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香港和上海两地典型案例的统计分析,总结归纳出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增效策略:即城市综合体作为城市立体节点,采用开放网络型结构,在公共空间容纳各类城市公共活动。选取沪港两地的国金中心、又一城和K11三组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并采集使用者空间分布及行为数据,通过空间绩效比较研究,对3项增效策略逐一验证。  相似文献   

2.
在高密度人居环境下,城市综合体将会对城市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其生态效能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基于功能复合的视角,对城市综合体不同功能间环境需求度的差异进行分析,并从综合体裙房空间与高层空间两个层面展开生态优化策略的研究,以期发挥对设计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园是众多高校师生聚集、活动与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校园的景观设计必须建构师生身心灵安全的空间.本文希望通过景观偏好之研究模式,借用环境偏好矩阵因子以及其转换为成对形容词进行调研的方法,以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景观为例,对景观偏好研究进行回顾、分析与评述,最终了解使用者对不同形式的校园景观的偏好取向.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岭南高校教学建筑的教室空间作为评价单元,试图以环境功能的可适应性解释使用者的环境审美需求心理以及评价主体对特定空间环境要素的审美偏好问题。研究运用心理物理评价法,通过模拟教室空间场景及主观测评问卷,把握受使用者所偏好的教室环境要素的共性特征,并籍此对该使用人群的审美倾向作进一步提炼总结。本研究综合建筑学、环境心理学、社会学、美学、建成环境评价学等多学科知识,强调环境对人的实践活动、审美认知及社会情感反映上的意义。该文的结论可作为我国亚热带地区高校教室环境评价和定位的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5.
在人口增长和用地紧缺的双重压力下,立体化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城市综合体是其重要的研究载体和实现途径。选取上海正大广场为研究对象,以三维可视性分析方法描述其空间布局,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空间可视性与使用者行为之间的关联性,证明可视性是影响使用者行为的重要因素,从而揭示立体空间布局与使用者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作为以交通功能为主导、其他功能互相配合促进的建筑,其站前广场是从城市空间过渡到建筑空间的重要节点。对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站前广场的现存问题,针对城市环境、使用者需求以及建筑功能、流线和空间,从复合化设计角度进行分析。并以具有代表性的东直门交通枢纽综合体站前广场为例,对其进行改善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以高科技产业园区的景观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园区的使用者和景观设计者两类人群中展开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国内高科技产业园的景观环境,制作调查问卷对受访人群进行调查,探究该类园区相关人群对景观的视觉偏好。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园区使用者和景观设计者的景观偏好大体趋于一致,相对而言,景观设计者的偏好更具批判性。希望该研究能为今后高科技产业园的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开展的文化广场项目,已成为其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需要对其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本文以开封市珠玑巷文化广场为例,关注广场的空间构成和使用特点,通过实地测绘、现场观察和访谈,分析行为与空间的关系,总结使用需求。经研究发现,广场的使用有早晚高峰,小群活动频率高;人们在不同空间中的停留时长有显著不同,偏好有文化特色、绿植适中、有围合感的环境;使用者中的老年人较少(8%);近一半的人群(44%)从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育及休闲活动。建议文化广场在建设及改造中,加强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在增强旅游吸引力的同时满足本地居民的需求,考虑各类使用行为的时空特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商业综合体成为了商业建筑的发展趋势。而在综合体中的开放空间不仅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活动与交往的场所,还能将各种服务功能融入其中。本文从商业开放空间的特点出发,探讨开放空间设计原则及方法,使商业建筑与城市生态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园林》2019,(5)
为探究学习办公空间中的座位偏好,本文对清华大学李文正图书馆的810个自习座位进行6次实地调研。以座位的使用情况为因变量,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影响座位偏好的空间因素和座位特征。在空间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窗户类型,其次为绿植情况、空间丰富度与空间朝向,楼层与空间大小影响较弱。在座位特征中,使用者更偏爱长度较短的桌子,最佳座位模式是一侧靠窗一侧靠墙的座位。本研究再次证实窗景对于学习办公空间的重要作用,室内摆放绿色植物会增加空间吸引力。文末为办公学习空间设计与座位布置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使用者满意度反映了空间品质的高低,度量使用者满意度对于提高综合体休闲体育空间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上海3处城市综合体为例,通过网络数据爬取、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构建体育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对使用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确定影响满意度的因子。对影响因子进行图示化归纳,并形成满意度提升的空间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2.
白楠  王路  孙沛 《室内设计》2017,(1):49-56
建筑空间作为城市生活中一个重 要的组成部分,每个个体——无论其职业是 否与建筑相关——都作为使用者有其独立 的评价指标。本研究探索不同专业背景条 件下个体对建筑空间及建筑与所处环境关 系的评价差异。研究对象选取清华大学建筑 系本科高年级与其他专业教育水平相当的 学生,利用图片与背景介绍让参与者完成建 筑空间及其与所处环境关系的评价任务。 研究表明在面对不同的建筑个体时,受过建 筑教育和未受过建筑教育的人群的评价和 偏好存在显著差异;人们对于不同类型的建 筑评价有显著差异;在将建筑置于环境中 时,建筑风格与环境的匹配程度会影响人 们对建筑的评价与偏好;同时,文化冲突也 会在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商业化历史街区外部空间特征丰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是城市的公共活力空间,人们除了消费需求还有更高的社会文化需求——环境体验与地域文化感知,其中人群环境偏好能反映其社会活力和文化价值。结合三个典型案例调研和文献研究,以划分建筑内外部空间的界面要素为自变量,从环境偏好矩阵中的连贯性、复杂性、易识别性和神秘性四个方面出发,结合环境体验和地域文化感知分析界面要素特征对环境偏好评价的影响路径,为提升历史街区的空间活力和社会价值、强化地域文化导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立体园林作为一种城市修补的手法受到关注,传统地面园林行业也开始重视立体层面的生态营造,提出发展立体园林,充分利用城市垂直空间,拓展园林行业应用场景,助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设想。本文通过梳理立体园林的发展历程,明确立体园林的相关理念,对住宅建筑、城市街道、城市屋顶三类场景中的立体园林实践进行分析,验证了立体园林建设对城市环境建设的价值与意义,探讨了立体园林在方案设计、评价标准、建设模式、支持政策等方面的趋势,以期立体园林在未来城市环境的建设中能够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高密度人居环境下,城市综合体将会对周边社区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低碳理念下的综合体绿色设计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低碳理念,对综合体不同功能间环境需求度的差异进行分析,并从裙房空间、高层空间、地下空间3个层面展开有利于综合体绿色设计的功能复合策略研究,以期发挥对设计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建筑和人口密度的不断升高,紧凑型城市中,立体化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城市综合体更加强调有限空间内复合更多功能的同时,通过空间设计实现多元价值,提升周边城市区域活力。该文从基面角度分析城市综合体空间特征,并基于城市空间立体化演变的逻辑,结合现有的城市综合体案例进行研究总结,提出了城市综合体空间环境的优化设计策略,即基面连接策略、地面化策略和协同策略,以促进城市综合体功能运行和价值实现。基于前期理论,本研究以成都市新都超线公园这一城市综合体项目为案例,通过Massmotion、Depthmap分析以及运用眼动仪设备,对其设计进行了定量的分析,验证了相关基面设计策略对于城市综合体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应用格式塔相似原理,以城市商业综合体临街界面空间为研究对象,从视觉、功能和几何等方面入手,分析城市商业综合体临街界面空间对城市形态及使用人群的影响,对城市商业综合体临街界面空间的整合设计的方法和原则进行研究,总结出格式塔相似原理对于城市商业综合体临街界面空间整合设计的重要意义以及在设计中的体现,并对未来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临街界面空间提出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城市设计一体化的设计思想出发,通过对城市的交通倾向性开发,区域性混合开发及绿色空间的营造分析,以系统化的区域功能,高效化的区域交通,人性化的区域网络节点,整合综合体的交通性城市效益;以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城市空间的复合化利用,城市功能的多样化利用,整合综合体的功能性经济效益;以城市灰空间的整合利用,立体街道的生态空间植入,及第五立面的城市公园拓展,整合综合体的生态化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发挥西部开发区域片区的网络节点的特征机能,指导成都火车南站项目枢纽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具体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9.
由于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公共交通模式的变化,轨道交通上盖商业综合体这种城市公共建筑类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不同地区的城市空间中。这类大型建筑重新定义了周围城市空间,并对周边城市产生巨大影响。以龙湖常营天街项目为例,探讨并总结此种公共建筑类型的有效设计手段和适宜的设计方法,以平衡并弥合大型商业综合体空间和周边城市之间的关系,为市民和使用者塑造更为良性的空间体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和要求,通过对生态绿植基材这种能够与植物达到很好相容性的生态混凝土在海绵城市水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性研究,研究了生态绿植基材在垂直绿化、水体净化等中的应用,结论表明:生态绿植基材完成的垂直绿化墙体相比于单纯的植物垂直绿化墙,能够明显降低周围环境温度,提高周围环境湿度,而且对雨水起到明显的滞留作用,延长了雨水的滞留时间,兼具景观效果;人工浮岛和人工湿地由于生态绿植基材的添加,提高了水体有机碳含量,大量的连通、半连通孔结构有利于生物膜形成,明显改善了水体菌群,相比于传统浮岛和湿地,明显提高了水体各种污染的净化效率,尤其对COD的净化效率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