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育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面粉工业》2020,(3)
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是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这一目标的有力举措。本文以"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在阐述课程特点和思政教育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引入思政教育的路径。通过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中,从而提高授课质量以及学生品德修养,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4.
<正>对青年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成长,更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积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食品安全教育有效融合,有助于在专业基础上实现思想水平的进步,更加有助于丰富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边界,实现学科交叉,促进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由王彦波等主编,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探索与实践?一书,从理念、实践、探讨三大层面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食品安全教育之间的融合.理论篇中,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背景、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5.
“食品分析”是食品专业学生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专业人才整体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思政教育和课程理论知识互不相通、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亟待提升,以及缺乏对思政教育的有效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等问题。因而,分析“食品分析”在思政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从教学方案优化、教师素质提升及课程评价机制改革入手,培养兼具扎实化学基础和健全人格的食品专业人才,助力新时代视角下健康中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校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并提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全育人”方针,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简称思政)教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也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基本要求。同时,关于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
8.
9.
《面点工艺学》作为烹饪、食品等专业的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只注重学生面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道德素养和职业精神的提升,让很多学生难以胜任面点制作的岗位要求.因此,在《面点工艺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课程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课内外活动等方面融入思政教育,充分发挥《面点工艺学》的思政育人功能,让学...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饮食的要求不再是满足饱腹感和色、香、味、形等,对于食品的营养与卫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现代餐饮行业的发展要求,还是从现代人满足自身营养均衡和强健机体的需求出发,在高职烹饪专业《烹饪营养学》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思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餐饮工...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校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并提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全育人”方针,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简称思政)教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也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基本要求。同时,关于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5.
16.
在高校本科教学实践中,为探索促进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有效手段,进行专业技能与思政水平并重的创新活动,以《生产与现场管理》课程为对象,进行“课程思政”改革。通过优化、整合、完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体系,在进行理论知识、实践方法和前沿科学技术教学的同时,展示与生产和管理内容相关思政文化内涵。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讨论、反思和实践,了解制造工业生产与现场管理的前沿动态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的同时,树立工匠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协作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视野,拥有终身学习、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对《生产与现场管理》课程的思政改革,最终构建了全课程、重过程和多维度的协同育人新机制,为高校本科教育模式探索出新道路。 相似文献
17.
<正>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日益繁荣,社会制度趋于自由、开放,加之社会日新月异,使其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新时代艺术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效结合,非常符合课程思政“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能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知识导向需要价值的支撑,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发掘艺术作品的背景和内涵,在创作、赏析艺术中反思历史和哲理, 相似文献
18.
19.
20.
<正>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是高校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