行了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片烟醇化过程中,3个醇化库不同产地片烟的蛋白质含量持续下降,游离氨基酸含量在醇化12个月内上升,但醇化12个月后下降;(2)醇化过程中片烟游离脯氨酸含量持续升高,与游离氨基酸总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所以醇化片烟中脯氨酸氧化分解较少。(3)醇化6~18个月时,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片烟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幅度存在显著差异,但浓香型片烟的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均差异不显著;醇化12~18个月时,浓香型片烟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幅度存在极显著差异。(4)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兴义库片烟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幅度均大于贵阳库和贵定库片烟,并且同一醇化库中不同产地片烟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降解幅度均存在差异。因此,仓贮环境对片烟醇化过程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有较大影响,进而将影响片烟醇化质量及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的化学成分及香气物质的变化,为生产适宜烟叶和卷烟工业配方提供参考,检测对比了生长在河南确山(浓香型烟区),贵州毕节(中间香型烟区)和云南普洱(清香型烟区)三个典型烟区的K326的C3F烟叶的化学成分和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同一品种(K326)在三个香型区分别表现为浓香型、中间香型和清香型;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糖碱比、新植二烯和香气物质总量均是云南清香型烟叶贵州中间香型烟叶河南浓香型烟叶;减新植二烯后的香气物质总量是河南确山最高,其次是贵州毕节,云南普洱最低;香气物质中的大马酮含量是云南(清香型)贵州(中间香型)河南(浓香型),相反茄酮含量则是河南(浓香型)贵州(中间香型)云南(清香型),这两种物质对香型风格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醇化方式对烤烟品种翠碧一号(CB-1)片烟醇化效果的影响,对CB-1烤烟在自然、标准和洞库醇化期间的含水率、pH、化学成分含量、碘值和感官质量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醇化6~21个月,烟叶含水率和碘值随醇化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pH、淀粉、氮、蛋白质和烟碱含量呈下降趋势,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和感官质量得分先升后降。洞库醇化的烟叶含水率最低,pH最高,氮、蛋白质、烟碱含量和感官质量总分均高于标准库和自然库醇化,标准库醇化的烟叶碘值高于自然库和洞库醇化。自然库醇化的烟叶适宜醇化期为15~18个月,标准库醇化的为12~15个月,洞库醇化的为18~21个月。标准库醇化的烟叶醇化速度最快,洞库醇化的烟叶保质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形态烟梗在四段式气调醇化条件下的质量变化情况。以复烤后福建C梗和云南B梗的条状(梗条)和片状烟梗(梗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四段式气调醇化技术(设计21.0%、<2.0%、6.0%~10.0%和<2.0%4组氧气浓度分别贮存不同时间),对比分析醇化过程中不同形态烟梗的质量差异。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醇化过程不同形态烟梗表面细菌16S r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跟踪分析醇化过程中不同形态烟梗的含水率和颜色变化,对比评价醇化后制得梗丝的感官质量。结果表明:(1)醇化过程中与梗条相比,梗片含水率和颜色较稳定,色差值变化小,转深速率较低;(2)四段式醇化过程不同形态烟梗的细菌群落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云南B梗和福建C梗共有的优势菌属为链霉菌属、甲基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鞘氨醇单胞菌属4种,梗片醇化6~18个月的OTU数、Chao值和ACE值的平均值均大于梗条,细菌群落丰度高于梗条;(3)梗片醇化过程假单胞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和芽孢杆菌属3种优势产香菌属含量较高,对改善烟梗品质起到了有利作用。(4)醇化后,梗片制得的梗丝较梗条制得的梗丝杂气降低、刺激性减弱、...  相似文献   

5.
不同香型烟区农业地质背景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浓香型典型产区河南襄城、安徽宣城、湖南桂阳和江华4个产区县、37个地点以及清香型典型产区云南江川和南涧、福建永定和泰宁4个产区县、34个地点的野外实地调查, 结合1:50万地质图, 从地质年代、成土母岩等方面, 比较研究了不同香型烟区的农业地质背景特征状况。结果表明:(1)浓香型和清香型的地质年代类型跨度均较大, 前者覆盖了新生代、中生代和古生代中的5个纪、9个世;后者覆盖了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新元古代和中元古代中的10个纪、12个世。(2)不同香型烟区的成土母岩类型差异较明显, 浓香型烟区以碳酸盐岩类沉积岩和黄土状沉积物2种碳酸钙含量较高的成土母岩为主, 而清香型烟区的成土母岩以碎屑类沉积岩为主。综合来看, 地质年代特征不是主导烟叶香型分异的因素, 而成土母岩对烟叶香型风格的形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在不同地域气候环境条件下自然醇化和密封降氧醇化的规律及差异,将云南普洱2个等级片烟分别放置在广州和昆明两地同步醇化,在广州采用自然醇化和2%以下氧体积分数密封降氧醇化,在昆明仅采用自然醇化的方式。通过定期取样,分析两地醇化片烟的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和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醇化处理的23月内,广州自然醇化和密封降氧处理的普洱烟叶总植物碱、总糖、多酚和氨基酸的质量分数均随醇化的进行而下降,两糖比升高,片烟品质在醇化的第10~13月达到最佳。(2)昆明自然醇化的片烟在整个试验期内,各化学成分的变化幅度较为平缓,片烟品质随醇化时间的延长逐步上升。(3)广州储存库的高温环境有利于片烟快速醇化,密封降氧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片烟的品质;而昆明储存库更适合片烟缓慢醇化,片烟在醇化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明显慢于广州。  相似文献   

7.
不同生态尺度烟区烤烟香型风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采用烟叶香型指数的方法,研究了我国5个不同生态尺度烟区烤烟香型风格及相关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云南大理和福建三明的烤烟为"清香型"风格,但二者之间香型指数差异明显;贵州黔南和广西河池烤烟为"中间香型"风格;河南南阳烤烟为"浓香型"风格。生态条件差异大是影响烟叶香型风格的主导因素,在同一烤烟产区不同产烟县,生态条件差异较小对相关香气成分有影响,但不会改变烟叶的香型风格。  相似文献   

8.
  背景和目的  烟叶醇化是改善烟叶品质、提升烟叶使用价值的重要环节。自然醇化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仓储醇化方式,但该方式仍存在片烟到达质量高点后质量下降较快、易发生霉变虫害、使用化学农药熏蒸等问题。  方法  以福建、云南、阿根廷等国内外主产烟区片烟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气调杀虫防霉、气调醇化、气调保质技术的最优氧气浓度,比较分析了不同醇化条件下片烟的感官质量、外观质量及pH值等品质因素。  结果  (1)气调杀虫防霉过程,将氧气浓度设置为2%以下,密封封存90天,可以有效抑制不同虫态的烟草甲及霉变的发生。(2)气调醇化过程,7%~9%氧气浓度气调醇化120天以上,可明显提升片烟感官质量,延缓片烟颜色过度转深。(3)气调保质过程,将氧气浓度调至2%以下并保持到片烟开垛,可有效保持片烟品质。(4)四段式气调醇化法较大程度延长了片烟质量周期,其适宜使用期比自然醇化至少延长15个月,延缓了片烟pH值的下降速率。(5)四段式气调醇化过程垛内相对湿度保持相对平稳,垛内氧气浓度可人工调节,垛内二氧化碳在无人工干预情况下持续升高。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四段式气调醇化技术体系,既不使用剧毒化学农药熏蒸杀虫,又提高了片烟醇化质量,延长了片烟的适宜使用期和最佳使用期,并明确了不同产区片烟的科学使用策略,为片烟贮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便于浓香型配打模块烟叶的品质评价,对不同香型的33个多等级配打模块烟叶的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进行差异性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回归(OPLS-DA)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香型配打模块烟叶的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浓香型模块烟叶草酸、丙二酸、丁二酸、苹果酸、柠檬酸和亚油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清香型模块和中间香型模块烟叶;浓香型模块烟叶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显著高于清香型模块和中间香型模块烟叶。(2)基于非挥发性有机酸建立的OPLS-DA模型模拟效果较好,模型参数R2X、R2Y和Q2分别为0.770、0.774和0.627。(3)通过模型得到的2个主成分得分可较好地区分不同香型配打模块的烟叶。(4)通过模型筛选出VIP值大于1的6个非挥发性有机酸指标对变量解释的贡献率较大,这6个指标与浓香型模块烟叶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柠檬酸、丙二酸、苹果酸、亚油酸、丁二酸和草酸。由此可得,非挥发性有机酸在不同香型配打模块烟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模型筛选出的柠檬酸、丙二酸、苹果酸、亚油酸、丁二酸和草酸6个指标可以作为区分浓香型模块烟叶的特征指...  相似文献   

10.
包装材料对烤烟叶片自然醇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研究了塑料袋包装和牛皮纸包装对福建S04-98片烟自然醇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外观质量方面,采用牛皮纸包装优于塑料袋包装;在片烟化学成分方面,采用塑料袋包装的片烟还原糖含量下降的幅度较大,烟碱、挥发碱含量下降的幅度较小,挥发酸含量的增幅较大;而采用牛皮纸包装的片烟还原糖含量下降的幅度较小,烟碱、挥发碱含量下降的幅度较大,挥发酸的增幅较小;两种包装材料对醇化过程中片烟的pH值影响不大;在吸味品质方面,采用牛皮纸包装的片烟质量好于用塑料袋包装的片烟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香型烤烟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不同香型烤烟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对2008和2009年88个来自我国18个省区不同品种初烤C3F烟叶样品的25种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和感官评吸,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①浓香型烤烟总植物碱、氯、淀粉、石油醚提取物总量和绿原酸含量显著较高,Mn,Cu,Zn和芸香苷显著较低;中间香型烤烟Fe,新绿原酸和4-O-咖啡奎尼酸的含量显著较低;中间香型和清香型烤烟的总糖和还原糖显著高于浓香型;清香型烤烟叶黄素、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较高;②3种香型烤烟前3个主成分的化学组分主要是含氮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酚及质体色素,浓香型烤烟样品的主成分依次为多酚及质体色素、含氮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中间香型烤烟样品为质体色素及含氮化合物、多酚、碳水化合物,清香型烤烟样品主成分的化学组分类别存在较多的交叉.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不同产地及不同部位的片烟在自然醇化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以福建三明尤溪、云南曲靖沾益、贵州黔南长顺、河南驻马店确山4个产地,上中下3个烟叶部位的12份自然醇化片烟为材料,利用Illumina Mi Seq测序平台对自然醇化片烟中细菌16S r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2份自然醇化片烟样品共获得940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福建三明尤溪C3F自然醇化片烟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最丰富。12份样品细菌群落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大多数样品的优势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不同产地自然醇化片烟细菌OTU的韦恩图分析表明,4个产地共有的OTU数量为195个,福建三明尤溪、云南曲靖沾益、贵州黔南长顺和河南驻马店确山特有的OTU数量分别为300、9、4和0个。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不同香型烤烟配打模块游离氨基酸组分差异,并实现对清香型、中间香型及浓香型烤烟复烤模块的准确分类,选取7个清香型、7个中间香型和8个浓香型烤烟配打模块为研究对象,对其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OPLS-DA分析,结合SVM模型进行香型判别。结果表明:不同香型烤烟模块游离氨基酸总量范围为13 141.72~27 695.47μg/g,其中脯氨酸和天冬酰胺含量在各香型中占比最高,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4-氨基丁酸、赖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精氨酸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在不同香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丙氨酸和天冬氨酸在OPLS-DA分析中VIP值大于1且在不同香型间差异显著(p<0.05),可筛选为香型判定指标。基于21种游离氨基酸的前两种主成分构建的SVM模型对模块香型的判别率准确率为86.36%;基于筛选出的2个游离氨基酸特征指标构建的SVM模型判别准确率为90.91%。基于丙氨酸和天冬氨酸的SVM模型判别率和可信度都在较高水平,可应用于烤烟配打模块的香型判别。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恩施州不同海拔下烤烟产、质量以及香型风格之间的差异,以烤烟品种K326、云烟87和中烟103为材料,在湖北省恩施州选择3个不同海拔点(500、900和1300 m)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各烤烟品种在不同海拔下产、质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利用判别分析方法对不同海拔、品种组合的烟叶质量风格进行归类,9个不同海拔、品种组合的烤烟香型风格各属于4个类型,其中清香型2 个,浓香型3 个,中间偏浓香型3个,中间香型1个。本试验条件下,海拔900 m是烤烟生产的最佳适宜区,其次为海拔1300 m。K326-900 m和云烟87-900 m是最佳的海拔、品种组合,其次为云烟87-500 m,云烟87-1300 m,中烟103-1300 m。  相似文献   

15.
复烤片烟烟包真空降温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降低打叶复烤后的片烟烟包温度,提高复烤片烟的仓贮醇化质量及色香味品质,进行了烟包在线真空快速降温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在线真空降温可快速降低复烤后片烟的烟包温度,有效排除烟叶表面的游离水分,避免包芯内部发生烟叶霉变等现象,有利于降低仓贮损耗,改善烟叶的醇化品质,提高片烟贮存的安全性。来料含水率控制在12.5%~13.0%;真空降温时间7~10min,可使复烤片烟的包芯温度从40℃左右快速降至32℃以下,烟包内各点的含水率极差≤0.35%,同时可降低预压打包工序的造碎率。  相似文献   

16.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用于白酒微量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 xGC/TOFMS)研究白酒中微量成分,并对我国主要传统香型白酒中微量成分进行了比较.在相同条件下,酱香型白酒分出963个峰,浓香型白酒分出674个峰,清香型白酒分出484个峰.鉴定出酱香型白酒匹配度大于800的组分873种,浓香型白酒342种,清香型白酒178种.研究结果显示,GCxGC/TOFMS在白酒微量成分分析及白酒风格形成机理研究领域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测定烟叶厚度,了解当前各产区烟叶厚度情况,以提供烟叶质量评价参考,通过多点打孔测定烤烟三个部位共75 片烤烟烟叶厚度,确定了烤烟烟叶较具代表性的厚度检测点的位置及数量:在距离主脉1/2半叶宽处由叶尖到叶基取等距离分布的5个检测点,以其厚度算数平均值作为整片烟叶厚度。按照本方法测定了16个省份的1200 片中上部烟叶样品厚度,结果表明黄淮产区和东南产区中上部烟叶厚度最大,西南产区同部位烟叶厚度居中,北方烟区和长江中上游烟区同部位烟叶最薄。并且发现浓香型烟叶厚度显著大于中间香型和清香型烟叶厚度。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仓储自然醇化片烟真菌的群落多样性,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云南沾益、贵州长顺、福建尤溪、河南确山的上、中、下3个部位共12份自然醇化片烟样品中真菌IT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2份样品共获得1 155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的样品分别是福建尤溪B2F和C3F自然醇化片烟。(2)12份样品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云南沾益C3F、X2F自然醇化片烟优势菌属为茎点霉属(Phoma);河南确山B2F、C23F、X2F自然醇化片烟优势菌属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贵州长顺X23F自然醇化片烟的优势菌属为Monographella;其余6份样品的优势菌属均为曲霉属(Aspergillus)。(3)上、中、下部叶4个产地共有的OTU个数分别为121、79、168个,共有OTU的reads数占各样品OTU总reads数的70%以上(除福建尤溪C3F外),同一部位不同产地自然醇化片烟真菌群落结构差异主要体现在优势菌属的占比方面。  相似文献   

19.
金佩璋 《酿酒》2004,31(5):110-111
在以四大香型来区分白酒特征香味的年代,已明确浓香型和清香型的主体香味成份分别为己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米香型酒区别于清香型酒的主要特征除乳酸乙酯大于乙酸乙酯外,β-苯乙醇3mg/100mL左右为各种香型白酒之冠.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测出玉冰烧酒中β-苯乙醇比三花酒大一倍,1995年轻工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广州站(简称广州站)进一步查定,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浓香、酱香、清香型白酒挥发性风味的特征与差异的物质基础。方法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FID)、电子鼻(E-nose)结合感官评定手段研究浓、酱、清香型白酒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GC-IMS和GC-FID在3种香型白酒样品中共鉴定出73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为酯类、醇类、酮类和醛类物质;浓香型白酒中的己酸乙酯、己酸含量较高;酱香型白酒物质种类最为丰富,含有多种长链脂肪酸与脂肪酸酯;清香型白酒中物质种类相对较少,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在其中含量较高;借助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从39种骨架物质中筛选出16种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t in projection,VIP)值大于1的差异标记物用以区分浓香、酱香、清香型3种香型白酒,分别为甲醇、正己醇、辛酸乙酯、戊酸、乳酸乙酯、丁酸、庚酸乙酯、异戊醇、壬酸乙酯、乙酸、己酸乙酯、辛酸、庚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