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技能水平,使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适应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从教育角度出发,在学生的思政教育方面探究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对工匠精神的培养方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工匠精神提倡对事物的精益求精,思政教育是教育行业重要的教学课程,将两者有效地融合,能让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12.
井云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9,(9)
在结合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本文呼吁眼镜专业人员要具有专业的职业素养,学习工匠精神,对产品保持忠诚,独具匠心,寻求灵感。本文主要以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的眼视光为例,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其中创新精神是工匠们的灵魂,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加大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心、静心、专心、精心的四心精神。 相似文献
13.
刘园园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29(2):99-101
新时代,我国已将思想政治教育推向了战略高位,通过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帮助我国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同时还能实现我国教育强国的目标,从我国当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来看,大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并不理想,需要各高校积极探索相应的优化策略,全面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困境问题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发展,从而实现铸魂育人的光荣使命和教育强国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技能,还注重学生的情感、意志等多个方面均衡发展的培养,以此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此次会议中还强调了要运用好课堂教学这一渠道,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结合,以此构建出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5.
16.
教育部关于劳动教育相关政策的实施,要求各院校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工业设计专业以培养工匠精神的劳动教育为出发点,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弘扬工业设计专业的劳动精神。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将结合劳动教育,调整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把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引入课堂,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工业设计专业技能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改革发展与大众人才观念的变革转型,“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与战略思想越发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对于《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课程教学而言,落实工匠精神培养与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高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一方面,在强调“立德树人”“综合育人”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将培养工匠精神、打造工匠人才作为《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课程教学目标,既是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完善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也是保障学生学习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做好食品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化、工匠化培养,无论是对于食品安全建设还是对于食品工业健康发展而言,都有着重要的保障与支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传承与弘扬西柏坡精神,需要从党和国家、社会、高校3方面入手,传承优良作风,加快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弘扬革命精神,积极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落实立德树人,促进革命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发扬西柏坡精神,激励高校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19.
“食品微生物学”是探究食品与相关微生物之间关系及如何控制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的类群与生理生化特性,食品品质特性与食品中一种或几种微生物有相关关系的一门课程。课程思政不仅要坚持立德树人,更要将学生培养成为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将传授的知识所培养的技能以及塑造的价值观融会贯通,将三者转化为潜移默化的修养和素质。将“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与觉悟,为食品安全和质量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介绍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食品类专业课教学中的实施途径进行有机结合,培养践行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自媒体的广泛普及,技工院校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方面面临全新的挑战。有效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不仅是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的迫切需求,也是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必要之举。作为网络意识形态竞争的前沿阵地,技工院校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阵地建设,提升学生素质,打造强大的工作队伍,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主动权,并切实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