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提高酸奶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以及定量评估胶原蛋白肽对凝固型酸奶品质影响,以牛乳为原料,通过添加不同量(0、0.2%、0.4%、0.6%、0.8%、1.0%、2.0%、3.0%、4.0%、5.0%)胶原蛋白肽,制备了胶原蛋白肽酸奶,并对其相关质量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胶原蛋白肽的添加显著提高了酸奶的持水能力、pH,降低了酸奶的硬度、粘性、胶着性、咀嚼性、滴定酸度,延长了酸奶的发酵时间,但对酸奶的弹性和内聚性无影响。胶原蛋白肽对酸奶品质的影响程度与其添加量有关,添加量≤ 0.6%时,随添加量的改变酸奶品质变化明显,添加量>0.6%时,随添加量的改变酸奶品质变化不明显。酸奶品质的变化与胶原蛋白肽对酸的发酵影响有关,发酵影响了酸奶网络结构的形成。本研究为定量评估胶原蛋白肽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建立了持水性、pH、酸度、硬度、粘性、胶着性、咀嚼性随胶原蛋白肽添加量变化的经验模型,为实际生产胶原蛋白肽酸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奶粉为主要原料,蔗糖,乳糖,乳清蛋白为辅料,自制抗性糊精添加量为6%,10%,15%,20%,25%,30%的凝固型酸奶。以酸度、持水力、活菌总数、品质质构参数为评价指标,考察抗性糊精添加量对凝固型酸奶品质的影响,抗性糊精的添加量在6%~20%时,可获得优良的感官评定且酸奶的酸度达到标准的要求,持水力达到100%,乳酸菌活菌总数最高也达到5.0×107CFU/m L,硬度为0.230~0.415 N,最大黏附力0.072~0.115N,黏附性为0.261~0.414 m J,内聚性为0.38~0.45,弹性为5.048~6.633 mm,胶黏性为0.102~0.145 N。添加了抗性糊精的酸奶比常规酸奶的变性温度低,变性峰展宽,反应总焓降低。综合各项指标确定抗性糊精添加量为6%~20%,为开发高膳食纤维凝固型酸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嫩豌豆、鲜牛奶为主要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和乳酸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研制凝固型嫩豌豆酸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嫩豌豆与水比为1:1(质量比)时打浆,豆浆在加入0.5%α-淀粉酶75℃条件下酶解60 min,酶解液与鲜牛奶按1:2比例(体积比)混合,添加0.3%羧甲基纤维素(CMC)、6%的白砂糖,接入3%的1:1混合乳酸菌,40℃发酵3.5 h,可获得优良的嫩豌豆酸奶成品品质,具有乳酸菌发酵香味和嫩豌豆的清香味,颜色呈淡绿色,口感细腻,酸度在78 °T~102 °T之间.  相似文献   

4.
以新鲜牛奶为原料,加入豌豆蛋白粉研制凝固型酸奶。以豌豆蛋白粉添加量、酸奶发酵时间、混合发酵菌种接种量为考察因素做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凝固型豌豆蛋白酸奶的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豌豆蛋白粉的添加量为6%、发酵时间为3.5 h、发酵剂接种量为4%、发酵温度40℃、蔗糖添加量6%时,感官评分最高,成品酸度在79~90°T之间,酸奶具有良好的品质特性,酸度适宜、细腻均匀、有极少量的乳清析出,具有豌豆蛋白粉和酸奶的混合香气。  相似文献   

5.
以兰州鲜百合、鲜牛奶为主要原料,通过感官评价以及对酸度、黏度、持水力、质构性质等指标的测定,重点探讨了百合熟制方式、发酵剂添加量、发酵时间、蔗糖添加量、百合添加量等因素对百合酸奶品质的影响。实验表明,百合添加量影响到酸奶的口感、组织状态、黏度、持水力及质构特性。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最佳条件:蔗糖添加量7%,百合添加量8%,发酵时间4h,发酵剂添加量0.05g/L。   相似文献   

6.
蛋清肽对酸奶发酵特性及酸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蛋清肽作为促生长因子添加至酸奶发酵基质中,研究蛋清肽对酸奶发酵特性及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蛋清肽可显著促进酸奶发酵,缩短发酵周期,且随着蛋清肽添加量的增加,其促发酵能力增强。当蛋清肽添加量为3.0%时,对酸奶的促发酵能力最强,此时,与未添加相比,酸奶发酵周期缩短了1h,同时酸奶的感官及质构特性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以兰州鲜百合、鲜牛奶为主要原料,通过感官评价以及对酸度、黏度、持水力、质构性质等指标的测定,重点探讨了百合熟制方式、发酵剂添加量、发酵时间、蔗糖添加量、百合添加量等因素对百合酸奶品质的影响。实验表明,百合添加量影响到酸奶的口感、组织状态、黏度、持水力及质构特性。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最佳条件:蔗糖添加量7%,百合添加量8%,发酵时间4h,发酵剂添加量0.05g/L。  相似文献   

8.
增稠剂对凝固型酸奶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凝固型酸奶,选择常用增稠剂明胶、海藻酸丙二醇酯(PGA)、琼脂、马铃薯淀粉和交联变性淀粉,研究增稠剂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和添加量,并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复配增稠剂配方。  相似文献   

9.
以纯牛奶和荔枝汁为主要原料,以干酪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探讨三种乳酸菌的不同组合发酵对凝固型荔枝酸奶的发酵特性和质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产胞外多糖能力较强,单独发酵时胞外多糖含量达到22.50g/L,而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单独发酵时胞外多糖的含量分别为5.73 g/L和0.29 g/L;各种不同乳酸菌组合发酵后酸奶的表观粘度和持水力与胞外多糖的含量呈正相关(R2=0.98);干酪乳杆菌产酸能力弱,单独发酵后p H高于其它添加有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组合,导致酸奶的硬度偏低,但干酪乳杆菌联合嗜热链球菌或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时,发酵酸奶的硬度和乳酸菌活菌数均明显优于单独发酵组。因此,当干酪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及保加利亚乳杆菌联合发酵时,能充分发挥三个菌种的各自优势,菌落总数、胞外多糖含量和质构均能达到较好的品质水平。  相似文献   

10.
凝固型果肉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1.
针对凝固型酸奶中常用的明胶、琼脂、果胶、卡拉胶等稳定剂的应用,研究了发酵前添加稳定剂对酸奶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添加量的情况下,明胶、琼脂、果胶、卡拉胶对发酵剂的产酸规律影响较弱,添加四种胶体后产酸曲线趋势类似,明胶产酸效果较好,优于果胶、琼脂、卡拉胶和不添加对照组。稳定剂添加对产酸量影响效果因稳定剂种类而略有差异,明胶添加量为0.09%(w/v),果胶添加量控制在0.07%~0.1%(w/v)范围内,卡拉胶添加量控制在<0.05%(w/v),琼脂应控制低添加量或者协同其他添加剂使用产酸效果良好。稳定剂添加均能很好的改善酸奶的感官品质,在一定添加量下,不影响其酸度、活菌数,保持了酸奶原有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使用不同直投式发酵剂以及添加大豆多肽作为促进剂对豆酸奶产品感官品质和酸度的影响,初步探讨大豆多肽在豆酸奶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在200mL的豆酸奶中选择Hansen YF-L811作为发酵剂,其添加量为0.02 g,蔗糖添加量为5~7 g,大豆多肽为1 g时,可获得感官品质较好的大豆多肽酸奶产品.制品中酸度的变化与大豆多肽添加量存在密切联系.添加大豆多肽作为促进剂,在豆酸奶的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seasonal variations on the quality of stirred yogurt, set yogurt, and Greek-style yogurt over 2 milking seasons in New Zealand.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properties of the yogur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lk, and the acid gelation properties induced by glucono-δ-lactone, reported in our previous works, were also explored. Set yogurt and Greek-style yogurt from the early season had the highest firmness over the seasons. The yogurt firmness correlated with the gel strength of glucono-δ-lactone-induced acid gels, indicating that the latter could, to some extent, predict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firmness of set yogurt. The correlation studies highlighted the potentially important role of the glycosylation of κ-casein in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yogurt structures. Yogurt made from mid-season milk had the lowest water-holding capacity, which may have played a part in lowering its firmness and viscosity. Late-season stirred yogurt displayed the strongest resistance to shear-induced thinning, which might arise from the unique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late-season yogurt gels.  相似文献   

14.
选取3种酸牛奶发酵剂SVV-A,SVV-B和09C-D,制成凝固型酸牛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发酵剂和制备工艺:发酵剂为SVV-B,发酵温度为37℃,蔗糖添加量为8%。在此条件下发酵的凝固型酸牛奶酸度为93°T,活菌数可达5.8×107CFU/mL,口感清爽,酸甜适口,质地均匀。  相似文献   

15.
孙鹏  黄君红 《中国酿造》2012,31(8):168-171
研制凝固型贡菊酸奶,探讨其生产工艺,筛选出原料添加的最佳配方,并检测成品中乳酸菌活菌数.实验结果表明,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混合作为发酵菌种,4%接种量,添加15%贡菊茶,7%白砂糖,9%奶粉,于41℃发酵,所制成的贡菊酸奶,组织状态好,口感细腻,有酸奶和菊花茶特有的清香,乳酸菌活菌数高达2.66× 109c fu/mL.其生产工艺流程简单、可行,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新型保健乳制品.  相似文献   

16.
凝固型杏鲍菇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琼  王颉  牟建楼 《中国酿造》2014,(10):156-160
以杏鲍菇子实体、鲜牛乳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并优化了凝固型杏鲍菇酸奶的加工工艺和配方。凝固型杏鲍菇酸奶由杏鲍菇浆和牛奶按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白砂糖、增稠剂、甜味剂,经均质、杀菌、冷却后添加混合乳酸菌发酵剂,于42℃发酵3 h,4-6℃冷藏后熟而制得;试验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杏鲍菇浆与鲜牛奶的配比1∶6,添加蔗糖3%,安赛蜜0.15‰,增稠剂0.06%(海藻酸丙二醇酯∶果胶=4∶2),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1∶1.5),接种量为2.5%。终产品风味良好,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酸奶制品的酸度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凝固型酸奶的评价,既要有浓郁芳香的乳酸风味和良好的凝固状态,还要有酸甜适口的口感.酸度过高的产品,其风味和口感往往不佳,很难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在生产和贮藏过程中产生过多的酸而导致强烈的酸味是酸奶常见的问题,合理控制酸奶的酸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了酸奶在生产和冷藏温度(7℃)条件下其滴定酸度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在7℃条件下,第一天,酸度升高最快,平均可达26.4°T,而随后的7d,酸度升高相对缓慢,平均每天上升3.6°T.贮藏8天后的酸度在112122°T范围内波动.终止酸度在6672°T凝固良好,表面光滑,组织紧密,有微量的乳清析出;90110°T范围的酸奶,风味最好,顾客满意度高.本研究对酸奶产品酸度质量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刺梨凝固型酸奶的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刺梨及蜂蜜制备的凝固型酸奶的发酵工艺,考察刺梨汁添加量、发酵温度、蜂蜜添加量、乳酸菌接种量及发酵时间对刺梨酸奶感官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刺梨凝固型酸奶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刺梨凝固型酸奶最佳发酵条件为:刺梨汁添加量30%、蜂蜜添加量10%、乳酸菌接种量0.15%、发酵温度42 ℃和发酵时间9 h。在此条件下,所得刺梨凝固型酸奶感官评分为92.5分,质地均匀、凝结状态良好、口感细腻,且有浓郁的乳香味和刺梨风味。  相似文献   

19.
以香蕉酸奶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乳酸菌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自变量,感官评定得分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对香蕉酸奶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优工艺参数为乳酸菌添加量0.1%、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7.6h,感官评分可达15.19。建立质构特性与感官得分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为:y(感官评定得分)=18.114-0.157x1(硬度)-3.211x2(粘性)-0.324x4(弹性)。   相似文献   

20.
转谷氨酰胺酶可催化蛋白发生交联作用,从而改善酸奶的质构特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对凝固型麦冬酸奶工艺进行优化,构建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麦冬酸奶制作工艺的最佳条件为:转谷氨酰胺酶添加量0.3 g/L,白砂糖添加量6%,麦冬提取液添加量9 mL/100 mL牛奶,发酵时间7 h,发酵温度42 ℃。在此条件下,麦冬酸奶的持水力为93%,胶体脱水收缩敏感性为40.3%,硬度为494.19 g,稠度为2 055.63 g·s,粘结性为-161.83 g,粘性指数为-585.13 g·s,感官评分平均值为89.7分,本研究为麦冬酸奶的开发与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