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动互联网是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为实现互联网的移动发展,对其实行接入网络技术。接入网络技术支持移动互联网的建设,解决移动互联网实现的基础问题,体现网络技术的融合发展,同时彰显接入网络技术的优势,提高移动互联网的水平。因此,本文通过对接入网络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其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有线网络企业必然面临着重大的战略调整。本文论述了有线网络企业发展互联网接入业务的国家政策法令环境、技术环境等外部环境以及内部条件,运用SWOT分析法对于有线网络企业的互联网接入业务进行了战略分析。认为三网融合条件下有线网络企业的整体战略定位应为"以视频为特色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而为实现该战略,有线网络企业必须大力发展互联网接入业务,并将互联网接入业务上升到主业高度。 相似文献
3.
刘建会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2):17
本文立足对移动互联网服务品种的提升以及管理的优化,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的集中特点以及发展方向,形成了具有建设性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融合策略,以期为未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不能保持发展势头,还将影响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积极的财政政策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单纯追求GDP,重硬件轻软件,结果导致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仅占30%多,而发达国家甚至印度的第三产业比重都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5.
3G环境下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实际上是两大两类内容.一个是3G移动网络.另一个是移动互联网。由于3G本身的因素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由于能够移动接入和原有固定的互联网这两大块在当前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两大领域.当它们碰撞以后会产生很多新的事物,在这里想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用于移动无线互联网接入的视频编码转换模型,提出了自适应运动矢量估值方法.将编码转换码率控制分为图像层控制和宏块层两级,首先在总体上对每帧图像的编码比特数进行预分配,然后采用小波变换系数来表征图像特征,为帧内不同特征的宏块选用不同的量化因子,提出了一种新的码率控制策略.模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视频图像质量没有明显失真的前提下,提高了视频编码转换速度;编码转换输出码流和编码转换缓冲区占用量较稳定,重建图像的信噪比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从移动性管理、轻量级IP协议适配、多接口异构网络接入等方面入手,对传统IP网络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针对造成移动通信网“信令风暴”的原因,提出了从移动终端、无线接入网、核心网等层面共同解决“信令风暴”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详细分析了CDMA移动台接入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对CDMA无线网络的网络优化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如果把当今世界信息领域中的两大支柱产业:移动通信和Internet完美地结合起来,就可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访问Internet的愿望。因此,这不仅是当前Internet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真正的下一代个人通信的目标。 全世界范围内涌现出多种移动Internet技术。网络设备商正在积极发展基于局域网接入的移动互联技术。而传统的电信制造商却在开拓基于蜂窝的Internet接入技术,如GPRS等。尽管这两种途径的侧重点不同,但着眼点是一致的:实现连接Internet的计算机设备的移动性,以及便携终端(蜂窝电话、传呼机、掌上电脑、PDA等)如何接入Internet获取信息。从目前来看,下一代的电信骨干网络将是全 相似文献